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高危足患者参与预防糖尿病足的知识、态度及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2022-04-08 03:39周伟蓉莫文娟杨春菊邓彩凤
医学信息 2022年6期
关键词:糖尿病足态度维度

周伟蓉,莫文娟,杨春菊,黄 茜,龙 华,邓彩凤

(南华大学护理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0)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为其中之一[1,2]。糖尿病患者由于外周血管及周围神经发生病变,使得机械压力增高,造成骨关节系统与足部软组织损坏,诱发感染、溃疡及血管疾病,继而导致患者高位截肢、死亡等,因此对于糖尿病足患者的早期预防尤为重要[3]。糖尿病高危足是糖尿病足的前期状态,李仕明[4]将糖尿病高危足定义为Wagner 分级0 级者,此阶段患者常合并血管病变及神经病变,有发生足溃疡的危险,但尚未破溃,其有更高的风险发生糖尿病足部溃疡、坏死甚至截肢[5,6]。在糖尿病足的诱发因素中超过75%为物理因素,这可以通过有效的足部护理来避免[7-9]。因此,早识别和积极预防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缓足溃疡的进展。本研究通过调查了解糖尿病高危足患者参与预防糖尿病足的知识、态度及行为的现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根据其结果和影响因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促进患者主动参与预防糖尿病足的策略,以期为高危人群在糖尿病足的预防中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于2021年3月-6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湖南省某地区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糖尿病高危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Kendall's 原则[10],样本量应为自变量的5~10 倍。样本量应为自变量的5~10 倍。本研究问卷有33 个条目,以条目数的5 倍作为样本量选择标准,故所需样本量为165 例,考虑到问卷失访性,将样本扩大10%,最终调查190 例。纳入标准:①年龄≥18 岁;②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1];③有良好的认知、沟通能力。④根据IWGDF 系统[11]糖尿病高危足定义:没有活动性溃疡,但存在周围神经病变,伴或不伴足畸形或外周动脉疾病,或足溃疡病史,或下肢或足(部分)截肢史的糖尿病患者。排除标准:①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者;②合并其他严重慢性疾病者;③存在精神病史。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①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由研究者自行设计,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居住地、职业、月收入、IWGDF 高危足分级、患糖尿病年限、是否定期到医院检查足部情况、是否接受过糖尿病足知识教育等情况;②糖尿病患者参与预防糖尿病足现状的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问卷:由李小粉[12]2019年研制,主要用于作为研究工具进行糖尿病患者参与预防糖尿病足现状的调查。本研究采用其问卷的知识、态度、行为维度,总共有33 个条目,3个维度:分别为糖尿病、糖尿病足知识;糖尿病患者参与态度;患者自我监测、足部保护行为。采用Likert 4 级评分法,总分33~132 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知识、预防意识及自我防护行为越好,该量表的内容效度为0.929,Cronbach's α 系数为0.866,在本研究中的内容效度为0.822,Cronbach's α 系数为0.959,效度及信度良好。

1.2.2 资料收集 所有的资料现场发放并采用匿名填写,研究者指导研究对象完成一般资料、糖尿病患者参与预防糖尿病足现状的调查问卷的填写,当场核对后收回。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应用t检验、方差分析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Spearman 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共发放问卷200 份,回收有效问卷190 份,有效回收率为95.00%。本次调查的190 例对象中,男102 例(53.68%),女88 例(46.32%);18~45 岁10 例(5.26%),46~60 岁47 例(24.74%),61~75 岁96 例(50.53%),>75 岁37 例(19.47%);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56 例(29.47%),初中75 例(39.47%),高中或中专50 例(26.32%),大学及以上9 例(4.74%);城市108 例(56.84%),农村82 例(43.16%);糖尿病高危足分级0 级74 例(38.95%),1 级52 例(27.37%),2 级39 例(20.53%),3 级25 例(13.16%)。

