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特征、本质规律与实践进路

2022-04-07 08:44张碧菱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意识

张碧菱 陈 帅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 200240)

中华民族是个大家庭, 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1]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事关国家统一、 事关民族团结、 事关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是民族复兴伟大进程的见证者、参与者、推动者。这种特殊的角色定位和历史使命就决定了大学生必须树立科学的民族观, 增强对中华民族的情感与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在当前全球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两种制度、两条道路激烈交锋,其冲突和斗争方式更加多样和隐蔽, 西方势力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不断利用宗教和民族因素引发冲突, 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产生了极大影响,可能直接引发地区、种族的冲突及恐怖主义活动。 处理好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主义思潮、做好民族工作的核心在于教育,因为民族问题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源于民族认知上的差异,进而会产生冲突和纷争。培育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民族意识、 高尚的民族情感和强烈的民族认同感,这样即使在面对复杂的民族问题时,也会具有正确的民族认知和鲜明的观点、态度,这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2]此外,重视和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民族团结、增强反分裂主义自觉性的需要。目前鲜有专门从如何开展民族观教育、 如何容易接受等教育理论角度来对此论题展开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教育宣传对策的改进依赖于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因此,本文旨在厘清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特征、本质规律的理论基础,以此来探究对大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实践方法和路径。

一、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特征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各民族在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中,在历史、心理、社会、制度、政治、文化等层面取得一致性或共识性的集体身份认同。[3]立足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基本规律, 把握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特征应平衡好三对关系。

(一)政治意识与继承民族身份属性相统一

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 处理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是事关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事关民族复兴大业的全局。纵观中西方历史,随着全球化形势及跨国交流交往的不断加深和发展,绝大多数国家是由多民族组成的国家。 这就需要大学生有一个清晰的底线意识和问题意识, 在深刻认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同时,应正确认识到民族问题的存在。 西方发达国家在处理民族关系、 实现民族认同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美国的“熔炉政策”和加拿大的“多元文化主义政策”。美国作为一个以移民为主体族群的多民族国家,通过兴办民族教育,在教学中进行以公民教育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教育, 增强了移民的美国信念与对美利坚民族的认同。因此,在多民族的国家中,民族认同应处于基础层次,而国家认同处于统领层次,彼此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以此来达到对国家的认同与对民族的认同的辩证统一。

具体而言, 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意识和法治自觉, 强化对伟大祖国、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以及对民族政策法律的制度认同[4]。要培养大学生发自内心地对自己祖国的历史脉络、文化传统、道德价值、理想信念、国家主权和尊严的认知、确认和维护,而不能只将自己看作是单一民族的成员。 大学生既要对本民族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方面的成果保持亲近的态度,认识到“民族身份属性”在各民族群众中的核心凝聚作用,也要承认文化的互动性与生成性,不断建构“中华民族共同民族性”之下的政治认同、道路认同、制度认同,接受核心价值观统一、社会标准化改动及生活方式改变等延续性改变。

(二) 历史主流意识与共建共享文化属性相统一

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还需要准确把握我国作为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与现实主流。 从历史主流的维度来看, 中华民族始终崇尚民族团结统一,始终追求多民族和谐共生。 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民族—国家”的理想建构中以政治力量促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华民族所包括的56个民族实体,已结合成相互依存、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在这个民族实体里,所有归属的成分都已具有更高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 即共休戚、 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5]从现实民族问题的主流来看, 民族历史和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冲击, 这些现实的民族问题容易被境内外的民族分裂主义、 宗教极端主义和暴力恐怖主义等这“三股势力”所利用,因此大学生必须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科学的分析和准确的判断。

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 其长远和根本的途径就是要建设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只有加深对文化的共建共享,增强文化认同,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与现实主流。同时,也不能片面地将中华民族等同于汉族, 不能将汉文化等同于中华文化, 不能忽视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事实。[6]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是各民族共同创造、传承、发展的文化, 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少数民族自身的文化认同与中华文化认同并行不悖。 大学生的历史主流意识及大局观的建立应与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 弘扬相统一,在相互学习、相互欣赏、相互借鉴中不断推动相互理解、相互认同、相互融合,以期实现文化的共建共享。

