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汤尤为诗 青春从未远离

2022-05-07 01:10闫佳
羽毛球 2022年5期
关键词:团体赛中国队决赛

闫佳

夏煊泽:用汤杯畅饮庆功酒

我从2000年到2006年连续参加过四届汤杯,印象最深的是2004年,我担当三单。

我记得那一届所有比赛我都没看过,为了保持精力,比赛开始时,教练会让我先回酒店休息,直到比赛过半,才让我到赛场准备。去了赛场也不能看球,而要在热身场地做准备。

那届的汤杯决赛我们和丹麦队打,当时我心里也很矛盾,既想上场为中国队贡献力量,又希望前面的队友全都赢,不用我上场。最后,二双郑波/桑洋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中国队就此夺回失去了12年的汤杯。当时,我们所有人冲进场地,把郑波和桑洋压在了下面。

现在回想起来都很兴奋的场景是,回到酒店,我们把汤杯洗干净,倒进香槟,每个人美美地喝了一大口。我还记得,汤杯很多年都没洗过了,杯子里面全是泥,我们洗了好大一会儿。

张宁:尤杯记录了我与张海丽的缘起缘落

说起我与尤杯的记忆,可以用跌宕起伏、五味杂陈来形容。但是,尤杯也让我能够成熟地对待一切起起伏伏。

作为运动员,我从1994年到2006年,除了1998年和2000年,一共参加了5届尤伯杯。也正是通过尤伯杯,大家才知道了我,记住了我。

我很清楚,这么多年大家对我印象最深的一届尤伯杯应该还是1994年。那是我第一次打尤杯,在决赛中输给了张海丽,中国队也因此丢掉了尤杯。但是,就我个人而言,印象最深刻的则是2006年尤杯赛。

那一届尤杯,我首次担起一单大旗。当时,其他各队的一单实力非常强,像荷兰队的一单张海丽、德国的徐怀雯对我的挑战都挺大的。而且在尤杯之前我的脚挫了一下,右踝水肿,但总共五场比赛,我必须场场上,不仅要和对手对抗,还要和自己的伤病抗争,真的是太艰难了。最后,我一场未输,感觉特别自豪。

那届比赛我记忆犹新的是决赛与张海丽的较量。打到第三局,我原本领先很多,却被她追了回来,最后是以21比18艰难胜出,整个过程非常不容易。我赢她是“十二年一个轮回,”也挺有意思的。如果对手能一直陪着你打,也是一个缘分,挺好的。如果没有一个人跟你一直抗衡,也挺没意思的。

作为教练,有一个场景让我记忆特别深,就是2016年在昆山姑娘们卫冕了尤杯。当时,比赛结束后我看着那个熟悉的领奖台,灯光打在上面,突然意识到我再也不是运动员了,转念又一想,只要我的学生们能站上去奏国歌升国旗就是最好不过的了。

陈金:“这样也能赢啊”“这样必须赢啊”

2008年的汤杯让我难忘。半决赛对阵马来西亚队,我是三单,对手是哈菲兹。当时,马来西亚队对我们的威胁很大,李宗伟对林丹、古健杰/陈文宏对蔡赟/傅海峰都差不多,所以打到自己出场很正常。但真打到我的时候,我绝对没有退路,必须去赢球,责任是挺大的。

我喜欢打团体赛,因为队里的气氛特别好。我记得我上场的时候,小鲍(鲍春来)跟我说:你必须去顶,我知道你压力很大,但是你必须咬牙顶。我跟他实话实说,说自己确实有点紧张。他说:你放松点,你有没有感觉到那么多觀众在看着你,越兴奋越好。听了之后,我感觉压力少了很多。

第一局赢了之后,打到第二局大概5、6分的时候,我一个头顶后仰杀球,抻了一下腰,立即感觉腰部有点麻,后场的球就不太敢打了,心想:糟糕,汤杯不会丢在我手上吧?而且哈菲兹好像也感觉到我受伤了,他很积极地打我后场。

局间休息的时候,我对教练说腰不太舒服,教练讲:你没有退路,你必须去顶住现在的困难,然后帮我制订的战术是先稳住球,不要失误,有机会再打,不要特别勉强,再一个就是不要表现出受伤。当时,我一方面硬顶,再有就是赢球的欲望很强烈。对手也犯了一些错误,被我抓住了。

最后一个球杀死后,我非常开心,跑去和大家拥抱。我对他们说:这样也能赢啊。后来,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就会想一想那场球,给自己鼓劲,给自己信心。

陈雨菲:再回曼谷一决高下

说起尤伯杯,可能是最戳我泪点的团体赛了。2018年,我们在半决赛中输给了泰国队。当时我在场上对阵拉差诺,第一局赢了,但打到后面突然就没有得分手段了。那时候大脑空白、站不稳的感觉现在都能回忆起来。当我们2比3无缘决赛时,我看到张宁指导眼睛里的泪水,还有大姐姐们也都很难过。所以,从那时候起,我就想一定要逼自己,打团体赛的感觉真的很不一样。

想起去年我先是苏杯后是尤杯决赛都没打好,但是,队友们一直安慰我说不要紧,她们能够顶住。这次韩国大师赛后,我便和教练一起来到位于清迈的训练营备战5月尤杯了。我希望到时候再次站上曼谷的尤杯赛场,能有新的成长与变化。

陈清晨/贾一凡:得分助威一个不落

作为双打选手,我们自入队起就要求和搭档团结,一心向着一个目标出发。所以,对于团体赛也是格外的热爱,当然还有必须拿下的压力感,既过瘾又释放。

想起去年我们打得那场117分钟的决赛,完全靠着意志品质在支撑了。虽然累惨了,但是下场后我们就跑回看台继续给队友加油!后面的汤杯决赛,虽然我们的嗓子已经哑了,但是,忍不住啊,必须为中国队呐喊!

近期,为了备战尤杯,我们从瑞士直接飞到了泰国,没有参加韩国两站比赛。希望我们在这段时间的积极储备,能够在5月曼谷有个不一样的表现,也希望我们在场上打出更凶更狠的配合。

何济霆/周昊东:全新组合再出发

去年,我们在苏杯和汤杯一起担当起了主力,不过,苏杯时输给了泰国和丹麦男双,我们一度陷入了自我怀疑。决赛让我们上场,教练给了我们绝对信任,赢了下来也算是给彼此一些信心。到了汤杯时,每场都当作硬仗来打,因为团体赛是没有退路可言的。半决赛,我们三局赢下日本组合,比赛过程中发球裁判一直在判犯规,对我们的心理是不小的考验。

如今,汤杯迫在眉睫,我们也在不断通过比赛寻找感觉,让彼此更敢于站出来给对手施加压力。希望作为新组合能够继续发扬男双组的优良传统,在团体赛中敢于突破,敢于得分,敢于立功。

猜你喜欢
团体赛中国队决赛
对脚斗士运动团体赛竞赛规则采用运动员出战值消耗制的可行性分析
中国队开门红
一场比赛
江苏队:20年后再相会
群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