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家庭暴力研究可视化分析

2022-05-09 10:46袁一珺胡茂荣廖世超杨浩宇
四川精神卫生 2022年2期
关键词:热点暴力节点

袁一珺 ,胡茂荣 *,韩 勇 ,廖世超 ,杨浩宇

(1.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0;2.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 南昌 330000

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间实施身体或精神上的伤害行为,家庭暴力的侵害行为可包括攻击、伤害、虐待等直接实施的暴力或精神上的威胁等[1]。有研究显示,在所有的环境中,与未受虐待的女性相比,至少报告过一次伴侣暴力的女性存在的情绪压力、自杀想法和自杀企图更多[2]。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罹患身心疾病的风险更高[3-5]。家庭暴力严重威胁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在中国,约39.0%的初中生目睹过父母间辱骂、威胁,13.8%的初中生目睹过父母伤害对方的身体[6]。陈莉等[7]对温州地区已婚妇女的调查结果显示,约40%的已婚妇女在过去的12个月内遭受过至少一次暴力行为,其中,心理暴力的年发生率约为33.8%,其次是身体暴力(19.1%)和性暴力(14.9%)。世界卫生组织的妇女保健与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多国研究小组的报告显示:终生遭受身体暴力或性暴力或两者兼有的流行率为15%~71%,4%~54%的受访者表示在过去一年中遭受过身体暴力或性伴侣暴力,或两者兼有[5]。为了帮助研究者把握家庭暴力的学术动态,了解家庭暴力的研究趋势,本研究使用CiteSpace软件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家庭暴力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CiteSpace软件是基于Java程序语言开发的科学文献与知识图谱可视化软件,可以对科学文献题录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并用图谱的形式展示科学发展的演化趋势和科学发展的前沿领域[8]。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在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以“domestic violence”为主题进行检索,最早的记录始于1966年,故文献检索的时限设为1966年1月1日-2021年9月24日,共检索到22 618条文献记录。筛选文献类型为“Article”和“Review”,得到20 417篇文献。将文献按照“全记录与引用的参考文献”模式保存下来,用于下一步分析。

1.2 研究工具

采用CiteSpace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基本参数以1年作为一个年份单元进行设置,Node Types(网络节点)依据分析内容分别选择Author(作者)、In⁃stitution(单位)和Keyword(关键词),修正算法选择Pathfinder(寻径算法),同时使用Pruning the merged networks(裁减合并后的网络),数据抽取对象选择前50项,其他选项保持默认状态。在可视化分析得出的结果图像中,利用软件对重叠的节点位置和大小进行拖拽和缩放,使分析结果更清楚直观。

分析结果以图谱和表格形式呈现。在图谱中,分析结果以节点的形式呈现,节点的大小代表该节点词语在文献记录中出现的频次,节点中每一个圆环代表一个年份单元,圆环的宽度代表对应节点词语在该年份文献记录中出现的频次。表格呈现了CiteSpace输出结果中左侧的数据列表,与图谱相对应,并更精准地呈现了分析结果。本文主要对家庭暴力研究领域的研究作者、研究机构和研究热点进行分析。

2 结 果

2.1 文献数量的时间走向

在本研究分析的20 417篇文献中,最早的文献发表于1966年。由于文献检索时限截至2021年9月24日,故2021年的文献数量较2020年有所下降。但总体来看,文献发表数量逐年增加,并且从2015年开始,文献数量增加明显:从2014年的880篇增至2015年的1 204篇,又在2020年首次突破2 000篇。根据发文量,将家庭暴力研究发展阶段划分为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2014年)和成果突现阶段(2015年及之后)。见图1。

图1 Web of Science家庭暴力相关文献发表数量年度分布

2.2 作者合作网络

作者合作网络分析旨在发现该领域内研究人员的贡献以及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为了更直观把握近年来家庭暴力研究领域内的贡献与合作情况,使用2015年及之后的作者合作网络图来揭示当前该领域研究人员的合作现状。见图2。图中节点的大小代表发文数量的多少,节点之间的连线代表作者之间的合作。2015年1月1日-2021年9月24日,家庭暴力相关文章发文数量前十名的作者分别为Kelsey Hegarty、Gene Feder、Cathy Humphreys、Kathryn M Yount、Marisol Lila、Sandra A Grahambermann、Angela Taft、Gregory L Stuart、Lisa A Goodman 和 Kathryn H Howell。图2左侧的部分团体和个人的分布较独立、作者之间的连线较少;而右侧的作者之间连线较密集。

图2 成果突现阶段作者合作网络

2.3 研究机构分析

关于家庭暴力的科研论文成果数量排名前三的机构依次是: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和北卡罗莱纳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中心性排名前三的机构依次是波士顿大学(Boston University)、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见表1。科研机构合作网络见图3。

表1 科研机构科研论文成果数量和中心性排名

2.4 关键词分析

2.4.1 热点关键词频次分析

剔除检索词的同义词后,家庭暴力相关研究的热点关键词大致分为四类:①关于家庭暴力的主客体,如 Women、Victim、Children、Men、Pregnancy和Battered women等;②家庭暴力的影响,如Health、Risk、Impact、Depression和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等;③家庭暴力的类型,如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Dating violence和Family violence等;④关于家庭暴力的研究与干预,如Intervention、Prevalence、Risk factor和Attitude等。热点关键词频次排名见表2。

