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以悲为美的审美趣味

2022-04-27 21:52唐霞
文学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唐霞

内容摘要:散文以独抒性灵为要,理解并分享作者的情感和独特的人生体验是散文阅读教学的重点。郁达夫以悲为美的审美趣味是《故都的秋》写作亮点,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理解并欣赏以悲为美的审美趣味,需界定以悲为美的概念,寻找以悲为美的理论依据,并且设计相关教学片段,增强散文阅读教学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故都的秋》 以悲为美 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作为一篇经典散文,文章结构清晰,内容简明,情感鲜明,把握文章结构、理解文章内容与主旨是学生已经具备的学习能力,然而这些内容依然是课堂教学的重点:抓住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欣赏北国秋景,感受作者对故都秋景的赞美。课堂上教学生已知的东西,即使说得天花烂坠也不能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学生在课堂上一无所获,语文素养的提升无从谈起。立足学情是阅读教学设计的起点,教学实践发现:不能理解《故都的秋》美在何处,是学生理解难点。《故都的秋》与学生的距离产生于“以悲为美”的審美趣味,这与儒家积极入世的正统思想相违背。在日常世俗中,欣欣向荣的生命是正价值,而衰败的生命是负价值,衰败的生命,哀怨的情感往往不被中国传统所肯定,因此学生能理解和欣赏清而静的北国之秋,却不能理解悲凉的故都之秋美在何处。一篇文章之所以能影响学生是因为它以情动人,如果学生连作者的审美趣味都不能理解,只是把握了文章内容结构,对比、照应的写作技巧,无异于舍本逐末,缘木求鱼。因此《故都的秋》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如何在文本细读中让学生与作者“以悲为美”的审美趣味产生共鸣。

一.以悲为美的概念

为了更好地理解郁达夫以悲为美的审美趣味,笔者将从审美对象,审美标准,审美体验三个方面阐述何为以悲为美。

1.审美对象

审美活动的三要素,即审美主体,审美对象,审美过程。审美对象包括人、事、物,以悲为美的审美对象是抽象概念词“悲”,具体表现为人或物的生命状态的悲,如衰败生命、死亡生命,或者是故事的悲剧性结局。“悲”与“喜”相对,从世俗实用角度出发,我们倾向于以喜为美,即真、善、美,因为以喜为美更符合人的道德判断和情感需求;而以悲为美,悲可组词为悲伤、悲哀、悲凉等,由此可见,一切能引起人悲感情绪的事物都是以悲为美的审美对象。比如中国传统士大夫伤春悲秋情结,以落花、木叶、秋草、秋雁、秋雨等事物作为审美对象,即以悲为美。《故都的秋》中以秋蝉、秋雨、破屋、槐树落蕊、破壁腰中的牵牛花等衰败景色作为审美对象,体现了以悲为美的审美趣味。

2.审美标准

从美学角度,情感是审美的标准,即引发人情感体验的则为美,没有情感则不美。比如《红楼梦》中的薛宝钗才貌双全,性格方面也比林黛玉好,但是大多数读者喜欢林黛玉,因为薛宝钗常常压抑个人情感,是个冷美人,而愿为爱而生为爱而死的林黛玉将情感放在第一位,因此林黛玉是美的,讨人欢喜的。人的审美受到客观因素影响,比如社会公认的审美标准;但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自身审美取向也影响人的审美活动,比如南唐后主李煜多以春花秋月为审美对象,而毛泽东审美对象多充满磅礴之气,这与人的性格、志向、身份等因素有关。审美,不一定是漂亮的,只要有情感,引发人情绪情感体验的则为美。在《故都的秋》中,因为悲凉之景触发了郁达夫对生命的思考,作者因此分享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从而使得文章富有情感美。

3.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即人的审美感受,以悲为美引发人的感受或悲凉,或落寞,或静美,是一种复杂的情绪情感。郁达夫以悲为美的审美与传统悲秋情结同中有异,与西方悲剧审美异中有同。“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传统士大夫的悲秋情结多抒发离别之悲,生命逝去之痛,抒发的是悲愁悲苦之情;而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将悲愁悲苦之味淡化为落寞感伤,这使得作者情感感伤而又不颓废。西方悲剧以主人公与现实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的结局,引起观众的惊惧、悲愤与同情,它张扬人对命运的抗争,以抗争彰显人的高贵;而郁达夫静对衰败生命,甚至欣赏衰败生命,这是对死亡的超脱,也彰显了人的高贵,超脱与抗争是彰显人高贵的两个维度,郁达夫因为超脱的人生态度让《故都的秋》感伤基调中又给人闲适、静谧的审美感受。

