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新疆棉花产业SCP分析

2022-04-08 13:30杜家乐张同蕾
棉花科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新疆

杜家乐 张同蕾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战略规划。新疆是我国最大的棉花种植区,发展好棉花产业对新疆的乡村振兴战略起着无比关键的作用。运用典型的SCP分析方法,对新疆的棉花产业进行多方位的分析,包括对其市场结构、行为和绩效三方面的分析,以及对其棉产业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和市场行为等问题的理论分析,并从乡村振兴战略促进新疆棉花产业腾飞的角度提出了“解决棉种多杂乱问题、提升棉种质量和优化新疆棉花产业市场结构和行为”等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SCP分析;新疆;棉花产业

中图分类号:326.12S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143(2022)01-000308

DOI:10.3969/j.issn.2095-3143.2022.01.001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中,产业兴旺是重点,需要以各地丰富的资源和丰厚的文化作为发展基础,有序开发当地拥有的特色资源,并逐渐做大做强当地优势特色产业,使得利益联系紧密的运行机制得以建立,逐渐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业产业集群。新疆最具特色的农产品是棉花,棉花产业发挥新疆的特色优势。在新疆,棉农的收入是农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且近50%以上(近700万人)的农民是棉农。由此可以看出,新疆的棉花产业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分析新疆棉花产业并提出可行性建议具有重要意义。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走乡村振兴战略,不仅可以让新疆实现棉花产业的发展、形成特色产业集群,还可以优化棉花产业结构、实现新疆经济可持续增长。李娜,等(2020)站在三农的角度研究新疆的棉花产业,发现新疆棉产业存在不利于乡村振兴的弊端,因而从中寻找出路,提出打通农民的信息战、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以及完善农业的配套建设的措施。程文明,等(2019)发现新疆棉产业提质增效的发展对乡村振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分析了目前新疆棉产业面临的困境,针对性提出实现提质增效措施2)。王桂峰,等(2019)结合国内外棉花产业形势,剖析了山东省棉花产业链,提出了山东棉花生产发展与棉花产业振兴的思路和措施3)。尚丽丽,等(2014)运用SCP框架,对山东棉花产业进行了有效的分析,结果发现山东的棉花产业存在着集中度高但是差异化不明显的现象,且棉纺企业存在着企业壁垒,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棉产组织结构的相关对策,来推动棉花的产业化经营4。综合来看,学者多数侧重研究乡村振兴对其他产业的发展,或用SCP研究农业产业的发展,但缺少用SCP框架分析与乡村振兴建议的结合,因此,作者用SCP方法细致分析新疆的棉花产业,并从乡村振兴战略的层面提出可行性建议。

1新疆棉花产业的现状

1.1新疆的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

从种植面积来看,新疆在全国棉花播種面积的比重,2011年为38.68%,2012-2019年呈逐年上升态势,到2020年为78.93%(详见表1)。说明新疆的棉花种植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从总产量来看,2011年新疆的棉花总产量占全国的比重为

53.67%,2012-2019年也是呈逐年增长态势到2020年为87.33%(详见表1)。由此可以看出,新疆的棉花总产量占据全国的大半壁江山,无论是在总产还是单产,无论是种植面积还是商品调拨量,都连续26年稳居全国第一。这既保障了全国棉花资源的供给,也保障了新疆的本地就业。

1.2新疆棉花产业存在的问题

1.2.1品种既多又杂乱

在影响新疆棉花生产的众多因素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多杂乱”的品种问题,然而决定棉花内在品质的重要因素又是品种,并且在拥有广阔的地域和多样性生态的新疆,对棉种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棉种的要求。

新疆棉花品种“多杂乱”主要原因:一是品种管理制度不完善,未审定的棉种在市场流通现象普遍存在;二是新疆培育出的棉种质量参差不齐,只注重经济利益,不注重棉种的繁育、推广以及创新能力;三是新疆拥有辽阔的地域,且在地域上的人口分布较为分散,导致对棉种的市场管理难度大。多重因素导致新疆棉种“多杂乱”现象进一步恶化,因此棉种问题需要妥善解决。