表2 热点关键词频次排名表

2.4.2 关键词突现分析

关键词突现分析旨在分析哪些主题成为当时的研究热点。被分析文献的关键词在整个分析时间范围内的关键词突现变化见图4。从时间线上来看,2007年以前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较为严重的虐待问题,如殴打(assault)、逮捕(arrest)、身体攻击(physical aggression)和伤害(injury)等,并需要医生(physician)来处理,与家庭暴力相关的药物滥用(substance abuse)也是研究热点之一。

从2006年到2016年,研究者逐渐开始关注家庭暴力造成的影响,如结果(consequence)、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失调(disorder)以及妇女健康(women health)等。此外,跨国家(multicountry)的调查研究也是当时的研究热点;家庭暴力幸存者(survi⁃vor)这一研究热点从2014年持续到了现在。

最近几年突现关键词反映的研究热点为:约会暴力(dating violence)和性暴力(sexual violence),关注家庭成员对家庭暴力的感知(perception)和实施(perpetration)以及家庭暴力与各因素之间的关联(association)。

3 讨 论

本研究所分析的文献最早的发表于1966年[9],这表明至少从20世纪60年代,家庭暴力就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家庭暴力相关文献发表数量总体逐年增多,并且从2015年开始,发文数量增长速度明显上升。这可能与科研资源的增加有关,也从侧面说明家庭暴力问题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作者合作网络的分析方面,既有较为分散的个人和小型合作团体,又有部分作者之间的合作并形成一定规模的科研团体,说明家庭暴力的相关研究参与人数众多,也说明该领域的研究已较为成熟,并可能形成了一定的学术权威。作者团体的合作呈现四种模式:①发散式合作,以某一作者为核心,与多位作者(互相之间无合作关系)进行合作,如图2中Kelsey Hegarty所在的作者群。②交互式合作,多位作者形成一个团体,作者两两之间都存在合作关系,没有特定的核心人物,如图2中左侧Gregory L Stuart和Joanna Elmquist所在的作者群。③线性合作,以多位作者为联结,作者间一一进行合作,就形成了线性合作的模式,如图2左下角Lisa A Goodman所在的作者团体。④独立作者,这类作者没有合作者,如Katie M Edwards和Rob Stephenson等,虽然图中未显示出他们的合作对象,但并不代表现实中不存在。

科研机构合作方面,科研论文成果数量排名靠前的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相对更紧密。发文数量排名第一的密歇根大学,在家庭暴力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妇女的研究和跨文化研究,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流行病学系Dunkle等[10]发表的文献,其结果表明,在南非,有暴力或控制性倾向伴侣的妇女感染艾滋病毒的风险增加。以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为中心,威斯康星大学(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圣母大学(University of Notre Dame)和新罕布什尔大学(University of Newhampshire)都与其有过合作。中心性排名第一的机构是波士顿大学(Boston University),说明其处于家庭暴力领域研究的最前沿,引领着家庭暴力研究的发展。

随着研究不断深入,不断变化的家庭暴力研究突现关键词,展示了该研究热点的改变。对于家庭暴力幸存者的研究,较长时间以来都是研究热点,幸存者即为经历过虐待并具有应对优势和策略的人[11]。Gregory等[12]研究了家庭暴力庇护所的规则对幸存者的影响。结果表明,规则往往成为幸存者日常活动的障碍并对其心理健康产生负性影响。在对约会暴力的研究中,Cantor等[13]研究表明,大学生运动员是约会暴力中的高风险人群,且敌意的性别主义和危险的饮酒都可以预测约会暴力。Duval等[14]研究显示,总体而言,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报告实施或经历约会暴力,这可能与女性更有道德上的敏感性并更倾向于坦诚地报告自己的家庭暴力史有关[15];并且相比于家庭危险因素(如代际暴力)和同伴及社会危险因素(如加入兄弟会或成为运动队成员),个人层面的危险因素(如使用药物、危险性行为)更容易被识别为家庭暴力的危险因素。关于性暴力,一项对15 000名澳大利亚妇女的调查结果显示,在2020年5月之前的三个月中,4.6%的受访女性遭受过现任或前任同居伴侣的身体暴力或性暴力。5.8%的女性经历过强制控制[16]。在对家庭暴力的感知方面,男性认为对妇女实施家庭暴力是一个个人和家庭问题,而不是严重的社会问题[17]。在家庭暴力中,儿童的焦虑和抑郁症状与其对亲子关系的感知有关,提示家庭暴力可能对儿童心理健康和亲子关系存在影响[18]。此外,家庭暴力的实施还与数字媒体和设备[19]、意识形态[20]和心理健康[21]等因素有关。

综上所述,当前关于家庭暴力领域的研究已较为成熟,作者间的合作呈现四种模式,科研团体之间的合作较为紧密,家庭暴力相关研究领域的热点关键词也发生了变化。尽管CiteSpace软件对文献的深度挖掘和具体呈现有独特优势,但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不同的数据筛选策略可能会导致结果的偏差,未来研究可对此进行更多的探讨。

猜你喜欢
热点暴力节点
反性别暴力
基于图连通支配集的子图匹配优化算法
第二章 暴力原则
结合概率路由的机会网络自私节点检测算法
面向复杂网络的节点相似性度量*
采用贪婪启发式的异构WSNs 部分覆盖算法*
热点
结合热点做演讲
暴力的班长
暴力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