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范生教育实习基地建设刍议

2022-04-16 23:00王铁红
关键词:师范教育实习生师范生

王铁红

“师范教育作为培养未来教师的教育,是支撑教育事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动力。师范生实习作为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师范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师范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我国自近代开展师范教育以来,仿西方教育制度设置教育实习环节。民国时期,无论是国民政府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色政权,均把教育实习作为师范教育的必经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教育部即颁布了《高等师范学校本科和专科教育实习大纲》。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实习一直为教育管理部门以及师范教育主体所重视,并在不断积累经验和探索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更完备的教育实习规划。教育实习基地的建设,也越来越受到教育主管部门、师范教育主体以及实习单位的重视,2007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要“建立相对稳定的师范生实习基地”,指出“高师院校要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指导下,会同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因地制宜地选择确定一批条件适中、集中连片的中小学作为实习基地。探索建立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和高师院校服务基础教育试验区,促进师生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实践,在教师培训、教育教学研究和咨询等方面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2]虽然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强调师范教育实习基地建设的重要性,但由于种种原因,师范生教育实习基地建设还存在一些不足,因此,本文拟就师范生教育实习基地建设必要性的再认识、存在的问题以及基地建设有效路径进行探讨。

一、毕业实习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教育实习是高等院校师范生培养的必经环节,也是实现师范生由高校学生转变为教师角色的唯一教育实践。教育实习基地是师范生完成这一教育实践的关键场所,高质量的教育实习基地是确保教育实习高质量完成的前提条件,因此高校有必要联合地方打造一批布局合理、高质量的教育实习基地。

(一)教育实习基地是师范生提升教育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

“师范类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崇高理想信念、高尚师德,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突出的教学科研能力,能够在初高中、教育机构等基础教育领域从事专业教学的骨干教师。”[3]一方面,师范类毕业生要在大学生活中完成理想信念、师德师风以及专业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还要能够独立完成教学和管理任务。而要实现学习和毕业工作的有效衔接,实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教育实习的场所,稳定的高质量教育实习基地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众所周知,教师的专业技能、职业能力并不是在象牙塔中练就的,而是在不断的教育实践中养成。这种能力不仅包括系统的专业知识的习得,还包括教育教学能力,教材分析能力,班主任日常管理能力,与学生的协调沟通能力,高尚道德情操的培养和引导能力,心理疏导能力,等等。这些能力只能在教学实践中获得,而教育实习基地恰恰能为学生获得上述能力的形成提供必要条件,是其提升教育实践能力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场所,因此,有必要加强师范生教育实习基地建设。

(二)高质量的教育实习基地建设是教学审核评估、师范专业认证的考核指标之一

教育实习基地建设情况也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指标体系中重要的评估指标之一,《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指标体系》明确提到要审核评估“强化实践育人、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推动实践教学改革情况”,“学校与科研院所、企业共建科研实践、实习实训基地情况”。[4]在本科教育教学评估过程中,针对师范教育专业,入校专家要特别调审阅相关教育教学实习文件和档案,严格检查实习的各个步骤是否认真完成,同时走访教育实习基地,与实习基地指导教师举行会谈,测评教育实习基地对教育实习的支撑作用,进而把调研结果计入教学审核评估成绩。可见,教育实习基地建设事关教学审核评估结果,因此,高校需要加以重视。

“师范类专业认证的考查范围涵盖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目的在于推动师范类专业注重内涵建设,聚焦师范生能力培养,改革培养体制机制,建立基于产出的有效的质量保障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5]其中,教育实习基地建设合格与否是专业认证考核的重要内容,专业认证过程比审核评估还要严格,考核项目还要多,而且,一旦专业认证通过,实习过程就直接决定教师资格面试合格与否。如教育部规定,“通过第二级认证专业的师范毕业生,可由高校自行组织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工作。所在高校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要求,建立以实习计划、实习教案、听课评课记录、实习总结与考核等为主要内容的师范毕业生教育实习档案袋,通过严格程序组织认定师范毕业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视同面试合格。”[6]“通过第三级认证专业的师范毕业生,可由高校自行组织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和面试工作。达到要求,视同笔试合格后,“所在高校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要求,建立以实习计划、实习教案、听课评课记录、实习总结与考核等为主要内容的师范生教育实习档案袋,通过严格程序组织认定师范毕业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视同面试合格。”[6]