二.以悲为美的理论依据

郁达夫“以悲为美”的审美趣味主要受到本国传统士大夫悲秋情结、西方唯美主义、日本的物哀文学三者的影响。

1.“悲秋”情结

中国文人有悲秋情结,这在古诗里有大量体现。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柳永《雨霖铃》“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古代颂秋的诗歌也不少,刘禹锡“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成为颂秋的千古绝唱,但是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似乎情思更邈远,让人久久难以释怀,悲伤悲哀的情感似乎更浓烈、更让人印象深刻。《诗经》中有很多诗篇都涉及到“悲”这个概念,如《召南草虫》有“我心伤悲”,《小雅鼓钟》有“忧心且悲”,都十分明确地提及了“悲”字。孔子认为诗可兴、可观、可群、可怨,“怨”虽然限于对王政不满或批评,但也是宣泄负面情绪的一个窗口,这是哀怨文学的发端。直到魏晋时期,由于社会战乱不止,民不聊生,随着道教玄学思想的盛行,儒家“发乎情止乎礼”的传统观念受到挑战,个人主体意识觉醒。世人开始认为个人的情感、意志、思想是天道运行的自然规律,应该受到尊重,应该得到宣泄,从竹林七贤的狂放恣肆,到建安七子的慷慨悲壮,无不流露忧生忧世的情感情绪,“以悲为美”的审美倾向在魏晋时期趋于成熟。

因为悲凉,郁达夫喜欢北国的秋。无论是训鸽的飞声,还是槐树的落蕊,或是秋蝉的啼唱,单是破壁腰中的那朵牵牛花都因为秋草的陪衬而显得悲凉十足。然而郁达夫的悲秋又与传统士大夫悲秋不同,面对秋天的悲凉,秋天的衰败生命,作者没有沉浸在悲伤痛苦中,反而他流露出一种宁静祥和的喜悦,因为在悲伤的基调中加入世俗的关怀,所以哀而不伤,这是作者情感的独特之处。

2.唯美主義

唯美主义运动是19世纪后期出现于英国艺术和文学领域中的一场组织松散的运动,唯美主义运动中的作家和艺术家认为:艺术的使命在于为人类提供感观上的愉悦,而非传递某种道德和情感上的信息。总而言之,唯美主义者强调艺术的独立性,艺术与道德没有关联。艺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意识,它有时候先于社会存在,比如我国文化巅峰时刻之一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文化艺术的发展与当时衰败的经济是不协调的。

唯美主义强调艺术的独立性,因此出现了以恶为美、以丑为美、以死亡为美的审美倾向,这是对“文以载道”的一种反叛。郁达夫以死亡为美的审美倾向在《故都的秋》中有明显体现,文章中槐树落蕊是死亡生命的象征。面对死亡生命,我们往往会联系到自我生命的短暂,会唱出人生短暂的哀歌,但是落蕊在郁达夫的笔下不是痛苦的、凄凉的姿态,反而以静美的姿态呈现在作者与读者的眼前。

3.物哀文学

物哀文学是日本文学的民族特色,“物”是客观存在的万物,“哀”指内心的情感,相当于我们诗歌表现手法中的触景生情。起初“哀”包含高兴、悲伤、惊讶等复杂情感,后来发展为一种哀伤的情绪情感,但是悲哀只是物哀的一种情绪,物哀美还包含怜悯、感动、同情等寓意。物哀文学注重感官体验,内心感受,它不以理性分析为要,情感在世事的变迁中发生微波般的变化,因此感情极其细腻而难以察觉。川端康成是物哀文学的集大成者,他的《雪国》《千纸鹤》和《秋雨》等作品中都渗透着这种幽深、静谧、哀怨的物哀之美,川端康成将佛教的虚无主义思想融入创作之中,借此描绘日本人的自然观和宗教观,让世界各国得以深入了解日本文化。

郁达夫3岁丧父,家庭陷入窘迫境地,多年客居他乡,以及弱国子民的身份都让他的忧郁气质与物哀文学相投。郁达夫在日本留学8年,在这8年中正是日本物哀文学发展与成熟期,郁达夫多少受到物哀文学的影响,但是客观外在的影响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更重要的是创作主体内心主观感受。郁达夫的小说代表作《沉沦》,大胆地描写了男女性爱、性心理,同时也发出了“祖国呀祖国!我的死都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吧!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的悲号。

三.片段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片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活动,探究“以悲为美”的审美趣味

1.导入

《故都的秋》体现郁达夫“以悲为美”的审美趣味,这种审美趣味,将悲作为审美对象,为悲这种情感所感动、深思,赞美悲凉美。郁达夫以悲为美的审美趣味与传统文人悲秋情结是不是相同呢?让我们一起鉴赏郁达夫笔下的秋天。

2.教学过程

默读全文:通读全文,圈画文章秋景,批注秋景悲在何处

以读带悟:朗读第三自然段,说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郁达夫?

