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社会转型思想

2022-04-12 01:13仰海峰
社会观察 2022年3期
关键词:社会转型资本主义逻辑

文/仰海峰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曾这样描述资本带来的社会转型:“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这是一次从经济、政治到文化、社会意识的全面的社会转型,资本推动着西方社会从传统转向现代,改变着社会结构、人们的交往方式和思想观念。对于社会转型,学术界一般从社会学视角出发,将之理解为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结构性转变。马克思经过从理性批判、异化逻辑批判、生产逻辑的建构到资本逻辑批判等思想发展阶段,形成了以资本逻辑为主导的批判性社会转型思想。在今天这样一个发生历史巨变的时代,探讨马克思的社会转型思想,对于我们理解当下社会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资本与社会转型

对于资本主义的社会转型,马克思在不同时期的著作中有不同的论述。在撰写博士论文及随后主编《莱茵报》时期,马克思的论述主要抓住的是资本主义社会转型在人的思想观念上的重要表现,以理性的自我意识作为评论一切的基础。经过主编《莱茵报》时期关于物质利益问题的争论,马克思从德国转向巴黎,通过研究政治经济学,从理论与历史的内在联系中理解劳动价值论的产生过程及其社会基础。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确立了讨论社会变迁的两个重要理念:第一,从社会变迁中去理解思想与观念的变迁;第二,工业劳动是已经变化了的世界的基础,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建立在工业劳动的基础上,这构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生产逻辑的理论起点。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第一次较为系统地讨论了资本主义的社会转型。具体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从物质生产特别是分工出发来对比资本主义社会与前资本主义社会;二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产生过程的历史性描述;三是社会转型中的思想观念。深受斯密影响,马克思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以分工作为讨论生产方式的切入点,展开对于生产逻辑的讨论。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生产以自然工具为基础,由于分工的发展,在资本主义社会形成了人与生产工具的组合,马克思以生产方式的变化为参照系对于前资本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差异进行了分析。在后来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以人的依赖性关系、物的依赖性关系更为简洁地描述了两种社会形态的差异。这是一种根本的社会转型,是社会存在的根本变迁,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根本变化,特别是以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为目的的生产方式与交往方式的形成,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的存在状态。

以分工为基础,马克思描述了西方社会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过程,这个过程主要体现为以下环节:第一,精神劳动与物质劳动的分离,以及这一分离的最高表现,即城市与乡村的分离;第二,中世纪城市发展、城市联盟的形成以及行会主导的物质生产过程;第三,自13世纪到15、16世纪的资本主义发轫期,即从中世纪城市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流浪期;第四,自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的商业引领时期,即英国引领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时期。

马克思的这一描述指出,从中世纪到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转型,是从生产方式到交往形式、从社会整体结构到思想观念的根本变化。到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在主要层面已经展开。以资本为内核的现代社会,其转型的过程表现为不断自我解构和建构的过程,从而使现代社会处于永恒的流动性之中,“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马克思对西方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深刻讨论,揭示了西方社会转型的重要动力,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但马克思并不停留于此,他要做的是对资本主义社会转型进行批判式的考察,从而展现未来社会发展的图景。因此,对正在转型、发展中的资本主义社会展开批判,构成了马克思思想中的重要环节。

资本主义社会转型与马克思的哲学批判

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马克思一方面剖析其转型的动力与主要内容,另一方面对之持一种辩证的批判态度。由于历史性的坐标不同,这种批判也就展现出不同的理论维度。这种不同的维度首先体现了所面对的社会形态本身的差异,其次体现了面对资本主义社会时理论基础的差异。

