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2021年棉花生产剖析及未来种业发展方向

2022-04-08 17:40麦丹别克安尼瓦尔热甫克提阿布来提马腾买买提莫明
棉花科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种业棉花新疆

麦丹别克?安尼瓦尔 热甫克提?阿布来提 马腾 买买提?莫明

摘要:通过对新疆棉花生产和种业状况调研表明,新疆2021年植棉面积为250.62万公顷,其中机采棉种植面积112.642万公顷(占44.95%);皮棉单产平均增加10%左右,为2100~2250kg/hm2,总产预计在510余万吨,较上年增加10余万吨;白棉占比、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和轧工质量均较上年有所下滑;棉价明显上涨,较上年涨幅为16%左右。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和命脉,因此提出了“实事求是地直面不足、补齐短板,加大投入力度,建立更加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提高育种创新能力”的未来种业发展方向。旨在促进新疆棉花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新疆;2021年;棉花生产;种业发展;品种推广

中图分类号:S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143(2022)01-0011-04

DOI:10.3969/j.issn.2095-3143.2022.01.002

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和命脉,关乎粮食安全和农业安全乃至于国家安全。种业产业链不仅包括动物科学、微生物学、植物科学和数据科学等基础科学和应用基础科学,也拓展到高端农机装备、互联网营销、数字化农资农技服务以及相关配套的种业服务业。

新疆是农业大区,农业产业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棉花是新疆主要的经济作物,但非棉花原产地,种质资源靠国内外引进。目前新疆棉花品种亲本狭窄及育种技术滞后,拓宽种质资源及提高育种技术是当务之急。要通过传统育种技术与现代育种技术(分子标记育种、转基因育种、分子设计育种等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培育优质抗病棉花新品种。要重视棉花野生资源的收集和开拓利用,棉花抗病育种及棉花生产机械化程度也需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在适宜机械化收花方面要大面积普及[1]。

当前,新疆农业发展正处在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生产正在改变传统农业生产面貌,种业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通过对2021年新疆棉花生产情况剖析,从种业发展和市场品种推广的角度分析未来的发展方向。

1新疆2021年棉花生产情况

1.1种植面积及生产方式变化

新疆2021年全疆播种面积为250.62万公顷(3759.26万亩),其中,地方种植163.95万公顷(2459.26万亩),兵团种植86.67万公顷(1300万亩),机采棉种植面积112.64万公顷(1689.63万亩),占总植棉面积的44.95%。与上年比,全疆植棉面积基本稳定(略有下降),南疆机采棉面积大幅度增加,尤其在阿克苏地区,机采棉模式种植面积较上年增加6.7万公顷(100万亩)以上,达到33.33万公顷(500万亩)以上,占总植棉面积的65%~70%。

1.2产量变化

新疆2021年棉花总产、单产主体呈增加趋势。单产平均增加10%左右,皮棉产量为2100~2250kg/hm2,总产预计在510余万吨,较上年增加10余万吨。

据产业链信息员监测数据显示:北疆的昌吉、石河子、奎屯、沙湾等植棉区籽棉产量为在6800~7750kg/hm2(较往年增加350~1200kg/hm2),乌苏为5500~7000kg/hm2(较往年增加500~750kg/hm2),博乐大多数地块为4500~7200kg/hm2(与上年持平,部分棉田受病害影响,造成减产);南疆的库尔勒植棉区籽棉产量大多数棉田在6000kg/hm2以上,单产7500kg/hm2以上棉田较往年明显增加(单产平均较往年增加785kg/hm2),阿克苏地区籽棉产量较往年增加400~800kg/hm2,喀什地区的籽棉产量为6000~6600kg/hm2(较上年增加500kg/hm2)。这与梁亚军,等2在新疆2020年棉花生产概述及存在问题及对策1.1标题段披露数据的统计形式雷同,但该文误将“籽棉产量”写为“皮棉产量”,在此特为其更正!