“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明确:心思细腻、悠闲、恬淡、有雅趣、忧郁气

概括北国秋景特点:

北国秋天主要景色

明确:落蕊秋蝉秋雨秋果

落蕊:满地

秋蝉:四处(家虫)

秋雨:凉爽

秋果:累累(枣子)

明确:秋意浓浓悲味深重

品读悲凉:

①默读鉴赏

片段1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明确:“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落蕊作为死亡的生命,没有声音,没有气味,还给人一种极柔软的感觉,这与踩在落叶上听到咔哧咔哧的声音不同,枯叶的细碎声容易引起人对生命的怜悯;落蕊也不同于暮春的落花,因为色泽艳丽,气味芳香而触发人青春不再的伤感。落蕊在生命的结束那刻,是安详的,甚至是享受的,它干干净净地离开尘世,唯有清洁工人扫街过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让人有淡淡地忧愁。

片段2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明确:清晨的落蕊,秋蝉衰弱的残声——清静悲凉

②补充蝉资料

“蝉的卵产在树上,到第二年春夏,蝉卵才孵化出幼虫来。刚孵出的幼虫顺着树干爬到地上或掉落地面,然后找松土钻入地下。蝉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地下度过,他们在地下生长3--7年,有的长达10年,然后才破土而出,爬到树上,褪去外壳,变成有翅膀的蝉,开始鸣叫,开始找另一半,即使找不到另一半,最多2周时间,一生就结束了”

明确:生命的脆弱生命的短暂悲凉之感

③秋天的遐思

在落蕊满地蝉声四起的秋天,难免有悲秋之感。蓬勃的生命自然会引起我们关注、欣赏,残败的生命是不是没有价值了呢?

朗读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清静氛围让人享受

“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特别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能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残败的生命,引发人对生命价值,生命姿态的无限遐思

明确:感觉—→感触—→动情

3.片段小结

人的一生,有酸,有甜,有苦,有辣,欢喜的事固然让人快乐,但悲苦的经历似乎更容易让人动容动情。作者舍弃无感觉无感触的江南秋,选择让人有感触,让人动情的悲凉的北国秋天,可见有情的悲凉也是美的。郁达夫以悲为美的审美趣味源自于传统士大夫的悲秋情结,但悲秋中加入了一种淡淡的喜悦。

4.作业布置

思考:《故都的秋》除了略写江南秋,对北平著名景点如陶然亭、钓鱼台、西山也没有详写,而是着重描写牵牛花、槐蕊、秋雨、秋枣一类平凡细小的事物,这是为什么呢?

5.板书设计

江南:淡——无感觉无情

北国:浓——悲凉(触动动情)有情

“以悲为美”

阅读教学设计应充分考虑学情,《故都的秋》文章内容结构,以及写作技巧都不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以悲为美的情感才是学生理解的难点。编者将《故都的秋》选入教材的目的,意在丰富学生对生命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关于以悲为美的审美情趣,教师应该适当补充美学范畴中审美中的“美”的概念,真、善、美三者是错位关系,即,善不一定美,丑也可能美,情感是审美价值的标准。

参考文献

1.孙绍振.《故都的秋》:悲凉美、雅趣和俗趣[J].语文学习2005.10

2.周暾.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以悲为美”及其生成[D].湖南师范大学2014.5

3.陈隆升.散文教学内容确定的学理依据[J].中学语文教学2011.01

4.叶荭.以悲为美: 论日本文学中的物哀[J].世界文学评论2012.5

5.袁济喜.汉魏六朝以悲为美[J].齐鲁学刊1988.06

6.李文斌.悲剧和悲剧美[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02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

猜你喜欢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的悲情解读
让人痴迷的瑰丽世界
由《故都的秋》谈高中散文教学思路
以《故都的秋》为例谈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学习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