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E理念下生态学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

2022-04-22 11:54朱利霞常云霞王红星
现代农村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思政理念生态

朱利霞 常云霞 郭 婕 王红星

(周口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农学学院 河南 周口 466001)

课程思政旨在立德树人,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关键问题在教育的各个环节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础,也是进行思政教育的良好载体,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设计教学环节,挖掘专业知识中的思政资源,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达到全课程育人的目的。

生态学作为生物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其内容涉及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数学等多个学科,在生物科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中有重要作用。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集基础理论与技术应用为一体[1]。在现阶段,生态学被认为是连接科学和社会的桥梁,在解决全球生态问题、维护生态安全、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OBE教学理念的本质是成果导向,其基本理念是产出导向、学生中心和持续发展,通过确定目标、设计课程、学生完成课程获得成果的过程,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在整个过程中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人文情怀[2]。将OBE理念运用到生态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和改革中,有助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中的思想道德目标。因此,在生态学教学中,基于OBE理念,注重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融入课程思政,构建“三全”育人格局,是新形势下利用生态学课程进行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将OBE的理念与课程思政进行融合,使二者同向共行,可以有效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1 生态学课程思政现状

1.1 教学目标。从教学目标看,生态学的教学目标侧重知识和能力目标,忽略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对于生物科学专业而言,学生的主要就业去向为中小学教师,团队协作、交流合作能力是该专业学生必备能力。本课程以培养学生运用生态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标,这种能力是综合性的,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态学理论和知识,并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在以往的生态学教学中,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知识储备,但未能将教学内容与思政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导致教学中突出知识的讲授和能力的培养,将生态学与价值引领割裂开来。

1.2 教学内容。目前在对教学内容处理上不能将专业知识点与思政元素相联系,生态学课程思政流于形式。如在讲授生态因子的阶段性作用时,教师照本宣科,仅仅讲授生物生长发育阶段不同对生态因子的需求也不同,生态因子对生态的作用也具有阶段性,没有融合课程思政的内容。

1.3 教学实施。传统的教育模式以应试教育为基础,侧重知识的传授,使得生态学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不能充分利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这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传统教学模式与OBE理念及思政教育的目标背道而驰,学生进行机械式学习,课堂气氛不活跃,甚至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影响了生态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1.4 教学评价。生态学教学评价缺乏知识、能力、素质评价的有机统一。在评价中过多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很少涉及素质评价,不能发挥素质教育的价值引领作用。因此,需要结合OBE理念从不同方面对生态学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2 课程目标的优化

课程思政的主要目的是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要将思政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目标中,在OBE理念下制定基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课程目标。以往的生态学教学目标主要包括知识和能力目标,强调通过对生态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态学的基本理论,掌握自然生态现象与过程的观察、分析方法和生态学的基本实验研究技术,但忽视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结合生态学课程特点与内容,通过分析生态学课程知识模块,挖掘课程内容所蕴含的思政元素,结合师范专业认证中对学生人文素养、团队协作和综合能力的要求,构建生态学课程的包含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教学目标。

根据OBE理念,我们在生态学教学中设置如下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了解生态学研究的国内外进展与发展趋势;学习和认识生物与环境关系、生态因子对生物的影响等基本理论知识;了解生态学与农学、环境科学、经济学等之间的关系。②能力目标:掌握运用生态学理论解决各类环境问题的途径;并能够运用生态学原理设计解决各种生态问题。③素质目标:把握生态学认识生命世界、认识生态环境的特殊视角和解决相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思路,提高学科素养;同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兴趣,建立关爱生命、关爱人类共同家园的生态意识和情怀,在遵循生态规律前提下,正确运用生态原理和方法去开发生物资源、维护生态安全、管理自然环境。

