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本”为径

2022-05-05 01:21徐春芳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22年4期
关键词:使用策略语文要素作业本

徐春芳

【摘   要】《语文作业本》是重要的教学辅助工具。教师要善研“本”,巧融“本”,优化“本”,探究《语文作业本》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使用路径,从而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

【关键词】作业本;语文要素;使用策略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优化作业”的号角越吹越响。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组织编写的《语文作业本》因其与教材紧密结合,倡导以生为本,注重能力培养,成为教师与学生的好帮手。教师要发挥《语文作业本》支持、促进、深化学生有效学习的功能,使其与教学有效对接,引导学生将习得的知识转化成自身的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减轻作业负担。

一、善研“本”,有备无患

教师在备课时要善于研读《语文作业本》,方能有备无患。

(一)找到备课研究的着力点

教师不仅要用好语文教材和教参,还要充分用好《语文作业本》,让它成为文本细读的着力点。教师在备课时应悉心研究习题,充分把握题目的编制意图,对照教材,对单元整组教学形成认知;要把每道题目都试着做一做,明确重难点,换位思考,发现学生练习时可能存在的问题;教学设计时要重点思考怎么根据相关题目设计学习活动,推动学习进程,有效落实教学目标。

(二)细化课后习题的落脚点

语文教师必须准确定位语文教材、课后习题、《语文作业本》三者之间的关系,有效落实语文要素,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仔细研读,不难发现课后习题明确提示了教学的重难点,教材中的语文要素隐藏其中。而《语文作业本》上的作业在一定程度上对课后习题进行了细化,提供了支架。教师在使用《语文作业本》时,切忌把语文课变成习题讲评课,要让教材内容、课后习题、《语文作业本》三者融为一体,共同推进课堂教学。

二、巧融“本”,高效教学

课堂上,教师不仅要精心挑选习题融入教学,还要统筹考虑其呈现的时机,让《语文作业本》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为例,围绕学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可运用以下策略展开教学。

(一)课前预习测学情——露“本”能

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中高年级,除了要求学生把课文读正确通顺外,教师还要精心设计预习题。教师可以选择《语文作业本》中的部分题目,让学生自主预习后完成,通过查看作业完成情况,准确把握学情,以便课堂上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精卫填海》一课的课前,教师让学生在预习时完成以下两道题(如图1)。

教师根据《语文作业本》中第1题的完成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重点地穿插指导“溺、衔”的书写。学生在课上再次进行练写。教师还根据《语文作业本》中第3题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于几个难读易错字的掌握程度,帮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二)课中穿插破难点——强“本”领

精读课文中的重点语段一般都编入《语文作业本》中,体现过程和方法的指导。教师可以借助《语文作业本》展开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历真实的学习过程。

教学《精卫填海》一课时,教师两次穿插使用《语文作业本》。第一次是在学生自主朗读、画停顿线后,教师借助《语文作业本》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如图2)。这篇文言文中最难进行正确停顿的就是题中这一句。突破了这个难点,停顿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在精读课文内容时,为了完成课后第2题“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精卫填海的故事”,教师第二次穿插使用《语文作业本》中的习题(如图3),将题中的内容巧妙融合在教学过程中,抽丝剥茧,水到渠成。

教师先借助示意图,引导学生提取关键词,梳理故事的经过,再指导学生运用“合理想象、添加细节”的方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故事的内容。多种形式的读、说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其理解了文本内容,还为学生熟练背诵打下了基础。这一板块的学习源于《语文作业本》,又回归《语文作业本》,化解了教学重点,降低了教学难度,增添了学习情趣,引领学习真实发生。

(三)课尾练习促运用——展“本”色

课堂上,教师应该敏锐地捕捉文本中蕴含的一些语言训练点,引导学生展开小练笔,进行语言的迁移运用,完成语言实践。比如,《语文作业本》中《精卫填海》一课最后一题如图4。

教师在指引学生感悟精卫的精神后进行小结:“这就是英雄的精卫鸟,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永不言败、坚持不懈的精神。正是靠这种精神,我们中华民族才会克服重重困难,走向伟大的民族复兴。这种精神还体现在哪里?”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完成图4上的题目,对于《精卫填海》这则神话所传递的精神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作业与课堂教学要巧妙融合。教师要讲练结合,有的放矢,有效使用作业,推动教学活动逐层深入,更连贯,更具针对性,发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三、优化“本”,一物多用