1.3品质变化

新疆2021年棉花质量较2020年度有所下降,长度、强度、细度都不理想。据中国纤维质量监测中心数据统计,白棉占比、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和轧工质量指标情况均较上个年度有所下滑,其中低等级占比有所提升,高等级占比有一定降低。

1.4价格变化与涨价原因

新疆2021年度棉花价格明显上涨,涨幅为16%左右,手摘棉和机采棉的高价高于上年1.5元/kg以上,采棉平均售价为6.5元/kg左右。

其涨价原因有:(1)棉价在产业链中传导性的结果;(2)各种因素短期综合交错提振作用的结果,包括气候导致的推迟收获减产、疫情、外部环境,国内经济运作与生产快速恢复等原因;(3)收储政策影响(2020年国家再启动收储新疆棉50万吨)和全球产需缺口(2020/21年度全球棉花期末库存调减)的结果;(4)国外订单转移至中国,而中国纺织订单回暖的结果,9月份以来,印度多家大型出口型纺织企业因疫情无法保证正常交货,而欧美零售商为了确保感恩节、圣诞节销售季节供货不受冲击,也将多个本来在印度生产的订单转移到中国生产,再反观9月底美国推迟了对新疆棉的制裁,消费将持续升温,纺织服装行业有望迎来旺季行情,同时澳棉出口中国或受阻,短期有起到提振作用。

1.5采收交售加工变化

采收进度快于上年同期。北疆于10月25日基本采收完毕,南疆10月底库尔勒地区采收进度为70%,阿克苏地区采收进度为60%,喀什地区受疫情影响采收進度略有推迟。截至10月30日,已加工籽棉177.85万吨,加工进度34.16%,较上年同比增加21.76%。

1.6棉花生育、气候、环境变化

新疆2021年的棉花综合生长指数明显好于2019年,温度光照无霜期灾害等好于2019年,旱情较往年严重、黄萎病情较往年偏重发生。991DD1D4-41A3-4A7F-B3D8-6A2A4DBC9817

2新疆棉花种业未来发展方向

种业要向高质量方向发展,要对产业发展有所贡献,要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服务能力,是探求真实品种、挖掘种业价值、建立诚信服务、实现有效贡献的过程。

2.1要改变新疆棉花种业发展现状与新疆植棉地位不匹配的问题

新疆棉花产业需要种业来做好服务、支撑和保障,新疆棉花种业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和市场潜力。新疆种业上、下游的品种选育和品种推广还存在很多不足,从历史看,每8~10年要进行一次大的品种更换(新疆已10~20年没有大的品种更换了)。新疆棉花种业缺少应用广、時间长、推动产业发展的基石性的大品种,导致种业竞争力、服务力弱。棉花种业已成为资本角逐的新领域,这么多种业,如果品种推广目标定位不明,势必混乱。支撑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的后续品种在哪里,都是新疆棉花产业发展必须考虑的问题,要做到种业发展与产业发展相匹配。

2.2要探索建立现代种业发展的路径模式

产学研结合的种业发展模式,需要进一步变革创新。产学研喊了多年,在横向及项目上有一定结合,但变化不大。产学研的结合一定是人的结合、技术的结合、人心的结合,特别是要创新一套使其融合的机制,解决目前口号式的固化模式。会有更多,更强,更先进的管理方式和思想冲击种业,不改变目前的固化模式会越走越窄。如育种模式要加快转型升级,建设线上与线下的种业商业模式,建设自己的销售渠道,要积极探索推进棉花种子与棉花高端产业发展的匹配互动订单发展和全产业链增值发展的种业销售模式。

2.3要立足新疆,掌握关键核心技术

市场最大的竞争就是种子的竞争,种子的竞争就是核心技术的竞争。当下,棉花育种处于一个新的起点,需要做好育种设计,在种子性状方面实现新的突破,打破同质性。同时做好品种保护,放大挖掘种子的价值空间,降低减少种子的风险,参与唯一性真实性的竞争。种企没有过硬品种,不掌握核心技术,就是死企。

