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生态农业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2022-04-24 06:37谭英姿
大众投资指南 2022年5期
关键词:绿色生态生态农业农作物

谭英姿

(江苏省邳州市陈楼镇水利站,江苏 徐州 221325)

在当今时代,社会发展越来越重视农业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各种农作物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品质要求也愈来愈高。这就要求我们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如何才能既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各种农产品的需求,带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又能有效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将发展农业经济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基于这个理念,绿色生态农业应运而生,并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发展完善。因在目前阶段,如何使各地区的农业生态发展更具特色,更好地促进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每一个农业工作者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目前实施的一些生态农业的切实有效措施,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的原因

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对我国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尤为重要,这不仅符合我国的实际国情,也是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水平,开辟农业生产新途径的需要。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也是一个农业生产大国,我国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很大。然而,受限于有效耕地面积相对较少,因此提高亩产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有效手段。在传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亩产量,往往较多使用了农药、化肥和激素,用于增加亩产量和减少虫害损失。虽然这些农药、化肥和激素的使用,短时期内可以迅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但长期来看,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一方面,单一的长期化肥施用会造成土壤的板结和贫瘠,因而影响该耕地区域的后期农作物产出;另一方面,大量农药的使用更是杀死当地的众多生物,破坏当地自然生物链的完整性。而激素的使用,有可能会在农产品中残留,从而影响食用者的身体健康。因此,发展农业经济,不仅要重视短期的经济效益,更要放眼长远,考虑未来子子孙孙的长远利益,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在提高农业经济利益的同时,更加侧重于对当地自然环境的保护,有效地将农业经济的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结合起来,这是形成健康农业、绿色农业的必由之路。

生态农业可以充分利用动植物的分解作用、微生物的发酵、合成作用等,利用这些生物链中的自然循环,形成良性的生态农业的耕种及管理。在种植农作物时,采用轮作不同的农作物,利用某一农作物的害虫,可能是另一农作物害虫的天敌这一情况,用一种害虫来对付另一种害虫。这样达到消灭害虫的同时,能够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在有效保护了当地自然环境的同时,也节约了前期农业投入的成本。此外,收集野外遗弃的动物粪便以及饲养场动物粪便,一是清洁农村土地、净化农村的环境,避免将动物粪便直接排入河流中污染环境;二是收集这些动物粪便后,可以作为播种农作物的有机肥料,实现减少化肥的使用,促进自然生态平衡,保护当地的生态圈。由于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未施加农药和化肥,因此生产出有机农作物,这样的农作物市场价格远高于同类非有机作物的价格,从而提高当地的农业经济。不断进行这种良性的农业生产循环,进而源源不断的生产和提供更多的绿色环保产品。在控制减少农业成本的基础上,实现农业产出的增加,同时也保护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因此,发展这种绿色、生态、环保、有机农业可以更加有利于维护当地的生态圈平衡,而食用这些绿色有机农作物也有利于人体健康,减小农药、激素等物质对人体健康的损害,不断促进当地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发展绿色生态农业,通过绿色有机农作物单价的提高,从而增加当地农民及政府财政的农业经济收入,提高农业生态效益。这种农业发展模式不是以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换来的,而是在保护当地环境的条件下发展的绿色生态农业,因此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经济。

绿色生态农业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的品质、营养和口感,还可以促进各类资源间的转换,变废为宝,更好地利用现有资源并保护当地自然环境。因此,绿色生态农业的大规模发展,不仅可以促进当地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农业经济的发展质量,而且着眼长远,功利子孙。

二、生态农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一)生态农业有效调节当地生态环境

由于我国前期大量农药及农业化肥的使用,使得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比较严重。许多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生态环境遭到比较严重的破坏。这些已成为制约目前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许多农产品,不仅达不到绿色有机农产品标准,有的甚至查出农药残留超标,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安全。因此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长期的、根本性的农业发展方式变革,执行绿色、环保、生态农业发展,才能有效改善当前农村的生态环境。我们必须从根本观念上改变过去粗放式、无序、急功近利的农业生产方式,立足长远、立足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当地的自然生态资源,特色化发展农村经济。不搞过度开发,以生态环境保护为着眼点,建立可持续发展新型农业生产体系。在发展绿色、环保、生态农业的过程中,要持续调研农产品消费市场。根据人民群众对农产品的需求变化情况,不断调整农作物品种并提高农作物的质量,以满足市场对农作物的基本需求,进而调整农村产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同时,结合当地的农业经济产业特点,重点突出农业生产的区域优势地位。

(二)有利于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模式

长期以来,农业生产一直是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和发展重点项目,我国古代就存在着“重农轻商”的观念。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一直十分重视农业经济的发展,出台了许多农业相关的支持政策,也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健康飞速发展。但前期囿于对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认知不足,没有形成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农业经济发展概念。因此前些年农业经济发展较快,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也明显提高,但这种农业经济的发展也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不加控制地使用化肥、农药和地膜,造成了严重的土地污染和水资源污染。许多这些难以降解的物质,如塑料制品,高分子聚合物等,已经造成很多土地和水源无法使用。目前各地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积极倡导生态农业、绿色生产,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变废为宝。这种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提高了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并保护当地自然环境,从而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调整农业经济结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提倡高质量生活。无农药绿色食品和有机蔬菜逐渐成为现代人的宠儿,这些绿色、有机农作物的价格也是不断攀升,且供不应求。因此,推广绿色生态农业不但能够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同时也越来越受到大众消费者的欢迎。但在具体实现绿色、可持续农业经济的环节中,如何结合当地的农业特色,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探索更适应现代生活需要的农业发展模式,已成为各地方政府解决农业经济难题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做到大力发展当地的生态农业,必须加大对地方农作物的经济投资力度,并从科技上提供技术支持。此外,各地政府还应该大力推广生态农业产业,在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维持当地整个自然生物的生态链动态平衡,并着力打造完整的商业供应链,这些对于促进当地绿色、生态、健康、可持续农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四)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