(三)共同发展意识与个体精英属性相统一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强调, 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归根结底还是看发展。 团结稳定是繁荣发展的前提,繁荣发展才能有团结稳定的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7]大学生作为高素质、高文化的知识群体,肩负着维护国家统一、 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历史使命。 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会在毕业后奔赴各民族地区,成为各民族地区的业务骨干,他们的政治立场、 民族观念等都会对所在地区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对其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 使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民族观和共同的发展意识。 在自身精英化的过程中, 要深刻认识到正确的民族观对个体发展的价值指向, 要正确处理社会中的民族问题和矛盾,要深刻认识到只有摒弃狭隘的“地方意识”“个人意识”而建立共同发展理念,才会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大学生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中,在社会理想的指引下,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在实现民族地区共同发展的社会理想中才能更好地实现个人理想。

越是艰苦的地区越是考验人和锻炼人, 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投身民族地区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更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熟悉本民族本地区的现状, 懂得本民族的生活方式和发展要求, 易于了解本民族民众的疾苦和心声, 所以他们更能成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建设中的精英和栋梁。 因此,“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是当前大学生践行共同发展理念与个人自我成长相结合的必由之路。

二、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规律

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质上是在做人的思想工作, 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要从文化传承、发展需要、价值追求的层面,准确把握工作规律、教育规律,切实推动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

(一)深刻理解共同文化传承,遵循自觉影响与自发影响相协调的规律

在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目标是否可以顺利实现,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个是大学生的自觉影响, 另一个是社会环境的自发影响。自觉影响和自发影响互相作用,共同推动了整个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淀了非常丰厚的文化宝藏, 这些文化宝藏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记忆和中华文明独特的文化基因。在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交往中,一方面少数民族文化不断挖掘和创造着适合本民族地域的特色文化,为中华民族文化不断注入了新鲜血液,另一方面, 少数民族文化也在不断汲取和借鉴汉族文化,不断丰富了本民族的文化成果,呈现出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特色与魅力, 从而使得中华民族文化不断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同时,这也是中华民族应对全球化挑战时, 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源泉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一方面, 大学生深刻理解这种共同文化传承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自觉影响, 进而把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拓展到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 通过对民族的发展史、 渊源史的研究去寻找文化认同的根源,从而建立在共同的历史、文化、渊源基础上的认同,最终可以自觉地发展为在心理、情感和行为选择上的接纳,这是一种自觉的影响。另一方面, 深刻理解这种共同文化传承可以塑造社会自发影响环境。 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的过程不是封闭孤立的过程, 而是处在多样、多元、多变的社会大环境中,社会环境中的民族文化要素通过各种方式潜移默化并自发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民族观及共同体意识的构建。 在这些自发的影响中, 对共同文化传承的深入理解可以排除一些对立、消极、负面的影响,保留与大学生自觉影响相一致的积极、正面的影响。

(二)准确把握共同发展的需要,遵循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的规律

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理论教育是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 实践是践行理论、检验理论、反哺理论的重要方面, 实践养成更是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法宝。 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遵循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的规律,只有在教育过程中坚持这一规律, 才能使大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和掌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思想、观点,形成正确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观念,还能够自觉运用正确的民族意识和观念来指导实际行为,正确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确立, 需要通过理论灌输来实现,因为人们正确的思想、观点不会自发形成,更不会自己创造出来。然而根据当今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 理论灌输需要注重方法的科学性和灵活性。只有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民族问题的社会现实需求, 才能形成正确的民族观。 而民族问题最大的社会现实需求就是要实现共同发展, 就是要从根本上扭转民族地区发展差距持续拉大的趋势, 就是要彻底杜绝民族地区发展失衡的问题。 大学生不仅可以在毕业择业的过程中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地区的建设发展中,从而加深对民族政策和民族问题的认知, 提高解决实际民族问题的能力, 还可以在投身民族地区的发展实践中形成正确的民族意识, 促进民族意识和思想外化为民族行为。因此,在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过程中, 应准确把握民族问题区域互补、互增互益的共同发展需求,遵循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的规律, 实现个人成长与社会共同发展。

