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中语文新教材群文阅读的思考

2022-04-11 13:51游魏珍
名师在线·中旬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新教材群文阅读高中语文

摘 要:群文阅读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兴模式,是指教师为学生提供具有较强关联性的文章,并展开归纳、总结、探索教学。群文阅读注重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旨在让学生在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基础上形成系统性知识结构,从而得到综合水平的提升。文章将分析群文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提出当前群文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语文新教材阅读具体模式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新教材;群文阅读

中圖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2)05-0064-03

引  言

语文是高中阶段的重点学科之一。为强化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在新课程改革期间必须对阅读环节给予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教材的不断更新与完善,我国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更偏向于群文阅读。群文阅读侧重于深入分析文章之间的关联性,将阅读知识整合,在丰富课程内容的同时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在好奇心、求知欲的驱动下自主完成各项阅读任务,更加熟练地掌握正确阅读技巧,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

一、群文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教育新时期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将强化学生综合学习能力视为核心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在明确语言文字内涵、掌握文章解读技巧的前提下实现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的提升。群文阅读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是指将带有关联性的文章进行整合教学。学生一旦学会分析其中一篇文章的技巧,就能自主分析其他相关文章。在长时间的群文阅读训练后,学生就能够实现综合阅读能力的提升。同时,在群文阅读课堂中,无论是师生还是生生都能进行自由交流,在课内营造出积极向上、轻松活跃的氛围,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调动思维参与到文章探索活动中,最终得到综合能力的提升,为其未来的学习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1]。

二、高中语文课堂中群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主体不明

在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中,学生应占据主体地位。教师要将学习的权利交还给学生,让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完成各项任务,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习惯性地在学生认知基础上渗透自己的阅读体验,教学依旧存在形式化严重的问题。而学生缺少阅读的过程,对文章的解读也相对片面,难以产生深刻的感悟,对技巧的总结也存在局限性。

(二)群文组合杂乱

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对课程的构建也开始借助大量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共享功能,丰富课程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化他们的理解能力。但是,教学资源的丰富也带来了一定的弊端。学生的阅读思路虽然得到了拓展,但是无法聚焦重点。教师对群文资料盲目利用,导致课堂教学中群文产生游离或者叠加,从根本上扰乱了教学逻辑。这不仅无法强化教学效果,还会阻碍高中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教学模式单一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大部分教师虽然已经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会主动将群文阅读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中,但是在正式授课期间,教学仍然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教师教学的重点仍然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上,教学形式单一。而学生依旧在教师的引导下去记忆重难点知识,对技巧的掌握浮于表面,核心素养难以真正得到发展。

三、群文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一)抓住文章共性,明确群文阅读议题

高质量群文阅读教学的基础是明确群文共性议题。学生在此基础上才能掌握阅读规律,并在主观意识的驱动下完成分析、探索任务,从而提高学习质量,实现个性化发展。所谓文章共性,主要包括下述几个方面:作者的情感抒发方式、文章的体裁、文章的思想内核、文章的叙事结构等。在课前准备环节,教师要深入分析每一篇文章,将文章存在的共性进行整合,并且根据当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订有针对性的群文教学策略,让所有学生都能在对同一类型文章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实现理解能力的提升,从而提高整体学习效率。

以人教新版《劝学》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将其与同类型文章《师说》进行整合教学。两篇文章都对“学习之道”进行了梳理、探究与反思,以此帮助学生形成了正确的学习观,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把握作者的观点与态度,将作者通过文字探索的问题进行整理,引导学生表达主观观点。在此期间,学生能更好地把握说理的逻辑思路,在思辨中得到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可以设置群文阅读任务,要求学生在诵读课文的过程中借助教材注释来解读基本词语与句式,同时要求他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概括整理两篇文章中有关“学习之道”主题的内容,在明确议题的基础上自由讨论,相互之间合作探究观点的合理性,并及时通过交流相互补充,最终明确群文学习的中心思想,实现探究能力的提高。

(二)群文单篇结合,引发学生无限思考

教师如何对群文进行编组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备课期间教师应该重点考虑两个问题:该将什么样的文章放在一起教学;具体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展开教学,从而解决传统理念下“教教材”的问题,达成“用教材教”的目标,并把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放在教学的第一位,保证课程质量。基于此,教师在正式展开群文阅读教学前,需探索出多篇文章结合的有效方式,从根本上为学生拓宽思考空间,让他们可以在自主完成大量阅读任务的前提下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单篇与群文结合的方式完成课堂的构建,让学生可以从不同的单篇文章中找到“同中见异”的观点,将单篇独特的学习模式转换为综合深究的探索模式,在全阅读的基础上强化学生的综合素养及实践应用能力。在探索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打破思维局限性并对阅读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在比较分析中总结学习经验,最终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实现综合素质的发展。

以《迷娘(之一)》《致大海》的群文阅读教学为例。教师在讲解《迷娘(之一)》 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作者通过哪些意象来表现意大利的优美景物;在讲解《致大海》时,可以要求学生分析大海的象征意义是什么,由此渗透对“意境”的教学,让学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准确找到打开作者情感的钥匙。教师让学生结合单篇课文分析意境包含的因素,如生活、景物等客观因素,或是思想、情感等主观因素,能够使学生了解作者创作时采取的手段,在将情与景、意与境统一后,明确心与物的关系,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在群文阅读中实现高效的教学目标。

