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咳嗽合并过敏性鼻炎患儿血清总IgE、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阳性过敏原种类与呼出气一氧化氮间的关系

2022-05-13 02:50乔彦明白芸芸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2年9期
关键词:一氧化氮外周血粒细胞

乔彦明,白芸芸

陕西省榆林市中医医院耳鼻喉科,陕西榆林 719000

过敏性疾病是一类包括支气管哮喘、特应性皮炎、过敏性咳嗽、过敏性鼻炎等累及多器官、多系统疾病的总称,其中过敏性咳嗽和过敏性鼻炎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过敏性疾病[1]。过敏性咳嗽和过敏性鼻炎同时发生于同一患儿的情况较多,且两种疾病会相互影响,准确评估气道炎症情况对患儿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目前临床上诊断过敏性疾病主要依靠病史、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指标有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呼出气一氧化氮及过敏原等。IgE介导的细胞反应是鼻炎发生、发展的主要机制,其也与过敏性疾病关系密切。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在气道炎症和黏膜损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具有简便、快捷、重复性好等特点,其诊断气道炎症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有研究显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会刺激内皮细胞产生一氧化氮,且引起过敏的因素越多,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越高[3]。本研究旨在探讨过敏性咳嗽合并过敏性鼻炎患儿血清总IgE、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阳性过敏原种类与呼出气一氧化氮间的关系,并分析上述指标对过敏性咳嗽合并过敏性鼻炎的诊断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100例过敏性咳嗽合并过敏性鼻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0例,女40例;年龄6~14岁,平均(8.22±2.12)岁;体质量指数(BMI)14~20 kg/m2,平均(16.35±2.32)kg/m2。纳入研究对象符合《中国过敏性哮喘诊治指南(第一版,2019年)》[4]中过敏性咳嗽的诊断标准和《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年,天津)》[5]中过敏性鼻炎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1)符合相关诊断标准;(2)至少1种吸入性过敏原阳性;(3)入选时过敏性咳嗽和过敏性鼻炎处于症状缓解期。排除标准:(1)正处于过敏性咳嗽和过敏性鼻炎的急性发作期;(2)合并肿瘤、肝病、血液病等;(3)近期使用过激素类药物;(4)近期有感染史等。本研究经患儿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由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方法 皮肤点刺试验:患儿在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前需停用皮质类固醇药物4周,含抗组胺药成分的感冒药1周。患儿前臂自然置于桌面,在皮肤上做好标记,点刺点间保持2 cm距离,75%乙醇擦拭,将标准化过敏原点刺液滴在皮肤上,使用点刺针穿过液滴,刺入皮肤内,15 min后观察结果。过敏原点刺液包括尘螨、蟑螂、猫毛、狗毛、多主枝孢菌、烟曲霉、交链孢菌、鸡蛋、牛奶、海虾、海蟹、白桦、法国梧桐、梯牧草14项常见过敏原。以皮肤指数判定反应强度,皮肤指数=变应原反应强度/组胺反应直径。组胺反应直径<0.5 mm为+,0.5~<1.0 mm为++,1.0~<2.0 mm为+++,≥2.0 mm为++++。

临床指标检测:采集患儿空腹静脉血3 mL,置于真空抗凝管中,3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总IgE水平。另采集空腹静脉血2 mL,置于真空采血管,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百分比。使用一氧化氮分析仪检测呼出气一氧化氮,患儿检测前1 h禁食、禁水,检测前尽量呼气排出肺内气体,含着滤嘴,深吸气后均匀呼气,随后读取数值。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或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M(P25,P75)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进行相关性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检出的阳性过敏原种类及分布情况 100例过敏性咳嗽合并过敏性鼻炎患儿中有33%仅检出单一过敏原阳性,26%检出2种过敏原阳性,41%检出3种及以上的过敏原阳性,见表1。

表1 检出的阳性过敏原种类及分布情况

2.2各类过敏原在不同性别患儿间的阳性率分布 尘螨、蟑螂、猫毛的阳性率位于前3位,分别为70.0%、34.0%、22.0%。不同性别患儿各类过敏原的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各类过敏原在不同性别患儿间的阳性率分布[n(%)]

