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依托绘本开展幼儿创意戏剧表演活动的策略

2022-04-18 19:06卢睛
名师在线·上旬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戏剧表演学前教育绘本

摘 要:绘本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不仅可以促进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形成,还可以通过丰富的绘画内容给幼儿带来更多的遐想和乐趣。幼儿可以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情感,激发表演兴趣。文章简要分析了绘本在幼儿创意戏剧表演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具体优化策略,以期借助绘本阅读丰富的表现形式,激发幼儿戏剧表演的创造力,从而使其健康、快乐、积极地成长。

关键词:绘本;学前教育;戏剧表演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2)10-0036-03

引  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与完善,学前教育的功能与优势逐渐被挖掘出来,同时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与肯定。因此,学前教育阶段,教师不仅要通过日常教学激发幼儿创造力、想象力,还要创新教学模式,为幼儿搭建戏剧表演的平台,通过戏剧故事激发其表演欲望。这既有助于个体智力的开发,又为其提供了个性表现的舞台,为其今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幼儿园依托绘本开展的创意戏剧活动是一种即兴的、以过程为主的戏剧形式,可以让幼儿在游戏的氛围中,通过身体表演、舞蹈律动、哑剧、故事模仿、即兴对话等戏剧形式,进行创作及表演,从而获得心理的满足及各种能力的提高。绘本创意戏剧能将幼儿园里一日生活中的教育教学活动与表演的阶段性成果展示有机结合起来,将幼儿对绘本的真实感受与对戏剧艺术美的表现有机结合起来。

一、绘本在幼儿创意戏剧表演中的作用

创意戏剧表演对幼儿的成长有着独特的价值,不但故事内容贴近生活实际,而且引人入胜的情节、富有情感的创意也极大地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能够更好地激发其在表演过程中的欲望与天性[1]。因此,教师应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性格特征,选择丰富多样的剧情、音乐、舞蹈,让幼儿在表演过程中体会、掌握新知识,最终提升自我能力。针对绘本在幼儿创意戏剧表演中的作用,本文分析如下。

(一)激发幼儿表演积极性

3~6岁幼儿受年龄的影响,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以幼小衔接为主,更倾向于理论知识的教授与讲解,弱化了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而绘本课程既贴近生活实际,又能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字与图案激发幼儿学习的好奇心。其更好地契合了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可以使幼儿通过感受表演的乐趣促进自身戏剧表演意识的形成与完善,激发幼儿的表演积极性。

(二)提供丰富的表演素材

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放手,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动作编排、台词设计、舞台布置等,获得更多展现自己的机会。其次,理论式的讲授与机械式的排练,剥夺了幼儿参与体验的机会,阻碍了幼儿的自我成长与自我提升[2]。因此,教师应发挥绘本课程的功能与优势,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参与创意戏剧实践,把故事中的台词、动作、表情等创作权利交给幼儿,使整个故事更加生动、形象,促使幼儿建立角色与角色之间的联系。这个过程可以更好地提升表演效果,也有利于幼儿自身创意表演意识的形成。

(三)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和表演能力

3~6岁的幼儿对故事、绘画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应选择符合其身心特点的绘本课程,以通过贴合实际的生活体验、丰富形象的画面质感、曲折多变的故事情节鼓励幼儿展开合理的想象,为其创意戏剧表演意识的形成奠定基础。绘本课程的最大特点是引导幼儿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体验、感受故事角色的真情实感[3]。所以,教师在进行绘本课程教学时,可以引导幼儿不断想象、讨论,进而对原有的故事情节进行增删、完善,以创作出新的故事脚本,创造出属于幼儿自己的台词与动作。这既激发了幼儿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热情,又結合个性思维诠释了戏剧表演的价值与意义。以《米格爷爷的鞋匠铺》为例,教师一方面可以集体活动的形式展开故事教学,另一方面可利用分组教学,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通过台词、动作、音乐,促进幼儿创造能力、表演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二、利用绘本开展幼儿创意戏剧表演活动时的注意事项

