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探讨

2022-04-08 00:20李艳
中国猪业 2022年5期
关键词:糖蛋白干扰素病毒性

李艳

(廊坊市文安县农业农村局,河北廊坊 065800)

现代医学普遍认为干扰素中具有广谱抗病毒功能的活性蛋白,干扰素形成的细胞因子在动物体内活动时,会逐渐挥发出活性物质,进而影响RNA与蛋白质的合成[1]。因此,干扰素面对病毒性疾病能起到很大的缓解作用。将干扰素应用于猪病毒性疾病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可有效降低病猪的死亡率,保证养猪场的经济效益[2]。

1 干扰素的研究价值与意义

病毒性疾病是影响禽畜养殖的难题,很多养殖者均认为在集约化养殖中,最难避免的就是动物发生病毒性疾病,如猪瘟、猪伪狂犬病、轮状病毒感染等都是高死亡率、高传染率的疾病[3,4]。本着以防控为主的目的,干扰素是目前能快速有效治疗病毒性疾病的药物,它是脊椎动物抗病毒免疫的核心要点。干扰素在病毒细胞的刺激下,能诱导抗病毒蛋白的表达,从而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能力。总之,利用干扰素治疗病毒性疾病已被养殖场(户)所接受,本文主要就干扰素在生猪养殖中应用展开阐述,以期为养猪场病毒性疫病的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2 干扰素简介

2.1 概念综述

在临床医学上,干扰素是一种诱导剂,呈网状,作为一种巨噬细胞或淋巴细胞存在于动物的皮内系统,动物在生长过程中体细胞会产生这种糖蛋白干扰素。干扰素对生存环境有一定要求,短暂保存时只需将温度调节至4℃左右即可,要想长期稳定保存,需将环境控制在-20℃以下,若温度达到50~60℃,则干扰素很快丧失活性。与病毒相比,干扰素具备高的生物活性,比病毒的复制速度更快,因此,从理论上看,干扰素的抗病毒性非常可观。研究人员利用干扰素治疗感染牛痘病毒的小白鼠试验表明,干扰素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机体的免疫力,但是却尚未研制出专用的干扰素药物,只能够通过注射干扰素的方式激发动物机体的细胞活性,当动物感染某一种病毒,则干扰素快速响应干扰,将病毒细胞破坏,促使病毒丧失活动,无法繁殖,进而实现对动物病毒性疾病的有效防控[5]。

2.2 干扰素的分类

抗病毒性是干扰素的第一功用,几种类别的干扰素均能起到抗病毒的作用,在生猪饲养中,病毒与细菌多存在于猪的免疫系统中,将干扰素注射到生猪体内,进而提升其免疫能力,更好地抵抗多种病毒。以I型干扰素为例,这种干扰素能在生猪刚感染病毒时主动发挥作用,抑制和抵抗病毒细胞的增殖,其可以通过激活哺乳动物的免疫细胞然后抑制病毒复制。干扰素具有突出的抗病菌效果,相比较而言,γ-淋巴细胞型干扰素的抗病菌效果比其他类型干扰素效果要好,将其注射到生猪体内,能够降低猪体内的病毒数量,阻止养分继续供给病毒,最终使病毒失活。γ-淋巴细胞型干扰素的应用,可促使生猪体内产生一氧化氮等物质,进而将病菌直接灭杀。试验表明,γ-淋巴细胞型干扰素还具有突出的免疫调节效果,该类型干扰素通过刺激生猪体内中性粒细胞,进而放大该细胞的吞噬作用,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此外,多种干扰素还具有抗寄生虫的作用,干扰素进入动物机体后,会对免疫细胞产生一定的诱导作用,利用一氧化氮合成酶加快动物体内精氨酸的形成,最终将体内外的寄生虫杀灭,并抑制寄生虫的继续繁殖。

2.3 干扰素的优缺点

2.3.1 优点

干扰素的优点非常明显,对哺乳动物而言,最基本的帮助就是提高机体免疫力、控制病毒细胞增殖。从动物的防御机制来看,干扰素是最早形成的细胞因子,能够在生长中激活其他细胞因子以此来提高本身的活性。并且干扰素的细胞因子成长过程非常迅速,能直接影响病毒复制的全过程。近年来,科学家们对干扰素的价值研究更倾向于抗病毒性。

2.3.2 局限性

当前,干扰素本身还有许多未探明的功能和局限性,从药理学方面分析,干扰素是一种活性很高的生物制品,可以充分调动动物体内的免疫机制,在动物发生疫病前期有不错的效果。但是,一旦进入疫病后期,再使用干扰素,效果就不是很理想,因此,干扰素不能治疗表现严重病情的动物,在预防和病情前期治疗中才能发挥价值。同时,干扰素的特异性很高,提纯的动物干扰素只能作用于同类动物细胞,对其他物种的效果不佳。因此,在治疗猪的病毒性疾病中,干扰素的使用也有很多约束条件,不能随意使用。

2.4 适用范围

在生猪病毒性疾病的治疗中,干扰素可以辅助治疗猪伪狂犬病、猪腹泻病、猪轮状病毒病、猪瘟、猪蓝耳病等,或者在治疗中利用干扰素协同转移因子用药,其对控制疾病的传播、抑制疾病的进一步发生有良好的效果。