就第一个维度来说,马克思的哲学一开始体现为以资本主义社会转型为参照,批判还未实现社会转型的德国社会,这是马克思在主编《莱茵报》时期的理论主题。这一时期的理论建构体现为两个层面:一是博士论文中关于自由的自我意识的讨论;一是以自由的自我意识批判当时的德国社会。前一个问题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理性意识形态的认同,后一个问题则以理性面对现实,批判德国的封建君主专制。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通过对伊壁鸠鲁的自我意识思想进行研究,实现了对青年黑格尔派所弘扬的自我意识的深入阐释。他的论述着力于两点:一是在自然哲学上,指出伊壁鸠鲁的原子偏斜学说强调了事物在自身中打破定在的束缚,是事物自由与独立的表征;二是当原子脱离直线进行偏斜运动时,在打破定在的过程中,也意味着对定在的否定。这在伦理学意义上,就是回到内心的宁静,这是真正的自由与独立。很显然,马克思在这里强调的是自由的自我意志和打破必然性的束缚的独立性,这实际上是从哲学上论证了自由资本主义社会的个体精神。

在主编《莱茵报》时期,理性、自由、独立的自我意识成为马克思批判德国现实的基点。在《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关于新闻出版自由和公布省等级会议辩论情况的辩论》等论文中,马克思的批判可以概括为:第一,以自由的理性作为评判国家一切行为的标准;第二,自由的理性构成人的本质;第三,哲学是服务于自由的活动。在这个时期,马克思把自由、独立的精神视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精神,并以之批判封建专制的德国,追求人的解放。当然,马克思此时也意识到了理想与现实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推动着他重新审视自己的理论基础,反思现实生活,并形成了一种将资本主义精神激进化的思路,这体现在《论犹太人问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等著作中。在这些讨论中,马克思从以资本主义的精神批判封建的德国转向了对资本主义精神本身的反思。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的解放。他从德国到巴黎,不仅是空间与场地的变换,更是一种思想的转变。如果说马克思过去的批判对象从社会形态上来说是封建社会,现在则是资本主义社会。从1844年开始,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表现为三种不同的历史形态,即以异化逻辑为内核的批判理论、以生产逻辑为内核的批判理论与以资本逻辑为内核的批判理论。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人的类本质出发,以异化劳动为纽带,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异化逻辑,展开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第一种批判,这包括如下方面:第一,人的类本质是自由自觉的,并通过劳动的对象化表现出来;第二,现实生活中的异化劳动不仅造成了人与劳动产品、人与劳动过程、人与人的类本质的异化,而且带来了人与人的全面异化;第三,共产主义与人的类本质的回归。这是马克思第一次试图整合哲学、古典经济学与社会主义思潮,并形成的一套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话语体系。人的类本质、劳动、异化、对象化、社会、社会主义等,构成了这一批判话语的概念表达。人的类本质—类本质的异化—类本质的回归,是整合上述概念的理论构架,异化逻辑批判具有非常强的理论冲击力。

在1845—1846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确立了从物质生产出发的历史唯物主义构架,形成了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另一种逻辑与话语体系,即生产逻辑的话语体系。这一批判逻辑与话语体系表现为以下方面:第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第二,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通过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及冲突表现出来,无产阶级成为革命主体;第三,意识形态批判是社会存在批判的继续与完成。以生产逻辑为基础,马克思形成了新的社会批判理论。在这一新的话语体系中,一些不同于早期以人的类本质为基础的概念呈现出来,如生产力、生产关系、意识形态、阶级等,这些概念通过上述的构架融为一体,形成了以客观分析为基础的批判话语。

在笔者看来,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理论还存在着第三种逻辑和话语体系,这是在《资本论》及相关手稿中表现出来的、以资本逻辑为内核的理论构架和话语表达方式。在马克思的思想发展中,存在着从生产逻辑向资本逻辑的转变,如果说《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展现了以生产逻辑为基础的批判理论,那么《资本论》及相关手稿则建构了以资本逻辑为基础的批判理论。第一,资本逻辑是推动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与发展的源动力;第二,资本逻辑结构化过程中存在内在断裂;第三,资本逻辑结构化使人与物都成为资本的附属物。

