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洋窑精品黑釉盏的鉴赏分析*

2022-04-22 06:02黄超强
陶瓷 2022年3期
关键词:天目茶碗胎体

黄超强

(南平市延平区灰被天目陶瓷有限公司 福建 南平 353000)

茶洋窑,也称南平窑、葫芦山窑,它是与建阳水吉窑、武夷山遇林窑等齐名的。茶洋窑位于福建省南平市东南约25公里,分布在茶洋自然村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山坡处,南临南福铁路及闽江。茶洋窑创烧于北宋的中期,以青釉、黑釉器为主要代表,集龙泉窑、景德镇窑、建窑、磁州窑和吉州窑等窑系于一身的民间窑场。其优越的自然条件、便利的水运交通、丰富的瓷土资源以及茂密的植被资源等,为茶洋窑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原料和燃料保障。茶洋窑其产品不仅供应国内市场,还销往海外。从宋至清,茶洋窑的发展壮大延续了数百年。据民国《南平县志》记载:“茶洋驿在县治东南金砂里,宋为金砂驿,元间改今名”,见证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荣光。茶洋窑黑釉盏的黄金时代从宋元时期开始,伴随茶文化的传承茶洋窑黑釉盏现今也成为最流行的茶具之一。

1 茶洋窑茶盏的烧制史

茶洋窑创烧于北宋中期,主要的发展阶段为宋元时期,烧造产品主要有黑釉、青釉、青白瓷,还兼烧白地黑花和绿釉等品种,逐渐形成多样化的制瓷格局。黑釉是宋元时期整个福建北部地区普遍烧制的瓷釉品种。茶洋窑的黑釉瓷即使在建窑的影响之下烧制大量的器物,种类也较为多样,以碗、盏为主。茶洋窑黑釉的釉色有乌黑、黑褐等,部分茶碗有兔毫,施釉不及底,多外壁釉层较厚。器胎因含铁量较低,多呈灰色或灰白色,少量呈灰黑色。茶洋窑的黑釉品种中数量最多的当属盏类,宋元时期烧制较多。宋代所生产的黑釉盏多为敞口,口沿微束、斜弧腹、圈足。

明代时期茶洋窑一直处于停烧阶段,当时停烧的原因不祥,无法考证。进入清代以后,特别是清代中期,茶洋窑又开始繁荣,这一时期烧制的产品多以青花为主,器物种类仍以碗、盘、碟、杯等为主。茶洋窑的青花发色多显灰暗,釉面有开片,器胎灰白或土黄,比较细腻,装饰纹样有花卉、草叶、飞鸟等,构图比较简洁,流畅自然。

纵观茶洋窑的的烧瓷史,北宋中期创烧,宋元之际规模最大,烧制瓷器的釉色品种和器物种类最为多样,而这一时期茶洋窑处于大发展阶段,清代烧青花产品,是其制瓷的尾声,几百年来,茶洋窑已成为福建地区著名的民间窑场之一。茶洋窑的这种发展实际上与整个福建境内,特别是闽北地区陶瓷业的发展状况相一致的。其原因是该窑所处的地理位置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由于茶洋窑紧靠闽江北岸,金砂驿(茶洋驿)作为宋元以来交通线上的重要驿站,闽江上游的其他窑口,或者不同窑系各样品种瓷器的流通出海多要在此经过或停歇。此外,宋代泉州港的崛起以及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也进一步刺激了包括茶洋窑在内的福建地区瓷业的发展,建窑、茶洋窑、大口窑的产品才得以外销海外,远至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因此,茶洋窑的兴起与发展同福建地区海外贸易的扩展与繁荣存在着密切关联。在以上两方面因素的作用下,茶洋窑才得以成为福建地区少数的几个文化内涵丰富的古窑址之一。

2 茶洋窑黑釉盏的历史进程

茶洋窑烧瓷规模较大,延续时间长,产品种类也众多。主要烧制的产品有黑釉、青釉、青白瓷,此外还兼烧白地黑花和绿釉等品种。其中黑釉盏多为南宋到元代时期烧制。

南宋到元代时期,品茶人对黑釉盏情有独钟,这与宋元时期社会盛行的斗茶之风紧密相关,斗茶中所用盏又以黑釉盏最为有名,因此茶洋窑烧制黑釉瓷器,在宋元福建陶瓷窑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特别是见证了“一带一路”的荣光。将茶盏捧在面前的时候,品茶人特别容易集中精神,每喝一口茶,都像在与手中的黑色交流,进行一种自省。结合宋代思想中对自我提升的强调,茶盏的黑色主要是一种精神层面的需要。