3 猪病毒性疾病中干扰素的治疗作用机制

生猪患有病毒性疾病时,干扰素的作用是利用诱生剂诱导生猪细胞产生糖蛋白,当这种糖蛋白的活性达到一定程度后,其在正常条件下可以与动物基因相互结合,抑制病毒增殖。当干扰素与动物免疫因子重合后,各自基因位置上的RNA多聚酶活性得以发挥,干扰素会一直维持高活性状态,达到干扰病毒增殖的作用。生猪体内健康的细胞不会产生干扰素,只有在生猪感染病毒后,病猪的细胞膜会发生性状改变,这时其健康细胞会出现特异性因子,干扰素本身的糖蛋白与健康细胞中的特异性因子结合后,使得干扰素因子不断复制增加。此时,干扰素mRNA会快速向细胞浆转移,对生猪的核糖体提前产生影响,干扰生猪的信号肽,最终促进生猪体内其他干扰素的分泌。由上述干扰素的作用机制可知,在生猪的病毒性疾病治疗中,干扰素的作用机制主要是诱导机体正常细胞产生活性糖蛋白,以达到抑制病毒增殖的目的。在使用功能上,抑制病毒复制是干扰素的一项基本作用,对生猪病毒性疾病而言这一功能是最具价值的。

干扰素在具体抗病毒过程中,不是直接杀死病毒,而是以诱导免疫细胞为主,使生猪体内产生活性糖蛋白,干扰病毒的繁殖,使病毒无法复制。生猪机体感染病毒后,细胞膜的特异性受体会产生一种通信信号,进而使生猪机体产生特殊细胞因子,这种细胞因子与细菌的精氨酸升压素相互结合,从而抑制病毒的增殖[6]。

4 干扰素在治疗猪病毒性疾病中的具体应用及注意事项

4.1 治疗猪流行性腹泻病

猪流行性腹泻病是猪场中的常见疫病,引起猪流行性腹泻病的病毒主要有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轮状病毒(RV)、猪腺病毒(PAV)、猪呼肠孤病毒(REOV)等。近年来,生猪养殖中的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轮状病毒感染呈高发趋势,轻则影响猪的生长发育,重则致死,进而给养殖场(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干扰素在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轮状病毒感染时,通常采取肌肉注射,一般连续注射3日,每日1次,3日后猪的腹泻症状明显好转;如果配合双黄连、穿心莲等中草药复方制剂使用,可进一步加快病猪痊愈的速度。

4.2 治疗猪繁殖障碍与呼吸综合征

猪繁殖障碍与呼吸综合征一直是生猪养殖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尤其对母猪和仔猪的危害较大。应用干扰素治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时,一般在病猪发病初期,仅肌注干扰素3 d,1次/d即可治愈。针对发病中后期、症状较重的病猪,可在注射干扰素的同时,配合使用复方柴胡注射液、复方灵芝多糖等药物。

4.3 治疗猪口蹄疫

在高温高湿的夏季和寒冷冬季猪口蹄疫的发病率较高,该病属于人畜共患病,因此,做好防治工作非常关键。将干扰素应用于猪口蹄疫治疗中,应按照1 mL/40 kg体重的剂量使用,同时要注射转移因子,每天1次,连续用药3 d即可。必要时,可配合使用黄芪多糖、阿莫西林治疗。针对症状严重,无治疗意义的病猪,需及时无害化处理,避免疫病扩散。

4.4 治疗猪伪狂犬病

猪伪狂犬病是母猪、保育猪及仔猪的常见病,母猪患病后极易流产或产下死胎,仔猪及保育猪患病后会出现腹泻等症状。针对患有伪狂犬病的病猪,可肌注干扰素,每天1次,连用3 d。为加快病猪的康复速度,可用阿莫西林预混剂、卡巴匹林钙溶性粉拌料或饮水治疗。亦可辅以庆大霉素等药物治疗,帮助病猪及早恢复健康,一般连治1周即可痊愈[7]。

4.5 干扰素使用的注意事项

干扰素属高活性糖蛋白,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干扰素的功效,应明确其使用注意事项:首先,干扰素注射后96 h内禁止继续接种各类弱毒活疫苗,避免对免疫效果产生影响。其次,针对需要稀释的干扰素,应选用生理盐水,亦可使用灭菌注射用水,但禁止使用葡萄糖盐水等,避免影响干扰素的效果。再次,干扰素开启后需及时用完,解冻融化后的干扰素禁止继续冰冻,可保存在恒温4℃环境下,并且要在3 d内用完,防止失效。最后,使用干扰素时,配合使用免疫球蛋白、转移因子、黄芪多糖、香菇多糖等,可进一步提升药效。

5 结语

综上所述,干扰素的出现和应用,极大地解决了动物病毒性疾病的治疗难题,生猪养殖作为养殖品类的重要基础,不仅要保证养殖的经济效益,还要保证生猪的机体健康、提高生猪肉质,因此,干扰素的应用是值得推广与使用的。

猜你喜欢
糖蛋白干扰素病毒性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2030消除病毒性肝炎:未来10年该怎么做?
制川乌、白芍配伍对大鼠海马区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
天然海藻色素糖蛋白诱导Hela细胞凋亡作用
清热利湿法联合中医辨证施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如何防治子猪病毒性腹泻
尿al-酸性糖蛋白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雾化吸入γ干扰素对免疫低下肺炎的疗效观察
干扰素α-1b治疗成人麻疹疗效初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