(三)始终明晰共同价值追求,遵循自教与他教相统一的规律

价值追求指引实践行为。 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过程要遵循自教与他教相统一的规律,即在接受正确的民族观教育的基础上,还应该进行积极的自我教育, 这个过程是他教与自教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 他教就是发挥教育者的导向作用, 引导大学生的价值取向, 使之自觉地形成正确的民族观并在明晰共同价值追求的基础上, 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理性认可和深厚情感。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需要发挥教育的主导性作用, 根据我国社会和民族的发展要求,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因为只有把各民族同胞紧紧团结在祖国大家庭的周围, 相互帮助,共同促进,才能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大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并不是被动的接收者,而是积极的追寻者, 只有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促进教育活动的有效实现。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 要把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地凝聚起来,同心同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8]为此,大学生要时刻牢记责任与使命,以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为准则, 有选择地接受教育者实施的影响, 并不断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积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努力在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把自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转变为处理民族问题的实践行为。

三、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进路

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培养推动民族复兴时代新人的现实要求。 教育问题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工程, 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多维度协同发力。

(一)系统融入大学生培养体系

面对全球化趋势的迅猛发展, 民族关系中的不稳定因素增多,因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差异引发的民族交往的矛盾增多, 因民族意识的增强而引发的民族纠纷也在增多,此外,西方发达国家借助民族矛盾和民族突发事件的教唆和挑衅活动不断增加。因此,重视和加强大学生民族观教育工作不仅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也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需要完善的制度体系来保障工作的深入。 将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融入大学生培养体系是关键一环。 理念上要高度重视, 将中华文化教育全面融入大学生培养体系时需要把握四个重点。 一是要统一认识、更新观念,克服原有的思维惯性,充分认识到民族问题的重要性和民族教育的全局性, 是事关国家安危的事情。 二是要深化大学生对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解, 使其充分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国家, 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共同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三是要培养大学生通过对“四个共同”“三交”等中国历史的深入了解, 深刻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建立在“四个共同”的历史根基之上,各族人民共同的价值取向来源于相濡以沫的共同经历和共同记忆, 这种共同经历和共同记忆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合成了中华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强大凝聚力,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四是要旗帜鲜明地反对两种民族主义。 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严重阻碍了民族团结和民族进步事业的发展,很容易使一些弱势民族产生离心意识,是引起民族矛盾和民族冲突的主要原因, 因此反对这两种民族主义是大学生民族观教育的重中之重。

此外,加强制度保障,构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培养体系。 一是管理机制的制度化设置和完善。包括落实大学生民族观的指导思想、课程设置、师资配备、科研计划、考核评价等。关注内地少数民族班和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引导问题。避免少数民族学生各抱各的团、各走各的道、思想观念原地踏步,甚至跑到民族分裂的道路上去。二是过程机制的优化组合。注重教育过程中教育主客体间的互动, 用好双向互动的教学过程, 只有建立在教师和学生主体间的信息流动和情感互动才能激发起双方的热情,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实践活动能增强大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 三是保障机制的协调与配合。 在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中,民族辅导员、行政管理干部、 各级学团组织及自发性的民族文化社团活动等都对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此外,要重视校园文化塑造对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及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作用。

(二)强化第一课堂主渠道作用

课堂是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有效的课程体系建设是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载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课程开设和教材编写要以教育目标为指导, 遵循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丰富教育内容和教学形式,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民族观。 一是要注重民族理论课程的设置。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设民族观教育课程,如民族实体理论、发展理论、问题理论、关系理论和政策理论等, 通过教材编写和课程设置, 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在于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中去解决民族问题, 从而形成对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同时,应该利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明确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爱国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 维系着中华大地各个民族的团结和统一。 二是不断发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素材, 不断审核、 优化民族教育教材。对于大学生而言,民族观与民族意识的形成主要是通过课堂上系统化、 理论化的课堂教学进行的。教材要顺应历史发展和时代变化的内在要求,彰显理论特色、时代特色和实践特色,加大对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与对党的民族政策史的解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是狭隘意义上的少数民族观,也不是旧社会的大汉族主义民族观,而是要树立中华民族一体的民族观。同时,要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的民族观精华及先进民族政策, 不断培养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和主体民族意识。 三是创新教育方式。 好的教育方式不仅能够疏通思想、激发感情、形成思想共鸣,而且能够产生潜移默化的示范性效应。 改进和优化课程教学方式,不能仅局限于灌输教育和环境熏染等方式,而是要着眼于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着眼于中国特殊的国情,着眼于我们所处的时代, 实事求是地认识中国社会所面临的民族问题和民族矛盾,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内涵和实际内涵。