茶洋窑黑釉盏胎体多呈灰白或灰色,胎骨细腻紧密,也有部分灰胎、灰黑胎,胎骨显得粗松,有些产品胎体内层有裂隙或砂眼,总体来说含铁量比建盏低。

施釉方面延续了建盏的露胎风格,不过施釉线一般不齐。釉层相对建盏较薄,部分产品有聚釉现象,偶尔可见釉滴珠。盏腹外壁上部厚釉、下部薄釉的情况较常见。釉色有黑、酱黑、酱褐等。

此外,还有一类茶洋窑黑釉茶碗被日本人称为“灰被天目”,国内也引用这个说法为俗称。茶洋窑中的“灰被天目”一般瓷胎体多呈灰色、灰白,上部厚釉、下部薄釉,并不是纯粹黑色,多为酱黑色,“灰被天目”盏一度被视为盏中精品。

3 茶洋窑精品黑釉盏“灰被天目”鉴赏

日本收藏的宋元时期传世珍品黑釉茶碗中,有一类被称为“灰被天目”,它在日本茶道上地位非同寻常。早期被日方认为是水吉建窑的产品,但疑点较多。后经过研究,中日学者达成共识,认为“灰被天目”应属于茶洋窑的黑釉茶碗。日本“陶祖”加藤景正在日本镰仓时代末期所创烧的“濑户天目”,正是仿自茶洋窑的黑釉茶碗。

“灰被天目”也称“灰蒙”、“灰冠”、“灰担”、“灰潜”等,是日本用以形容与建盏同类的表面蒙着灰色的器物名称。日本永青文库收藏的一件国宝级“重要文化财”文物,它是一种中型的平肩、深腹、黑釉、束口茶盏,之所以被日本学者称为“灰被天目”是因为它褐黑相交,釉面(被)涂了一层灰在上面似的,故取名“灰被”。实际上它并没有蒙灰,是因窑内气氛、火候、火力增减、釉料比例等因素而产生的釉面成色变化,釉色多为灰黑、灰白色,凡呈蒙灰色的器物多属微生烧、半生烧,但却也有其独具特色的与众不同的美质,深受日本人喜爱,而成为举世珍宝。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的“灰被天目”(见图1),黑瓷胎体多呈灰色、灰白,上部厚釉、下部薄釉,并不是纯粹黑色,多为酱黑色。外盏壁下部泛黄色薄釉,盏腹与足底交界处具有明显的“平肩”特征,挖足较浅,属于茶洋窑的典型器。

富山纪念馆藏灰被天目“灰被天目”(见图2),这只盏釉薄且绀黑,从正面看类似吉州窑。但从底足就可判断出含铁量高,胎体密度大,最后被专家们认定出自茶洋窑。

图2 “灰被天目”,富山纪念馆藏

茶洋窑的黑釉盏“灰被天目”的收藏品远远不止这两件,它的收藏价值已经远高于别的杂釉盏。高桥帚庵著《大正名器鉴》“天目之部”中记录的47件茶碗中,灰被类就有10件。可见“灰被天目”被日本人的奉为神品,也被国人视为珍品。

4 结语

近年来中国黑釉盏文化的复兴,收藏精品茶洋窑黑釉盏也成为了一股新的风潮,这可能与收藏者追求内敛之美的原因分不开。茶洋窑黑釉盏独特的外表是一方面,同时具有很好的手感和不吸水等优良的实用性,成就了茶洋窑的精品黑釉盏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收藏价值。

猜你喜欢
天目茶碗胎体
一种缺气可继续行驶充气轮胎
茶 碗
全钢子午线轮胎胎体帘布稀线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钴粉包覆的铸造WC颗粒在金刚石锯片中的应用
摹古不为终点,出新才有未来
——浅谈天目窑传承与创新,黑与青
陈磊作品
超细CeO2粉末对铁基合金工具胎体组织性能的影响
老佛爷的茶碗
ILFE智意扫地机 天目X660
天目药业5次重组均失败仍要重组 公司靠拖欠薪水美化财报“保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