1.2.2棉花生产成本高

对于新疆兵团而言,其机采棉种植成本为21945元/公顷,其中的生产成本、人工成本、机械作业成本和其他成本分别为12195元/公顷1725元/公顷,6270元/公顷和1755元/公顷,这些成本在棉花的种植成本中所占的比值分别为55.6%、7.9%、28.6%和8.0%。从整体上来看,化肥占比为22.9%,比重最大,其次是水电费和机械拾花费,分别为16.3%和12.9%。如果再考虑7170元/公顷的租地费用,新疆兵团的机采棉种植总成本为29115元/公顷[6]

从表2可知,2014-2019年新疆种植的棉花平均成本为33620.80元/公顷,作为新疆第二大农作物的小麦的平均成本为15574.35元/公顷,棉花的种植成本是小麦的两倍多。

从净利润的角度观察,此起彼伏的价格使2014-2019年新疆种植棉花的净利润呈现出大起大落的不稳定现象,平均为-2798.13元/公顷,以2015年的-9806.70元/公顷最低,2017年的1405.20元/公顷最高,2019年还是亏损,为-3144.15元/公顷。而对于同产地同期间的小麦来说,每年净利润变化幅度较小,不存在大起大落的趋势,2014-2019年的净利润平均为1704.10元/公顷,远远高于棉花的净利润。

1.2.3从业人员技术素养不高

在新疆目前从事种植棉花种植的劳动者中,普遍存在着年龄大、技术水平不高,并且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差。目前新疆棉花种植业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低,使得棉花产业缺少大量的人才,造成了棉花产业的人才短缺。24D4F802-07DE-49A7-9AA4-9898777CBAA0

2新疆棉花产业SCP分析

2.1新疆棉花产业市场结构分析

产品差异化、市场集中度、规模经济以及企业进入和退出壁垒等都是衡量市场结构的因素,一般采用市场集中度和产品差异化两个因素来反映棉花市场结构。

2.1.1市场集中度

按照贝恩的对市场结构的划分,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CR4小于30%或CR8小于40%的市场结构属于竞争型。与竞争型相反的是寡占型,在寡占型中,若CR4大于等于50%且小于65%,或者CR8大于等于75%且小于85%则属于市场类型中的寡占Ⅱ型,也可以称之为中上集中寡占型;而CR4大于等于71%且小于75%或者CR8大于等于85%的属于市场类型中的寡占I型,也可以称之为高度集中寡占型。

棉花产业的竞争程度可以用其市场集中度来衡量,这个衡量指标也是决定该棉花产业市场绩效和市场行为的比较重要的因素。新疆棉植业集中度是以新疆棉花种植规模最大的几个(4个或8个)地州的产量之和除以全国对应的总产量,再乘以百分之百来表示。其公式为:Cm=(日)/X,其中,式中的∑x:表示的是位于新疆前n位的地的棉花产量(或者种植量)之和,X则表示全国的棉花总产量(或总种植量)。

运用棉产量(总产)和棉植量(种植面积)这两个指标,来计算和分析新疆棉产业的集中度,计算结果见表3。由表3可以看出,新疆棉花在2010年种植面积的CR4为15.30%,CR8为18.60%,均未超过30%;新疆棉花产量在2010年的CR4为20.60%,CR8为25.70%,也均未超过30%。根据贝恩划分的标准来看,新疆的棉花产业在2010年时属于竞争型市场,集中度不高,此时全国棉产地种植相对均衡。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在2017年的CR4為44.50%,CR8为53.40%,相比2010年集中度逐渐上升;棉花产量在2017年的CR4为49.92%,CR8为60.64%,其中CR8超过了60%。按照贝恩对市场类型的划分标准,该年份的市场属于寡占Ⅱ型。此时的市场集中度较2010年上升明显,并且打破了全国棉花种植相对均衡的局面。这是因为在2017年时中央3号文件提出了针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花产业改制问题的政策要求,使得兵团结合其实际情况,就棉花产业进行改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在2018年的CR4为39.57%,CR8为47.74%,新疆棉花产量在2018年的CR440.28%,CR8为49.30%,相比2017年,面积和产量的集中度均有所下降。2019年无论是棉花种植面积,还是棉花产量的CR4和CR8,均与2017年变幅不大,基本持平。新疆棉花产业集中度在2017年达到峰值,以后趋于稳定,规模优势逐渐显现,但存在前期不稳定,后期规模优势显现不太明显的局面。