(三)发挥社会实践的重要载体功能

毛泽东同志强调,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9]感性认识有赖于深化理论学习而发展到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更要发挥实践能动作用去指导实践, 进而去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良好的民族素养的养成,一方面取决于课程主渠道的教育和学习, 另一方面也需要置身于民族发展的实践中去感触和体验, 以此来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归属感。 实践活动是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由之路。 从理论角度来说,社会实践是依据教育目标,通过设计或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实践活动,是训练或者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民族观并自觉践行的方法。为此,各高校应围绕教育目的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锻炼方法。一是以学习教育为主的实践,如邀请国内外民族学专家、 政府涉民族事务的公务人员等讲解民族团结教育史、 民族实务工作案例,或者组织大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民族团结教育基地等。二是以服务社会为主的实践,组织学生亲自深入边疆民族地区开展社会实践,在见闻和体验中领悟民族团结政策的实际意义,感受民族情谊。三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主的实践,组织大学生参与西部计划、暑期实习实践等到基层、到西部地区的实践活动,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将自身的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相连。

(四)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研究与阐释

民族工作的进一步深入离不开理论的持续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10]。 在探讨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和策略的过程中,应加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系统性的理论研究与阐释。 要警惕文化中断理论与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 尤其是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观念的冲击。少数民族大学生离开家乡走入大学,离开了从小生长的文化环境, 这种文化环境的转变导致受教育的效率变低, 同时历史虚无主义对民族主义采用异化和虚无的手段, 阻止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历史虚无主义还通过歪曲国家民族政策来误导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判断。同时,新媒体时代主流文化传播过程与其他非主流文化的碰撞、 大学生获取知识途径的多样化都需要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来指导工作实践。为此,一是应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注重顶层设计,增加研究内容和研究地区的全覆盖。 如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及青年教育的重要论述纳入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研究之中,增强对国家发展、最新民族理论思想的阐释力度。二是加强研究队伍的建设和发展。针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在各个地区的理论成果深度的不同, 应在地区之间、 高校之间建立协同发展机制,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形成合力提升。 三是促进跨学科交流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使命和担当。诸多学科的研究思路和对策建议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都具有极大的启发性和借鉴性。 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要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法纳入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当中,将会极大丰富研究内容,拓展研究思路,激发理论创新。

(五)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 而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 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师资队伍的合理程度会直接影响教育效果。 教育队伍的建设关系着民族观教育的性质和方向, 关系着教育者主导性和大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在积极推进教材、教学方式创新的基础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 必须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民族工作是政治性、政策性非常强的工作, 必须坚持从政治上把握民族关系、准确看待民族问题。 因此,教师既要突出教育的政治引导功能, 又不能把课讲成简单的政治宣传,既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来回应学生,又不能用学理性来弱化政治性。 二是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灌输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基本方法。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时要避免把“灌输”简单地等同于“填鸭式”,需要考虑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要,考虑大学生的接受机制和规律。民族观作为人的一种精神活动,从本质上来说,其形成来源于现实的社会民族生活, 是客观的社会环境和主观的民族意识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产物。 因此要注重启发式教育,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的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11]从个体的民族心理开始,然后过渡到民族意识,最后发展为民族行为。三是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相统一。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大学生个体逐渐形成了对本民族特征的基本认知。 在获得一定民族认知的基础上, 大学生会产生对本民族及其他民族的情感体验及民族情感。 在这种隐形教育的基础上, 仍需要教师对党和国家的民族原则、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开展显性教育,促使大学生自觉维护和信仰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形成民族信念。 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大学生树立牢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履行和实践民族政策、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克服一切困难和阻碍。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爱的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