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不能忽略孩子的感受

2022-04-18 07:35张玉群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2年11期
关键词:背锅生气家长

张玉群

作为心理教师,我时常会接待学生家长来访,沟通是家长们提到的最多的问题。他们常说自己没有办法和孩子沟通,比如“现在我们都不敢和孩子大声说话,我们都是看他的脸色行事”“我和孩子说话简直可以说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生怕哪句话说错了,他立马进房间,把门一摔,然后不理我們”。

在家长讲座中我也多次发现,只要有一个家长提出类似的焦虑,立即就会获得会场多数家长的赞同。这个时候,我通常会先请家长想象自己最近一次和孩子小心翼翼说话的场景,然后问:“您记得自己当时的感受吗?”家长们大多会七嘴八舌地“吐槽”,为了让孩子不生气,自己多么隐忍、卑微、不知所措。紧接着我继续问:“您想过孩子那一刻的感受是什么吗?”与刚才的热闹形成对比,绝大多数家长都会尴尬地笑笑,然后说没有想过。

看到家长们的反应,我不由地想:家长害怕孩子会生气,但是并没有关注孩子内心的感受,这种小心翼翼有效吗?

忽略孩子的感受,沟通就容易变成单方面的通知和宣讲。在家庭事务中,如果忽略孩子的感受,家长直接告知对方自己的决定,看似是照顾孩子,其实是剥夺了孩子参与家庭事务的权利,而这种参与可以促进孩子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在孩子要做出个人决策时,如果忽略孩子的感受,家长直接替孩子决定,看似是借助成人的经验让孩子少走弯路,其实会让孩子失去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感和意义感。在孩子主动诉说烦恼和心事时,如果忽略孩子的感受,往往会变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宣讲,家长可能说得都对,但很难触动孩子的内心。

曾经遇到一位很焦虑的妈妈,她说她的孩子一天到晚只知道玩手机,连话都不愿意和家里人说。如果她主动和孩子说话,孩子常常一言不合就生气。巧合的是,心理课上刚好听到这个孩子主动分享她们母女相处的日常:“我妈说,可能手机才是我的妈,因为我一天到晚抱着它。晚上睡不好,我妈会说是因为我看手机;作业没做完,我妈会说是因为我玩手机;不想和他们说话,我妈还是会说因为我沉迷手机……手机就是个背锅大侠。”这个孩子一说完,其他学生不由自主地鼓掌。学生们说,他们难以理解家长为何什么都不问,就让手机背锅,毕竟同样的行为背后可能有不同的原因,这是常识。

忽略孩子感受的父母常常只能从自己的视角看问题,忽略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忽略当下时代和自己所处年代的差异。于是,孩子们常常觉得和父母没有共同语言,没有沟通的必要,因为“跟他们说,他们也不懂,他们也不会听”,久而久之,亲子之间就有了一道厚厚的壁垒。

事实上,很少有孩子会喜欢“一言不合就生气”,他们也希望父母能够理解自己的感受。父母怎么做能更好地理解孩子?一是要设身处地。站在孩子而不是成人的视角看他们的行为,假设自己就是孩子,处在孩子的年龄、学识、家庭现状,正面临孩子的问题,问问自己会怎么办。二是要学会倾听。倾听孩子语言、表情背后的需求、期待。遇到矛盾和问题,不要着急批评、判断和指导,要先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三是要尊重孩子。尊重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父母是孩子成长的助力者,而不是替代者。唯有如此,才能避免“越俎代庖”,让沟通不再小心翼翼,也让孩子真正地主动成长。

编辑/张国宪 终校/石 雪

猜你喜欢
背锅生气家长
生气了怎么办?
都是“背锅”的
生气了怎么办?
不“背锅”锅的锅
家长错了
真冤!鼠免为草原退化“背锅”60年
生气汤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