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广播电视台融合媒体中心的设计与规划

2022-04-12 03:40高玉阳
电视技术 2022年3期
关键词:融合内容能力

高玉阳,李 娜

(云南广播电视台,云南 昆明 650000)

0 引言

为深入贯彻国家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精神,省级电视台需要重点建设省级技术平台和区域性传播平台,打造特色新媒体品牌,建设省级媒体融合发展信息共享指挥平台,打通各级媒体技术接口,打破各级媒体间固有藩篱,以县级融媒体建设为抓手,实现省、州(市)、县(市、区)主流媒体信息相互联通的融媒体矩阵[1],形成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有力有效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高质量发展的主流舆论格局。

1 建设目标

融合媒体中心的建立将打通现有多个数据孤岛,在内容生产上组织相融、生产流程相融,实现全媒体内容生产指挥调度有力、部门联动高效。以“台网并重”和“移动优先”的原则从技术上推动全台业务向互联网,向5G、4K 超高清转型升级;推动传统广播电视业务向新媒体宣传、服务、政务、党务、商务方向顺利迈进;着力构建“中央、省、州、县、乡镇、村”媒体融合的“六级联动体系”;将融媒体版块、互联网电视版块和超高清产业版块三大业务版块的功能全部纳入“融合媒体中心”进行统一生产、发布和管理。各业务版块相互促进,互为支持,在业务上实现用户共享、内容共享、影响力共享;在功能上互为补充,互联网电视定位家庭入口,融合媒体主攻移动端小屏内容,4K 超高清通过互联网电视和新媒体端带动全省视听产业[2]。

融合媒体中心是一个开放的信息服务平台,其建设主要有以下内容。

(1)建设一个开放融媒内容汇聚的平台,为所有融媒内容提供者提供更多的融媒内容发布渠道,而不是被局限在一个平台、一个端上发布自己的融媒内容。平台以多租户模式提供管理、运营等服务,完成采编存播发监的全流程服务和工具支撑。

(2)建设一个多端体系,以“多租户模式”提供端的管理服务,在端上利用丰富的内容展现形式,提供图文、音视频、直播等多重内容传播形式。

(3)建设一个融媒公众号体系,对融媒号的主体机构提供完整的、独立的号体系建立、管理的服务,对融媒号的运营机构提供内容审核、运营服务工具支撑。

(4)建设一个有技术含量、有态度的智能分发服务和内容控制体系,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提供有价值观、有态度、有深度的内容。

(5)建设一个可控的广告系统,尊重用户数据隐私,实现有节制的、有效用的可持续广告生态模式[3]。

(6)建设一个综合带货电商系统,实现带货直播、产销对接和对口帮扶,为特定地域、特色产品及特级文旅提供服务,实现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双丰收。

(7)建设一个全面的视音频产品的汇聚和共享机制,一方面最大限度地推广优质音视频作品,提供交流和经营,另一方面通过区块链等技术保障版权。

平台应具备强大的技术和数据支撑能力,具备横向扩展和纵向延伸的能力,为入驻的各级媒体或机构赋技术、赋融媒内容、赋渠道。

2 技术架构规划

“融合媒体中心”平台设计规划采用“后台+中台+前台”的设计思路进行设计规划,以满足多变灵活的融媒体业务功能需求为核心目标,打造面向互联网、移动端、超高清、AR/VR 用户和受众的移动客户端产品、互联网电视产品、超高清产品;依托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云计算技术,将众多业务能力模块集成到业务和数据中台中,打造支撑媒体功能业务的核心能力平台;将运行内容业务的计算中心的算力、存储、带宽均作为支撑功能业务的云资源中心,也就是技术后台,通过云架构的方式承载上层能力平台和业务平台[4]。整体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整体技术架构

3 技术系统平台设计

3.1 技术后台——硬件资源平台

通过私有云硬件平台的升级和公有云基础平台的租用,实现能够支撑移动客户端业务、互联网电视业务和超高清业务所需的计算力提升、存储力提升和带宽提升,并通过统一的安全管控能力升级确保信息安全。

目前稳定运行的旧平台建成于2016 年底,私有云部分建有1 700 物理核心的计算资源池、4.26 PB容量的分布式存储资源池,通过与华为公有云联动,共同服务于全台传统媒体生产与新媒体生产发布业务。因为未来主战场、主阵地将全面转向互联网端、移动端和超高清业务方向,在保持原有云平台架构不变的基础上,对硬件资源、云管平台和信息安全能力进行升级扩容;同时考虑业务的弹性以及用户访问流量的压力,继续引入公有云和CDN 作为面向用户的有效资源补充,需要扩容的硬件范围如图2 所示。

图2 硬件扩容范围

3.2 能力“中台”——建立核心能力平台

为确保融合媒体中心移动端业务、互联网电视业务和超高清业务顺利实施,将这些业务所需要用到的各种能力模块从各自业务系统板块中剥离出来,构成业务所需的能力中台,目的是将原有分散各业务板块中会重复用到的能力进行集中部署,在面向用户和操作者的业务系统需要时进行统一调用,提高系统利用率,降低成本投入;同时,也十分有利于互联网业务的快速迭代和快速部署。具体拟部署能力如表1 所示。

