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白内障手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2-04-25 08:03孙德云
健康之友 2022年9期
关键词:白内障情绪手术

孙德云

(临沂市人民医院 山东 临沂 276000)

白内障是目前影响中老年人健康的一种高发眼科疾病,目前导致该病发生的因素尚未明确,发病后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视力功能障碍,若病情控制不佳最终会导致失明。目前临床针对该病通常会采取手术治疗,但因受病情影响大部分患者的心理及情绪较差,加之患者对疾病及手术知识掌握度不足,因此会增加患者过度焦虑恐慌情绪[1],最终使患者的治疗配合度减弱,影响手术效率及安全性。而且术后由于老年患者自理能力相对较差,若护理不当极易发生多种并发症,最终会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2]。所以针对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应积极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通过良好的护理管理提高患者手术效率及康复效果。为此,在本篇文章中笔者详细分析了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应用在老年白内障患者手术护理当中的临床效果,具体详情已在文中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随机筛选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间在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老年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护理治疗,组别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男女患者比例为16例/14例;患者年龄区间为60-75岁,平均年龄值为(67.5±3.5)岁;观察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7例/13例,患者年龄区间为60-76岁,年龄平均值为(68.0±3.6)岁,组间患者基础资料比较差值较小(P>0.05)存在临床可比性。

纳入标准:(1)此次研究中的纳入病例均符合老年白内障手术要求;(2)纳入的病例临床资料完整;(3)患者语言功能未完全丧失,且智力功能正常;(4)所有纳入的病例和家属了解本次研究内容后自愿签署了同意书。本次研究的内容和目的均由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和批准。

排除标准:(1)患有先天性智力功能障碍的患者。(2)传染性疾病较为严重的患者。(3)患有较重的精神类疾病患者。(4)患有非良性的肿瘤患者。(5)存在心血管及肝肾脏器疾病较重患者。(6)存在手术禁忌症患者。(7)护理治疗依从性较差的患者。

1.2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对照组手术期间行常规护理,主要内容为派发相关健康知识手册、给予患者常规的健康教育及用药指导、告知相关注意事项以及康复指导。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干预,(1)入院当日: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要对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存在的其他合并症情况、认知程度、生活习惯等进行评估了解,要充分掌握以往临床中存在的护理不足之处,根据掌握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2)手术前一天:护士要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将疾病的发生因素、手术方法及效果、术后相关注意事项、护理方法、合理饮食以及良好心态的重要性告知患者,使患者的认知度、依从性得到提高;给予患者更多的鼓励安慰,正确解答患者提出的各项疑问,缓解患者过度焦虑情绪。并且为患者提供舒适的住院环境,尽量减少病房内的人员流动,可适当在病房内播放舒缓音乐,增强患者围手术期的身心舒适度。(3)手术当天:做好术前各项准备工作,并再次同患者进行交流,了解其情绪变化情况,给予患者鼓励安慰,告知患者不良情绪对手术的影响,提高患者的自控能力;同时要加强对手术室的卫生管理,手术期间要加强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监测,告知患者手术期间避免咳嗽及打喷嚏。运用娴熟的护理技能与医生进行配合快速实施手术。(4)手术后第1天:加强对患者术眼的卫生管理和包扎处理,帮助患者调整正确的体温,并嘱咐患者不可用力挤眼和揉眼,要加强术后的卫生管理,避免感染发生。同时帮助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饮食要采取营养均衡以及易消化为主,忌食辛辣以及刺激性食物。(5)出院指导:在患者出院前要耐心告知相关注意事项以及生活中患眼不可进水。并要遵医嘱正确使用抗生素和滴眼液,生活中要避免剧烈活动和震动,防止振动而引起眼内出血情况。

1.3观察指标

(1)使用汉密顿量表评定组间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情绪,满分为100分,最终取得分值越高表示焦虑越重。(2)通过自拟调查问卷表评定组间患者依从性,十分为最高分,分值越高表示指标越好;(3)将观察与对照两组患者术后发生的并发症情况、治疗前后视力功能、屈光度和住院所用时间进行详细记录对比。

1.4统计方法

2 结果

2.1两组评分指标对比情况

护理前观察与对照两组各评分指标结果对比显示(P>0.05);通过护理后与对照组结果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焦虑情绪和依从性均得到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的视力功能和屈光度恢复均较好,两组各项指标结果对比差值为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表2。

表1 两组护理结果对比

表2 两组指标对比情况

2.2两组指标对比详情

最终结果显示,通过护理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住院时间显著缩短,两者差值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各指标对比详情

3 讨论

白内障是目前影响中老年人健康的一种高发眼科疾病,其发生与年龄、遗传、环境、营养以及代谢障碍等因素有着密切关联,当发病后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晶状体混浊及视物模糊等症状,且若病情得不到良好控制,患者的视力功能会逐渐减退,因此会给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目前临床针对此类疾病通常采取手术治疗,通过手术治疗帮助患者恢复视力功能[3]。但在临床治疗中发现,大多数患者手术期间会存在过度焦虑情绪、配合度差以及术后自我管理能力差等情况,从而会增加临床治疗难度和并发症发生概率。所以针对白内障手术患者需要加强临床护理干预,通过良好的护理管理及时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和负性情绪,进一步提升临床手术安全性及效果[4]。为此,本篇文章中对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采取了临床护理路径服务,最终取得了较好的干预效果。此护理方案通过加强风险评估,充分掌握患者存在的各类风险因素,开展合理性的护理计划。并且在手术前一天及时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认知教育以及情绪引导干预,可及时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减轻患者的过度焦虑恐慌情绪,最终提高患者的配合度[5]。同时加强对患者的环境护理,使患者保持良好的身心舒适度;手术当天通过加强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患者情绪安抚工作、术中密切监测患者各指标变化和与医生的良好配合,提高手术效率和安全性;术后当天通过加强对患者的监护管理、饮食管理以及出院指导,降低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概率,提高患者身体康复效果[6]。

综上所述,将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运用在老年白内障患者手术护理当中,对于提升临床护理质量、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增强患者配合度、促进术后康复效率以及提高视力功能恢复效果起着关键性作用。

猜你喜欢
白内障情绪手术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轻松做完大手术——聊聊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手术之后
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
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临床探析
过多晒太阳有害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