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传统音乐教育现状及改进策略

2022-04-16 23:00
关键词:传统音乐课堂

陈 晶

引 言

中国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在《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一书中将我国文明历史概括为:“超百万年的文化根系,上万年的文明起步,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两千年的中华一统实体。”[1]而河南舞阳县贾湖遗址出土的“贾湖骨笛”,便可将人类创造的音乐文明历史溯源至逾万年前。传统音乐文化是中华数千年文化积淀的折射,承载着民族气质与民族意蕴。质言之,传统音乐文化是中华文化内涵的显现,同时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美学观的外延。传统音乐文化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发展是关乎中华文化价值体系建构的重要议题。

在中国当代高等音乐教育领域,特别是在专业艺术院校中,传统音乐的生存与发展境况并不十分乐观,对于传统音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定位与发展问题,始终受到音乐学界和音乐教育界的高度关注,并已成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与音乐教育发展史的核心问题之一。由此,本文以中国高校,特别是专业艺术院校的传统音乐教育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在当代的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等展开较为深入的探究,并与教学主体性的建构、教学观念与模式的更新、教学资料与教学手段的完善等相结合,以厘清传统音乐文化教学的发展逻辑与规律,构建以中国传统音乐本体结构为标准的认识框架和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民族认同意识,为当代传统音乐文化的教学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传统音乐教育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自1927年作为中国进入专业音乐教育阶段的重要界标——上海国立音乐院(后改为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创立至今,近百年来高校传统音乐教育的发展之路迂回曲折、推磨折冲,作为社会、历史、文化和实践等合力缔造的结果,传统音乐教育凭借着强韧的文化生命力而赢得了转机与发展空间。但通过探寻传统音乐教育的世纪发展脉络不难发现,在西方音乐教育体系影响下的传统音乐教育在高校的发展依然窒碍颇多。因此,笔者将从传统音乐教育体系的主体性与受众主体意识等几个角度契入,针对其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展开研析。

第一,重“西”轻“中”。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以萧友梅等为代表的一批留学欧美归国任教的音乐家、音乐教育家肯定西方音乐文化优于我国传统的“旧乐”,明确提出“以西为师”,走“西化”道路的主张。因而,当时偏重于通过“向西方学习”的方针来建设我国的高等音乐教育事业。1953年,文化部召开第一次全国艺术教育座谈会,指明了“学兼中外”的发展方向,要求各艺术院校将工作侧重点置于承继中华民族传统艺术文化和学习苏联的教学经验中来,开启了全面借鉴与模仿欧洲的时期。首先,中国高等音乐学府大量聘请苏联音乐专家讲学,引入苏联音乐教材与模式,系统讲授欧洲尤其是苏联音乐。其次,大批青年人才,如李德伦、杜鸣心、吴祖强等被选派到苏联及东欧国家接受专业音乐教育。这是中国20世纪专业音乐教育史上,第二次全面学习外国(以苏联、东欧为主)的浪潮。[2]目前在中国高校,传统音乐课程所占比例严重不足,从基本乐理至和声、曲式分析等课程,基本沿用欧洲教学体系,传统音乐的教学成了一种“民族附加模式”,即基本上运用西方音乐体系来观照中国传统音乐,并把中国传统音乐作为一种“音乐元素”或“文化肌理”纳入西方作曲技术理论体系中,从“声音、概念、行为”等方面来涵化中国传统音乐。[3]质言之,中国传统音乐独立的认知框架与教学模式尚未完全建构。与百年前自西徂东的交响音乐、美声唱法、作曲技术理论、指挥法等这些占据当代中国音乐教育主流价值体系的艺术形式相比较,中国传统音乐,如说唱、戏曲等均在边缘化的位置。[4]揆诸现象,如何通过教学使学生明晰中国传统音乐的学科内涵,这便涉及另一根本性问题,即如何架构和完善传统音乐学科知识体系,展现其学科逻辑结构,也就是传统音乐教育体系主体性建构的问题。