2.1.2产品差异化

虽然新疆棉产业的地位愈发重要,但是存在种植面积大、产量高、品质低的问题。对于新疆棉花品质差的主要原因是其种植中存在品种“多乱杂”现象以及收购等级混乱和加工工艺不完善等。在产品差异化上有以下两个主要问题。

一是原棉纤维缺乏层次,品质单一。纺织技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渐进步,市场对于棉纺产品的品质要求也逐渐在提高。近年来新疆虽然扩张了棉花规模和提高了棉花单产,但忽视了棉花的内在品质。种植品种的“多乱杂”导致棉纤维的一致性较低、马克隆值增大、可纺性降低,进而导致棉花品质满足不了棉纺企业的需求。新疆原棉的纤维长度平均集中在28mm左右,层次缺乏,较为单一,满足不了棉纺企业要求的23~28mm的区间;新疆原棉的马克隆值在3~5,一致性较差,也不满足棉纺企业要求的3~7的区间[7]。

二是区域主栽和主导品种实现困难。在新疆的棉花生产中,棉花品种多又不分纤维类型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同一区域中。目前存在四种主要的生产组织形式。第一种生产组织形式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主要存在着棉农生产积极性差和缺乏创新的问题;第二种生产组织形式是地方农民合作社;第三种生产组织形式是植棉大户,他们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能自觉接受新知识和新技术,但是他们的规模化能力有限、抗风险能力差;第四种是普遍存在于南疆的较为传统的散户,这些散户种植棉花的规模较小,效率低下且品质较差。因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从2020年起,开始实施新的“一主两辅”用种模式,逐步引导提高棉花质量,进而使棉花产业向高质量发展。

2.2新疆棉花产业市场行为分析

市场行为是为了获得更高的市场占有率和更大的利润,企业主体会在充分考虑市场的供求关系和其他企业关系的基础上适应市场,并按照其要求,进行调整战略和策略的行为。由于市场结构从状况和特征两方面约束着企业的市场行为,与此同时,市场结构又受市场行为的反作用,从而影响着其状况和特征。

2.2.1品牌宣传

中国已经随着互联网的盛行正式进入品牌时代,用户通过使用品牌产品,逐渐形成对品牌的忠诚度,从而重复购买该品牌。据相关统计,企业在品牌形象上每投1美元,就会获得227美元的收益。“新疆棉花”事件让我们知道,事实上新疆的棉花产业并不缺好产品,缺的是对新世代的品牌营销能力。但是,目前新疆棉花行业的优质服务和品牌的发展在基础上相对比较薄弱,知名品牌还比较滞后,且在国际市场上我国的知名品牌较少,没有树立起“中国制造”的品牌大国形象[7]。

2.2.2机构扩张

截止到2002年底,新疆棉花新体制加工企业有814家、985条生产线(其中,新疆兵团293家、459条生产线)。随着国家的政策引导,产能逐渐趋向产地。新疆作为中国的棉花主产地,在2020年,公检量在全国占比为97.53%,棉花总产量在全国占比88.78%。虽然“中国棉花看新疆”的局面已全面形成,但是其生产优势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存在市场竞争力低且附加值低的现象,这将会影响新疆尤其是南疆地区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8)。因此,需要扩大棉花产业机构在资本上的投入。24D4F802-07DE-49A7-9AA4-9898777CBAA0