2.2 糖尿病高危足参与预防糖尿病足的知识、行为及态度得分现况 本研究中糖尿病高危足患者糖尿病足预防知识得分(25.79±9.62)分,得分率62.50%,预防态度得分(24.33±3.27)分,得分率76.03%;预防行为得分(27.59±8.72)分,得分率53.06%,知识、行为、态度总分(77.71±19.19)分,得分率62.06%。最低得分条目见表1。

表1 糖尿病高危足患者参与预防糖尿病足的知识、行为及态度量表各维度得分最低的3 个条目(±s,分)

表1 糖尿病高危足患者参与预防糖尿病足的知识、行为及态度量表各维度得分最低的3 个条目(±s,分)

2.3 不同特征糖尿病高危足患者参与预防糖尿病足知识、行为及态度的得分比较 以糖尿病高危足患者的一般资料为自变量,分析不同特征患者预防糖尿病足知信行各维度得分的差异。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龄预防知识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病程预防态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医保类型、定期检查足部的患者预防行为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对象一般人口统计学资料及知信行得分结果见表2。

表2 糖尿病高危足患者参与预防糖尿病足的知识、行为及态度单因素分析(±s,分)

表2 糖尿病高危足患者参与预防糖尿病足的知识、行为及态度单因素分析(±s,分)

注:a 为两独立样本t 检验;b 为单因素方差分析

2.4 糖尿病高危足参与预防糖尿病足知识、行为及态度的相关性分析 糖尿病高危足患者参与预防糖尿病足知识、行为及态度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614、0.766,态度与行为的相关系数为0.444,见表3。

表3 糖尿病高危足患者参与预防糖尿病足知识、行为及态度的相关性分析(r)

2.5 糖尿病高危足患者参与预防糖尿病足知识、行为及态度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分别以糖尿病高危足患者参与预防糖尿病足知识、行为及态度为因变量,将各自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人口学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α入=0.05,α出=0.10)。自变量赋值见表4。结果显示,影响糖尿病高危足患者参与预防糖尿病足知识的主要因素为文化程度、职业、患糖尿病年限;影响糖尿病高危足患者参与预防糖尿病足态度得分的是糖尿病高危足分期、文化程度、职业、居住地、医保类型、是否定期到医院检查足部情况、是否接受过有关糖尿病足知识教育;影响糖尿病高危足患者参与预防糖尿病足行为得分的主要因素为性别、文化程度、患糖尿病年限、是否接受过有关糖尿病足知识教育,见表5。

表4 自变量赋值表

表5 糖尿病高危足患者参与预防糖尿病足知识、行为及态度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糖尿病高危足患者对糖尿病预防知识掌握欠佳,预防行为水平有待提高,但态度较积极。从结果来看,糖尿病高危足患者糖尿病足预防知识得分(25.79±9.62)分,得分率62.50%,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与部分研究[13,14]的结果一致,说明糖尿病高危足患者对足部护理缺乏重视,其足部预防知识掌握较差。通过对各条目分析发现,糖尿病高危足患者在糖尿病饮食、运动、服药等得分较高,认知较好;但在糖尿病足的严重性、足部护理知识、糖尿病足检查等方面得分低,分析可能与缺乏系统规范的糖尿病足相关知识培训及学习,导致患者对足部正确护理的开展缺乏意识、知识有关,临床科室健康宣教更侧重于饮食、锻炼、药物等宣教,导致患者糖尿病足预防知识不足。医院应将糖尿病高危足患者纳入高风险人群,进行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应加强对此类患者的识别及个体化健康宣教,早期识别和及时有效干预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对糖尿病足的防治非常重要。

在本次调查中,患者参与态度得分(24.33±3.27)分,得分率76.03%,处于中等水平,说明患者虽然糖尿病足预防知识掌握不足但态度较为积极,与焦娜娜等[15]研究一致。本研究中,患者在糖尿病预防知识、糖尿病足部早期筛查态度条目得分最低,证明患者对糖尿病足风险防范意识较差,尚未意识到有效的评估在预防糖尿病足中的重要性。因此,建议医院组织患者学习、识别可能导致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做好风险评估。

