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森林康养发展现状与对策

2022-04-11 09:11孔飞扬
林业科技情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疗养康养广西

孔飞扬

(广西新世纪规划咨询有限公司,南宁 530000)

关于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森林康养是以森林生态环境为基础,以促进大众健康为目的,利用森林生态资源、景观资源、食药资源和文化资源与医学、养生学有机融合,开展保健养生、康复疗养、健康养老的服务活动[1]。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老龄社会的到来,社会对健康、心理等的需求进一步加大,森林康养产业将对老龄社会提供有力保障。经济的快速发展必将对社会各单位、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森林康养产业不管是在老龄社会还是职工疗养等各个领域,都具有无可限量的市场发展前景。受经济下行压力和新冠疫情的影响,森林康养是林业与旅游业转型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发展现状

1.1 广西森林康养资源特色

1.1.1 生态环境优良

广西是全国森林旅游、森林康养资源最丰富的省(区)之一。201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至2019年底,全区森林面积22 260万亩(1亩≈666.7 m2),森林覆盖率62.5%,活立木蓄积量达80 711万m3。区内水文资源丰富,河流众多,水质优良。全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1.7%。生态质量优良,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79.7。广西优良的森林环境,丰富的康养资源,将为康养群体提供心旷神怡的康养环境。

1.1.2 民族文化资源丰富

广西与越南接壤,拥有包括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在内的12个世居民族,世居民族有壮族、汉族、瑶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回族、京族、彝族、水族和仡佬族等。同时还有满族、蒙古族、朝鲜族、白族、藏族、黎族和土家族等40多个其他民族成分,是典型的边境民族地区[2]。长期以来,在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以及民俗文化的相互交融和影响下,广西边境地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民俗节日丰富,如三月三歌圩、千人竹杠阵等富有壮乡特色的活动项目。长寿文化浓郁,巴马长寿养生文化、“三气同步”和“扶正调阳”是骆越后裔民族长寿文化等。全国有84个“中国长寿之乡”,广西占31个,是全国最多“长寿之乡”的省(区)[3]。巴马瑶族自治县、乐业县、浦北县和上林县拥有“世界长寿之乡”称号,见图1。

图1 广西长寿之乡分布图

1.2 广西森林康养基地分布特点

近年来,国家对大健康产业日益关注,同时出台了多个扶持大健康产业的政策文件。森林康养作为大健康产业的分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采取了多种举措,推进森林康养基地与森林康养试点县建设。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广西林业局官方公布的结果显示,广西区内现有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3处[4],分别是大明山森林康养基地、六万大山森林康养基地、东兰红水河森林公园,经自治区评定的森林康养基地达到30个。主要分布特点呈现出东部和南部森林康养基地多,西部和北部森林康养基地分布少的特点,见图2。即广西森林康养基地主要分布在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这些地区在基础设施、财政收入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5]。

图2 广西森林康养基地分布分析图

1.3 森林康养产品开发

目前,广西森林康养产品包括运动类、观光类、舒缓类、作业类、认知类、治疗类和饮食类。其中运动类森林康养产品有林中漫步、森林慢跑、骑行、瑜伽、太极和户外拓展等;观光类森林康养产品包括林海眺望、赏叶、赏花、观鸟和观景等;舒缓类森林康养产品包括森林冥想、森林露营、森林垂钓、森林负离子呼吸和森林呐喊等;作业类森林康养产品包括农耕体验等;认知类森林康养产品包括夏令营、研学科普等;治疗类以森林浴为主;饮食类森林康养产品目前尚无开发出系列产品[6]。总的来说,广西森林康养产品较为初级,且大多与文化旅游类产品相类似,让康养群体误认为是一般的旅游产品,可体验性与创新度不高,并且高端创新类的产品仍有待开发[7]。

