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归真”紫砂壶的“精”与“雅”*

2022-04-22 06:02周学琴
陶瓷 2022年3期
关键词:泥料气质紫砂壶

周学琴

(宜兴环科园知竹堂紫砂制品店 江苏 宜兴 214200)

“雅”是紫砂壶艺术的关键词,虽然紫砂壶是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但不可否认的是,人们对于紫砂壶的热爱从本质上是对高雅气质的认同与追求。在实际创作过程中,工匠们常将能够代表中国高雅气质的事物结合到壶中,力图从艺术外形到文化内涵均呈现出“雅味”。当代艺术研究时常会借鉴日本对“雅”的理解,不同于中国的“风流”、“雅致”,日本人所认可的“雅”是一种强调“美”的情趣,以“美”作为意识核心的创作,这是一种谬误,早在数千年以前,诸子百家就曾经提出过同样的见解,其不过是随着汉学文化的东渡,传递到日本以现代语境包装后的产物,中国紫砂的美同样是美,但绝不是高高在上的美,而是服务于生活和大众的美。

“归真”紫砂壶(见图1)首先在泥料上就具有浓厚的“雅气”,体现了中国的色彩美学气质。在造型构建上,以竹子作为艺术原型,不仅展现了清新的自然美,更表达了中国独特的竹文化,探究此件作品的“精”与“雅”也是了解紫砂壶艺术与文化之间关系的过程。

图1 “归真”紫砂壶

1 返璞归真的泥料

关于紫砂壶有这样一句诗:“粗胚淬火后,把把显峥嵘”。“粗胚”二字是对紫砂壶本质的真实概括。紫砂壶以珍稀的紫砂泥制成,紫砂泥原矿虽其貌不扬,但经过工匠的精心调和、打制和烧制后便能有金玉之美,又保留着泥土所独有的淳朴感,这是紫砂泥的特色。

此壶所用泥料为段泥,烧制后呈淡淡的棕黄色,颜色清丽婉约。此壶有较强的砂质感,所以壶的表面虽然是十分光滑细腻的,但也可见清晰的纹理感,增强了作品的质朴气息,符合“归真”的主题。创作者也没有过于增强泥料的光泽感,而是使之保持柔和的状态,以表达“归真”的朴素与真实。

泥料完美无暇,体现了制泥工艺的“精”,色彩与质感配合则展现了气质的“雅”。通过泥料的选择精准地表现了紫砂壶制泥工艺与紫砂泥的特征,以及“归真”的艺术主题。

2 竹之“精”

竹子不仅外形好看,且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因此成为紫砂壶创作的主要表现对象之一。通过对竹子的模仿,体现了紫砂壶工艺的“仿生”特征,也凸显出紫砂壶艺术的文化感。此壶在造型设计上对竹段进行了模仿,还增加了竹叶装饰,力求逼真,从形象和工艺两方面表现了竹之“精”。

竹段壶是紫砂壶艺术中的经典款式之一,通常以圆柱为基本结构,此壶也是如此。作品娇小玲珑,更具精致感。壶身底部略宽一些,使壶在纵向上有线条舒展、开阔的感觉,也符合竹段的形态。从顶面与底面看,两个完美的圆形体现了紫砂壶结构的标致和对称,体现了工艺的严谨。筒身由弧面构成,且微微向内收紧,从任意一面看可见壶两侧的腰线,也是竹之形态的艺术化表现。

壶盖与壶身完美融合,壶体的顶面是平整的,细看可见壶盖右侧是波浪形的,与壶身之间同样做到了严丝合缝,这一设计可见独具匠心,增强了作品中的线条艺术感。左侧是纤细的、略带有弧度的壶嘴,从壶身上向外抛出一条优美的弧线,与壶身之间形成了恰到好处的夹角。壶身上方是圆形的提梁,左侧连接在壶身顶面上,右侧连接在筒身上,这样左侧即可看作是提梁的起点,右侧为终点,使提梁线条具有动感。壶盖中央的壶钮是从环形变化而来,左高右低,末端还有延伸感,与提梁的效果是一致的。造型如此处理是紫砂传统制壶经验的一部分,利用人们心理上的延伸在现实的制作中加以形变,从而获得艺术性的加工效果,让人既虚幻又真实地感悟到竹子所给予人的启发。

为了使竹的形象更加逼真,创作者还在壶中进行了装饰。首先壶身上有两段浅浅的横纹,且不是在同一面上的,而是一上一下错落有致,表现的是竹段的纹理。壶嘴、壶钮以及提梁上也有线性的竹节装饰,变为三种形态的竹子,与壶身保持统一。一条纤细的竹枝从左侧提梁下端延伸至壶身上,与清晰的竹叶陶刻装饰相连。竹叶装饰的存在使竹的形象更富有生机,清新之味更加浓厚。竹节与竹叶展现了紫砂壶线条装饰与陶刻工艺,进一步丰富了作品的工艺表现,使作品在工艺与形象两个方面展现了竹之“精”。

3 竹之“雅”

此件作品的“雅”也全在这竹之中,深刻展示了中国独特的竹文化,传承的是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品格,提升了作品的文化境界,同时也表明了文化对于紫砂壶艺术起重要的支撑作用。

竹在中国被人们看作是“君子”的象征,作为“岁寒三友”之一,竹不似松一般阳刚健壮,也不似梅一般娇嫩可人,但却以挺拔的身姿和一身翠衣显得尤为出众,是当之无愧的谦谦君子。此壶身形小巧却标致,是竹的挺拔姿态,象征正直有原则,壶嘴、壶钮与提梁为曲线构成,象征君子的随和与宽容,待人接物都能令人感觉到如沐春风。壶钮与把手似从壶身中生长而出,象征强劲的自然生长力量,是竹历经寒冬而不改面貌的真实本色。

综上所述,此壶表现了正直、勇敢、清白的中华民族精神,正是有这份精神,作品的“雅”才不是空虚的、没有灵魂的,而是能让人发自内心地感受到作品“雅”的力量,由欣赏作品转变为理解与感悟,才能全面体会“归真”之美。“归真”的主题中有返璞归真之意,也含有收归真实之意,工艺塑造带来清新的气质,产生出区别与视觉、触觉之外的味道。

4 结语

竹与紫砂泥都是自然的杰作,它们本就具有“真”的美感,创作者以精湛的工艺用紫砂泥塑造竹的形态,在这一过程中也完成了一次心灵的“归真”。紫砂壶艺术“雅”的气质要依靠文化来实现,这是紫砂壶创作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以此才能彰显紫砂壶艺术“精”与“雅”的独特品质。

猜你喜欢
泥料气质紫砂壶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浅谈紫砂壶手工成型中泥性的应用
AUDI Q7 无畏,是我一贯的气质!
受得起,也是一种气质
西海岸新气质
购买紫砂壶4忌
购买紫砂壶忌4
What’s InsideDoesn’t 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