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阳沟菜

2022-04-16 12:57何菲
美食 2022年4期
关键词:沧州盐碱地甘甜

何菲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孕育一个地方的物产、生灵。就像阳沟菜,这种叶如细钩、颜色白嫩紫褐翠绿驳杂,看起来极不起眼的小野菜,就是以苦海盐边著称的沧州特产,别的地方即使有盐碱地也极为少见。在众多野菜中,阳沟菜发芽较早,是每年春天走上人们餐桌的“捷足派小天使”之一。

隆冬刚过,柳绦乍软,榆钱初绽,在刚刚返苏、泛着潮气儿和碱气儿的沟坡、道旁,阳沟菜便悄悄怯怯地探出红紫深褐的小脑袋,伸着嫩嫩的带叶沟的小手儿,向踏青的人们召唤了。

阳沟菜,是乡亲们给这种小野菜起的名字,或许是因为它多生长在向阳的碱坡上吧,也或者这野菜的名字应写作“羊钩菜”,因为它新生的葉片是如羊角般弯弯的,脆嫩而有质感。

早些年,在沧州挖阳沟菜并不难,因为这里盐碱地比较多,随便走到一处,都能找到一片阳沟菜。儿时记忆中,伴着和煦的春风,啁啾的鸟鸣,三五成群的农家小妞,头扎羊角辫,脚穿花布鞋,手拿小铲,划破大地的肌肤,轻轻地提出叶芽紫褐、根茎雪白的小阳沟菜。那种惬意满足的感觉,对过早挑起生活重担的孩童而言,决不亚于金秋收获的欣喜。阳沟菜不怕碱,而且越是碱土厚重、潮湿的地方,白白的菜芽长得越长,越水灵。

现在阳沟菜不好找了,因为好多盐碱地都被改造成良田了,可以种庄稼打粮食,却不适合阳沟菜生长了。还有一些用于经济开发,盖上高楼,成了住宅区、商业圈,而阳沟菜却没了家园,只偶尔在一些边边角角,可以看到一些怯怯探头、茫然张望的零星身影。

现在一些饭店里偶尔可见阳沟菜,但价格不菲。究其原因,其一自然是物以稀为贵,而难挖难择也是个因素。挖阳沟菜得小心,因为生长得宜的阳沟菜是有很长的芽茎埋在地下的,如果刀铲下得不够深准,就极易把菜铲散了,结果就是收获几片散叶,而不是整整齐齐、全须全尾的。而择阳沟菜,更是个费事的活儿。一根根纤弱的小菜,要择掉去年留在根部的干枯老叶,掐去挖菜时夹带的老根,可是不容易,难怪现在在饭店里,一盘阳沟菜能卖十几甚至二十元呢。

但凡是老沧州和曾经在沧州吃过阳沟菜的人,对这道菜还是会念念不忘。阳沟菜的口感很独特,入口先是苦涩,但待你忍住那份清苦将它咽下,喉咙、唇齿之间便会漫延出一股清甜,而且越咂摸滋味越甘醇,回味无穷。

说到吃法,新生的阳沟菜比较鲜嫩,不宜焯水、做馅,生吃最佳。取几根水灵灵的小阳沟菜,用鲜嫩的新割小葱缠裹成个小菜卷,然后蘸一点黑酱或豆瓣酱,就着玉米或小麦面做的主食,那种初春大自然的味道会让你仿佛浸润在美好的春光中,真是极大的满足与享受。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对于故乡故土,人们记忆最深的往往就是那些物产和味道。虽说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一年四季都不缺蔬菜,但对特产野菜却似乎越来越情有独钟了,特别是阳沟菜,越是稀少越牵肠,惹得很多人不惜驱车几十里去一些有盐碱地的地方寻找。其实,对他们中的一些人,那与其说是寻找一种野菜,不如说是寻找一份温暖的记忆和缱绻的乡愁。

那生长在盐碱地上的青青阳沟菜,就像爱子女深切的慈母,饱偿了生活的艰辛却把一份甘甜与乐观献给自己的孩子。

青青阳沟菜,又像一位历经沧桑的智者,满怀悲悯地向人们讲述着苦尽甘来的道理,鼓励人们把苦难坚持过去,让甘甜渗出来……

猜你喜欢
沧州盐碱地甘甜
让盐碱地稻谷飘香!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东北中心成立
多面的绘画者——我心目中的鲁迅
奇葩植物使盐碱地变景观
沧州有海
脆弱一分钟
Feminism in A Story of an Hour
甘甜之水
盐碱地变良田
盐碱地变良田/盐碱地为什么不立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