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家治理视域中的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

2022-04-16 11:39武传鹏冶玉梅
党的生活·青海 2022年4期
关键词:青藏高原环境治理环境保护

武传鹏 冶玉梅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全面回顾和系统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和宝贵经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应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两山”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以实际行动守护好高原的万水千山、生灵草木,努力建成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高地。

一、新时代国家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的区域实践

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内在要求。在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的历史背景下,进一步推进我国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各地区对区域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探索。

区域生态环境治理实践是实现国家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资源优势、发展情况、战略方位等要素不尽相同,实现国家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统筹考虑各方面的情况,兼顾各地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的速度、力度和进度,结合本区域发展的实际,在服务国家生态治理现代化上发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着眼全国一盘棋,先后启动实施了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等多项区域重大战略,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始终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

新时代实现国家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要扎实推进以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的区域战略。组织实施和着力推进这两大国家区域战略,一方面有助于完善我国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确保提升生态环境领域治理能力水平;另一方面率先实现部分核心区域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能够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积累经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这样还可以带动其他区域通过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的方式实现生态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而实现全国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

二、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是“国之大者”

青藏高原位于我国的西南部,包括西藏、青海的全部地区和新疆、甘肃、云南及四川的部分地区,是我国面积最大、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和“中华水塔”。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孕育了众多具有高原特色的资源,青藏高原既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又是高寒生物自然物种资源库、北半球气候敏感启动区、生态系统调节稳定器。从这个意义上讲,保护好青藏高原的生态,就是保护全球生态系统。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潛力也在生态”。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重要指示饱含深意、用心良苦。其一,青海作为青藏高原重要核心区域,是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发源地;三江源作为“中华水塔”是国家的生命之源,其丰沛的水量保障着诸多国家的水资源安全,对众多河流的水源涵养和水文调节发挥着重大作用。其二,青海不仅肩负着守护源头和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政治责任,还需有高度的生态自觉,以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政治使命感,守护好“中华水塔”,保护好高原的生灵草木。其三,对于青海而言,生态是宝贵的资源禀赋,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优良的生态环境将极大地促进一系列极具特色的新兴产业的发展。

青藏高原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生态责任格外重大。当前,青海90%以上的国土属于限制开发区或禁止开发区,西藏80%以上的国土属于限制开发区或禁止开发区,这就决定了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的范围广、任务重、难度大。第二次高原科考统计显示,青藏高原变暖迅速,出现冰川退缩、冻土消融、河川洪水、寒潮雪灾等生态问题,对生态文明建设和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威胁。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本就十分敏感和脆弱,且结构和功能单一,自我修复能力和抗干扰能力极低,一旦出现人为或自然的破坏,就会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性作用。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

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是一种对历史、对人民、对世界负责的态度。肩负起全面筑牢国家生态安全根基、不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重大任务。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道路,守护好高原的万物生灵,努力将青藏高原打造成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

三、推进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要处理好几对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在生态环境保护上我们要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算大账、长远账、整体账和综合账,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决不能急功近利、因小失大。

第一,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山”理念深刻地阐释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硬道理。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区,我们要善于用政治眼光看问题,树立发展是生态保护前提下的发展、保护就是发展的理念,决不能以牺牲生态和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在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的基础上推动经济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第二,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国家主体功能规划,即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主体,推动各地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青藏高原是生态安全保育区、城镇环境安全维护区、农牧业环境安全保障区、资源区和预留区等多个主体功能区的叠加区,因特殊的地理特征和自然条件,生态保护是其最重要的主体功能。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导致各种生态危机,所以,增强水源涵养、防风固沙能力,构建包括青藏高原在内的“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对维护地球生态极其重要。国家公园体制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三江源等首批国家公园的正式设立,将极大地促进我国自然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任务艰巨,是广泛而又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青藏高原要胸怀“国之大者”,立足自身禀赋优势,大力发展光伏、风电、水电、地热等清洁能源,抓好“减碳、转碳、固碳”三个重要的关键环节,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第三,处理好治标和治本的关系。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除了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和科学研究力度,还需要不断健全和创新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坚持标本兼治是推进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的总方向。一方面要解决草场退化、冰川退缩等突出的生态问题,力求在短期内立竿见影,但同时也要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修复,贯彻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实现生态补偿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严格落实生态责任,严守生态安全红线,持续增强生态系统循环能力,切实捍卫好雪域高原的绿水青山和冰天雪地。

第四,处理好当下和长远的关系。生态环境保护既要立足当下,更要着眼长远。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扎扎实实地推进生态保护工作,将其视为一个长期任务,久久为功。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为青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擘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我们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立足“三个最大”的区域定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做到“两个维护”,积极践行生态保护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一优两高”战略,聚力打造国际生态文明新高地、生态安全屏障新高地、绿色发展新高地、国家公园示范省新高地、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新高地、生态文明制度创新新高地、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保护和系统治理新高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新高地。

(作者单位:青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青藏高原环境治理环境保护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耳钉
the HIGH WAY
绿色转型战略需要更明确的路径选择
探索小秦岭金矿环境治理问题及解决方法
低碳环保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分析及阐述
行为经济学视角下的政府可采取的环境治理措施
新《环境保护法》4个配套办法发布
青藏高原筑“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