(三)确定文章主旨,深度对话高效阅读

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保证学生能够更加有效地学习知识。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教师要把握好文章主旨,并以此为切入点将多篇文章串联,引导学生与文章进行交流、对话,让他们可以在综合阅读中将零散、无序的信息整合,产生更加系统化的认知,锻炼他们的信息检索、多元分析能力,强化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在此期间,教师还应注重对群文的选择,在主旨相对统一的同时,还应具有较强的思考性、互动性。学生要在不同文章中从多个角度入手,完成语言、情感、结构的分析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总结归纳的同时提高阅读实践能力,掌握更多高效技巧,从而满足自身学习、发展的需求,实现核心素养的发展。

(四)课外延伸阅读,提高综合语文水平

高中时期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他们在掌握某一学习方法后能够举一反三,在实践中获得综合素质的发展。基于此,高中語文教师在构建课堂的过程中也一定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为他们提供充分发散思维的空间,而不要将教学范围局限于教材之内。教师在明确文章类型、主题、核心思想的前提下,要有序引出更多有关联性的阅读内容。这样一方面能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另一方面也能扩充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在拥有广阔阅读视野的前提下完成学习任务。在此期间,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展开群文阅读教学,将多元阅读材料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快速激发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探究兴趣,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重点突出群文教学的价值,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同时,教师还可以开展相关的集体讨论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渗透阅读技巧,帮助学生在积极实践中提升学习水平。

例如,在讲解人教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鲁智深大闹野猪林”等章节,为学生介绍教材内故事的前因后果,由此展开群文阅读教学。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对“林冲”这一人物形象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还能借助对故事情节的了解,合理解释课文中林冲的各种行为及心理活动。学生在自由探索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对整本书阅读的欲望,积极配合教师完成各项课堂任务,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整体阅读水平的提升。

(五)鼓励自主群文阅读,提高学生表达能力

高中时期语文教师应打破常规教学中单篇讲解、细节探究的思想,将“全阅读”视为主要教育路径。教师可以在课内组织多元化的互动活动,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自我展示的空间。同时,教师还应接受学生的质疑,并以平等的身份与他们交流,由此强化学生的情感感知能力、文字解读能力,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发展。

在提供丰富群文的基础上,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阅读,以此丰富他们的阅读张力,提升整体阅读质感。同时,在进行自主群文阅读过程中,学生也要学会对课文进行对比分析。学生要能够在找到群文比较点的前提下对课文进行深度挖掘,并主动表达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最终得到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升。由于自主阅读范围较广,因此,学生可以对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进行比较分析,也可以比较同一主题下不同作者的写作特色,由此强化学生语文素养。

(六)建立群文结构,实现语言构建累积

根据不同阅读材料,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构建群文阅读课堂,建立多元化的群文结构,防止学生思想固化,让他们能够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下实现综合素质的发展。常见的群文阅读结构包括“举一反三”“分组递进”两种。“举一反三”是指教师集中对一篇文章进行精讲,再对同组其他文章进行略读,适用于新教材中同一作者或同一主题的作品。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把握好相同点对文章内涵进行分析,逐步挖掘共性思想,更加深入了解作者思想、明确文章内涵。“分组递进”则是指教师将文章分为两组,先介绍一组共性文章,并对其意象、逻辑结构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完成另一组阅读任务,展示最真实的反馈信息,从而提高阅读效率。建立群文阅读结构后,教师的课堂教学会更加有序、高效;学生也能更加熟练地掌握阅读规律,提高对各项阅读技巧的使用能力,同时深化情感认知,在自然状态下实现语言结构的构建。

(七)丰富阅读模式,提高技巧掌握能力

高中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明确一点:强化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能力比帮助他们掌握基础知识更加重要。在正式阅读的课堂上,教师应明确教学重心,传授更多的方法、技巧,从根本上丰富阅读教学模式,优化课程内容,让全体学生都能在语文学习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此期间,教师应合理开展多元化群文教学,如进行专题阅读时,要引导学生从主题角度出发,对每篇文章的结构进行梳理,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教师要让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对文内重点字词、写作手法的掌握上,还要在拓宽视野后站在全局角度思考问题上,最终深化中心思想认知,提高阅读水平。或者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剧情发展、人物成长等因素将整本书进行群文分类,让学生在明确主题的前提下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阅读。

结   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要对现行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与创新,对阅读环节进行重点改革。教师要在了解学生学习及发展需求的前提下调整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教师可以结合新教材内容采取群文阅读策略构建课堂,在抓住文章共性的前提下进行综合讲解,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探索空间,及时展开拓展教学,引导学生与文章深度对话,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从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褚树荣.基于教材,对接课标:高中语文微专题开发[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0(01):7-13.

作者简介:游魏珍(1977.8-),女,福建建瓯人,任教于福建省建瓯第二中学,中学高级教师,本科学历。

猜你喜欢
新教材群文阅读高中语文
地理新教材封面图像解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