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教学培养大学生法治素养探赜

2022-04-27 13:02于振梅夏茂香
成才之路 2022年10期
关键词:法治素养思政课教学立德树人

于振梅 夏茂香

摘 要:在全面建设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只有注重提高大学生的法治素养,才能真正培育知法、守法、爱法、护法的高素质人才。文章简述高校思政课教学培养大学生法治素养遇到的问题,分析高校思政课教学培养大学生法治素养的重要意义,并从以法律案例来开展法治教育、积极创设互动讨论的课堂环境、积极构建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模式、积极开展法律实践教学活动四个方面探讨高校思政课教学培养大学生法治素养的路径。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教学;大学生;法治素养;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2)10-0025-03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未来社 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当代大学生处于“两个一百年”交汇的关键时期,其法治素质的培育关乎党和国家 的前途命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高校如何将法治教育纳入思政教学全过程,科学全 面地提高大学生包括法治素养在内的综合素质,全 方位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是值得重点研究的课题。法律常识在高校思政课教材中占据一定比重,但思 政课堂教学不仅要向学生讲解基本法律常识,更要 帮助大学生树立法治意识,让大学生掌握一定的法 治思维,引导大学生积极利用所学的法律知识来分 析和判断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法律问题,实现大学 生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在全面建设法治国家的进程 中,只有注重提高大学生的法治素养,才能真正培 育知法、守法、爱法、护法的高素质人才。下面简述 高校思政课教学培养大学生法治素养遇到的问题,分析高校思政课教学培养大学生法治素养的重要 意义,并从几个方面探讨高校思政课教学培养大学 生法治素养的路径。

一、高校思政课教学培养大学生法治素养遇到的问题

思政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目前已经成为各所高校培养大学生法治素养的重要抓手。为了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作用,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法治素质,高校一直在探索高效的法治教育模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就现阶段来看,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培育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法治素养培育方式较为滞后,导致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大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为了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法治素养,教师有必要顺应新时代的教学要求,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大学生对法治知识的学习兴趣。但从目前思政课教学情况来看,部分思政教师往往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只要求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学习法律知识,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真正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部分教师既没有创设生活化的法律情境,通过结合实际的生活情境来讲述法治知识,将法治理念融入大学生的生活实践之中,也没有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法治教育内容的拓展及延伸,难以激发学生对法治知识的学习兴趣。其次,部分教师未能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思政教师对培养学生法治素养缺乏应有的重视和认知,往往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考证考级以及就业率。这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思政课教学效果,难以真正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高校思政课教学培养大学生法治素养的重要意义

1.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途径

思政教育和法治教育能够相互促进,教师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开展法治教育活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途径。科学的法治教育,能够整体优化学生的法治认知,促使他们结合自身的专业发展来学习与专业相关的法治知识,积极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科学的法治教育还能够积极引领学生投身于法治社会、法治中国的建设之中。可以说,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中开展法治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能夠整体提高思政课堂教学质量,打造高效思政课堂,全方位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2.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在法治国家的建设过程中,大学生是重要的参与主体。大学生是法治国家建设的关键力量及储备力量,只有他们自身具备较强的法治素养,只有他们真正认同法治国家的建设目标,才能自觉主动地投身于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之中。因此,高校要注重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法治素养,促使大学生从思想观念上进行自我转变,不断增强自身的专业能力,为以后走出校园贡献力量夯实基础。

3.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在大学生“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科学全面地提高他们的法治素养,能够帮助他们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同时有效约束自己的行为。未来社会岗位对大学生综合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他们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更要求他们具备较高的法治素养。可以说,高校积极有效地拓展思政教育内容,完善思政教育体系,科学精准地开展法治教育,全方位培育大学生的法治素养,是大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

三、高校思政课教学培养大学生法治素养的路径

高校在思政课教学实践过程中科学全面地培养大学生的法治素养,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要想行之有效地培育大学生的法治素养,必须依托于科学且高效的培养路径。下面,从以法律案例来开展法治教育、积极创设互动讨论的课堂环境、积极构建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模式、积极开展法律实践教学活动四个方面探讨高校思政课教学培养大学生法治素养的路径。

1.以法律案例来开展法治教育

在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中,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制约,部分思政教师仍然习惯于采用理论灌输的方式,或者要求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形式来进行强化记忆与认知,这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法治教育的整体实效,也难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因此,思政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引入鲜活的法律案例,突出法治课程与学生生活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法治教育的重要性,精准全面地把握法治教育的重要价值。传统的思政课涉及较多的法学理论知识,这部分内容较为深奥,学生在理解过程中极有可能出现较大的认知障碍,甚至还可能出现学习抵触情绪。而鲜活的法律案例,能让大学生充分了解法律与自身的距离及关系,通过案例分析深刻认识法律的内涵和案例背后所隐藏的法律意义,继而更好地投身于法治知识的学习与实践之中。教师在选择法律案例时,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既要结合法治课程内容来精选法律案例,又要注重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以生活化的法律案例来积极开展法治教育,真正提高学生的法治认知水平。