1.4 广西森林康养人才队伍

目前广西森林康养处于起步阶段,开展森林康养服务的目的主要以旅游景区为主,人才队伍仍偏向于旅游服务、旅游管理类。专业的森林康养师、疗养师数量不足,无法为体验者提供良好的森林康养服务。人才不足的原因可以归类为3个。一是人才培养机构处于起步阶段。在国家与广西推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背景下,由于处于起步阶段,国家在设置森林康养类的人才培养机构相对缺乏,目前四川、福建等省份也不断地推进该项工作。近年来广西也紧跟步伐,在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相应的康养学院,在北海开设了相应的北海康养职业学院。但是由于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与行业标准尚未形成,机构培养的人才方向与技术与现实存在一定的偏差。二是没有相关的高层次人才。森林康养是各学科交叉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涉及健康、环境、医疗和林业等学科,综合性的森林康养人才培养难度大,因此能将理论应用到实际的高层次人才相对较少。三是森林康养人才类别尚未区分。针对森林康养人才类别的区分尚未定论,养生养老的康养可服务于森林康养行业,旅游管理类的人才也可以作为森林康养管理人员,森林康养管理、服务、专业技术类的人才类别目前仍未有相应的细分准则。

1.5 广西森林康养市场需求分析

1.5.1 客源市场分析

根据广西统计年鉴数据分析,广西区内城镇居民健康医疗保健的消费支出与占总消费支出比例日益增大,从2016年的668元增加至2019年的1 361元,占比从4.8%~7.6%。2016—2019年,区内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占医疗保健需求比例逐年增加。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大。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大与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森林康养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森林康养的服务活动包括开展保健养生、康复疗养和健康养老等,通过医疗与森林康养的有机结合,有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与效益。

广东是主要的客源市场。根据广东统计年鉴数据分析可知,2019年其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9 014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48 117元。广东居民医疗保健类的消费支出逐年增加,到2019年占总消费支出的6.1%。同时,广东一直以来是传统养生文化大省,梧州、贺州和玉林等东融区域与广东山水相依,有着基本相似的语言环境、饮食习惯和民间习俗,东融有着天然优势,发展面向“大湾区”的森林康养产业市场前景好。

1.5.2 养老市场

经济快速发展和老龄社会的到来,为森林康养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十三五”期间,广西壮族自治区推动养老产业项目落地实施,目前培育形成了太和自在城、合众优年健康养老社区、南宁美好家园养老院、海王健康产业园康养社区、桂林夕阳红养老中心、广西久元养老产业公司、贺州广济康复养老院、崇左乐养城等一批龙头企业,打造形成了巴马养老服务业集聚区、金秀瑶都生态养生服务基地、广西和正康乐城健康养老服务集聚区。

1.5.3 职工疗养市场

职工疗休养是劳动者休养生息的福利事业,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法律赋予职工的一项基本权利。职工疗养可以恢复职工的身体健康,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增强职工的体力,为企业和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近年来,职工疗养市场不断地得到重视,职工疗养场所也开始变多,从疗养所到具有疗养体验的旅游景区再到具有优良环境的森林康养基地等。职工疗养的需求将推动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为森林康养产业提供更多的康养客源。广西森林康养产业可根据职工疗养的切实需求,提供职工疗养类的康养服务。

2 发展对策

2.1 全局规划,引领广西森林康养发展

根据广西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部署与生态空间结构,考虑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基础和资源要素配置条件,结合广西“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科学谋划森林康养发展片区,构筑产业可持续发展空间结构。

2.2 夯实基础,建设与提升森林康养目的地

森林康养基地是森林康养活动的基础,应不断提升基地的建设,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森林康养基地的建设大部分是在较为偏僻的山区,基础条件比较薄弱,从可进入性到基地内部的基础设施建设均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另外,目前广西虽然建设有30多个森林康养基地,但是森林康养基地多数是在旅游景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很多有牌子却没有与森林康养活动相关的实质性产品。同时,由于依托景区的开发,森林生态环境受到了相应的破坏,提升森林康养林的建设亦是产业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因此,要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则需打造森林康养林、建设与提升内部基础设施、保护森林生态环境等,只有不断地加强森林康养基地的建设,才能为广西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3 突出特色,开发森林康养产品

