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T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阅读中二语词汇附带习得情况研究

2022-04-19 07:44孙婷婷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年5期
关键词:附带实验班词汇

孙婷婷

(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合肥 230013)

1 研究背景

1.1 二语阅读与词汇附带习得

早期的词汇习得研究比较注重词汇的直接获得和直接学习,近年来词汇附带习得逐渐受到关注。其中有大量的研究和实验是通过从阅读中词汇的附带习得入手开展的[1]。王改燕在其书中还提到词汇附带习得有其自身的局限和不足,它和词汇的主要习得还是不同的,但我们在教学中其实是可以通过一些促进手段来弥补其部分缺陷,达到增强效果的目的。 例如:给学生的阅读材料提供生词注释,制定与设计一些阅读任务,增强输入(input enhancement)等[2]。Fraser 曾提出学习者在阅读时会产生成就需要,而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学生的阅读基本由两种形式组成,即单纯的阅读和伴以任务的阅读。 其中,在单纯性阅读中,学习者是在没有任何任务的前提下去阅读的,一开始是不含目的的。 因此,在单纯性阅读中,当读者遇到对语篇理解无关紧要的生词时,即便置之不理也不会对全文的理解产生影响,但遇到对整篇文章理解至关重要的词汇时,若不及时进行查阅或处理,就会造成语篇理解的失败。于是为了顺利地理解全文,读者就必须重新回过头去处理和学习这些词汇,而学习者的这种处理和学习的行为就是我们所说的词汇附带习得。另外,大量心理语言学的研究表明,基于文本的学习任务有助于词汇的附带习得,因为词汇能否被习得以及习得的程度取决于对词汇的加工程度及方式[3]。 词汇附带习得有自身的局限和不足,但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促进手段来弥补,以达到增强的效果。 她提出以下几种手段:①给生词提供注释。②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和特性设计一些具有针对性的阅读任务,加深词汇的记忆。 ③输入增强,如给生词加下划线、加粗、改变字体或复现率等。由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二语阅读中的词汇的附带习得是受一些因素影响的。另外一方面,本校学生大多数会在大学中经历英语等级考试,故会有很多自行阅读训练的机会。因此本文依据这些理论设计了对应的实验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运用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因素来加强学生的词汇习得。

1.2 APT 教学模型相关理论研究

信息化环境下催生出的有效教学方式越来越趋于将多种要素相互融合,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技术工具等。 其中,教学评价在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和关键的作用[4-5]。 APT 教学模型就是在该环境下提出的新型教学模型,它是“以评促教”的教学模式,即以评价为主导、 融合教学方法与技术工具的信息化教学模型。APT 即Assessment(评价手段)、Pedagogy(教学方法)以及Technology(科学技术)。 它与课堂教学活动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传统单一的结果性评价无法全面科学地反馈教学过程的动态信息,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新型多元化评价手段是必不可少的,即使用过程性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手段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以此调控和改进课堂教学,有效的教学评价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自主学习能力。APT 信息化教学模型是以评价为主导、 融合教学方法与技术工具的信息化教学模型,它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反思能力。 因此对于学习外语的人来说,信息化教学环境结合APT 教学模式中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外语学习者的词汇附带习得的能力提高和效果增强都有一定的影响[6-7]。由此可见,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注重教师课堂即时评价,对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2 大学生二语阅读中词汇附带习得存在的问题

(1)影响大学生二语阅读中词汇附带习得的因素有很多,大体可分为阅读文本本身的因素和学习者自身的因素。因此在实验环节阅读材料该如何选取就是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

(2)学生在二语阅读过程中对于文本中关键性线索类词汇无法正确推断出意思,从而影响了对整篇文章语境意义的理解。有些文章因为类型的不同,学生可以不同程度上根据上下文推测出关键性线索类词汇的意思,但是这并不能帮助学生去理解非蕴意型语境文章。当然,错误推断词汇意思除了受到文章本身因素的影响之外,还和学生本身的语言水平相关。

(3)学生在二语阅读过程中无法全面推断或习得词汇的知识。我们知道在任何一种语言中,词汇的含义不是单核的,它的功能有很多种。因此光靠上下文语境推测所得出的词汇含义是比较单一的,很难全面掌握该词汇。

3 实证研究

3.1 研究目的

为验证基于APT 的教学是否能有效提高大学生英语阅读中的词汇附带习得,同时探索词汇附带习得增强方式不同是否会对学生的二语附带词汇习得效果产生影响,本研究采用实验研究法开展教学研究。本文将主要从以下两个问题出发进行研究:

(1)信息化APT 教学模型对英语词汇附带习得有什么影响?