表1 具体拟部署能力

“中台”的业务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3.2.1 “中台”能力集成管理

“中台”——核心能力平台为上层融合媒体、互联网电视及4K 超高清产业平台三大业务板块提供共用的、可剥离的业务能力服务。“中台”能力集成管理系统登记并管理集成的各项能力服务,管理中台能力与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以三大板块中典型的互联网电视集成平台、App 客户端及超高清剪辑系统为例,如图3 所示,App 客户端和互联网电视集成平台都有用户管理的需求。

图3 中台业务支撑示意图

3.2.2 人工智能能力板块

通过智能图像语音识别引擎,可以实现智能审核、智能标引检索等功能。

3.2.3 大数据分析能力板块

大数据分析能力板块能够精准定位受众、用户关注点,精准定位互联网热点,方便对整个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市场精准把握,依托大数据分析引擎和智能内容抓取功能,实现面向互联网和移动端的用户画像,并实现精准推送;同时承担省级平台责任,对省各级融媒体中心互联网和移动端影响力进行评估,掌握用户和受众的喜好,推动融媒体产发的主旋律和核心价值观内容更加容易被受众接受,确保国家舆论影响力的精确到达。

3.2.4 其他能力板块

“中台”还设计了很多与媒体生产发布息息相关的能力模组,包括但不限于下列能力:

(1)H5 生产工具能力是为了方便新媒体传播方式经常要用到的数据新闻、主体新闻的生产以及定制化的管理界面的设计;

(2)5G 直播能力是为引入低延时、高带宽、高质量的视频直播能力;

(3)4K、8K 传输能力将为超高清产业平台、互联网电视平台提供远距离制作、播出和发布的能力;

(4)对接电子支付平台为电商、数字版权、点播等业务提供便捷结算的能力;

(5)编转码能力为三大业务平台提供多种信号质量、多种码率、多种帧率、多种分辨率的视音频内容;

(6)AR/VR/MR 能力的使用,目的是支持在移动端实现对VR 等虚拟现实类的沉浸式业务功能。

3.3 媒体业务前台——构建融媒体生产传播平台

媒体前台的构成如图4 所示。“前台”业务包括以下方面。

图4 业务前台版块

3.3.1 建设“融合媒体中心”监管控制中心

建设集融媒体、互联网电视、超高清电视业务及电商业务为一体的融合展示控制指挥中心。

3.3.2 升级完善媒体矩阵

将现有台属各新媒体产品进行平台整合和业务细分,打造云端媒体矩阵。分别打造新闻和资讯、视频点播业务、其他活动以及服务业务。此外,还可根据需求,打造垂直类别的政务、体育、电商平台等新媒体产品。

3.3.3 升级完善融媒体产发体系

完善现有新媒体生产、发布系统,实现本地化部署,构建省级平台为主导、州市平台为辅助、区县平台为重点的省-州市-区县3 级媒体发布体系;形成省、市州、区县统一的内容线索选题指挥,便于各平台集中力量进行内容协调和输出。

3.3.4 加快IPTV 资源整合

为加强台属互联网电视管理和经营工作,进一步规范业务管理流程,发挥整体效应,拟重新构建台属规范合理的IPTV 集成平台,打造IPTV、OTT产品,使其成为家庭视频用户的首选。

3.3.5 构建4K 超高清制播体系

采用4K、8K 超高清技术打造超高清制播体系,在广播电视播出、IPTV、移动端业务中,全面支持超高清内容,与运营商合作打造高性能、高带宽、高画质的超高清产业平台。以4K、8K 超高清内容和媒体产品,推动全省视听产业向超高清晰度变革,带动4K 电视、4K 机顶盒、4K 内容创作市场的蓬勃发展。

4 融合媒体中心管理应用平台

融合媒体中心管理应用平台将现有传统媒体、新媒体等各种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集中汇聚,从办公区域、媒体融合指挥调度和协同配合等方面实现集中集成,搭配5G 技术、4K/8K 技术、AI 技术、AR/VR/MR 技术、实现媒体融合+智慧媒体+数字经济+政务服务+高端峰会+教体产业的全媒体综合平台建设[5]。

管理应用平台按照区域可划分为发布大厅展示中心、健康生活展示区、多媒体矩阵发布区、商品中心、文化展示及互动体验区、创新中心、旅游精品线路VR 体验中心、网红直播带货区、台史荣誉金色热线内容展示区、民族文化展示区以及指挥调度大厅。平面布局如图5 所示。

