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在房建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2022-04-22 06:02黄伯辰赵其旺
陶瓷 2022年3期
关键词:精细化施工人员管理人员

黄伯辰 何 倩 孙 钰 赵其旺

(金川集团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甘肃 金昌 737100)

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方法,在房建工程方面有利于完善施工管理关系。在房建过程中,实行精细化管理有利于对房建过程实现全面监督,以便更好控制施工进程与施工质量,进一步保证工程的安全性。

就精细化管理而言,精细化管理是根据条文规范,通过书面化、规范化的程序和手段,使得管理对象能够得以精细、准确的管理。精细化管理不同于从前沿用的管理方式,而是通过管理创新实现管理效能的提升。在管理标准方面,精细化管理提出了更加具体化的管理考核标准。在管理标准具象化的条件下,管理模式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改变,不再依靠从前的管理经验,可以采用更加科学具体的考核方式评价各个管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抽象的管理过程可以得以具象化,从而通过和标准数据的对比发现管理过程中的问题,适时纠正管理中不够恰当的管理行为。

2 精细化管理的操作机制

2.1 操作机制

2.1.1 激励机制

对于企业而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至关重要。如何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如何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取决于企业的激励机制。如果企业具备良好的激励机制,就有利于激发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激发员工主人翁意识,激励员工为企业作出更多贡献。对于部分房建企业而言,项目管理承包制并不稀奇,他们很早就与企业和项目签订了管理承包和管理责任合同书,以此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在管理人员方面,这种项目责任书能够使得管理职责落实到管理人员个人身上,避免出现任何管理盲区,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此外,精细化管理相较于其他管理方式呈现出更加主动的姿态,通过实现主动管理、动态管理减少源头问题。为了提高精细化管理的效能,精细化管理应该鼓励更多员工参与,共享发展成果。

2.1.2 监督机制

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需要监督的环节与流程,因此企业需要培养完善的监督机制。为了保证每一项工作都能够得到顺利完成并保证工作的质量,不仅需要完善的工作执行过程,还需要适时恰当的监督。

通过分析导致项目管理不合格的各个原因,统计出导致项目管理不合格原因中,体制建设占很大一部分。因此,建设良好的监督管理体制,才能促进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通过体制建设明确监督管理职责,促进管理项目体制的进一步改良。

2.1.3 考核机制

图1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流程

考核作为企业管理经营中的重要程序,关系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工作效能。考核通过总结与评价员工的工作成果,给予员工或正面或负面的考核评价,从而影响员工接下来的工作表现。因此,考核机制对于企业经营而言至关重要。对于房建企业而言,正确的考核机制是依据每个员工的工作目标按时进行考核,一般考核的时间间隔为一个月。考核的内容一般为项目完成度、各项目组的配合情况以及对于公司的建议情况。此外,还应当考虑各个员工对于降低公司经营管理成本的贡献,并据此进行工资与奖金的分配。其次,对于项目部而言,应当分阶段制定工程目标,按每个阶段的不同特点与主要目标对员工实行奖励,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2.2 在房建工程施工中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原则

2.2.1 统筹兼顾,强化全员精细化管理意识

精细化管理看似十分抽象,实际上可以作为一种管理方法。对管理者而言,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意识。对于工程施工人员而言,提高精细化管理意识也十分重要。在传统的管理体系之中,每个岗位的工作人员秩序各司其职,这将导致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都不关心管理系统全局。对于质量技术人员而言,他们为了完成工作目标、保证工程质量符合公司要求,往往不顾生产成本采取一些花费较高的生产措施。对于生产管理人员而言,他们往往希望尽快完成施工任务,避免拖延施工进度,从而不注重施工的正确操作方法,甚至可能擅自变化施工顺序。对于材料管理人员而言,为了实现工作程序的有效推进,他们往往不愿意花费时间与精力进行材料采购方面的竞价比价,造成工程成本不必要的上升。对于安全管理人员而言,他们往往以保障生产安全为第一要义,因此采取十分保守的生产方法,导致生产流程缺乏创新。综上所述,成本精细化管理应当深入各个领域的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之中,使得各个领域的管理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尽量实现产品成本的精细化管理,将控制成本、保障品质的目标成为可能。

2.2.2 保障工程施工质量,降低材料损耗

考虑整个产品的施工损耗费用,材料费占成本的主要部分,根据比例计算,材料费在施工项目成本中占七成左右。在建筑企业没有实现有效的精细化管理的情况下,材料费用也相应地没有得到比较充分的利用,造成了物资材料的巨大浪费。不仅提高了生产成本,还不利于环保事业的发展。因此对于企业而言,更应当采取精细化的科学管理方法,在各个生产环节贯彻精细化管理意识,减少生产材料方面的浪费,从而实现成本精细化管理。要做到上述要求,首先应当动态把握材料的各项变化,根据施工进度确定对材料的需求数量,从而据此进行材料的分配与使用。施工单位领取材料后,应当在能力范围内尽量采取较为先进的生产方式,运用较低的成本实现较短的生产周期与较高的产品质量,从而实现整体的生产目标。其次,对于施工现场的把握也至关重要。为了减少因不可控因素造成的材料损耗,应当在施工过程中将所需要使用的材料分门别类进行恰当的保管。考虑到施工具有一定返工率,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也应当采取适当措施减低返工率,减少因返工而造成的不必要的生产成本。最后,对于工程项目部与施工单位而言,应当加强对于施工现场所使用的大宗单位的监管,按时进行清算盘点,防止出现材料不足影响施工进度的情况[1]。