《语文作业本》的使用要灵活多变,让学生在妙趣横生的学习活动中得到有效的语言训练。这就需要教师结合语文要素,根据教学目标,创造性地使用习题,根据题目找到教学契合點,使其价值最大化。

(一)提供迁移运用的源泉

《语文作业本》提供了一些课外短文和诗歌。学生可以在课内获取相应的学习方法,并借助《语文作业本》提供的选文,进行阅读实践,迁移运用这些方法,有效落实单元阅读要素。

例如,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的“日积月累”编排了古诗《回乡偶书》。在学生通过诵读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并体会到诗人告老还乡时的乡愁与感慨后,教师引导学生补充阅读《语文作业本》中的《回乡偶书(其二)》,继续体会诗人如何用浅易的语言,真切地表现久客还乡者的复杂感受。再如,学完了《浪淘沙(其一)》这首古诗后,教师可以巧妙地运用《语文作业本》上的《浪淘沙(其七)》和《浪淘沙(其八)》,形成群文阅读,让学生感受黄河的磅礴气势,既有效地拓展积累,又迁移运用习得的方法,两全其美。

(二)搭建合作探究的平台

《语文作业本》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创造性地使用相关题目,可以给学生搭建合作探究的平台,完善与丰盈学习成果。

例如,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的课后作业是开展环境小调查,撰写标语。交流中发现学生写的标语千篇一律,缺乏新意。于是教师在此基础上设置分层作业:能力一般的学生需要完成《语文作业本》上的作业,达到保底。对于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将习题改编为“简单撰写研究报告”,引领他们真正走进生活,展开调查,丰盈体验,让学习既有生活味,又有语文味。又如,针对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一课,《语文作业本》补充了吴继路写的《京剧》一文。文末有一道选做题:“文中介绍了很多关于京剧的知识,如‘生旦净丑’‘唱做舞白’等。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京剧,了解更多京剧的知识并和同学交流。”教师以这道题目为核心,引领学生分小组针对京剧的某一方面开展探究学习,最后每个小组进行展示和汇报。学生汇报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的小组专门收集了精彩的京剧短视频,有的小组用剪贴报展示探究成果,有的小组还制作了PPT。学生加深了对于京剧的了解与热爱。

这种实践作业改变了原本只重视阅读、赏析、理解的语文学习模式,拓宽了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渠道,体现了“综合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三)补充课堂教学的资源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仅仅依托语文课本展开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而精心编排的《语文作业本》提供了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是极好的拓展阅读资源库。

比如,针对《京剧趣谈》一课,《语文作业本》增加了短文《京剧》,从京剧的名称、种类、艺术形式、人物脸谱、音乐伴奏等方面,展示京剧的艺术魅力。通过相关阅读和练习,学生增加了對京剧的了解,增进了对京剧的情感。京剧这一国粹真正进入学生的视野。再如,针对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语文作业本》增加了巴金写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节选)》。文章描写了参加鲁迅追悼会的一系列人物,反映了人们对于鲁迅的爱戴,从而表现出鲁迅的社会价值,升华其人物形象。这样的补充文本在《语文作业本》中时常可见,都是课堂教学中极好的拓展资源。

《语文作业本》是教与学之间的一座桥梁。教师在教学中有效地运用《语文作业本》,可演奏出这样的“三步曲”:有“备”无患,将它融入学生语文学习的全过程;与“课”妙融,借助作业支架促进学生学习;一“本”多用,协助打造“减负高效”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陈燕.落实语文要素   指向能力提升:《语文作业本》的编写特点与使用建议[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20(1/2).

[2]王穷.“课堂作业本”三步曲: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作业本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利用[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9(3).

[3]胡谦.基于轻负高效的课堂作业本的有效使用策略[J].好日子,2019(24).

(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实验小学   324400)

猜你喜欢
使用策略语文要素作业本
作业本
浅谈一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基于语文要素优化教学路径策略的研究
正确解读课后习题 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在“双线并进”中落实“双线组元”思想
搞笑作业本
浅议初中语文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微课技术的使用
数学导学案的设计与使用策略
合理运用学具,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