第二,传统音乐教育体系主体性阙如。1995年,在“第六届全国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上,音乐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理念,主要围绕“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本质和重要倡议”、“从本民族文化出发的音乐教育的思考与实践”等议题展开研讨,[5]以探究如何在学习、融合外来音乐文化的同时,保护、传承与发展中国的传统音乐教育。这次会议对中国音乐教育的影响既深且远。学界在理论研讨、教育教学实践改革与探索等方面均获得了相应的成果,标志着中国传统音乐教育教学的建设与发展跨入了具有开拓意义的新阶段,使高校的传统音乐教育呈现了勃勃生机。但追根溯源,“中国的高等音乐教育是以19世纪西方音乐学知识体系为基础的,……即西方是主体,东方中国是客体”[6]。众所周知,学科主体性的建构是学科独立地位获得确立的关键与基础。如果对学科主体性地位认知不清,将有可能导致学科的发展踟蹰不前。而迄今为止,以中国传统音乐本体结构为标准的认知框架和课程教育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其基本理论体系和技术理论体系的主体性架构还不完善。那么,学生置身于“以西为主体”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内容之中,又如何在接受、信服的基础上,养成普遍的文化自觉呢?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音乐情感与个体体验,提高学生的民族认同感,确立既能够承接悠久历史,同时又能面向未来的传统音乐教育发展体系,使中国传统音乐教育获得真正且实质性发展,并在展现中国传统音乐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的同时,向世界彰显中国的国家软实力,这一切都应以中国传统音乐教育体系主体性的建设为前提。

第三,受众群体与传统音乐教育之间存在文化隔膜。中华民族钟灵毓秀的传统音乐穿越历史长河构建了一幅幅五色斑斓的文化帷幔。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之一,传统音乐所包含的宫廷音乐、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和宗教音乐延绵不辍,传承至今。这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同样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奇珍。但历史的尘埃颇为厚重,他们能否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获得崭新的生命力,这些都是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高校音乐工作者应正视并重视的问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受众群体的审美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相较于话剧、小说、电影、电视、互联网新媒体,民歌、戏曲等传统艺术则难以望其项背。流行音乐和偶像文化几乎充斥着中国年轻一代的主要业余生活,无论是港台风、韩流、欧美音乐抑或大陆本土的“西北风”与“东北风”,一阵比一阵猛烈,且有愈刮愈烈之势。有人认为流行音乐就是当代的城市民歌,因为它就是现代生活的组成部分。[7]而传统音乐的当代生存环境已日渐逼仄,青年学生群体对传统音乐已产生了某种程度的文化失觉。因此,在高校音乐课堂,民歌与戏曲、说唱与舞蹈,如何吸引青年学生的目光?怎样处理当代青年与传统音乐之间所产生的审美直觉与审美情趣的差异性?怎样让学生养成学习传统音乐文化的内生动力?成为当务之急。

二、传统音乐教育的改进措施

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认为应从教学观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多维度入手,从而为中国传统音乐教育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参考。

其一,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续反思近百年来音乐教育出现的问题,在音乐课程的设置上力求摆脱对西方音乐教育观念的整体性依附,在立德树人理念指导下,从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中寻求伟大的民族精神和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精髓,以彰显音乐艺术在当代中国的使命与责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当代立德树人具有重要的精神滋养作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离不开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8]通过将专业课、基础课与选修课相融合等一系列强基固本的工作,将传统音乐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内核作当代解读与阐释。具体而言,在符合国家制定的高等音乐教育基本规范和要求的基础之上,需进一步优化传统音乐理论课程的数量与质量,在诸如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曲式、律学等课程中强化民间音乐作品的教学,注重中国音乐技术理论的学习。[9]也就是说,将从音乐理论学、音乐基础学、音乐织体学、音乐结构学、音乐色彩学等方面展开更加系统、科学而合理的教学设计探索,[10]全面推进以中国传统音乐为核心的教学体系的建构,这应成为学校课程设置的最根本、最关键。

其二,教学模式的架构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辨识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感性体验能力。因为音乐更是一种能够调动身体多种感官进行参与的体验性艺术,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进行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亲历体验活动,在教师的理论指导下,使学生在主动的追求、创造性的体验中自然达成学习体验。从根本上说,教育是教与学的双向互动活动,教师应采用启发性、互动性的教学模式,以消弭传统教学的弊端。即从以往的教师为主型向学生为主型转变,从以往的经验为主型向理论研究为主型转变,从以往的灌输知识为主型向培养能力为主型转变。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审美需要、能力和趣味的同时,将“发现法”与“探究——研讨法”这两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以“集体性研讨”与“个性化展示”作为传统音乐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契入点,采取“面向全体,关注个体”的模式,[11]突出教学的开放式、交互式,从而引领学生真正进入传统音乐文化的世界,形成一种在知识、好奇心和想象力三种维度观照下的思维模式。