2.2.3 减少和杜绝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房建工程的施工现场,往往是多种施工工序共同发生,现场的施工人员数量较多。由于各个工序对于施工人员的素质要求不太一致,因此施工人员的素质不一会体现得较为明显。因此,施工现场的失误往往无法避免,这将严重影响施工项目的安全性。对于施工单位而言,应当尤为注重施工安全问题,完善各处的防护措施。对于所有应当需要防护措施的施工项目,必须保证防护措施安全可靠。对于不起眼的防护措施而言,还应当根据不同的防护特点设置防护标志,并且定期维护防止防护标识被损坏。此外,还应当格外注重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问题,保障施工人员规范佩戴安全帽等防护措施。一旦发生任何安全事故,应当在及时处理的基础上寻找安全隐患并加以整改,防止安全事故的再一次发生。

图2 施工材料管理流程

3 房建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安全管理麻痹大意

对于所有施工管理者而言,安全都是第一要义。由于房建工程的性质较为特殊,房建工程涉及施工过程中的较多环节,因此需要各方面的施工人员实现共同作业,这给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大障碍。在施工人员防护方面、防护标识的设立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安全漏洞,倘若安全隐患被触及,很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这类安全事故不但可能延缓施工进程,增加施工成本,还会对施工人员的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带来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的双重威胁。这些问题的暴露体现出施工安全管理方面的不足之处,提醒施工管理人员需要定时进行安全排查,提高安全管理意识。

3.2 现场管理执行不力

由于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各种各样的施工材料,因此施工材料的管理十分重要。如果施工人员随意堆放施工材料,可能导致各种施工材料界限模糊不清,不利于施工的规范进行。

3.3 财务管理信息不透明不通畅

房建工程作为规模较大的建筑项目,往往需要用到规模较大的生产资金。作为施工企业而言,如果只是注重施工过程方面的管理,从而忽略了施工资金的管理,将会使得周转资金处于危险状态,威胁着施工工程的正常进行[2]。

3.4 房建工程施工建设管理的工作效率低

在施工过程中,不仅施工效率至关重要,施工管理的效率也对施工工程有着重大影响。对于施工管理者而言,不仅需要准确把握施工流程,更应当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管理好企业的施工流程,保证施工目标能够得到有效实现。然而一些不合格的施工管理者,未能在材料选购与施工过程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而是仅仅只考虑材料的价格,忽略了对材料质量的监督与管理

4 精细化管理在房建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4.1 制定周密严谨的施工方案

房建工程往往以设计为首要环节,在设计工程阶段,需要进行工程建设的规划方案设计,首先制定整体的施工目标,再根据管理人员的不同职责进行细化。这样有利于使得每个施工工程环节的管理者承担自己的管理职责,明确每个环节的操作规范。在工程竞标环节完成后,应当明确房建工程项目各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针对主要问题设计最科学的施工方案,并且在施工环节开始之前使得各个施工环节的参与人员明细施工设计方案,以保证施工过程的规范性与统一性。

4.2 安全管理的优化

对于精细化管理而言,这种管理模式相较于其他模式更加强调各方面细节的处理,因此能够实现更加严密的管理。因此,精细化管理要求把握管理各个环节的具体实现情况,要求根据既定的步骤对各个工作流程实现精确的把握与部署。在安全管理工作方面,应当囊括所有房建工程的全部内容。此外,还应当合理分配各个环节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责。通过精细化管理教育,提升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强调管理人员进行规范化管理、遵守相关条例的重要性。对于施工人员而言,他们是一线操作者,因此更需要掌握全面的安全知识,培养较强的安全意识,从而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规范,避免出现大型安全事故。除去工程的实际操作方面,施工资质方面也是不可忽略的部分。应当对施工资质方面的证明文件进行妥善保管,以便满足施工监管的要求。

4.3 施工人力精细化管理

人力资源是企业宝贵的财富,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追根溯源,企业所有的工作都由不同的人力承担,由不同工作岗位的员工对企业工作加以执行。因此,合理进行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分配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首要工作。对于房建企业而言,通常采取的方式是采用物质激励的方法与管理制度的强制限制对员工的工作加以规范与激励。这种方式固然有效,但由于激励方式过于单一,无法实现员工对企业精神层面的认同与归属感。特别地,由于房建企业的进入壁垒不高,企业间的人员流动较为频繁,如果激励手段不够有效,将会导致员工对企业缺乏归属感,从而增加跳槽率,导致企业人力资源的流失,不利于企业内部长期的稳定发展。因此,企业应当加强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提升员工对企业的信任与归属感。

图3 精细化理念下的人力架构图

4.4 设置独立的管理机构。健全管理方式

如果要实现既定的经济利益,对于房建企业而言,应当完善管理机构。在确定管理机构的实际职能的基础上,集合各个部门,对施工成本进行有效控制。此外,通过信息化科技教育提升管理效能,实行施工责任制。

4.5 对房建材料的精细化管理

在房建工程项目之中,材料成本是支出的主要部分。然而在现实的施工工程中,材料方面的精细化管理仍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根据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房建企业应当实现精细的材料管理,将整体的管理目标分解为详细的具体目标,更加严格地管理材料的进出与使用。

4.6 拟定工程作业质量评判基准

遵守既定的施工程序是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还应当保证在既定时间内完成工程建设。不仅需要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还应当保证施工工程的适当速度。一旦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方面的问题,应当在解决质量问题的基础上保障正常的施工速度,避免由于质量问题造成工程无法及时完成。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房建产业的竞争者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房建企业若要在市场上取得优势竞争地位,更需要采取精细化管理的方式。由于房建施工受到许多其他领域的因素影响,精细化管理能够监管到各个领域的影响因素,从而促进房建企业健康发展,在市场上取得优势竞争地位。

猜你喜欢
精细化施工人员管理人员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与对策探讨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开启精细化监督新模式
宁波港公安局对镇海化工区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摘一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