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官微”平台加强思政教育的路径研究

2022-05-01 14:18巨澜王雅斐刘永福
甘肃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官微平台创新路径

巨澜 王雅斐 刘永福

【摘要】以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了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利于把教学教育工作做新、做深、做实、做活,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方法创新开启了新领域、新阵地。文章在分析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紧迫性的基础上,提出利用“官微”平台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官微”平台;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2)07—0020—04

我国思政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完善,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也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但在新时代,面临的教育对象具有知识丰富、更具个性等特点,使得思政教育出现了很多新现象,发现了很多新问题。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以下简称“官微”平台)的出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思路。高校“官微”平台覆盖面广、点击率高,不仅仅是高校新闻信息传播和学习生活服务信息发布的平台,更是思政教育的前沿阵地。无疑,高校“官微”平台已经成为高校宣传教育的主流媒体之一。”[1]下面,笔者就如何高效利用高校“官微”平台辅助高校思政教育,谈谈自己的看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2]如今,在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着时代严峻的考验。在这一背景下,利用高校“官微”平臺进行宣传教育,是思政教育工作的一种有益探索和尝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在充分把握思政教育的功能定位、分析学生内心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官微”平台,创新育人方式,提升思政教育的时效性与实效性。

新时代下的大学生很多是网络原住民,容易通过网络学习并接受新事物。鉴于此,将“官微”平台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益补充,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3]。笔者认为,利用“官微”平台进行思政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转变教育工作理念,创新思政教育模式

1.创新教育工作模式,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更好地认识到“官微”平台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独特的作用,并结合思政课教学,选择“官微”平台宣传的内容,促使二者教育方式能够优势互补。

2.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提升教育的针对性。高校“官微”平台是发布校园信息的主要平台,发布的信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同时,也要起到对学生学习、生活、思想等多方面引领的重要作用[4]。在选择发布的内容时,不仅要考虑是否能够服务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还要考虑是否有利于对学生意识形态的教育,对学生的政治站位等是否起到引领作用。

3.注重思想的引导、教育,增加大学生的获得感。利用高校“官微”平台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发布者要善于捕捉大学生的思想变化,在此基础上选择的发布内容,才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才能真正对学生起到思想引领的重要作用。

(二)借助新媒体,搭建思政教育新平台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格局如何变迁,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始终是高校的核心职能和终极使命。如何将新媒体与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融合,成为一个新的时代课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以“日日新,苟日新,又日新”的态度,利用“官微”平台创新思政教育方式,加强主旋律的弘扬、正能量的传播。

一方面,更新传播方式,创新教育理念。理念的变革是行动的先导,思政教育工作要突破瓶颈,首要是摒弃“单向度”的理念,发挥教育工作者引导作用的同时,分析学生的年龄和阅读喜好等特征,在此基础上推动思政教育改革[5]。相对于定时定点的、理论说教式的传统思政教育工作方式,“00后”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具有网络化特征,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顺应时代发展的网络信息化趋势,抓住学生学习方式的移动化、随时化、碎片化等特征,利用“官微”平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官微”平台的应用,使思政教育工作不再囿于教育教学的传统“说教”方式,通过便捷的移动终端,有效提升了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另一方面,推动交互式传播,加强“官微”平台的价值定位。新媒体时代悄然削弱了“一元化”“单向度”的教育权威,信息的获取和传播更具交互性和多元化。“建成新型主流媒体,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6]加强“官微”平台的建设,突破思政教育工作中信息传递的时空界限,掌控校园舆情发展的动态,保障大学校园意识形态主阵地的安全。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官微”平台的建设不仅需要专业的人才队伍运营,更需建立健全相关体制、机制,尤其是推送内容的审核工作,要立意高远、把好质量关。发挥高校“官微”平台的网络主阵地优势,让思政教育“生活化”,丰富了教育形式,调动起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牢牢掌握高校舆论场的主动权和主导权。“官微”平台要有阅读量、点击量,素材要接地气、接学生气,要从学生身边找鲜活的新闻,通过“官微”平台讲给学生们听。

如,笔者所在学校“官微”平台点击率前三的信息之一是2019年年初,国旗护卫队成员在拉练活动中,遇到一位游客心脏病突发,护卫队成员第一时间科学救助,并将发病游客背下山,及时送上了救护车。事后通过借助“官微”平台的推送,让学生感受到好人好事触手可及,见义勇为的好人就是生活在自己身边的校园学子,他们就是自己学习的榜样。因此,高校要利用“官微”平台补充思政教育工作的短板,发挥“官微”平台的传播优势。

(三)整合教育资源,切实增强学生获得感

利用“官微”平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需要优化整合相关部门,使得信息的发布能够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需求,增强“微”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各学院微信平台突出功能定位,进行信息整合,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高效开展。