2.4要打造目标更明确、效率更高、竞争力更强,服务能力更优、创新能力更好地种业集团公司新形势下,新疆棉花种业具有常规化率高、企业聚集度高、竞争度高特点。在此背景下,种业公司需要加强与优势科研机构团队的合作和企业市场运作能力提升[8],建设诚信交流合作共享平台和综合服务平台,挖掘提升种业全产业链价值。

2.5育种要育出几个大品种、解决几个大问题,实现大的品种更换

育种模式要加快转型,靠目前育种体系和推广体系育出大品种推出大品种很难。虽然已有越来越多的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家都在思考都努力践行推动,但是育种目标要调整、育种技术要更新、育种团队要合作,才能育出大品种。要增强独家品种意识、真诚合作意识、投入意识和面向市场服务意识,政府社会部门积极引导推动意识,才能从关注品种号到关注种子的转变。

2.6种子生产及加工检测方向朝着种子生产、加工体系更完整配套方向发展

发挥良种繁育体系作用,控制种子加工质量,提升种子质量。

3市场品种推广未来发展方向

在品种推广中技术的支撑、政策的引导、法律法规的保障都很重要。

一是探索建立完善品种推广的备案推荐制和品种评价机制,解决品种推广无序问题。通过种企申报备案+种企、专家、行政管理制定统一评价标准,对品种进行专业化全面系统评价比较+确定一个质量种或优化品种布局+市场化运作,力求实现品种推广的科学化市场化。

二是要规范品种推广行为。要规范品种唯一性行为、推荐评价行为、推荐标准行为、配套细则行为,要减少品种授权家数或规定独家授权,要解决一放就乱的品种推广过多过乱问题,也要解决一管就死的一刀切问题,同时解决一种多名一名多种的问题,扰乱了市场秩序,严重影响了一主两辅。

三是在一主两辅推荐基础上,采取一个质量种推荐制,更有利于市场有利于引导有利于保障。

参考文献

[1]何磊,刘向新,赵岩,等.棉花机械采收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6,51(1):150-155

[2]梁亚军,黎玉华,王俊铎,等.新疆2020年棉花生产概况及存在问题与对策[J].棉花科学,2021,43(5):16-23.

[3]喻树迅,我国棉花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工程科学,2013,15(4):9-13.

[4]朱晓平,郑新疆,张静,等.新疆哈密地区引进棉花品种的适应性分析[J].棉花科学,2013,35(6):59-63.

[5]段冰,申贵芳,王志伟.我国棉花新品种保护工作现状、问题和建议[J].中国棉花,2014,41(02):46

[6]周步海,狄文枝,金芝芳,等.棉花品种丰产性结构分析及在育种上的应用[J].江苏农业科学,1991(6):17-19.

[7]路战远,张向前,张建中,等.棉花新品种的引进及其生态适应性研究初报[C].中国棉花学会2012年年会暨第八次代表大会,2012:110-113.

[8]裴伟娜.机采棉与手采棉的性能指标的分析比较[D].鸟鲁木齐:新疆大学,2007

[9]刘向新,闫向辉,周亚立,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机采棉实验、推广应用及特点[J].农业机械,2009(6):73-74

[10]段道怀.世界棉花市场发展动向[J].世界农业,1986(12):4445.

[11]李鹏程,董合林,毛树春.世界棉花生产现状及施肥水平[J].世界农业,2014(4):19-22.

[12]马俊凯.全程机械化是发展棉花生产的根本出路[J].中国棉麻流通经济,2014(1):18-20.

[13]张朝晖,李雪源,王俊铎.棉花种业发展相关问题思考与政策建议[J].中国种业,2014(3):10-11.

[14]刘北桦,雷钧,詹玲,等.全程机械化: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以新疆博乐市达勒特镇呼热布呼村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35(1):8-11.991DD1D4-41A3-4A7F-B3D8-6A2A4DBC9817

猜你喜欢
种业棉花新疆
棉花是花吗?
宁波谱写现代种业发展华章
雪白的棉花堡
农业部:深化科企合作加快种业创新驱动发展
不可思议的棉花糖小村(上)
新疆多怪
心中的“棉花糖”
汪洋在北京考察现代种业发展工作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