从资本逻辑而来的批判理论有其新的话语表达体系,主要表现为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与资本拜物教这三大话语。商品拜物教源自生产商品的劳动所特有的社会性质,由于私人劳动只有在产品交换中才能成为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因此,社会关系变成了物与物之间的形式关系,这是商品拜物教的重要规定。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在日常生活中获得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在资本循环中,资本的增殖在表面上看就是货币的自我增殖,从而催生并强化了货币拜物教。货币不可能自我增殖,增殖源自资本的生产过程,但由于从表面看来,劳动力的价值已由工资结算,这样资本的增殖就是构成资本的物的增殖,资本作为一种物化存在的表象获得了最高地位,这就是资本拜物教。在拜物教话语中,物、主体、自由、平等这些传统哲学所关注的概念,有了不同的解释维度,从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逻辑与话语体系。

马克思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三种不同的批判理论,既体现了他在不同时期面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同思考,也体现了他对资本主义社会认识的不断深入,成为当代批判理论的重要来源。但批判并不是马克思的最后目的,批判是为了重建,这构成了马克思面对资本主义社会变迁的根本旨归。

面向未来的社会重建

面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及其带来的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哲学家们在不同的社会立场和理论基础上,给出的重建方案也存在根本差异,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思路:

第一,浪漫主义。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中,处于其中的人们或者由于经历了两个时代,或者由于在文化上保留着传统社会的印象,新社会带来的问题和压力使一些人想回到传统社会,从而形成了一种浪漫主义,其解决问题的方案也就打上了传统的底色。

第二,自然主义。这里所讲的自然主义就是对以商品生产与交换普遍化的社会持完全肯定的态度,并加以论证。在他们看来,资本主义社会是最合乎自然和人性的社会,具有永恒性的特征。他们虽然也关注人的存在贬值以及社会关系的物化,但总体上来说,他们更易把这些看成是社会存在中可以调适的道德问题。

第三,改良的批判主义。资本主义社会带来的问题,引起了诸多哲学家特别是社会主义者的反思与批判。这些批判虽然在理论的直接指向上提出了超越资本主义社会的要求,但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改良主义。虽然有些激进的批判思想超越了改良的界限,但实际上并不能真正改变世界,仍然可以归于激进的改良主义的框架。这种思想从根本上来说同样是对现实的认同。

第四,面向未来的重建,这是马克思的态度。马克思对前面三种态度进行了深入考察。虽然马克思具有浪漫主义的气质,但他一直批判以浪漫主义的方式来解决社会问题。相比于浪漫主义的否定态度,马克思充分承认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合理性,但与自然主义不同,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提出了批判,这种批判是肯定中的批判,批判中的扬弃,在资本主义成果的基础上,重建一种新型的社会,这使得他与改良的批判主义区别开来。马克思、恩格斯对待资本主义社会的态度,可以描述为面向未来的重建,这个未来就是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根据当时的情境,特别讨论了面向未来社会的可能性,这一可能性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资本主义社会为未来社会准备了前提条件;第二,资本主义社会催生了实现社会革命的主体。通过这个分析,马克思、恩格斯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变成了在现实中可行的社会变革的方案。这一方案面向的是自由王国和未来的当下重建。

浪漫主义、自然主义、批判的改良主义是社会转型中最为常见的态度和思潮,马克思对它们的批判性分析,更能让我们在社会的巨大变迁中保持一种乐观而又可行的思考,这也是我们面对百年未有之变局时的一个基本姿态。

当然,自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的社会转型,相比于马克思时代更为复杂。在近200年的时间里,这一社会转型可以划分为不同阶段,由于是后发展国家,在每一阶段,不同的问题叠加在一起,形成了各种层次的褶皱,有时不同阶段之间甚至存在着“断裂”,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批判性思考,为我们分析和理解中国的社会转型,提供了理论自觉和实践指引。马克思批判的社会转型思想要求我们将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在历史与思想的双重变迁及其关联中去把握时代旋律,在面向未来的维度中去洞察社会变迁的根本问题及由此产生的不同解决方案,这是我们重温马克思社会转型思想的意义所在。

猜你喜欢
社会转型资本主义逻辑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逻辑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创新的逻辑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双城记》
《偷自行车的人》与《小武》分析比较
逆全球化:资本主义最新动向研究
重要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