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病毒RNA与丙肝抗体在丙肝诊断中的检验效果分析

2022-04-08 03:39
医学信息 2022年6期
关键词:丙肝符合率阴性

刘 轩

(天津市东丽医院检验科,天津 300300)

丙型病毒性肝炎(hepatitis C)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所致的传染性疾病,可通过母婴、血液及性接触等渠道进行传播,是我国重点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2]。该病发病较为隐匿,早期症状多不明显,其临床诊断存在一定的漏诊及误诊现象[3]。目前,丙肝抗体(HCV-Ab)及丙肝病毒RNA(HCV-RNA)检测均是HCV 感染的主要诊断方式。其中HCV-Ab 检验操作简便,诊断快速,但受到抗体窗口期的影响,其早期诊断作用较差[4]。HCV-RNA 检验则可有效反映HCV的复制活跃程度,具有较高的检验准确率,在疾病诊断及疗效监测中均具有重要意义。但其影响因素较多,且技术、条件要求高,不利于基层医疗机构的推广[5]。本研究结合2019年2月-2021年2月天津市东丽医院收治的286 例丙肝疑似病例,分析HCV-RNA与HCV-Ab 检测在丙肝诊断中的检验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天津市东丽医院收治的286 例丙肝疑似病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85 例,女101 例;年龄24~68 岁,平均年龄(37.65±5.19)岁,所有受检者均知情且自愿参与。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伴有腹胀、乏力、厌油等症状表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指标升高,初步诊断为疑似丙肝者;②临床资料完整;③检测前未接受相关治疗。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肝功能疾病者;②妊娠及哺乳期女性;③检查前服用过肝代谢药物的患者。

1.3 方法 于清晨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5 ml,1500 r/min,离心10 min,将其上清液移至离心管中。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CV-Ab,选用人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定量检测试剂盒(北京万泰生物有限公司),于包被微孔依次加入标本、标准品、HRP 标记抗体,经温育洗涤后,采用底物TMB 显色,其颜色深浅与样品中HCV-Ab 呈正相关。随后应用酶标仪(美国伯乐bio-rad 型)于450 nm 波长下测定其吸光度,吸光度/阳性判定值≥1 为阳性,反之阴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法检测HCVRNA 含量,仪器为Roche 罗氏LightCycler480 实时荧光定量PCR 仪,试剂均来自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试剂盒最低检出量为250 IU/ml,线性范围(1.0×103~1.0×107)IU/ml,HCV-RNA 含量>1000拷贝/ml 判定为阳性,反之阴性。以上检测均按照相应试剂说明严格进行。

1.4 观察指标 分析本次受检者的HCV-RNA、HCVAb 检测结果,以病理学检查(肝穿刺)为金标准。比较HCV-RNA 检验与HCV-Ab 检验的诊断符合率、误诊率、漏诊率、诊断敏感度、诊断特异度、阳性预测值。诊断敏感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诊断特异度=真阴性/假阳性+真阴性,阳性预测值=真阳性/真阳性+假阳性。比较不同HCV-RNA 检测水平下的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行x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阳性检测率比较 两项检测均为阳性的患者共33.22%(95/286),HCV-RNA 阳性、HCV-Ab 阴性患者共35.66%(102/286),HCV-RNA 阴性、HCV-Ab阳性患者共24.13%(69/286),单HCV-RNA 阳性患者多于单HCV-Ab 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诊断符合率比较 以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阳性268 例,阴性18 例),HCV-RNA 检验的诊断符合率高于HCV-Ab 检验,漏诊率低于HCV-Ab 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检测方式的诊断符合率比较[n(%)]

2.3 诊断价值分析 HCV-RNA 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HCV-Ab 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3。

表2 HCV-Ab、HCV-RNA 诊断结果分析(n)

表3 两种诊断方式价值比较(%)

2.4 不同HCV-RNA 检测水平下ALT、ALB 指标比较 不同HCV-RNA 检测水平下ALT、ALB 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LT 指标随着HCV-RNA 检测水平的升高而上升,而ALB 指标随HCV-RNA 检测水平升高而下降,见表4。