课堂上,教师应加大“自主学习环节”在课堂中的比重。也就是说,教师可选取与教学相关的问题分配给每组学生,在小组集体研讨过程中,每个小组的学生先将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进行吸收、整合,在重组、型塑和创新的过程中,将音乐文化知识综合性地运用,再将这些知识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展现出来。通常,学生可借助影音资料或Powerpoint等多媒体手段,通过讨论、讲授、合作、角色扮演等生动的课堂展示活动,将外在的书本知识内化,从而高效地吸收传统音乐文化知识,真正做到理解基础上的深刻感受。

同时,教师可在每学期设立“课堂表演”环节,即学生自选一种音乐表现形式,如民歌演唱、民乐演奏、戏曲表演等进行课堂展示。学生们通过表演将外部的知识和信息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感受,将“亲历的知”与“学理的知”相结合。通过这种表演实践的学习方式而获得的能力,比起单纯靠理论讲授和音乐欣赏获得的能力,更为坚实和稳固。正如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所言:“原本的音乐是什么?它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中。”[12]因为在表演实践中,在这种直接感性接触中,无论是理解还是体验,都更为深入。

其三,注重教学模式的时代性特征。教学中,首先和必须要改变的是以往板起一张严肃的学术面孔而进行的谆谆教诲。在充分掌握当代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力求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消弭古与今之间的拘囿。在课堂上,教师的视频教学素材不仅可以采用原生态表演的视频,也可以从热播影视剧中寻找契合点。在讲授战国时期的《楚辞》时,可运用电视剧《芈月传》中的《少司命》舞蹈;解说汉乐府诗词时,可采用电影《英雄》中盲女跳水袖舞并演唱《北方有佳人》的片断;介绍曲子词牌音乐时,可使用电视剧《甄嬛传》中片尾曲《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讲解中国戏曲发展脉络时,可参考电视剧《大明宫词》中的“角抵戏”以及“踏谣娘”等剧情片断。这样,使学生从现代中找寻传统的印记,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印证了传统音乐文化几千年延绵不绝的艺术魅力。归根结底,教师要强化学生与中国传统音乐之间的关联性,利用具有时代性的教学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把握传统音乐文化的历史特点及发展趋势,完成传统音乐文化与当代文化认知的顺利转换与接榫。

此外,社会的发展进入到以互联网和数字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时代之后,对于传统音乐教育教学,除了音乐工作者的大声疾呼和音乐教育工作者在传统课堂上的恪尽职守,我们还能开拓与利用哪些更为广阔而有效的空间渠道来使传统音乐教育教学活动最为行之有效地展开?

实践证明,采用数字化教学软件、运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线上教学,便是其方式之一。笔者主讲的慕课“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于2019年5月首次登录“中国大学MOOC”平台,至2020年4月,已完成三期在线授课。在校生和社会学习者从首次选课的2 508人,增至疫情期间的5 285人。在线学习人数增加一倍有余。由此,以慕课为代表的在线教学已成为高校教学的“新常态”,也必然对传统音乐的教育观念、教学平台、教学方式、教学关系等的全面调整产生重要且深远的影响。因而,音乐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将慕课对于传统音乐教学所带来的借鉴与启示展开研析。

首先,在慕课课堂,学习材料是经过精炼和筛选的,也就是将课程内容的精华部分,通过单元化、模块化的结构组织,以知识点形式切割为若干内容精简的小单元,例如关于中国器乐知识的讲授,可将吹奏乐器、拉弦乐器、弹拨乐器以及打击乐器分割为独立的知识单元,包括不同乐器的发展概况及基本构造、基本演奏方式以及代表性音乐作品的赏析等教学内容,由表入里,层层深入,使得重点突出、要义明晰。慕课视频主要采用教师讲授+多媒体课件、教师讲授+重点提示、教师讲授+视频相结合的形式制作,每单元视频的长度一般控制在15—20分钟,且视频具有暂停、回放等多种功能,如此,可充分调动学生追求知识的内部动力。此外,每个教学单元之后,还设有对应测试环节,以考查学生对本章节内容的掌握情况。本门课程的学习内容包括78个课程视频,14次课后测验,6次课后作业及1次期末考试。以本门课程在2019年5月20日至2019年7月29日的运行为例,共32学时,每周3学时,参与学习者达2 354名。期末考试获优秀的学生(总成绩超过85分)10人,合格的学生(总成绩超过60分)53人。学生积极参与课后讨论,教学效果与反响良好。

