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

2022-04-08 17:06翟玉芬
西部散文选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琴谱盱眙摩崖

翟玉芬

离我们很遥远,让我们仰望的唐宋大诗人,他们都到过盱眙,并在第一山上留下了大量的诗作,读着他们的一首首佳作,欣赏着现代书法家的作品,真是让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让我感到他们如此的亲近和亲切,也觉得作为盱眙人真的自豪和骄傲。

朝上走,便能听到潺潺的流水声,我知道上面就是玻璃泉了,听着这水声,我来到了玻璃泉旁,一个人伫立在这里,脑海里不断浮現出江西派庐山琴师崔闲与翰林学士叶梦得这对忘年交相约第一山的故事。仿佛穿越到了九百年前的宋代,由崔闲依琴谱弹奏,由叶梦得为琴谱作词,成为古代琴史的一段佳话。故诗云:“一拨丝弦音淙淙,玻璃映月似碧空。忘情弹奏三千曲,天籁飘然落九重”。

第一山的玻璃泉就在这自然风光融入委婉动听的绕梁琴韵中生生不息地流淌了近千年。

伴着这悦耳的水声,我转头向左,眼前出现的是“圣谕戒石碑”,上面刻勒的十六个大字“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历朝历代,百姓对于贪官酷吏恨之入骨,好的皇帝也都希望各地官员时刻警醒,不可贪腐、力戒酷政。而上述碑文,正是为了警醒官员的铮铮之语。它告戒人们,当官一定要做一个爱戴百姓的好官。

转过身向上十来级台阶,便到了一个宽阔的平台,左边有一棵伞状的枝繁叶茂的桂花树,再向里是一面“思廉墙”,整面墙上工工整整地镌刻一行行文字。傍晚的夕阳正好照在这思廉墙上,让这面墙上字字闪着金光。

“思廉墙”上共有盱眙历任清廉的知县十二位。排在第一的是郭起元,乾隆八年他在盱眙任知县,五年间,他不但政绩卓著,而且重视教育,他自己拿钱创建敬一书院。很多年,书院弦诵之声不绝,为数百年来淮山盛世。这面墙上记载着盱眙历史上历代知县思廉善政为官之道。他们成了现代当官者的楷模,也是当今所有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

回头向右十来步,抬头便可看见摩崖石刻。其实,关于摩崖石刻史料有确切的记载,我们盱眙第一山上的摩崖石刻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其书法石刻艺术堪称国之瑰宝。眼前的摩崖石刻已经过千年风雨侵蚀,文字残缺,模糊不清,但依旧能看出大诗人的过人才情以及盱眙历史文化的厚重。

向右是杏花园,白墙黛瓦,这个季节如云的杏花早已不见,满眼尽是夏的翠绿。

穿过杏花园,一个人走在这曲径通幽山路小道,路是熟的,景是美的。朝上,再朝上,还好,前方不远处我已看到了高大的“第一山碑刻”,在青山绿树映衬下白色的“第一山”三个大字大气磅礴,耀眼醒目。

据史料记载:北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书画家米芾赴任涟水知军,由国都汴京(今开封)经汴水南下就任,一路平川。入淮时忽见奇秀的南山,诗兴勃发:“京洛风尘千里还,船头出汴翠屏间。莫论横霍撞星斗,且是东南第一山”,并大书“第一山”三个大字。从此南山易名“第一山”。

从小生长在南山脚下的我,一直疑惑,南山与第一山是同一座山,相距不远,为何既称南山,又称其第一山呢?原来还是北宋书法大家米芾所赐啊!

我习惯地拿出手机连续拍了几张。这不可多得的美景。左上方有一座亭子,难道就是诗人杨万里的那首《题盱眙军东南第一山》中,第一山头第一亭吗?哦!不是,听说那座亭子早已在战火中毁掉了,哎!真是可惜……

夕阳西下,一个人站在绿树环抱的第一山上眺望,不由得让我想起张其萍演唱的那首《淮河美》:

人都说走千走万

美不过淮河两岸

青的有第一山

绿的有第一泉

泗洲城是水下的美景

明祖陵是历史的遗产

铁山寺啊生态的公园

都梁十景风骚了千年……

的确,这就是对我的家乡盱眙,最美也是最真实的写照。

——选自《西部散文选刊》微信公众平台

猜你喜欢
琴谱盱眙摩崖
西狭颂摩崖石刻
古琴“黄钟调意”探微——以《神奇秘谱》《梧冈琴谱》为例
永州摩崖石刻拓片将在国博展出
试论四山摩崖刻经的书风与艺术内涵
盯眙龙虾好山好水出好虾
不一样的钢琴谱
那本被撕破的琴谱
“盱眙龙虾”投放春节市场
盱眙龙虾成功的重要因素
摩崖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