(三)良好的教育实习基地会增进师范生的教育使命感和归属感

师范生在教育实习基地实习时,一个温馨的、团结的、上进的教育实习环境往往会给师范毕业生良好的教育实习体验,会对师范生心理产生较大影响,会快速转变教师角色,增进师范生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归属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进而爱上教师职业。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潘懋元关于教育实习期间他和同学对教师职业看法的转变窥见一斑。据潘懋元回忆,在其教育实习过程中,“实习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改变了他们对于人民教师的看法。教育实习后,有半数的实习生在实习日记中写下终生为人民教师的愿望(其中包括一位以前‘发誓不当教师,其他工作都可干’的实习生),其余的也表示愿意接受教育工作的任务。有许多实习生还表示如果当中学教师必定要争取做班主任,以便更好地和学生在一起。”[7]潘懋元及同学们的心路历程就是经过教育实习的洗礼,学生开始热爱教育事业,并乐于投身教育事业的佐证。

二、教育实习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实习教学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使命、培养本科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实习基地是本科学生开展专业实习教学活动、打通学生专业学习和未来就业的重要载体。”[8]教育实习基地建设与师范生教育技能和职业技能的取得息息相关,教育部在诸多文件中都强调了建设教育实习基地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成为建设师范生教育实习基地的制约因素。

(一)教育实习基地对教育实习工作重视程度不足

有的教育实习基地对教育实习工作重视不足,对于实习工作并未认真落实,因为担心影响本校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不安排或少安排实习生上讲台,使得其教学能力得不到真正的锻炼,一些学校甚至拒绝接受实习师范学生,给师范生的教育实习活动带来困扰。有研究者将1 877名毕业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具体考察教育实习基地对实习工作的重视情况,结果表明,实习学校“并没有让学生讲过多的新课”。实习生平均撰写教案的数量表明:“实习生通常在多个班级重复新课的教学”,相反,“批改作业也成为教育实习过程的繁重工作”[9],可见,实习基地的优质教师资源并未分配给师范学生,反映出教育实习基地对教育实习工作重视程度不足。

(二)指导教师指导工作投入不足

“指导教师在教育实习中科学有效的专业指导,有助于促进实习生从教水平的提高,同时能增强其从教的自信心和减缓心理压力。”[10]作为培养单位的指导教师和教育实习基地的指导教师均应对指导工作倾注心血,共同完成好教育实习任务,但部分指导教师往往投入不足,甚至应付了事,特别是高校教育实习基地是高校单向负责,有的教育实习基地只是配合和接受高校实习生,这导致一批优秀的教育实习基地教师并不愿意投入到实习生的指导工作中,指导质量不高。调查表明,实习学校中高级教师“只有10%左右的教师被安排指导实习生,甚至学校还安排了新进未定级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因此导致“实习指导的师资力量薄弱,部分指导教师缺乏责任意识。基地学校没有将优质的教师资源分配给教育实习,而是由资历尚浅的青年教师指导实习,其必然导致整体实习水平的下降”[9]。高校强调高职称教师必须从事本科教学,但是教育实习工作却被忽视,“院系指导教师对实习的指导较为全面但难以深入,大学与中学指导教师均有指导但双向指导作用发挥不畅”[11],这在客观上降低了教育实习的效果,不利于学生高质量完成教学实习任务。

(三)教育实习基地过多,条件良莠不齐

笔者通过实际调查发现,目前高校所建立的实习基地存在数量多、联系不密切、合作不稳定、条件良莠不齐等现象。有的高校在师范生教育实习基地布局过程中,并未经过科学论证和考察,建立合作基地时带有随意性;部分实习基地的选择,往往按照与该实习基地的熟悉程度而设立,没有对学校的软硬件环境、交通状况、区域布局、实习基地的师资需求等进行系统分析和考察,更加关注教育实习基地的学校声望和考试成绩,而忽视了那些师资不充裕,需要实习教师进课堂和班级管理的学校,不利于实习基地校吸纳最新教学和知识成果,以及教育实习基地教学质量的提升,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更不利于师范生未来实际教学工作经验的积累。