表4 不同HCV-RNA 检测水平下ALT、ALB 指标比较(n=286,±s)

表4 不同HCV-RNA 检测水平下ALT、ALB 指标比较(n=286,±s)

3 讨论

丙肝是常见感染性疾病,呈高度慢性化发展,目前尚无可预防疫苗,其早期检验具有重要意义[6,7]。HCV-Ab 与HCV-RNA 检验均是当前常用的实验室诊断方式,HCV-Ab 采用ELISA 法检验,其操作简单、快捷,检验成本低,可保证诊断的及时性[8,9],但丙肝窗口期通常为3~6 个月,其抗体的血清学转换延迟可导致假阴性结果,因而早期诊断作用较低[10-12]。HCV-RNA 需通过荧光定量PCR 法检验,其检测准确率高,可于HCV 感染1~2 周内检出,是反映HCV复制活跃程度及传染性的重要方式,但RNA 易降解,且影响因素多,对设备及实验室条件均具有较高要求,普及性不高[13-15]。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受检者的检测结果中,2 项检测均为阳性的患者共33.22%,表示慢性HCV 感染,具有传染性。HCV-RNA 阳性、HCV-Ab 阴性患者共35.66%,提示存在HCV 感染,但血液中HCV抗原滴度未达到试剂检测灵敏度,可能患者正处于感染窗口期,其机体尚未产生抗体。HCV-RNA 阴性、HCV-Ab 阳性患者共24.13%(69/286),提示HCV 感染早期,但HCV-RNA 含量未达阳性标准,可能存在RNA 降解情况[16]。且本次研究中,单HCV-RNA 阳性患者多于单HCV-Ab 阳性患者(P<0.05),表明HCV-RNA 检验相较于HCV-Ab 检验具有更高的阳性检出率。同时,HCV-RNA 检验的诊断符合率高于HCV-Ab 检验(P<0.05),漏诊率低于HCV-Ab 检验,这与多项研究[17-20]结果一致,提示HCV-RNA 在HCV 检验中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率。分析认为,除了抗体窗口期时间的影响外,长期采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及血液透析的患者,其HCV-Ab 多呈阴性,可导致漏检率的增加,进而影响其诊断准确性[21]。此外,HCV-RNA 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HCV-Ab 检测(P<0.05),提示HCV-RNA 检测对丙肝疾病的诊断价值高于HCV-Ab 检测。通常情况下,丙肝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肝细胞损伤,可引起肝脏合成及代谢功能的下降,导致肝脏合成物ALB浓度下调,同时造成肝细胞中ALT 等物质的外渗,导致血清ALT 浓度增加,ALB 与ALT 均是反映肝功能损伤的重要指标。而本次研究中,不同HCVRNA 检测水平下ALT、ALB 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LT 指标随着HCV-RNA 检测水平的升高而上升,而ALB 指标随HCV-RNA 检测水平升高而下降,提示HCV-RNA 检测结果可有效反映患者的肝损伤程度,这是由于病毒活跃程度与肝功能损伤存在密切关联。因此,HCV-RNA 水平可作为机体肝功能检测的辅助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HCV-RNA 检验在丙肝中的诊断价值高于HCV-Ab 检验,且HCV-RNA 定量检测对患者肝功能损伤也具有一定检验价值。但考虑到HCV-RNA 检验价格昂贵、检测要求高、普及度低等弊端,建议将其应用于HCV-Ab 筛查后,通过二者应用优势的结合,保证疾病诊断的准确性,提高HCV 窗口期检出率,同时降低盲目检验成本,为该病早期防治提供可靠参考信息。

猜你喜欢
丙肝符合率阴性
人-人嵌合抗丙肝抗体检测阳性对照品的研制及应用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CT与MRI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钼靶X线假阴性乳腺癌的MRI特征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miRNA-122与丙肝病毒感染及肝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hrHPV阳性TCT阴性的妇女2年后随访研究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与慢性丙肝的研究进展
黄癸素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体内外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