2.积极创设互动讨论的课堂环境

大学生是思想活跃的群体,他们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愿意表达自身的观点,愿意抒发自身的情感,愿意分享自身的认知。鉴于此,思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积极创设互动讨论的课堂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展开讨论,积极分享自身的认知,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提高法治素养。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为每个学生设置相应的探究任务,鼓励学生在合作情境中加深对法治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切实提升自身的法治素养。在合作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就法律要义展开探讨,也可以就法律案例进行分享,还可以就司法实践展开分析。可以说,这种互动讨论的课堂环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还可以采用课堂辩论的方式,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正所谓“理不辩不明”,要想培育大学生法治素养,就离不开激烈的讨论以及有效的辩论。为此,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将学生分为不同的阵营,就某一法律辩题来进行科学的辩论。高效的辩论过程,事实上是学生进行自我肯定、自我否定、自我探索的过程,是学生进行知识输入与输出的过程。

3.积极构建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模式

在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要想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法治素养,离不开高效且科学的教学模式。随 着网络教学的深入发展,高校有必要积极构建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模式,创设良好的法治教育环境,多方面培养大学生的法治素养。在课前环节,教师可以依托互联网技术及各类移动 APP,积极为学生布置课前预习任务,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有效地进行线上自主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线上自主学习,学生对法治教育方面的内容能有深入的认知,同时学生可以将学习困惑或者相关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以便教师在线下教学中就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集中答疑解惑。在课中环节,为了幫助学生形象而生动地学习法律内容,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法治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内容比较抽象,部分学生难以理解,教师若采用老一套的平铺直叙的授课方式,则容易引发学生的抵触情绪。鉴于此,教师可以积极利用多媒体技术,形象直观地进行授课,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真正提高学生的法治认知水平。在课后环节,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教学资源的有效拓展,行之有效地丰富学生的法治认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比如,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提出一系列法律思考题,让学生在课后通过查找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回答,并将答案通过网络平台发给教师,便于教师点评。

4.积极开展法律实践教学活动

在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要想有效地打造高效课堂,教师还应该积极开展法律实践教学活动。要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个性特点,精心组织多元化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所学法治知识的认知水平。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来创设模拟法庭,引导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依托扎实的法律理论知识来进行法律实践演练。通过模拟法庭活动的开展,学生的法治知识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检验,法治知识应用能力也能够得到有效的锻炼。为了开展好法律实践教学活动,教师应该积极寻求学校的支持,创设良好的校园法律文化环境,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启发学生。

总之,在大学生成长与发展过程中,法治素养的培养是关键一环。在全面建设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只有注重提高大学生的法治素养,才能真正培育知法、守法、爱法、护法的高素质人才。高校教师要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通过以法律案例来开展法治教育、积极创设互动讨论的课堂环境、积极构建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模式、积极开展法律实践教学活动等方式,科学精准地深化大学生的法治认知,真正提升大学生的法治素养。

参考文献:

[1]姚佳.思政教学中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04).

[2]唐仕钧.论高校思政教学中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5(29).

[3]钱丽欣.探讨解决中学生思政教学中有关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途径[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10).

[4]姚莉.为全面依法治国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J].人才资源开发, 2019(01).

[5]李婧,王亚新.新时代大学生法治精神培育的重大意义及其实践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2021(01).

[6]章彬.新时代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路径研究[J].法制与社会,2020(31).

[7]张宇博,梁艳.全媒体视角下高校大学生法治素养提升对策研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3).

[8]杨忠明,刘颖.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发展回顾与展望[J].思想教育研究,2018(11).

Exploration of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Legal Literacy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Yu Zhenmei, Xia Maoxiang

(Changchu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2, China)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 country ruled by law in an all-round way, only by paying attention to improving the legal literacy of college students can we really cultivate high-quality talents who know, abide by, love and protect the law.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legal literacy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legal literacy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explore the pat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 legal literacy from carrying out legal education with legal cases, actively creating a classroom environment for interactive discussion, actively constructing an online and offline interactive teaching mode actively carry out legal practice teaching activities.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college student; legal literacy; establish virtue

猜你喜欢
法治素养思政课教学立德树人
司法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治素养现状分析
高校思政课教学案例库共享社区化模式探索
浅析高职院校法治意识素养的培育和养成
职业教育背景下应用本科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创新路径思考
完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路径选择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素养提升对策研究
孟子学说中的教育思想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