三、师范生教育实习基地建设的有效路径

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面向基础教育,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是对师范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独立从事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措施”,“建设教育实习基地是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保障”[10],因此,建立务实高质高效的教育实习基地势在必行。

(一)建立高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实习基地三方联动协作机制

大力推动高等学校和教育实习基地改进实习运行机制,“完善各类用人单位接收大学生实习的制度保障”[12],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等学校和中小学要不断创新师范生实习的途径和方法,积极探索三方合作、协同开展师范生教育实习工作的有效机制。在此基础上,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组织协调下,三方联动,特别是要建立高等院校与基础教育学校的协作机制,不断加强与教育实习基地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大力推进师范生教育实习基地建设。

(二)完善校地协同育人,与教育实习基地实行双向指导

“作为教育活动的一个必要环节,教育实习中的指导是成功的关键。在实习活动中,实习生仍是活动的主体,指导教师是指导者。在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要精要和引导性地进行指导,实习生要主动地、带着问题地寻求指导,这样才能使实习的收获达到最大化。”[10]为此,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积极倡导“双导师”模式,切实发挥高校和教育实习基地的双向指导功能。

2012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提出要“推进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建立高等学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联合培养教师的新机制,发挥好行业企业在培养‘双师型’教师中的作用。支持师范大学与综合大学、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及国外教育科研机构深度合作,建立教师教育协同创新中心。推进高等学校内部教师教育资源的整合,促进教师培养、培训、研究和服务一体化”[13]。同时要求“实习基地学校要密切配合高等院校和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做好实习支教师范生的管理、指导和安全保障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选配骨干教师与高等院校教师组成联合实习指导小组,加强实习指导工作”[14]。

“充分考虑高校教学和实习单位工作实际,优化实习过程管理,强化实习导师职责,提升实习效果。”[12]高校应选派富有经验的教师强化对实习生的指导和考核,制定完备的指导教师遴选制度、培训制度、评价制度,切实使具有丰富教育实习基地经验的教师带队进入实习学校。

(三)多方筹措资金,增加教育实习基地的投入

教育实习基地所提供的教学实践的质量如何不仅涉及软环境建设,即学校指导教师的教育能力和素质,也取决于实习基地的硬件设施建设,因此,“基于校地教学共同体,构建高校与中小学教育实习基地的常态联系与伙伴合作,多方筹集教育实习经费,完善教育实习基地建设机制,是高等院校建设教育实习基地的有效途径。”[15]

首先,作为师范生培养的主体,高校要适当增加对教育实习基地的投入。应在现有生均实习经费基础上,适度额外申请教育实习资金,资助教育实习基地建设,特别是对基础条件不高的实习基地予以支持,改善学生教育实习条件。其次,地方政府应调整政策,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对教育实习基地的建设力度。正如有学者指出:“教师教育实习基地是高校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提高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平台。地方政府作为地方教育文化事业的责任者与组织者,参与地方高校教师教育实习基地建设,既是教育公共属性的要求,也是提高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更是实现区域基础教育公平的有效措施。”[16]第三,作为教育实习基地,亦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增加经费投入,为吸引优质教育实习学生,做好基础服务工作。

总之,教育实习基地建设关乎高校师范生教育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和养成,是高校师范生教育不可或缺的实践环节,无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高等院校还是教育实习基地,均应予以重视。通过三方协调互动,把教育实习基地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切实做到为高校师范生教育服务,促进高校师范教育向更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师范教育实习生师范生
儿科临床医学实习生与住院医师结对带教模式的探讨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中国近代幼儿师范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近代师范教育思想发展研究综述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高专音乐师范教育课程建设刍议
师范教育“初等数论”教学改革探索——以长江师范学院为例
中草药房实习生带教工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