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人性化护理观察

2022-04-25 08:02
健康之友 2022年9期
关键词:肾功能人性化肾病

李 敏

(齐河县人民医院 山东 德州 251100)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7月-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30名住院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入组进行研究,其中男病患14名,女病患16名,年龄范围在54-82岁之间,患病时长5-22年。全部参加研究的患者,所有参与实验的患者,对此次研究均知情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此次研究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保证此次研究的准确可比,先对此组糖尿病肾病患者实行传统护理方法。护士在进行护理之前先告诉患者有关的透析知识。在对患者实行了传统护理方法以后进一步实行综合护理方法,详细内容如下:①心理护理。一般情况下,需要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就说明了患者的疾病情况非常严重,所以心理负担比较大,非常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的情况,进行治疗的时候配合度比较低。因此,护士就要做好心理护理,定时进行沟通,向患者讲解透析的作用,要注意的事情,对造成患者消极情绪的原因进行及时的解决,并且向他们讲解治疗成功的病例,增加他们的治疗信心,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进而和医生、护士友好相处[1-2]。

②动静脉瘘护理。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的主要护理方法是动静脉瘘护理,治疗总过程的90%是动静脉瘘护理。桡动脉一端血管是创建前臂动静脉瘘的经常使用的方法。通过进行人工肾专门使用一次性打孔旋转穿刺针,选择穿刺位置,血管穿刺位置距离内踝吻合口5~6厘米以上,采取扣式进行穿刺[3]。整个穿刺过程要保证无菌操作,以防发生感染的现象,对抗凝情况进行密切关注,以防静脉血栓的发生。

③导管护理。导管通常情况下分成长期管和短期管两种。在患病的初期阶段,通常情况下做不到或者做不成短管。一般情况下糖尿病患者血管能力不太好,不存在内瘘或者内瘘情况不好的情况需进行长期诊治,在进行插入长期管之前的功能不好。因此,要保证每项操作都要无菌化,这是预防发生感染的重要步骤。护士在进行上下透析机动作之前,一定要进行完全消毒和做好防护工作,一定要确保带上无菌手套和口罩。护士在做好血液透析工作以后,就要更换透析导管肝素帽,并且对导管进行严格的清洗和消毒,以防造成患者出现细菌感染。患者如果发生了导管位置出现红肿的情况,要立刻告诉医生[4-5]。护士每天要测量和记录患者的身体温度情况,告诉患者一定要确保导管周围的皮肤是干燥的,在进行沐浴的时候皮肤上要包上塑料薄膜,对导管进行保护以防发生感染。

④皮肤护理。因为糖尿病肾病患者身体内含有比较高的糖分,因此可能会造成吞咽能力和皮肤适应性有所降低,并且会使患者对外面病毒的抵抗能力降低。这就要求护士告诉患者要自始至终保持皮肤的清洁,需要的时候要定时更换内衣。护士要告诉患者家属每天为患者擦洗身体至少1次,并且要注意不要划伤皮肤。

⑤饮食护理。糖尿病患者因为身体内的含糖量较高,所以在饮食上需要多加注意,应该禁止食用含糖量较高、含脂肪量较高的食物。另外,患者还应进行补充质量较低的蛋白质,和进行补充必要的氨基酸蛋白质。

⑥观察病情。护士在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就要对透析过程中的身体指征进行实时观察,一旦发生异常状况要及时告知医生。并且,要保护好患者的血管,保证整个透析过程都是无菌操作。

⑦运动指导。糖尿病肾病患者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做些适量的有氧运动,以降低不良心理,增强身体素质,使身体内的胰岛素产生更多。护士就要结合患者的实际疾病情况,对其进行指导如何进行运动,包括运动强度、运动时间等,以免使肾小球承受过大压力,造成肾功能受到损伤。

1.3观察指标

对护理之前和护理之后的指标情况进行对比。血糖得到控制:患者进行治疗护理以后,饭后2小时血糖<8.9mmol/L,空腹状态下的血糖<7.2mmol/L,糖化血红蛋白值维持在4%~7%之间。血糖没有得到控制:患者在进行护理治疗以后,饭后2小时血糖的指标值、空腹状态下的血糖指标值、糖化血红蛋白的值没有低于以上的标准。肾功能发生好转:患者在进行护理治疗以后,血尿素氮范围为2.9~7.5mmol/L,血肌酐范围为44~133umol/L,内生肌酐的清除率范围为80~120mL/min。肾功能没有发生好转:患者在进行治疗护理以后,内生肌酐的清除率、血肌酐、血尿素氮没有低于上述标准。

1.4统计方法

2 结果

2.1人性化护理之前和之后患者的血糖控制和肾功能好转情况

患者经过人性化护理以后,血糖的控制概率和肾功能都出现了提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护理之前和护理之后患者的血糖控制和肾功能好转情况

2.2护理之前和护理之后患者发生并发症情况比较

进行人性化护理之前,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是13.33%,远远高于实行人性化护理之后的发生并发症的概率,组间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表2 护理之前和护理之后患者发生并发症情况比较(n,%)

3 讨论

人性化护理和传统护理方法有很大的区别,人性化护理更加人性化、更具合理性和规范性[6]。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进行透析过程中,更加需要实行人性化护理,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从饮食方面、心理方面、环境方面等多方面进行干预。心理护理可以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采取针对性的心理询问,减少患者的负性心理,提升患者的治疗顺从性。采用环境护理,可以更好的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提供更好的住院环境。采取饮食护理,对患者的饮食情况进行指导,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7]。此次研究结果表明,患者经过人性化护理以后,血糖的控制概率和肾功能都出现了提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进行人性化护理之前,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是13.33%,远远高于实行人性化护理之后的发生并发症的概率,组间差异明显,(P<0.05)。

总而言之,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血液透析以后采用人性化护理方法,患者的血糖得到了控制,肾功能得到了好转,并且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肾功能人性化肾病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优质护理对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的改善评价
分化型甲状腺癌碘治疗前停药后短期甲减状态下甲状腺功能与肾功能的相关性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积极面对肾病,康复丰富人生
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护理体会
延续性护理在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