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规模学校实施“互联网+教学”模式探究

2022-05-01 02:24汪建莉
甘肃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小规模学校模式互联网

汪建莉

【摘要】“互联网+教学”模式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融合发展所出现的一种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善鸠占鹊巢现象,落实新课程理念,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分析了互联网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查找出应用互联网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对应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小规模学校;“互联网+教学”模式;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5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2)07—0071—03

“互联网+教学”模式已成为我国现代教育教学的主要形式,把互联网与小学数学教学更好地融合已经成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重点关注和重视的问题。虽然,数学教师已经对“互联网+教学”模式有了普遍性的认识和深入的了解,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依然缺乏创新性和融合性,所取得的发展成效和教学成果有待提升和完善。从当前我国小学教育教学的发展要求和网络信息化教育的发展战略高度来看,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要着眼于教学实际,針对目前“互联网+教学”模式开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系统化、创新化的教学策略调整,推动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发展,从而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当前,互联网已经全面渗透到我国各行业领域中,并且随着国家对互联网战略改革与发展模式的积极推动,对我国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全面分析和了解“互联网+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影响及价值。在“互联网+教学”模式应用推动下,对小学数学教学资源平台、教学体系建设的有效整合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要有效突破传统教学理念,以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教育改革发展为着力点,加强互联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各项功能的有效发挥。“互联网+教学”模式的构建,能够为学校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提供更加完善的教学资源平台,为广大师生营造和创设更加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学氛围,全面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发展及创新建设。同时,在“互联网+教学”模式的应用和开展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更加强调和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互联网网络教学资源平台丰富教学活动,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及主动思考能力的有效培养,全面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

1.师资力量缺乏,教学水平落后。在我国农村地区,师资力量薄弱是中小学校发展中极为突出和普遍的问题。一方面,一些水平较高的教师逐渐转移到城镇学校,使农村地区学校缺乏优秀教师资源,难以进行教学创新,影响其发展。而且教师队伍的整体配备较差、人员不全,甚至部分农村学校还存在一个教师兼职多学科教学的现象,课程教学与师资力量之间缺乏合理的配置。另一方面,农村经济水平相对滞后,环境的局限性使得教师难以有效开展高效课堂,这给农村小学数学教学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导致了农村小学数学教育滞后性发展[2]。

2.缺乏创新理念,教学思路死板。当前,要想实现互联网与学科教学之间的融合发展,就必须要创新“互联网+教学”模式,突破传统教学理念。但是,就目前的现状,教师对互联网与数学教学的融合性缺少深入探索和研究,致使“互联网+教学”模式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少应用。尽管部分教师也认识到了“互联网+教学”模式的优势,但在实际教学中,缺乏系统性的教学设计,PPT课件、微课等媒体教学的内容过于死板,没有及时更新、整合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和音视频等网络资源。同时,教师在利用互联网、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缺乏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积极调动,自主思考和探究能力欠缺,无法实现互联网网络教学平台与学生之间的高效互动[3]。

3.缺乏完善的教学体系。在“互联网+教学”模式的应用中,设计与构建科学、完善的教学体系至关重要。就目前的现状来看,大部分教师没有深入进行实践研究,对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与自身教学方式之间的关系认识不足,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教学体系,导致部分教师过于依赖信息技术,偏离了原有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还有部分农村小学数学教师缺乏对教学模式及教学内容的创新优化,很多PPT课件、教学视频更新不及时,与课程教学衔接不足。同时,农村地区教育教学意识形态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很多教师对于网络资源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缺乏科学认知,致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相互脱节。

1.加强师资力量配置。良好的教师团队,是推动教育及教学创新改革的基础前提,要想利用“互联网+教学”模式提升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就应加强师资配置,完善教师团队,合理使用教学资源,提升教师互联网网络技术的应用水平,充分发挥教育教学的价值功能。尤其,对于相对薄弱的农村小学,要全面加强现有教师团队的在职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充分借助和利用互联网拓展和优化教学资源,使农村地区学生获取更多优秀和先进的理论知识。

2.创新教学思路。教学思路和教学理念是决定学科教学发展的重要指导因素。小学阶段,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理论理解能力比较薄弱,通过“互联网+教学”模式开展教学,不断加强互联网网络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根据教学内容与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变换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思路[4]。例如,教师在利用PPT课件辅助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创新与改革,避免知识重复、形式死板问题的出现,整合和利用网络中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音视频资源,制作出更具趣味性和直观性的多媒体课件,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农村地区的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和能力,加强“互联网+教学”模式的深入思考和实践研究,不断引导学生形成通过互联网网络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全面提升农村地区小学全体师生的信息素养。

3.健全以“互联网+教学”为核心的教育教学体系。在利用“互联网+教学”模式开展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和帮助教师领会“互联网+教学”模式的教育理念及思路,不断构建、完善“互联网+教学”模式的教学体系,实现农村地区小学数学传统教学模式逐渐向信息化、网络化教学模式转移发展。对此,农村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全面加强信息技术教学、新型课堂教学等新教学形式的学习,逐渐形成系统化、体系化的课堂教学理念,获得教学能力及水平的突破[5]。例如,在进行与分数乘法相关的教学时,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与“分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有效整合,使学生充分、直观地认知和理解相关的计算转化关系,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4.“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模式的有效融合。为了进一步推动“互联网+教学”模式在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教学发展中的适应性,教师做好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之间的平衡与配合,既不能过于依赖信息技术教学,也不能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协调好“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模式的有效融合与创新发展[6]。例如,教师可以将互动教学、问题教学以及翻转课堂等模式有效融合,利用互联网网络教学平台引导学生自主预习和课前自主学习,通过PPT、微课等指导课堂教学。也可以通过QQ、微信等上传与分享学习资料,引导学生课后复习,实现“互联网+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完善,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总之,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以“互联网+教学”模式为核心的教育改革极大地提升了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通过“互联网+教学”模式的应用,更加生动、直观地丰富和拓展教学内容,拉近师生距离,帮助教师更加科学、合理地设计与调整教学方案,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1]王德宝,王海燕.浅谈插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1(07):256-257.

[2]周爱华.“互联网+多媒体”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研究[J].文理导航(下旬),2021(03):12-13.

[3]王孝坤.“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分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1(01):141-142.

[4]张作嵫.“互联网+”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的优化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3).

[5]陈晓春,钱维,李琳,等.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性探究[C].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有效性研究科研成果集(第三卷),2017:1087-1098.

[6]万可宜.“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情境教学与学习优化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7):82.

(本文系2020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在农村小规模学校实施‘互联网+教学’模式的适应性探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20]GHB1455)

编辑:徐春霞

猜你喜欢
小规模学校模式互联网
现代化进程中村小发展的现实反思
永续债券探析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浅析小规模学校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少数民族地区小规模学校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校本教研
农村“小规模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