首先,绿色生态农业的实施丰富了农产品种类,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多元化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其次,推广生态农业,促进农业生产过程中有机肥料和农药的科学使用,努力实现绿色无污染生产,避免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最后,生态农业的实施更加注重农产品种植的科学性和周期性,避免因不合理使用土地而导致土壤养分的减少,实现更高的生态效益。

另外,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要综合发展农业耕种与畜牧养殖相结合。例如,在种植水稻的田地里,可以进行稻花鱼等鱼类养殖。这样农民不仅有水稻种植的经济收入,而且同时也会有养殖鱼类的经济收入。并且在养殖过程中,鱼类的粪便可以作为水稻的肥料。又如,在果园种植的山上,同时可进行鸡、牛、羊等生物的养殖,实现农、牧之间的良性循环。

再如邳州市陈楼镇的陈楼村为例,在镇领导的规划下,积极创建徐州市的特色田园乡村。田园乡村是一种将生态农业和休闲旅游,以及山村田园美食相结合的特色乡村综合科学发展模式。这种农业发展模式以生态农业为基础,同时结合乡村生态环境建设,用当地的优美自然环境和农业特色美食来吸引游客,从而提高农业经济收入,实现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

因此,推广绿色生态农业不仅具有经济上的意义,更具有社会效益,是推动国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

三、我国生态农业实施中的推行措施

(一)加快创新生态农业发展理念

为了更快地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就要求创新生态农业发展观。在农业的发展中,必须将农业生产理念、工业化理念及产业化理念有效地结合起来,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生产产量,丰富农产品种类。

例如农用地膜技术的应用,通过覆盖农用地膜,可以有效提高土壤的温度,并减少土壤里水分的蒸发,不仅可以缩短农作物成熟的时间,而且还可以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口感。又如农业种植的温室技术,人工提升种植的温度并控制合适的湿度,使各类农产品能够突破地域限制,从而使不同地区的农产品种类更加丰富。特别是目前比较先进的地热温室技术,这项技术主要是采集和利用地球内部的天然热量,采用地热来提高温室栽培的温度,是一种绿色无污染的农业技术。

应用科学管理模式,保证了农产品产量,农业经济得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例如,在扩大原有的农作物产业基地前提下,可以建立示范基地,进一步扩大优势农产品的输出。积极建设大棚,丰富农产品种类,创造特色小镇,使当地的休闲观光农业更加高效的发展。

(二)建立生态农业技术保障体系

实际工作中,要组织专家针对生态农业发展的有关问题进行认真讨论,制定各种生态农业管理认证技术、产品认证体系、评价指标规范等相关技术,不断提出品种改良和品种培育。

同时,要在生产和管理上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持。例如,利用目前发展火热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建立农作物种植管理的数字化管理技术和集成物联网技术。积极在农业生产中推广使用智能识别、卫星遥感监测、智能机器人等现代化装备的使用。例如,采用集成物联网技术,可以进行农作物生长情况的全过程远程监控。农业科技人员可以在集控室对农作物耕种区的环境情况、例如温度、湿度等进行监控和调节,同时还可以监控农作物的长势、病害虫情况等。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如采用图片影像智能识别技术,可以识别出农作物出现的病害虫类型、特点等。最后再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数据库检索和比对农作物的病虫害的特征,选用无污染的物理防治措施来消除有机农作物中的病害虫。

此外,还要推广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智能化应用。积极应用农业电子科技商务,进行农作物交易市场、农贸市场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改造,实现动态实时农产品交易情况的全产业链数据收集和智能数据库体系。这种智能数据库体系的建立和应用,能够及时分析目前农产品市场情况,并据此情况做出合适的农产品交易决策,实现农业经济效益最优化。

只有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农业经济相结合,生态农业才能适应未来农业生产的发展。

(三)完善观念和制定具体措施

我国的生态农业实施时间不长,许多观念和措施仍在完善中。生态农业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而不断地更新和发展。农业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这些都会影响生态农业的发展。因此,生态农业的发展,也是一个动态更新的过程。因此要求我们不断去完善生态农业观念,制定更加详细和合理的措施。

为了保证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当地政府还可以更好地发挥自身区域优势,指定和完善当地的有关特色发展政策。以江苏省邳州市陈楼镇为例,镇党委、镇政府大力发展当地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目前已建成万亩果园示范区、万亩油栗种植基地,以及精品农业特色示范区。陈楼镇的精品农业示范区总面积大约5000多亩,主要种植品种为当地的特色葡萄、草莓和其他特色果蔬。精品示范园区现建成约1500多座农用温室大棚,每年亩产值超过1.5万元,有效带动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突出特色、完善生态农业发展观念,并制定出具体的措施,才能保障邳州市陈楼镇生产出更好地无污染的绿色、有机农产品。

四、结束语

我国生态农业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方式,它以中国传统农业为基础,结合现代化新技术,因此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可行性。尽管当下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和问题,但可以预见,随着我国农业政策体系的完善、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和生态文化功能的挖掘,生态农业的优势将逐渐显现,能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路径。

猜你喜欢
绿色生态生态农业农作物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绿色生态园里的“小康”人家
绿色生态的企业担当
第八届“一带一路”食品安全与生态农业论坛
安乡县发展生态农业的实践
保证粮食安全,发展生态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