图5 平面布局设计图

4.1 发布大厅展示中心

发布大厅展示中心用于综合信息发布。大厅采用超大LED 屏幕,通过90°拼接使其能够实现裸眼3D 视觉效果,给观众以视觉冲击感,加深对播出产品及发布大厅的印象,并通过观众的微信、抖音等形成有效的信息传播。透明OLED 屏幕结合数据可视化,可以实现超融中心数据的对外发布与展示,也可以实现商品性能等多方面的数据展示应用。MR 混合现实眼镜可以实现特定物件虚实结合的展示应用,可通过互动屏实现对发布大厅的整体视觉效果控制,通过多空间、多类型的设备与呈现效果打造赛博朋克风格的科技感,给人一种未来的美。

4.2 多媒体矩阵展示区

展示大厅力求做到引导性强、专业性强、知识性强,并力求画面精美、构造和谐,让参观人员能于此体验身临其境的感觉。为了更好地体现媒体融合引导性强、专业性强、知识性强、画面精美、构造和谐的特点,展示大厅建设主持人互动区、大屏体验区以及融媒体展示区。为了更高效地实现主持人与现场参观人员的互动,现场建设虚拟主持人,主要利用现代声光电技术,运用三维动画、人机互动红外感应处理、大屏幕显示以及投影机背投等技术。

4.3 媒体融合产业示范区

媒体融合产业示范基地拥有先天优势,即平台资源——融媒体平台,政府资源——产品汇集管理等,以及场地资源——现场舞美机器设备等。媒体融合产业示范基地与融媒体相辅相成,依靠云平台在省内和周边地区的辐射力,将品牌与产品做进一步的推广。媒体融合产业示范区拟搭设融媒体带货直播平台,为特色产品推广提供“引擎”,提供“载体”,提供“能量”。

4.4 媒体融合+体验平台

为了体现媒体在现代社会对各行各业的辐射、影响以及媒体与各行业相互之间的融合,融合媒体中心还将搭建一个媒体融合+体验平台。该平台作为媒体对各行业垂直领域融合的综合性平台,可以极大程度地展现媒体融合+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与成果,如媒体融合+智能教育/体育/医疗制作及相关的培训与训练。该平台还可以实现旅游精品线路的VR 体验、党政政务的合作服务等。

4.5 媒体指挥调度平台

媒体内容超融平台打通台内各电台频率、各电视台频道间的内容,融合展示并监管所有媒体的新闻、稿件、内容的生产及传播情况;展示全省所有媒体新闻报道情况。平台提供基于互联网的信息采集、文本挖掘及智能检索,及时发现并快速收集所需的网络媒体传播信息,并通过自动采集、自动分类、智能过滤、自动聚类、主题检测以及统计分析,实现社会热点话题、突发事件、媒体报道的快速识别和定向追踪,以帮助政府、媒体和企事业单位及时掌握网络动向,对有较大影响的重要事件快速发现、快速处理,从正面引导舆论和宣传,为用户决策提供详细的传播力分析依据。

媒体指挥调度平台主要包含指挥调度大厅及相应的展示大厅。指挥调度大厅包含用于汇集全省融媒资源的指挥调度大屏、融媒体展示交互系统及配套设备及软件设施。媒体指挥调度平台实时下发文件、指令、新闻线索、采访任务等,针对各个业务平台进行发布稿件的全域监测,可以一键退回,并保留删除、修改等功能;汇总各个业务平台的工作成果,形成考核分析;针对数据分析,除接入业务平台的舆情和传播分析外,对接新浪舆情等第三方大数据分析商,进行对应综合统计并在大屏处进行展示。

中心建成后,将实现以中心为核心的多终端用户登录模式。用户可以从手机端、PC 端、大屏展示等终端登录使用,完成任务指派、数据汇总统计、舆情报警等功能;实现汇集平台的所有操控,进行数据分析、事件分析、任务分析等。大屏展示终端主要将分析的数据进行图形化展示,如全省新闻事件、统计图表、调度指挥地图、地域事件情况追踪等,同时点击指定的市州、或者县可以看到对应的稿件发布情况以及对应的点击量、分享量、转发量、点赞量等统计数据,方便各级主管部门掌握。

5 结语

省级广播电视台融合媒体中心的设计,首先从场景规划、技术规划、解决方案、增值赋能等重点方面提出整体规划和近期计划,同时还充分考虑到未来的可扩展性、技术可行性、预算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其次从品牌标识、视觉审美等维度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案例,紧跟前沿技术和装备,进行设计、规划与配置;同时统筹数字资产云化、技术架构中台化和数据应用业务化,使系统具备完善、开放、通用、标准的技术接口,并且具有完整、清晰的技术开发指引,方便第三方技术人员与各种服务模块、服务产品进行对接、功能拓展,广泛连接政务、服务、商务场景,对接资源,丰富“媒体+”的内涵外延;最后,秉承不重复建设、避免资源浪费、不做形象工程的原则,在设计与开发所需的各种技术模块时,充分考虑了实现资源共享下的复合增值效益。无论是前台展现还是后台管理,都根据不同的需求或应用特点,使用Web、软件、移动App、微信、微博等多种平台相互结合,灵活组合运用,完成数据共享。

猜你喜欢
融合内容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