2.2.3人才竞争

在新疆整个棉花产业领域的产业流程中,棉花从业人员的学历层次差距较大,人员结构也并不合理,因此需要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

2.2.4服务竞争

从棉花的产前方面来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以团场为基础的棉花生产企业,该企业的专业化、组织化以及社会化经营、管理与服务系统完整,并且生产装备先进,手段健全,属于中国棉花生产的特例。

2.2.5价格竞争

国家在逐步完善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政策,2017-2019年,新疆在棉花的目标价格改革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这是新疆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方面改革的成果,既保障了棉农的收益,又发挥了市场的机制作用。能够有效发展棉花产业链,促进新疆经济的平稳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新疆2017年深化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2020年又完善了目标价格的改革,将目标价格水平定为1860元/吨,每三年为一个周期评估一次,根据评估的结果来调整目标价格水平。使得目标价格政策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优化了棉花产业的价格竞争。

2.3新疆棉花产业市场绩效分析

2.3.1收益与成本

2008-2018年新疆地区棉花的总产值、生产成本、物质费用和服务费用(简称“物服费”,下同)、用工费用、土地费用、纯收益和成本收益率见表4。由表4可以看出,新疆的棉花虽然在产值和成本上呈现出整体上升的趋势,但是成本收益率存在着较大的波动幅度,甚至在有些年份呈现出成本高却收益为负的现象。其特点:一是各种费用呈整体上升的趋势;二是2008-2014年的生产成本逐年上升,年均增长率为正,2014-2018年的生产成本有所波动;三是除2012年和2016年外,物質费用和服务费用呈稳步上升的趋势,平均上升率为正;四是除2014年和2015年外收益为正值,平均收益为2979.71元/公顷;五是用工费用大多数年份是上升的,平均上升率为正,且在成本的结构中涨幅最大。因此,为了节省成本开支,投入农用机械设备刻不容缓。

2.3.2生产成本构成

在新疆2008-2018年的生产成本的比重中,物服费用和用工费用占比较大,均在40%左右,而土地费用占比较小,为17%~20%;并且物服费用占比呈小波浪式平稳态势,用工费用呈逐年增加态势,而土地费用呈逐年缩小态势(见表5)。从具体年份来看,2011年和2018年的物服费占比较高,分别为47.48%和45.75%,而该两年用工费占比较低,分别为35.05%和36.40%;2010年、2013年和2016年的物服费占比较低,分别为38.54%、38.96%和38.84%,而该三年的用工费占比较高,分别为42.89%、43.04%和43.48%。由于在2012年之后,外出务工人员的工资不断上涨,从而导致用工费用的上升,使得用工费用在生产成本中的比重较大,甚至超过了物质费用和服务费用在生产成本的比重。

2.3.3经济绩效

新疆棉花产业的经济绩效主要是棉花种植的绩效,可以从棉花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两个指标进行分析。新疆拥有适合种棉的自然条件优势,且在品种开发和优化工程方面已经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在技术突破上实现了优质和高产。如图1所示,2011-2020年新疆棉花平均单产高出全国平均约23%;随着新疆棉花在单产和播种面积不断提高,其总产量在全国比重也在不断上升,2020年新疆占比为87%。表明我国棉花供给的重要支柱是新疆。

3新疆发展棉花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

从新疆棉花产业的现状到SCP方法的分析可以看出,该产业在棉种质量、生产成本、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上存在着较为显著的问题。因此,针对这些问题,并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以下建议,以助力新疆棉花经济的腾飞。

3.1解决棉种多杂乱问题

将区域化和规模化生产与棉花主栽品种推进相结合,以解决棉花存在的品种“多杂乱”的问题。要重点推广主栽品种的种植,要培育符合不同生态区生产需求的优质的机采棉新品种(如“中棉96A”“新陆早88号”“新陆早82号”等),要创新绿色提质增效模式,从而进一步提升棉花的整体质量[8],要加快推广和繁育与机采棉配套专用的棉花品种,逐步扩大机采棉需要的种植规模,并坚持农机和农艺之间的相辅相成,提升采棉技术,从根源上逐步降低棉花的生产成本。

