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类选择题的考查特点与解题策略
——以2021 年高考思想政治学科试题为例

2022-05-06 07:55湖北杨国富于美波
教学考试(高考政治) 2022年1期
关键词:题意图表试题

湖北 杨国富 于美波

试题情境是用于引出问题、刺激应试者作答反应和完成特定任务的背景与依托,是测试和反映应试者思想政治学科素养的载体。高考命题历来注重采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搭建能力考查平台,试题不仅在内容上蕴含丰富的信息,在形式上也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图表是试题的重要呈现方式。获取和解读图表信息,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是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考查的一个重要方向。近年来,图表类选择题在高考中频频出现,据不完全统计,2021 年高考思想政治学科试题中有23 道图表类选择题,几乎每套试卷中都至少有一道题。因此,图表类选择题应引起一线教师的高度重视。

一、试题特点与命题规律

图表具有文字少、信息量大、综合性强等特点,能够生动直观地展现相关事物的特点和发展过程,帮助人们历史地、全面地观察、认识事物,在社会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图表类选择题一般由图表、文字、备注和设问等构成,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柱状图、曲线图、饼状图、统计表、漫画等,能较好地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极受命题者的青睐。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以下简称《评价体系》)由“一核四层四翼”构成,“一核”为核心功能,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四层”为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四翼”为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这一评价体系要求实现由传统的“知识立意”“能力立意”评价向“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转变。基于《评价体系》的要求,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图表类选择题的命题侧重从三个方面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一是判断图表信息所反映的事物的外在特征;二是进一步发掘图表信息价值,找寻所给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三是能够运用图表、数据等相关信息来把握事物的性质、发展趋势、变化规律或逻辑关联,应用所学知识对社会现象或情境问题作进一步的系统分析和多层次、多角度的描述、阐释、探究(如推断等),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二、典型例题与解题策略

解答图表类选择题,既要分析图表信息,更要揭示图表背后的本质和规律。解题的一般步骤为:①审清设问,明确要求。解题时要带着问题观察图表,增强审题的目的性和有效性。②读全图表,按图索骥。要仔细审读图表的标题、内容,尤其是其中的文字、注释等,最大限度地从图表中提取全面、准确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③探本求因,准确取舍。解题时一定要认真分析题干文字与图表内容、题干与选项、选项与选项之间的关系,做到图表信息与教材知识相结合、肯定与否定相结合,排除干扰项和无效信息,科学合理确定答案。

下面,笔者结合2021 年高考的部分典型试题,分别探讨不同类型试题的考查特点与解题策略。

(一)供求曲线题的考查特点与解题策略

供求曲线类试题是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常见题型,以选择题为主,主要考查《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这类试题大部分反映市场经济中商品价格与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主要分为两种类型:①以文定图,即给出具体事件、行为,要求找到与事件、行为结果相对应的图示变化,亦即根据文字表述选择图形。②以图定文,即给出图示变化,要求找到与图示变化特点相符合的具体事件、行为,亦即根据图形选择文字选项。解答此类试题要把握五个要点:①识别坐标图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一般情况下,纵坐标(价格,用P 表示)为自变量,横坐标(供给量、需求量,用Q 表示)为因变量,且价格(P)与数量(Q)表示的是同一种商品。②了解自变量(价格)的变化对因变量(数量)的影响效果(商品价格变化引起供给量或需求量沿着同一条曲线移动,即“点移动”)。③了解均衡价格,即市场上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时商品的价格。④了解价格(自变量)以外的其他因素对因变量的影响效果(在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由其他条件变化引起的供求曲线的左右移动,即“线移动”)。⑤当坐标系中存在若干曲线时,知道价格之外其他因素变化会影响哪条曲线,进而判断如何影响该曲线及其重新形成的均衡价格。只有这样,才能快速、准确地进行图文信息转换,对问题作出正确的解答。

例1:(2021·全国甲卷·12)为促进新能源汽车业发展,一些地方采取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等政策。在此背景下,这些地方燃油汽车的需求会受到一定影响。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正确反映这些地方汽车需求变化趋势的图示是 (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题分析】本题以促进新能源汽车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为背景材料,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的相关知识。对新能源汽车采取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注:购置税属于价外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新能源汽车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购车者的购买成本下降,从而使其需求增加,②符合题意,①不符合题意;新能源汽车与燃油汽车互为替代关系,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增加,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会导致燃油汽车的需求减少,④符合题意,③不符合题意。答案为D。

例2:(2021·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4)假设存在封闭经济,其金融体系只有一个可贷资金市场。所有储蓄者都到这个市场存款,所有借款者都到这个市场贷款。在这个市场上存在一种利率,这个利率既是存款的利率,又是贷款的利率。下图中,S、D 分别代表可贷资金供给曲线、需求曲线,其他条件不变时,关于政府预算赤字对可贷资金市场的影响,推断正确的是 ( )

A.政府预算赤字使可贷资金供给曲线由S 移动到S1,导致市场利率上升

B.政府预算赤字使可贷资金供给曲线由S 移动到S2,导致市场利率上升

C.政府预算赤字使可贷资金供给曲线由S 移动到S1,导致市场利率下降

D.政府预算赤字使可贷资金供给曲线由S 移动到S2,导致市场利率下降

【答案】A

【解题分析】本题通过图示考查政府预算赤字对可贷资金和市场利率变化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较高的思维含量。在封闭的金融体系中,资金的总供给是一定的,政府预算赤字会使政府优先从市场吸走(或贷走)部分资金,从而导致可贷资金减少,即可贷资金供给曲线由S 移动到S1,在市场资金需求不变的前提下,这会导致市场利率上升,故A 符合题意,其他各项不符合题意。

