产后子宫恢复应该怎么做

2022-04-07 18:55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22年3期
关键词:卧位子宫颈复原

女性生产时子宫遭受到极大的伤害,除了剖宫产等手术导致的创伤,即使自然分娩,从子宫剥落胎盘也会给产妇带来巨大的伤痛,身体的康复也需要时日。常规而言,分娩后子宫恢复孕前大小需6~8周,通常是缩复子宫肌纤维、再生子宫内膜。产后复原子宫时应关注哪些问题呢?

产后子宫的康复方式

1.产褥期勿“赖床”。中国人重视坐月子,强调产后应卧床休养,以免着凉。然而,产后6~8小时,产妇在消除疲劳后应尽可能下床走动一下,不要“赖床”,以促进体力及生理机能的康复,有助于子宫复原及排出恶露。当然,首次下床走动时一定要有亲人相伴,不要活动太长时间。等到身体略有康复后,再结合实际情况逐步扩大运动范围及时间。

2.及时排尿。医生往往交代产妇分娩后要及早排尿,通常以分娩后4小时以内为宜。这是因为分娩之后,产妇由于黏膜充血、膀胱受压、肌肉张力下降、会阴伤口疼痛之类问题,加之难以适应卧姿排尿,极易出现尿潴留,胀大膀胱,阻碍子宫收缩,进而导致膀胱炎抑或产后出血。及时排尿有助于防范此类问题。

3.坚持哺乳。坚持母乳喂养有助于子宫复原。婴儿在吃奶时对乳头有刺激作用,母体由此分泌子宫收缩素,促进子宫复原。三四天后,缩腹性子宫疼痛症状即开始减轻。

4.手法按摩。产后早期不时对子宫底进行按摩,以刺激子宫肌肉使其收缩,可以促进子宫复原。将手置于肚脐四周,采取顺时针方式进行环形按摩,可径直作用于子宫和腹部穴位,提高子宫肌肉的兴奋度,推动宫缩,此外,按摩时适度用力,也有助于子宫排出瘀血,帮助子宫更快复原至孕前状态。

5.及早进行提肛运动。提肛是指产妇收缩肛门及阴道。顺产的产妇,宜于当日即开展提肛运动。提肛后应维持5~30秒,再放松,连续做3~5次为一组。每天做3~5组。也可根据自身情况确定每次提肛后维持的时间。

6.产后坚持活动。产后适度活动对骨盆及子宫复原大有助益,在分娩7日前后即可做部分动作,比如深呼吸、抬腿、提臀之类的动作。子宫复原是一个过程,不可过于急切。在此期间宜注意休息,调养身体,并定期前往医院查看子宫复原状况。

产后子宫康复的具体内容

产后子宫康复通常包括3个方面:宫体复原、子宫颈复原以及子宫内膜复原。

1.宫体复原。胎盘娩出后,子宫马上收回缩小。于腹部可触摸到一个球形且坚硬的子宫体,其上缘大体和脐处在相同水平。产后子宫底每天平均降低1~2厘米高度。分娩之后10~14天,子宫即全部下降至骨盆里,此时于腹部已无法触碰到子宫了。分娩后大约6周,子宫即复原到以前大小。

2.子宮颈复原。分娩完成后,由于水肿和充血,子宫颈显得十分松软。约l周后,子宫颈获得初步康复;分娩后7~10天,子宫颈内口封闭;约4周,子宫颈大小即复原至以前状态。但因为生产过程中受到创伤,经产妇子宫颈外口由以往的圆形变成横裂状。

3.子宫内膜复原。胎膜、胎盘从子宫壁分离后排出母体,蜕膜组织碎片也持续通过恶露排出体外。子宫内膜基底层细胞恢复、增生,新生的子宫内膜将官腔充分覆盖。产后约10天,除了胎盘附着面外,子宫腔其余部分均为新生出来的内膜覆盖。胎盘面的复原就慢了许多。生产后,胎盘附着面有接近手掌大的面积,到生产后2周末变小到直径只有3~4厘米,在生产后6~8周方全部复原,且不会留下瘢痕。

分娩后子宫复原关注事项

1.勿长期采取卧位。分娩后6~8小时,产妇在消除疲劳感后即可坐起来,次日即可下床运动。相反,如长期卧位,则无助于产妇体力及身体机能的康复,也不利于子宫复原。

2.尽可能不要仰卧。卧床时尽可能行右侧卧或者左侧卧,不宜仰卧,以避免子宫后倾;若子宫业已往后倾曲,应采取膝胸卧位加以修正。

3.坚持母乳喂养。对婴儿来说,母乳喂养的益处是很多的,而且由于婴儿的吮吸刺激乳头,会引发子宫进一步收缩,推动子宫复原。

4.重视阴部卫生。无论产前产后,均应重视会阴部卫生,防止发生生殖道炎症,给产后子宫恢复带来不利影响。

猜你喜欢
卧位子宫颈复原
温陈华:唐宋甲胄复原第一人
一次性子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
浅谈曜变建盏的复原工艺
毓庆宫惇本殿明间原状陈列的复原
斜卧位与俯卧位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对比研究
站立位与卧位X线摄影对腰椎曲度测量影响的研究
牛羊子宫颈扩张不全引起难产的诊治
子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产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半坐卧位的使用范围及原理是什么?
HPV及亚型在不同子宫颈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