1.根据不同的节日选择推送内容,增强推送信息的时效性。如,每年临近毕业季,新媒体中心携手就业指导中心推送毕业生办理相关手续的信息,或者发布一些应聘信息,普及应聘注意事项及相关礼仪等,同时发布爱国爱校、文明离校等相关信息;在教师节,新媒体中心携手各学院教职员工组织学生开展尊师重教活动,并在“官微”平台推送相关信息,激励学生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师;在国际粮食日,新媒体中心与餐饮管理部门联合举办珍惜粮食爱护环境活动,并在“官微”平台推送,督促学生坚持光盘行动,减少使用一次性饭盒筷子,鼓励学生餐后自己收回餐具,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发起“珍惜粮食,从我做起”等系列活动。在同期信息播出之后,餐饮中心反馈餐后回收工作人员回收的食物大量减少,这说明“官微”平台推送的信息,对学生起到了教育、引导作用。

2.以“官微”平台为主阵地,整合不同部门不同学院的力量,开启了大学生思政教育新模式。不仅体现了教育内容的个性化与定制化,同时依靠网络信息技术提升传播的效率,能够快速、精准、高效地传播信息,提升了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真真切切地增强了大学生的获得感。

(四)拓展教育广度,开辟宣传工作新阵地

一是要加强宣传力度,从海量信息中剥茧抽丝,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满足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对国际国内的热点新闻、科学的人生规划、毕业生的就业信息等的了解和获取,让校内热门信息和办学特色深入学生身心。通过宣传主题的设计、宣传内容的选取,有效引导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是要从学生视角出发,把高屋建瓴的政治话语转为易懂易学的通俗语句,从学生群体的视角出发,把校园中、学习中、生活中的日常事件与国家的政治政策相联系。从微观看宏观,“官微”平台信息发布者要从实际出发,表达方式不偏不倚,内容真实可信,对于单纯追求潮流元素、满足群体的娱乐化需求等内容应摒弃。“官微”平台的信息发布者应回归舆论宣传的本心,注重舆论宣传的导向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三是要结合宣传的便捷性,以思政教育的改革创新为思路,探寻学生愿意听、乐于学、见效好的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特别强调,要高举旗帜、引领导向。高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不能偏离意识形态的轨迹,要发挥好对大学生意识形态引导的主战场作用,培养根正苗红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同时,还要注重促进高校不同“官微”平台之间的横向沟通交流,打造同向同行的思政教育合力,构建信息教育范围更广、教育效果更有利、教育资源更充足的高校“官微”平台。

基于近年高校“官微”平台的迅猛发展,高校新媒体运营人员应致力于打造具有学校办学特色的微信平台,将本校的发展历史、办学特色和专业优势融入其中,逐步形成极具本校风格的“官微”平台。同时,各高校之间应互相借鉴学习、互通有无,在不同校园环境中感受多种元素的交融凝聚;不能局限于本省内高校之间的合作,应拓宽视野,多学习相同办学特色的新媒体工作实效强的高校,提升学校的内驱力,有效提升学校的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要高质量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持续发展,在新媒体环境下不断掌控舆论宣传的话语权,主导意识形态的教育方向,是教育者不容推辞的重要工作任务。新媒体时代下,为寻求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新思路,高校应注重“官微”平台的建立和推广,对当下宣传工作和思政教育工作是良好的契机,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微信公众平台已成为高校信息传播与育人的主流载体,彰显出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7]基于此,高校应理清思路、顺势而为,顺应媒体时代的发展应对各类挑战,借助“官微”平台信息传播快的优势,打造高校思政教育“媒体联盟”,建立意识形态教育的“传播矩阵”。

“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8]利用“官微”平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如今,高校“官微”平台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新平台,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确保其形成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接受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对于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引导大学生精神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刘际飞,吴惠.应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四个着力點[J].思想教育研究,2015(12):96-99.

[2]习近平.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3]侯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

[4]熊德兰,钟伟平.基于高校官微平台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探索[J].大学教育,2020(07):102-104.

[5]王灿发,郭英.“微舆论”环境下大学生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14(24):40-42.

[6]习近平.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思想基础[N].人民日报,2019-01-27.

[7]胡元林.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逻辑[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12):152-155.

[8]米华全,古长乐.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实现路径[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6):72-76.

(本文系2020年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态度、信念、行为的改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心理学路径”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YB053;2020年度甘肃省高校党的建设研究课题“民办高校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发挥研究”的研究成果)

编辑:谢颖丽

猜你喜欢
官微平台创新路径
半小时10万+ 3小时破百万 575万阅读打破纪录 钱江晚报官微如何将同题作文打造成爆款
全媒体时代,钱江晚报官微如何保持竞争优势
网络平台支持《教育技术学》公共课实验教学模式构建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以学霸讲堂为依托的学生党员学风引领平台建设研究
以网络为载体的政府管理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创新路径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析全媒体时代“官微”和“传媒”的微妙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