(一)注重创意表演的价值及原则

3~6岁的幼儿不但对丰富多彩的绘本有充分的阅读兴趣,而且天生喜欢装扮与表演。所以,在开展幼儿创意戏剧表演活动时,首先,教师应利用绘本调动幼儿参与戏剧表演的积极性,激发其表演天性。其次,在整个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督促幼儿亲身实践,并根据绘本内容、情节、主题为其提供表演的平台,鼓励幼儿克服胆怯等不良心理状态,让幼儿主动表演、主动创造,最终提升自我表演能力[4]。最后,教师应引导幼儿注意表演细节,包括角色对话、故事旁白、舞蹈韵律等,使幼儿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选择增添或者改编,以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独创性表演,满足自身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的需求,加深对绘本故事的理解。

(二)创意表演手段与方法

创意戏剧表演注重表演手段与方法。教师要引导幼儿深入体会剧本,并通过讨论、交流加深对故事的理解。首先,教师要通过富有情感色彩的语言,积极引导幼儿参与角色表演,满足幼儿的个性化需求。其次,教师在进行音乐创编时,要根据幼儿的心理状态,选择欢快、愉悦的节奏风格,穿插在故事表演中,确保幼儿可以更快地进入表演状态,为其下一步学习提供保障。最后,教师要引导、监督幼儿进行汇报表演,并邀请其他班级的小朋友观看,让幼儿展现个人的表演实力。

(三)创意表演的主题要适合幼儿年龄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既要准确把握幼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又要充分尊重幼儿发展连续性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每个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因此,教师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兴趣爱好、认知水平及身边资源安排适合本班幼儿创意绘本的戏剧主题,使戏剧表演具有可操作性、教育性,有良好的价值导向,有可挖掘的审美元素。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教师要选择故事情节相对简单、角色关系清晰明确、意义深刻的适合低龄幼儿学习和演绎的绘本,这样的绘本中蕴含的知识元素也易于幼儿理解,能够确保幼儿顺利完成表演。而对于中大班的幼儿来说,教师要从幼儿视角出发,依据幼儿心理特征选择符合幼儿生活经验与能力的绘本。

三、利用绘本开展创意戏剧表演活动的策略

绘本课程深入践行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不仅提高了学前教育的地位与作用,还能结合创意戏剧表演,让幼儿在熟悉故事内容与情节的基础上进行角色增减、情节完善,以便其更加深刻地理解故事、角色、情节、主题,并将情感正向迁移到自己的表演行为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台词与故事。本文针对利用绘本开展创意戏剧表演活动的策略,做了如下分析。

(一)精心选择绘本素材,树立戏剧表演自信心

丰富的绘本故事情节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其认知、情感的需求[5]。幼儿对不同故事情节进行再现和表演,可以将其中蕴含的情感思想正向迁移到自己身上,从而激发创作灵感。其次,针对当前市场上众多的绘本教材,教师要选择符合幼儿性格特征、心理特点、知识储备的绘本教材,并确保故事内在情感积极、价值导向良好,以便幼儿形成积极、向上、健康的情感。最后,绘本故事要情节适中、语言幽默,角色、故事、场景要具备基础的表演价值。

以《老鼠嫁女》这一绘本为例,教师要引导幼儿克服困难,努力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形成初步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首先,教师要根据幼儿的性格特征,分配活动中的角色。其次,教师要安排动手能力较强的幼儿做幕后工作,主要负责帮助小演员们穿衣服、脱衣服,帮助小演员们整理道具、头饰、服饰等。幼儿创意戏剧表演虽然时间较短,但是内容、环节、前期准备任务十分复杂。教师既要让幼儿动手参与,又要让幼儿在表演中通过丰富协调的语言与动作,创作出属于自己的剧本。

(二)强化表演引导,激发幼儿创意戏剧表演的情感和欲望

绘本是幼儿戏剧表演的依托,不仅可以保证表演的完整性、连贯性,还可以激发幼儿的音乐天赋、舞蹈天赋与表演天赋等。绘本既可以让幼儿深入理解知识点,又可以让幼儿在表演过程中产生新的情感与理解,这符合创意戏剧表演的学习目的。在引导幼儿理解、掌握绘本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还要让幼儿把自己的情感与创意融入表演活动中,以创作出具有自己风格的表演。