3.2提升棉种质量

严格控制并保障棉花的采收环节和加工环节的质量,减少出现的“三丝污染”问题,生产并加工符合纺织企业需要的优质原棉。坚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以质量兴农和以品牌强农的目标,努力构建农业发展在质量、动力以及效率三方面的变革,逐步实现农业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全要素生产能力三大能力的有序提高,以期推动新疆农业在高质量上的发展和提质增效上的突破,加快新疆农业的由大变强之路。

3.3优化新疆棉花产业市场结构和行为

针对新疆棉花品牌基础薄弱,可以借鉴出海品牌的经验。通过借势、借智、借力以及突出自身优势的方式来帮助新疆棉花产业的品牌快速成长;还可以打造互联网时代品牌,通过互联网,使得品牌的推广多元化,从而加强新疆的品牌竞争能力。

针对新疆棉花机构扩张问题,建议建设中高端的原棉全产业链基地,扩大在这方面的投资,并出台相对于的支持棉花产业链发展的政策,以期新疆棉花机构的蓬勃发展。

针对新疆棉花的人才竞争问题,应开设棉花质监培训学校,培养专业棉花质监人员,提高棉花质量的国家竞争力最后加大引进并培训专业的棉花人才,加强棉花企业与科研院校之间的合作,加强人才竞争力。

将新疆的农业生产力布局逐步优化,按照“稳粮、促畜、优棉、强果、兴特色”的要求,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将种养加一体、粮经饲统筹与农林牧渔相结合。从追求增产转变为追求提质,并注重新疆棉花的有效供给量,不断优化和升级新疆棉产业的结构。24D4F802-07DE-49A7-9AA4-9898777CBAA0

要立足于提升新疆棉产业的竞争能力,围绕棉纺产业和服装产业对棉花的需求,去优化棉花的品种结构和布局区域,逐步引导棉花优势产区的集中化,适度发展规模经营,注重提升棉花的品质,从而进一步打造棉花品牌14)。同时降低棉花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做到优质优价和优棉优用,进而提升棉花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娜,赵丽娜.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视角的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研究[J].山东纺织经济,2019(01):14-16.

[2]程文明,王力,陈兵.乡村振兴下民族地区特色产业提质增效研究:以新疆棉花产业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9,40(06):166-171.

[3]王桂峰,王安琪,秦都林,等.山东省棉花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J].棉花科学,2019,41(04):3-15.

[4]尚丽丽,韩若冰,胡继连.山东省棉花产业SCP分析[J].中国棉花,2014,41(05):8-13.

[5]张贺轩,徐爱武.新疆棉花产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棉花加工,2020(05):18-20.

[6]晓婷.2020年中国棉花种植成本调查[J].中国纤检,2021(03):44.

[7]胡春雷,李孝华,何锡玉,等.2020年棉花加工行业产业发展报告(上)[J].中国棉花加工,2021(01):4-15.

[8]朱华平.推动我国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J].中国农村科技,2021,4(07):48-51.

[9]喻树迅,张雷,冯文娟.棉花生产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和社会服务化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16,18(01):137-148.

[10]弓泽宇,陈玉兰.新疆棉花种植成本效益分析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20,26(04):32-36.

[1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N].新疆日报(汉),2018-11-22(06).

[12]宋宜朔.“新疆棉花”事件后,中国品牌崛起正当时[J].销售与市场(营销版),2021(05):62-66.

[13]赵晶,陈军.基于面板回归模型的中国棉花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02):18-24

[14]王俊鐸,赵素琴,谭新,等.新疆植棉区2018年棉花生产概况与种业报告[J].棉花科学,2019,41(06):9-14.24D4F802-07DE-49A7-9AA4-9898777CBAA0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新疆
新疆反恐,暗流与真相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新疆多怪
新疆味道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
新疆小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