(2)不同的增强方式以及基于APT 模型的教学设计对英语词汇附带习得有什么影响?

3.2 研究对象

本研究将176 名非英语专业学生分为两个班,实验班采用APT“以评促教”教学模式,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3.3 研究方法

(1)实验班在小组学习活动前事先让他们下载学习通App 并将注释制作成多媒体样式供学习者阅读时播放参考,而对照班则不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此基础上开展一个学期的英语课,即实验周期为一个学期。 学期中对两个班的学生分别进行三次附带词汇量检测。

(2)由于评价手段的运用与否以及不同,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实验结束之后再对学生和相关任课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来进一步对该模式进行评价。

3.4 研究过程

(1)整个实验选用的阅读内容分别是他们所使用的教材,即《新视野英语教程》,学习其自学文章Section B Text B。 其中,实验班的学生在学习这两篇文章的时候使用了学习通App,并且授课教师也将注释制作成多媒体样式供学习者阅读时播放参考; 而对照班的学生则按照传统教学模式被教授学习内容,注释将在阅读文章后提供。首先授课教师将文章课件、阅读任务和检测材料上传至云课堂中,其中阅读任务包括课前预习阅读内容和课后阅读内容。 实验班的学生需在上课前预习文章内容并回答授课教师在软件中提出的问题。课堂中,实验班的学生可以结合多媒体注释来学习这篇文章。课后,实验班的学生被要求按照自身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来完成授课教师的任务,并对授课内容进行评价。所有任务作业和评价内容都上传至网上,进而完成整个实验过程。另一方面,对照班在课前按照授课教师口头布置的任务,自主预习课本内容。然后在授课过程中,结合课后的注释来理解文章内容,学习课文词汇。 最后通过纸质测评即试卷的方式来进行词汇的检测。

(2)笔者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了解当前初中生的英语口语学习情况,并据此设计更为合理的“以评促教”的教学模式。 本次调查问卷从学生对英语附带词汇学习的态度、学生当前词汇水平、词汇学习策略以及教师词汇教学方式四个方面展开。 关于学习态度方面的题目有: ①我觉得附带词汇的习得很重要,我很感兴趣。②我非常喜欢英语原版资料,如报纸、杂志等。③我很喜欢参加课堂英语学习活动,并且喜欢专注于课外词汇的累积。 关于学生当前词汇水平的题目有:①课本中的所有词汇我都能掌握。②课堂上所涉及的课本外的词汇我都能掌握。 ③课堂外阅读资料中的单词我基本都能理解意思。 关于词汇学习策略和教学方式的问题有: ①我会积累平时阅读中遇到的词汇和句型。②我经常通过模仿造句学习新词汇。③我会坚持复习积累的词汇和句型知识。 关于教师教学课堂现状的问题有: ①教师会对课堂上的重点内容进行反复重复。 ②在英语课堂上,教师总是用英语进行提问。 ③教师用英语进行提问时,我总是能知道他所说的每个单词的意思。

3.5 数据分析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我们对两个班进行了三次附带词汇测试,得出表1数据:

表1 两个班学生附带词汇测试平均成绩

通过表1我们能看出两个班在实验开始前的词汇水平测试平均分差距为1.10 分,实验班的词汇水平成绩略低于对照班。 学期中的词汇水平测试平均分差距为3.18 分,实验班的词汇水平成绩高于对照班的平均成绩。 然而学期末的词汇水平测试平均分差距增加至7.11 分,由此可以看出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实验班在新型的教学模式下英语阅读课程的词汇附带练习有显著的教学成效。

实验结束后笔者对实验班进行了以评价为主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从学生对英语附带词汇学习的态度、学生当前词汇水平、 词汇学习策略以及教师词汇教学方式四个方面入手。首先,在学生对英语附带词汇学习态度方面的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关于学习态度的调查问卷频次分析结果统计

据表2中数据可知: 有57%的学生表示对英语附带词汇学习很感兴趣,认为英语附带词汇的学习非常重要,与此同时他们也很喜欢参加课堂英语学习活动,并且专注于课外词汇的累积。 另外有24%的学生和这些学生的观点一样,只是在程度上有所区别。 而仅有12%的学生表示不赞同。 这个表格中的数据表明当前大部分学生对英语附带词汇的学习非常感兴趣,同时也说明他们充分认识到了英语附带词汇学习的重要性。在当下大学生对英语附带词汇学习的态度上,大部分学生对英语附带词汇的学习兴趣浓厚,对附带词汇学习的重要性认识充分,并且也能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参与附带词汇的学习。

