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艾滋病预防和控制中的作用

2022-04-08 08:00张璐
今日健康 2022年4期
关键词:掌握情况艾滋病依从性

张璐

桂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广西 贵港 537200

艾滋病是一种由HIV病毒感染所引发的传染性疾病,患者病发后会出现虚弱与持续发烧症状,并伴有全身淋巴结肿大问题,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危害。当前在临床治疗中尚未发现对艾滋病具有显著效果的特效药物,因此无法实现艾滋病的根治[1]。为了延长患者的生命,改善患者的症状表现,需要对艾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优化。本研究将采用健康教育的方式,对艾滋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实施护理干预,以此探究其对患者病情发展的预防控制效果,现总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02例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新入组接受治疗的艾滋病患者,所选患者的男女比例为72∶30,患者年龄最小18岁,最大54岁,其中小学文化水平患者52例,占比50.98%,初中文化水平患者33例,占比32.35%,高中及其以上文化水平患者17例,占比16.67%。随机将患者均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51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8.72±6.73)岁;对照组51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9.36±6.93)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自入组起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病情发展实施密切监测,做好患者的感染防控工作,逐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干预结束后对患者展开为期3个月的追踪观察。

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健康教育,其具体开展内容如下:

(1)健康教育评估。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的受教育程度、病情发展情况等展开调查,并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患者当前就艾滋病的认知情况展开评估,结合以上调查信息,为患者制定契合的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2)心理疏导。心理状态较差是艾滋病患者普遍存在的一项重要问题,对此,护理人员要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洞悉患者的真实想法,并逐渐引导患者正视自身病症,使患者的心理情绪逐渐平稳。

(3)饮食指导。针对患者的日常饮食习惯展开调查,以此为依据,为患者制定治疗期间的饮食方案。艾滋病患者要更加重视能量与蛋白质的摄取,减少饮食中纤维素与脂肪的占比,确保人体膳食营养的均衡。

(4)皮肤护理指导。艾滋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清洁皮肤要避免选用抗菌香皂,对存在皮肤干燥问题患者,清洁后还需涂抹保湿护肤品。

1.3 观察指标

知识掌握情况。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患者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展开调查,问卷总分为100分,将80分以上的患者评价为知识完全掌握;60-80分的患者评价为知识基本掌握;60分以下患者评定为知识未掌握。

心理状态变化。选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量表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心理状态越差。

依从性表现。采用院内自制依从性调查量表对患者的依从性表现展开调查,量表满分为100分,患者评分在90分以上为完全依从;评分在70-90分为基本依从;评分低于70分为不依从。

1.4 统计学方法

根据SSPS23.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s)表示,计数资料(%、n)采用x2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知识掌握情况对比

对比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的知识掌握率更高(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知识掌握情况对比(n,%)

2.2 心理状态对比

对比结果显示,干预组经健康教育干预后的SAS与SDS评价表现更低(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变化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变化对比(±s,分)

?

2.3 依从性表现对比

对比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的依从性表现更好(P<0.05),如表3所示: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后的依从性表现对比(n,%)

3 讨论

艾滋病作为一种具有严重危害性的传染病,其主要传播方式为血液传播、母婴传播与性传播[2]。艾滋病的主要病因为HIV病毒感染,该病毒入侵人体后,破坏人体内的T淋巴细胞,致使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进而对人体脏器器官进行侵蚀,诱发心血管、呼吸道、消化道等多方面病症[3]。据相关研究数据可知,流动务工人员是当前艾滋病传播中的主要群体,该群体普遍存在受教育程度低的情况,对艾滋病的发生、传播、防治等知识缺乏了解,加之自我防护意识较差,致使艾滋病的感染率相对其他群体更高[4]。因此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健康知识教育,以降低艾滋病的发生率与传播率。

健康教育是一种通过信息传播、行为干预等方法帮助患者树立正确健康理念的临床护理方法,其能推动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以此实现对患者病情发展的有效防控[5]。在艾滋病的防治管控中实施健康教育,既能有效提升患者对艾滋病发展、防治的认识。在本研究中,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率更高,且治疗期间的依从性表现更好。对比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的SAS与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以上说明健康知识教育的开展不仅能深化患者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识与了解,并对缓解患者在治疗期间所产生的各类负面情绪具有一定效果,从而使患者能够更加积极地去面对艾滋病防治工作。

综上所述,对艾滋病患者开展健康教育,能有效加强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缓解艾滋病患者的负面情绪问题,使患者在治疗期间能够表现出更高的依从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因此,有必要在艾滋病患者的控制治疗过程中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提升患者对艾滋病的了解,以实现对艾滋病的有效预防控制。

猜你喜欢
掌握情况艾滋病依从性
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女性人工流产术后保健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研究
《 世界艾滋病日》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论初中数学的复习教学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什么是手卫生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