根据广西森林康养资源分布特点,充分挖掘民族文化、长寿资源、民族医药资源特色开发一系列森林康养产品。根据《生态康养十一讲》[8]对森林康养产品的划分,开发养身、养心、养智养德型森林康养产品。根据养身型森林康养产品的特点,结合广西区内长寿、养老和体育等发展情况开发一系列森林康养养老产品、森林康养长寿产品、森林中医药产品、森林民族医药产品、森林康养食品、森林康养体育产品、森林康养温泉产品等养身型森林康养产品。积极探索养心型森林康养产品,结合生态环境对心理的影响,开发心理辅导、森林冥想和森林茶座等森林康养产品。培育养智型森林康养产品,凸出民族文化、自然文化等特点,开发以科普教育、研学等系列森林康养产品。重点突出壮族、瑶族文化、长寿文化、生态文明特色,探索开发养德型森林康养产品。

2.4 多方合作,培养森林康养人才队伍

广西森林康养尚处于探索阶段,现阶段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以及专业技术人才。目前急需培养一批带领广西森林康养发展的领军人物,立足广西森林康养发展条件,通过旅游、林业和健康产业等多方合作,联合培养一批森林康养管理团队与专业团队。根据森林康养服务需求,培养一批同时具备专业的养生、林业、医学、心理及旅游等相关知识技能的森林康养师。立足森林康养长远发展,根据森林康养发展特点培养一支康养产品研发、生产和营销等的管理队伍。

2.5 市场引导,打造森林康养品牌

根据广西森林康养市场特点,积极挖掘广东、广西的养老市场、职工疗养市场以及旅游市场客源,以广西长寿之乡为特色,打造广西森林康养养生福地、广西森林康养养老福地等品牌。以职工疗养市场为对象,打造广西森林康养职工疗养基地。通过品牌打造,强化市场营销,提升广西森林康养影响力。

2.6 主体培育,创新发展

市场主体是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只有政策而没有实施主体的产业是发展不起来的。目前广西的森林康养主题主要是依托国有林场与一些旅游景区发展起来的。但是各市场主体在推进森林康养项目建设的过程中都属于摸索阶段,且缺乏相应的政策指导。因此需要政府的积极指导,以政策创新、模式创新等举措,培育一批资金足、创新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引领广西森林康养产业发展。

2.7 锻造森林康养产业链,融合发展

森林康养产业是以林业、健康产业发展起来的一个产业。要培育壮大广西的森林康养产业,必须立足于广西森林资源与健康产业的基础,以开放融合思路,锻造森林康养产业链,促进森林康养与食品、医疗、体育、旅游、健康和环境等多个产业的融合发展[9-10]。推动农业、林业等第一产业与森林康养的融合发展。农业、林业是健康食品的保障,森林康养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为康养群体提供优质健康安全的森林康养食品,因此推动森林产业与农业的融合发展是产业发展的趋势。推动森林康养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目前广西全域旅游、景区为森林康养的推进提供了良好的服务设施,并且很多景区的发展是依托森林资源发展起来的,通过利用发展成熟的旅游景区开发森林康养业务,不但可以利用优质的森林资源,也可以充分利用景区的服务设施,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共享的效益。推进森林康养与体育融合发展,森林康养的体验形式多样,适当的体育运动将起到良好的疗养效果,推进广西森林康养产业与体育的发展,是森林康养产业融合发展的一大路径。森林康养与医疗的融合发展是未来的大趋势,医疗产业将为森林康养产业提供强有力的健康保证,以生理监测与心理治疗结合等方式,必将推动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锻造森林康养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额的融合发展,环环紧扣,推动广西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

3 结语

森林康养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新冠疫情的影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是旅游转型升级与林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抓手,也是大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广西森林康养资源、森林康养基地分布特点、人才队伍、市场需求的分析基础上,从全局规划、开发森林康养产品、培养森林康养人才队伍、打造森林康养品牌、培育市场主体、锻造产业链6个方面提出广西森林康养发展对策,以期为广西森林康养发展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疗养康养广西
广西贵港
韩国康养胜地——平昌阿尔卑西亚
山水禅心 康养五莲
《广西戏曲》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海峡两岸首届森林康养学术研讨会在成都举行
吉林组织先进模范人物参加休假疗养
广西诗歌五人谈
论军队疗养院的疗养安全与管理对策
我军干部疗养工作的现状及其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