由表3数据可知: 在问及学生能否掌握课本中全部的词汇,是否能够按照要求完成学习任务,是否能理解和掌握课本外接触的词汇时,仅有50%的学生认为自己掌握了课本和课外的词汇知识,并按要求完成相应的词汇任务;有9%的学生感觉不确定,而只有13%的学生表达了相反的观点。 说明英语附带词汇学习对于他们来说难度较大。综合表3的数据可知:尽管大部分学生的词汇学习能力较强,但英语附带词汇的学习对他们来说仍然是一个难题,且他们中的大多数课外附带词汇水平有待提升。

表3 关于学生词汇水平调查问卷频次分析结果统计

表4中的数据是对“我会积累平时阅读中遇到的词汇和句型”“我经常通过模仿造句学习新词汇” 以及“我会坚持复习积累的词汇和句型知识” 的统计分析,有63%的学生表示自己平时会积累好的词汇和句型来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模仿造句学习新词汇,以及坚持复习所习得的词汇和句型。 只有10%的学生表示不赞同。 另外,有20%的学生选择了不确定,表明部分学生对词汇学习还不是很有信心,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并且在课后进行口语练习的概率较小。 综合上述表格中的数据可知: 大部分学生在进行词汇学习时更加注重词汇和句型的运用,而对词汇的附带习得没有足够的重视;并且在课外词汇学习方面经验不足,加之缺乏足够的练习和信心,因此在附带词汇学习中会出现课外词汇累积不够、词汇掌握情况差的现象。

表4 关于词汇学习策略和教学方式调查问卷频次分析结果统计

表5是对教师教学课堂现状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据表中数据可知:60%的学生认为教师会对课堂上的重点内容进行反复重复,说明教师在教学中比较注重对重点内容的反复强调和输入, 并且在英语课堂上教师总是用英语进行提问,仅有8%的学生表达了相反的观点,这说明教师在英语课堂上比较注重英语输出加强附带词汇的学习。由此也能看出,大部分学生对于教师课上所说所用的词汇和句型都能理解并掌握。 但是仍然有11%的学生选择了不确定,说明部分学生仍会感到不同程度的紧张,缺乏信心和练习。通过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发现: 教师会对课堂内容进行反复重复以加强学生的记忆和巩固,并且教师也很重视提问的方式,但是在教师进行提问时,大部分学生仍会感到不同程度的紧张,不能轻松地对待,说明学生在英语附带词汇学习方面仍然缺乏足够的练习。此外,教师虽然会注重提问的形式,但对学生的词汇习得成效评价较少,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部分教师对学生的附带词汇学习没有足够的重视,因而导致学生在英语附带词汇的学习和累积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表5 关于教师教学课堂现状调查问卷频次分析结果统计

4 研究结果与启示

纵观整个调查问卷的结果,我们可以从数据中看出:在大学生对英语附带词汇学习的态度方面,大部分大学生对英语附带词汇的学习持有积极肯定的态度,他们对词汇学习感兴趣,也非常重视英语词汇的累积,并且还会通过一定的方式去进行练习; 在大学生英语附带词汇水平方面,大部分学生表示扩充额外英语词汇量对于他们来说很难,且大部分学生不能对附带词汇进行熟练的应用,说明他们在英语附带词汇学习上面临较大的学习困难;在英语词汇学习策略上,大部分学生比较注重课本内词汇和句型使用,但对课外接触到的附带词汇不够重视,且练习时间较少,缺乏合理的练习方法;在教师词汇教学方面,大部分教师比较注重英语课堂上对重点内容的巩固以及提问方式,但对学生的附带词汇的掌握,尤其是对词汇的熟悉和熟练掌握仍然缺乏足够的重视。 本研究发现APT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对英语词汇附带习得有一定影响。 但是本次研究测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样本数量足够、实验周期延长一些等,可能会有更深入的了解。这次研究只是一个方向的指引和探索,今后在该领域还需要更大范围的探索和研究。 现提出以下课堂教学策略和建议,以期能提高学生附带词汇习得情况:一是进一步加强和巩固APT 信息化教学模型在阅读课程中的使用,改变学生学习手段。 通过使用信息化APT 教学模型,改变刺激模式,促使学生能够积极组织新信息,有意识地将信息重组,增强词义的推测能力。二是尽可能多地丰富词汇习得的方式,设计出相对应的课堂教学方式,通过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系统的课堂评价。

猜你喜欢
附带实验班词汇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行知实验班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
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权利保护研究
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权利保护研究
第二语言词汇附带习得研究30年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