其次,实现教学主体多元化,搭建传统音乐信息化平台。一般情况下,线下音乐课堂的教学始终围绕教师展开,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获取知识。这样,教学主体难免单一化,并产生一定程度的教师知识结构制约教学内容深度和广度的状况。而通过慕课形式,可实现“传统音乐进课堂”“名家进课堂”。本门课程邀请了古筝、琵琶、二胡等演奏家以及声乐演唱家和评剧艺术家进入到慕课课堂,把学习延伸到线下课堂以外,实现了学习途径与场地的拓展。这些艺术家借助慕课教学平台将传统音乐文化展现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将以口传心授为传承方式的民间音乐文化的受众面大为扩展,同时也保留了传统音乐的“活态文本”,使学生有机会学习与了解原汁原味的传统音乐文化,并从更加专业的角度全方位解读传统音乐。

第三,多边互动式课堂语境的构建。总的来讲,在单位时间内,任何人接受和储存信息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因此,教学中,必须把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和方法的培养、主动思维和内驱动力的培养以及学习迁移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而慕课课堂的教学将充分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和主观能动性。在交流讨论板块,专门开辟综合讨论区、老师答疑区以及课堂交流区,学生可发表任何想与大家分享的经验及想法,以及关于课程、学习等一般性话题。

本慕课还专门开辟“音乐作品赏析”板块,由教师选取一首中国传统音乐作品,学生对其进行音乐学分析。如古筝作品《渔舟唱晚》,这首作品从创作背景、创作时间以及作曲家等几方面都在音乐学界存有争议,这首作品还被改编成许多乐器演奏版本,如小提琴版、钢琴版等。以此为题,可有助于养成学生批判性、创新性思维,进一步强化分析性与建设性的论理方式,起到启智、促思、拓野的作用。

第四,音乐资源数据库的建设。目前,学界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的保存与传承主要采用文字著述的方式。而仅以“著书立说”的形式保存,很难完整展现中国传统音乐的艺术价值。由于演奏(唱)版本、版权或经济等原因,造成学生获取传统音乐的音视频资料的诸多障碍。然而,利用慕课这种现代化信息技术,为“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课程建构音乐资源数据库,一方面可成为音乐教师与学生进行音乐资料检索的便捷工具,在利于教师实践教学的同时,又可用于学生的课余学习。另一方面,依托信息化大数据技术分析,可以实现音乐教材的适时更新与优化。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审美的提高,知识系统也应不断更新。因此,在慕课平台上进行音乐资料数据库的建设,就是一个不断扩充教学资料与教学内容的过程。

综上,以慕课为代表的在线智慧教学是对音乐教育工作者在新语境下提出的新要求,在传统音乐教学中,因势利导地采用当代最受大学生认可的数字媒体这一介质可以有效缩短传统音乐与当代人之间的心灵距离,化“手机一族”“低头一族”的短板为优势,并通过其快捷、便利而且更为资源化、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展现手段给学习者一个心灵游历的空间。因而,通过对“互联网+教育”的供给新模式的探索,可使传统音乐教育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亦可推动与促进其在当代的创造性传承和创新性发展。

结 语

作为发扬与传承中华音乐文化最佳媒介的高校,担负起了时代的重任、国家的嘱托,使这种以非物质文化形态而延续的艺术形式在中国得以连绵不绝。在展现了其所承载的民族历史、民族性格与审美旨趣的同时,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之一,是使中国音乐在世界音乐文化浪潮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在对中国高校传统音乐教育的整体观照中,我们也需反思其中的利弊与得失,特别是关于传统音乐教育体系主体性的架构以及传统音乐的当代发展等关键性问题。毋容置疑,这需要坚定地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根本,建立一整套严谨的传统音乐教育教学体系,建设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在尊重课程建设规律的同时,以课程本身的内涵建设为核心,强化教学中的文化主体意识,充分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与认知规律,通过恰切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内驱动力,以提振其理论认同、文化认同、情感认同,从而达到教育观念、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和谐统一。在努力提升系统性的同时,更要做到举措入微,从传统课程建设的整体布局,到线上智慧教育教学方法的运用与实践等方面展开深度调整,由点及线,由面及体地递次推进,为中国高校的传统音乐教育事业作出切实的努力。

猜你喜欢
传统音乐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老传统当传承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音乐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