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式教学有效实施的五维解构
——以高中思想政治课“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为例

2022-05-06 07:55云南左圆虹
教学考试(高考政治) 2022年1期
关键词:理论性进阶议题

云南 左圆虹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且迫切的理论和实践任务,为较好地推进该任务的落实,笔者所在的名师工作室以议题式教学为切入点,通过积极探索议题式教学有效实施的路径从而为更好地开展一体化建设提供经验。基于此,笔者重点围绕议题式教学如何有效实施开展研究,从高中思想政治课“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到教学反思,得出了议题、情境、活动、任务、问题该如何实施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希望能为广大同仁提供一点参考。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所谓五维,指的是议题、情境、活动、任务、问题,如果把议题式教学看成是一个整体,那么这五维就是构成整体的五个部分,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议题式教学的有效实施离不开这五维的有效开展。

一、议题如何拟定

议题如何拟定或许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作为议题式教学的中心,议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其形式来说,议题可以用问题的形式呈现,可以偏向于理论性。而拟定依据则要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

课程标准为拟定议题提供了基本遵循,在课程标准中,“我们怎样当家作主”以“怎么做”的问题方式表述,以“当家作主”为理论依托,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保障了广大人民能够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当家作主的生动体现。因此,课例议题按照课程标准侧重了理论性且以问题呈现。教材内容为拟定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课例议题依托教材内容,选取教学重难点“基层群众如何自治”作为总议题,从原因、措施、意义三个角度分别拟定了三个子议题,使教学围绕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思维层层递进。综上所述,以课程标准为基本遵循,以教材内容为依托,以理论为侧重,以问题为表征的议题或许是议题有效拟定的一个策略。

二、情境如何创设

情境或千篇一律、过时老套、缺乏特色,或理论性强,或脱离议题,学生可能都无法真正被带动,使得后续教学无法达到预期目标,这或许是许多教师正在经历的事情。其实,议题的可议性离不开情境的契合性,如果议题与情境不能实现较好地融合,学生可能就议不出来,导致议题、情境割裂开,最后教师只得将其强行联系在一起,生硬地得出结论。另外,如果按照上文提到的方法拟定议题,那么议题已经偏向于理论性,如果情境再偏向于理论性,就有点儿以理论说理论,以认识论认识的味道,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会显得枯燥乏味,难以调动学生真正参与。所以,情境需要围绕议题来创设,且偏向于实践性。

【子议题1】我国为何要在基层开展群众自治

【议题情境1】调查展示

【子议题2】我国如何在基层开展群众自治

【议题情境2】共商事宜

【子议题3】我国在基层开展群众自治有何意义

【议题情境3】模拟现场

在课例情境中,笔者以“云南省推进爱国卫生‘7 个专项行动’”为背景,以学生身边的社区为切入口,紧扣议题创设相应情境,让学生发现社区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结合生活实际在不同方案中寻找最优解决方法,再通过模拟的方式实践对策,从而对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具备更加生动且充分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其政治认同、公共参与等学科核心素养。综上所述,围绕理论性议题创设实践性情境,使情境接地气、生活化或许是情境有效创设的一个策略。

三、活动、任务、问题如何编排

成功的情境创设能为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营造良好的思维环境,相当于为其搭建了舞台,可学生置身其中究竟要做些什么,他们自身却是模糊的。另外,学生在情境中还需要完成思维的进阶,他们不单是要洞察现象,还需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即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个性到共性、从实践到理论。活动为破解这些问题开辟了道路,它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活动编排不当,可能导致议题与情境成为虚设,因为学生不知如何真学、真用,所以要么“玩而无学”失去了教学意义,要么“学而无玩”回归了传统教学。这或许也成为许多议题式教学失效的原因。因此,活动编排需要紧扣议题与情境,承载学科内容,促进思维进阶,凸显价值引领。而任务与问题是构造活动的两个着力点,它们是同一问题的不同方面,故笔者将这三维置于该部分统一说明。

在课例活动中,议题与情境、学科内容、思维进阶、价值引领贯穿其中,这些活动是序列化的,是有机统一的,它遵循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到实践对策的系统安排,让学生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在完成活动中促进学生思维进阶,提升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本杰明·布鲁姆把学生的思维层次分为“识记、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级别,课例活动让学生借助活动主动参与,在社会实践、调查展示、合作探究、模拟现场等活动中拓宽知识面与眼界,在比较鉴别中提高生活认知能力,在价值冲突中深化理解,在自主辨别中做出判断,议题与情境、学科内容、思维进阶、价值引领得以在活动中有效融合。那么活动编排该以何种形式展示呢?既然是指导学生学习,活动就要有清晰的路径与线索,学生需要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这就需要有明确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任务,以此来驱动学生投入学习活动。此外,从生活实践到理论知识是有跨度的,有些时候学生即使完成任务可能也领悟不到真谛,这时学生需要有问题来做引导,这就好像在其既有认识与新学知识之间搭建支架,而问题的设置需要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同时突出其引导性。综上所述,以问题引导任务,以任务驱动活动,使议题与情境、学科内容、思维进阶、价值引领有效融合的序列化编排或许是活动、任务、问题有效编排的一个策略。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绘制了议题式教学有效实施的五维解构模型图(如下图所示),希望能够帮助广大同仁快速掌握其中要义。当然,以上论述只是笔者基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所做的一些案例分析,它或许只是议题式教学有效实施的某一种路径参考。议题式教学任重而道远,希望你我不断探索,不断获取新知,为思想政治教育课助力。

议题式教学有效实施的五维解构模型

2021 年12 月1 日,出版《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说明》,习近平指出,对这次全会决议起草,党中央明确要求着重把握好以下几点。

第一,聚焦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以推动全党增长智慧、增进团结、增加信心、增强斗志。第二,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重点,引导全党进一-步坚定信心,聚焦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迈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第三,对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的评价注重同党中央已有结论相衔接,体现党中央对党的百年奋斗的新认识。

(摘编自网络)

猜你喜欢
理论性进阶议题
新媒体视域下思政课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路径探析
21世纪以来中国歌剧批评若干重要议题述论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点电荷的平衡与非平衡问题的进阶学习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传祺GM6:家用MPV新进阶
领克进阶
2018车企进阶十字诀
关于加强高中化学教育生活性的分析与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