(二)折线图、柱状图、统计表的考查特点与解题策略

折线图、柱状图、统计表一般以图形、表格的形式出现,三者可以互相转换。此类试题往往会给出相应的时间序列和相关的统计数据,要求对不同时间点取值的系列数据(即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分析,从中发现问题、得出结论。用图表表示时间序列数据是经济统计的基本做法,学会正确解读表示时间序列数据的图表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理解和比较时间序列数据应主要把握以下三点:①总结与比较该变量随时间变化的总体变化趋势;②了解波动的变化特征;③关注关键的“转折点”。

例3:(2021·全国乙卷·14)图2 是我国2016~2020 年全国一般公共收入与支出变化走势。

图2

针对图2 反映的问题,积极的应对办法是 ( )

①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扩大税收来源

②加大政府债券发行规模,弥补收入不足

③压缩社会保障类开支,减少财政支出

④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题分析】本题以折线图的形式考查国家财政的有关知识。根据图示信息,我国2016~2020 年全国一般公共收入小于支出,这说明我国出现了财政赤字,且结合注释,我国的赤字率已经超过国际警戒线,对此,积极的应对策略有:第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因为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这样可以扩大税收来源,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赤字,①正确;第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这样有助于适当降低财政支出,缩小收支差距,④正确;增发国债可以弥补收入不足,但从长远看会增加财政赤字率,故不是积极的应对办法,②排除;社会保障支出关系民生福祉,不应压缩,③错误。答案为B。

例4:(2021 年6 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11)下表系2019、2020 年我国猪肉产量,生猪存栏数据

注:“同比”是指与上一年同一时间相比。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2020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不考虑其他因素,从上表可以推知 ( )

①2019 年,猪肉价格有较大幅度提高

②2019 年,牛肉需求量有所降低

③2020 年,猪饲料生产厂家的利润略有下降

④2021 年,猪肉价格有望下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C

【解题分析】本题以表格的形式考查供求关系的相关知识。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降。由表格可知,2019 年我国猪肉产量同比下降21.3%,供给大量减少,这会导致猪肉价格较大幅度上涨,①符合题意;猪肉和牛肉互为替代品,不考虑其他因素,2019 年猪肉价格上涨,猪肉的需求量下降,这会导致牛肉的需求量增加,②错误;2020 年年末生猪存栏增加,这会增加对猪饲料的需求,进而促进猪饲料生产厂家扩大生产规模,获得更多利润,③错误;2020 年年末生猪存栏量同比呈现较大幅度正增长,这会使猪肉的产量(供给)增加,因此2021 年猪肉价格有望下降,④符合题意。答案为C。

(三)漫画题的考查特点与解题策略

漫画一般运用变形、比喻、象征、暗示、映射等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以达到寓庄于谐的效果。以漫画为载体的选择题,一般由设问、漫画和选项三部分构成,具有图文并茂、简练含蓄、充满想象力等特点,能较好地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解答漫画题一般可采用四步法:①审设问。设问限定了知识范围和问题指向,先读设问能使我们带着问题去读材料和选项,有利于增强解题的针对性和有效性。②品标题。标题就是漫画的“眼睛”,透过“眼睛”,可洞察漫画的主题。如果漫画没有标题,此步可以省略。③看画面。漫画通常以夸张的手法展现所要表达的主题,这个夸张点往往就是“题眼”,亦即命题的切入点。在审读漫画的过程中,要注意综合观察画面中的情景、人物神态、画中或画外所标注的文字等,然后结合漫画的标题进行思考,理解其主题,分析其寓意。④析题肢。认真审读每一个题肢,弄懂题干与题肢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接教材知识,对题肢进行分析和判断、比较和甄别,排除迷惑性选项,确定应选选项。

例5:(2021·全国乙卷·23)漫画《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蛋得……》(图3)讽刺了一些人想问题、做事情 ( )

图3

①不敢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否认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③不善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不懂得联系的客观性和条件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题分析】本题以简短文字配上漫画《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蛋得……》的方式构建情境,文字说明与构图都很简单,但包含的哲学原理很有张力,要求学生能够从文字和漫画中辨识出主人公依据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自然规律而作出“种蛋”的荒谬行为,进而判断其实际行为中包含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错误。分析漫画可知,漫画中的人物不懂得联系的客观性和条件性,不善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错误地发挥主观能动性,①不符合题意,③④符合题意;漫画中人物的行为并没有否认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而是没有正确认识规律,没有认识到规律的客观性,②不符合题意。答案为D。

以上笔者仅分析了部分高考试题,但解题有相通之处,希望读者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中发现规律、得到启发,引导和促进复习备考,提高复习备考的时效性、科学性。

我国古代思想家庄周,说过这样的一段寓言故事:秋天涨水的时候,所有小河里的水都灌到黄河里去,黄河的水就突然宽阔起来,两岸距离也远了,隔着河水,看不清对面岸的牛和马。这时,河神高兴极了,以为天下的河水都集中到这里来了。河神顺着河流向东走,到了北海举目东望,竟没有看到海的边缘。这一来,河神才觉得自己的想法不对,于是扭过头来,仰面向海神叹息道:“我以为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了,现在看到你是这样的广大和深远,才知道自己不行,如果不到你这里来看看,固守的想法,那就糟透了,一定会永远被人家笑话。”海神听了这番话,向河神说道:“井底下的鱼,不可以和它谈大海,因为它被井的狭窄束缚了;对夏天的虫儿,不可以和它们谈冬天和冰,因为它们被时令限制了。”

【启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人的意识依赖于客观环境,不可能脱离客观的条件而孤立存在。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不能脱离客观的物质,因为它是客观物质世界长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意识的本质看,它也不能脱离物质,因为它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摘编自网络)

猜你喜欢
题意图表试题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三角、数列基础训练A卷参考答案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一道课本习题的变式探究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