本次调查发现,患者足部预防行为得分(27.59±8.72)分,得分率53.06%,处于不合格状态。其中患者在足部观察、鞋具检查、寻找专业足部治疗等方面得分最低,证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行为主动性较差。导致这种结果可能的原因:患者对相关知识掌握不全,接受相关糖尿病足针对性的指导不足。应由专科医护人员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足部保护相关知识的教育,这些健康教育措施可以使患者早期发现糖尿病足的前期病变,加强自我行为管理,并保持足部清洁,预防溃疡的发生[16]。

本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高危足患者对糖尿病足的预防知识、态度和行为三者间呈正相关。“知识-信念态度-行为”理论认为:知识是建立积极信念和正确态度,从而能够改变行为的基础,而行为改变的动力是信念和态度[17,18]。系统的糖尿病足相关知识教育可以降低糖尿病高危足患者糖尿病足的发生率、糖尿病足的复发率,提高无足溃疡患者的生存率,降低糖尿病足的截肢率,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3]。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职业、病程、是否受过糖尿病足教育是影响糖尿病高危足知识得分的主要因素。糖尿病高危足患者对预防糖尿病的认知水平随着文化程度的增加、职业和病程的提高而提升。文化程度越高的患者知识维度得分越高;病程越长,对于糖尿病足相关的问题从各个渠道得到的知识更多;而中学及以上学历的患者,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且愿意积极主动学习相关知识。此外,曾经受过糖尿病足知识教育的患者在预防糖尿病足知识维度得分更高,与Rahaman KS 等[19]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患者所接受到的糖尿病足知识越多对于预防糖尿病足的认知就越高。提示护理管理者应该根据糖尿病高危足患者的不同特征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糖尿病足的健康教育计划,尤其要加强病程短、中学及以下学历的高危足患者的健康教育,以拓展其知识面,提升其对糖尿病足的认知。

本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高危足分期、文化程度、职业、医保类型、定期检查足部、接受糖尿病足相关知识教育是影响预防糖尿病高危足态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糖尿病高危足分期越高证明患者患糖尿病足风险越高,患者风险越高越重视该病的预防并参与预防,另外,高危足分期还与病程有关,病程越长的患者神经、血管受影响越大,故高危足分期越高。文化程度越高的患者越重视糖尿病足的预防,越清闲的职业越重视糖尿病足的预防,而医保类型、定期检查足部、接受糖尿病足相关知识教育与态度维度呈负相关,证明负担的医疗费用越多、定期检查足部、接受糖尿病足知识教育的患者越重视糖尿病足的预防,所以医院应该强化糖尿病高危足患者预防糖尿病足的健康宣教,以更多的形式、更丰富的内容使文化程度较低及比较忙碌且罹患糖尿病不久的患者能了解糖尿病足的危害,重视并提早预防该病的发生。

本研究发现,性别、文化程度、病程、接受糖尿病足教育是影响患者预防糖尿病足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与Gurney JK 等[20]的研究结果一致。文化程度越低的患者预防行为越差,重视程度越小,主要与其所掌握的糖尿病足知识及危害认知程度不足有关;病程越长、接受过糖尿病足教育的患者预防行为落实的更好,主要与其所接受的知识全面,获得知识的渠道更丰富有关[21]。

综上所述,糖尿病高危足患者对糖尿病足的预防态度较为积极,但知识水平和预防行为有待提高。护理管理者应根据知识、态度、行为相关影响因素对不同特征的糖尿病高危足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培训,通过强化知识建立积极态度,从而带动预防行为改变,以减少和预防高危足患者糖尿病足的发生。

猜你喜欢
糖尿病足态度维度
给糖尿病足患者一个“立足之地”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糖尿病足部门诊在预防糖尿病足溃疡中的体会探析
态度决定一切
光的维度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