3 教学内容的设计

生态学课程中有较多知识点可以与思政元素相融合,在授课中可以结合生态环境事件、生态环境建设等在课堂中融入思政元素。本着将课程的知识能力目标与素质目标有机融合的原则,将生态学的内容整合为绪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和应用生态学等六个模块。在每个模块内容教学时引入对应的典型案例,达到隐形渗透、自然融入的效果。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筛选部分生态学知识点与思政元素相融合的案例(表1)。

表1 生态学课程思政部分教学内容安排

在讲授生态系统生态学中“生物富集”部分时,以日本水俣病为例引入,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向环境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最终通过食物链达到人类,危害人们健康,并对日本向太平洋中排放核废水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关注当下的生态安全问题,通过集体或小组讨论的形式分享自己的观点,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进行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只有保护生态环境才是保护我们自己,培养学生的生态安全意识。

4 课程教学的实施

要将生态学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要求教师在课前认真学习思政内容,采用全方位育人的教学模式及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显性传授专业知识、隐性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生态学课程在推行课程思政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案例教学、讨论教学等教学方法,利用雨课堂、超星学习通等平台,丰富教学手段。例如在学习应用生态学模块生态工程内容时,线上引入多功能污水自净工程系统的相关内容,指导学生在学习线上资源时利用污水自净系统的思维开展优化生态工程的设计,线下引入河道、地面、挡土墙等传统工程与生态工程的不同效果对比案例,指导学生从构成材料、环境组成、物种间互动、永续性及环境稳定性等几个方面设计生态工程,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的互利共生。学生在学习中,不仅掌握了生态工程的专业知识,也受到了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更为高效的达成生态学课程的思政目标。

5 课程思政的教学评价

5.1 评价指标。思政目标的考核应注重过程性评价,从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出发,结合课程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确定课程环境、教师资源、教学实施和学生学习成果等维度进行评价[3]。在课程环境方面,首先是教学场地,要有能够开设课程的教室和实验室,为课程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硬件条件;其次是要构建课程思政资源库,并保证思政元素有一定的更新率。在教师资源方面,首先是教学态度,教师要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为人师表;其次是知识储备,教师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思政知识;再次是教学能力,教师要能够驾驭课堂,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教学实施方面,首先是课程设计,课程设计中课程目标合理,授课计划安排恰当,教案规范;其次是教学方法,教师要能够运用案例教学、讨论教学、启发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方法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再次是教学手段,教师要能够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及课堂板书等手段,创造宜于学生学习的环境;最后是课程评价,能够在课程结束后对课程思政教学情况进行正确合理的评价并给出恰当的建议,同时能够对学生思政目标的达成度进行分析。在学生学习效果方面,注重从在校作业完成情况和毕业后工作状况等方面进行评价。学生在校时根据其思想状况、交流合作情况、解决问题能力等进行评价;毕业后则通过其在工作单位的表现进行综合考评。

5.2 多元化评价体系。生态学课程的传统考核以终结性评价为主,且主要通过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注重考查学生对显性知识的掌握情况。然而,基于OBE理念的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而且要关注学生获得成果的内涵与过程。课程思政的隐性知识则主要汇集在学习成果的内涵中。对于隐性知识的评价可以从其传授、感知和显化等方面设定指标。其中,传授是生态学教师在整个授课过程中的现身说法,感知则是学生在达成学习成果的同时,既掌握了专业知识又形成一定的意识形态;显化则是学生在掌握和运用生态学知识时其价值观的转变。生态学课程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将自评、互评有机结合。根据OBE理念,教师要根据生态学课程的教学评价,及时修订教学目标,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模式、创新教学载体,在不断改进中实现全方位育人。

6 总结

在生态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将OBE理念作为连接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的桥梁,实现了在专业知识中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个人层面实现思政教育。整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形成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有助于达成着眼大局、服务社会的育人目标。OBE理念下生态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更为完善的适合生物科学专业的思政教学体系,促进专业培养体系的优化,这也是未来思政融入生态学课程教学的方向。

猜你喜欢
思政理念生态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方传芸舞蹈创新理念拾微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秦药新生态之二 药好才是真的好
长抓政治生态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