以《一园青菜成了精》这一绘本为例,首先,教师要通过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通过“豆芽跪倒来报信”“红头萝卜当娘娘”等故事情节创设悬念,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模仿单膝跪地、双手抱于胸前的“报信”姿势。其次,教师要通过开展戏剧游戏,唤醒幼儿的戏剧本能,以发挥绘本课程的内在价值。最后,教师应在还原故事内容的基础上设置不同的场景,并引导幼儿围绕剧情进行深入讨论,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情节、台词、动作、表情,提升自己的表演能力。

(三)注重引导,为幼儿戏剧表演搭建展示平台

3~6岁的幼儿对新奇的绘本课程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但缺乏完成任务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因此教师应在开展新的活动时,着重培养幼儿战胜困难、不畏阻碍的自信心[6]。教师还应引导幼儿大胆发表意见,将自己对绘本的新认识、新情感展示出来,以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促进幼儿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以《米格爷爷的鞋匠铺》这一绘本为例,教师要引导幼儿在熟悉绘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创意性戏剧表演。第一幕情景内容比较简单,只介绍了故事的背景和米格爷爷的角色台词。此时,教师应抛出疑问:“你们心里还想给谁添加台词呀?”比如,这个故事除了米格爷爷是主角以外,其他的五双小鞋子也是故事中比较重要的角色,所以,教师应引导幼儿开动自己的小脑筋,除了让米格爷爷介绍自己外,还可以让五双小鞋子向大家介绍自己。此时,幼儿便可以发挥自身的想象力,结合舞蹈鞋、马丁靴、运动鞋等不同鞋子的特性将自己的意见想法展示出来,为下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此外,教师还应发挥绘本课程的延伸功能,提升幼儿的实践能力。仍以《米格爷爷的鞋匠铺》这一绘本为例,教师可以抛出问题:“米格爷爷身上有一件漂亮的围裙,但是为什么头上没戴帽子?”“老师也想搭建一个米格爷爷的鞋匠铺,小朋友们应该如何帮助老师呢?”教师可以创设不同的主题,将表演延伸到绘本活动以外,以激发新的对话、情节、故事,让幼儿创造属于自己的戏剧表演。教师在绘本教材之外还应投入一些合适的材料,为幼儿提供充足条件,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制作道具,如米格爷爷的围裙、米格爷爷的帽子等。这既能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结合生活体验、情感体验,让幼儿对故事有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四)注重资源利用,促进幼儿戏剧表演能力的发展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兒的年龄小,学习能力和感知能力较弱,所以在欣赏表演创造戏剧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困难,很难高效地欣赏作品。此外,幼儿在经验方面也有所欠缺。对此,教师应争取家长的支持,鼓励家长主动参与幼儿戏剧创作能力的培养。家长可以带领幼儿一起欣赏戏剧演出,让幼儿看看演员们是怎样进行表演的。教师还可以让幼儿和家长一起为班级的戏剧表演添置手工的表演服饰,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参与到戏剧的分析、创作中。

结  语

综上所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多角度、多方面依托绘本开展幼儿创意戏剧表演活动,激发幼儿愿意看、想去演的欲望,使幼儿敢演、会演、会创造。对于3~6岁的幼儿而言,他们的身心发展、认知能力、创新能力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教师应发挥绘本课程的优势,在基础故事上引导幼儿进行情节创编、人物增删,以创作出符合自己情感、认知等变化规律的戏剧表演。这既能满足幼儿自我能力发展的需求,又可以让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李娜.绘本与戏剧表演的结合[J].戏剧之家,2019

(19):206.

余茜.让创意戏剧点亮幼儿主题活动[J].华夏教师,2019(07):66-67.

郝兵.绘本对幼儿创意戏剧表演的探索[J].戏剧之家,2017(15):186.

吴丽亚.利用绘本进行幼儿创意戏剧表演的价值和策略:《幼儿绘本剧创编与表演的实践研究》[J].北方音乐,2016,36(23):183.

祁重卓,甄丽娜.绘本创意戏剧表演问题的再探

讨[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32(10):46-51.

徐美娥.利用绘本进行幼儿创意戏剧表演的探索[J].学前教育研究,2015(02):64-66.

作者简介:卢睛(1988.2-),女,江苏常州人,任教于常州市天宁区吉的堡幼儿园,幼儿园二级教师,本科学历。

猜你喜欢
戏剧表演学前教育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微表情在戏剧表演中对艺术真实塑造的作用
浅析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的特征
社会学视角下的微信朋友圈研究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