2.3不同致敏模式下各指标水平比较 根据检出过敏原的种类将100例患儿分为单致敏组(仅有1种过敏原阳性,33例)和多致敏组(有2种及以上的过敏原阳性,67例),多致敏组的血清总IgE水平高于单致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计数和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致敏模式下各指标水平比较[M(P25,P75)]

2.4各项指标相关性分析 血清总IgE水平与阳性过敏原种类、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呈正相关(r=0.586、0.511,P<0.05),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无相关性(P>0.05);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r=0.543,P<0.05),与阳性过敏原种类、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无相关性(P>0.05);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与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呈正相关(r=0.599,P<0.05),与阳性过敏原种类无相关性(P>0.05);阳性过敏原种类与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无相关性(P>0.05)。

3 讨 论

过敏性咳嗽是一类与接触过敏原相关的咳嗽,花粉、尘螨、真菌、动物皮毛、化学气体等均会诱发过敏性咳嗽。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新的过敏原不断出现,且随着活动区域的不断扩大,接触的过敏原也在不断增加[6]。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表现主要为鼻分泌物增多、打喷嚏、鼻痒等。过敏性咳嗽合并过敏性鼻炎通常具有顽固性症状,春秋两季为高发期,对外界刺激因素较敏感。查出过敏原并避免接触是预防过敏性咳嗽和过敏性鼻炎的关键。近年来相关研究显示,对于过敏性咳嗽和过敏性鼻炎的诊断除了基于典型症状和药物治疗反应这两种方法以外,还可采用过敏原特异性诊断方法评估过敏原阳性情况,从而为特异性免疫治疗提供依据[7]。本研究中,过敏性咳嗽合并过敏性鼻炎患儿有67%检出2种及以上的过敏原阳性,考虑近年来空气质量下降、环境污染、儿童过度食用高蛋白食物、居住环境封闭等多种原因使过敏原种类增多。所检测的14种过敏原中,尘螨、蟑螂、猫毛的阳性率位于前3位,不同性别患儿各类过敏原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其原因,空调的普遍使用使居室常处于恒温和恒湿状态,尘螨极易大量繁殖,加上一些家庭养狗、猫等宠物,使得尘螨、蟑螂、猫毛的阳性率位于各类过敏原的前列。

血清总IgE参与了过敏性咳嗽合并过敏性鼻炎的病理生理过程,该疾病的急性发作与高水平的血清总IgE有关,血清总IgE水平可反映机体过敏状态,还可反映机体炎症的严重程度,过敏原通过抗原激活辅助性T细胞,产生大量炎症因子,与B细胞合成IgE,当过敏原再次进入体内时,其与IgE结合会介导平滑肌细胞收缩,增强血管通透性,诱导炎症细胞浸润。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多发生在过敏性疾病急性发作期,在抗原刺激消除后,炎症介质减少,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可逐渐恢复正常。当机体出现过敏情况时,白细胞会随着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的增加而升高,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受影响较小,因此其可反映机体基础的过敏状态[8]。气道发生炎性反应时,炎症细胞分泌的介质会诱导一氧化氮合成酶的合成,导致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升高[9],因此检测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能间接反映气道炎症程度。本研究结果显示,多致敏组的血清总IgE水平高于单致敏组(P<0.05),且血清总IgE水平与阳性过敏原种类呈正相关(P<0.05),考虑出现该结果与阳性过敏原种类越多,在其刺激下,机体炎症程度更高,过敏状态更严重,总IgE水平升高更显著有关,这也提示临床当患儿血清总IgE水平明显升高时,考虑患儿可能存在多种过敏原阳性,该结果对临床诊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进一步行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清总IgE水平与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呈正相关(P<0.05),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P<0.05),表明过敏性咳嗽合并过敏性鼻炎患儿血清总IgE、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阳性过敏原种类与呼出气一氧化氮之间具有一定关系。过敏原进入鼻腔后,被抗原提呈细胞捕获加工,T细胞分化向Th2细胞偏移使其数量增多,Th2细胞作用于B细胞使其转换为浆细胞产生IgE,进而使总IgE水平升高。血清总IgE水平能够用于判断患儿是否为特异性体质,因此总IgE可作为鉴别过敏与非过敏性疾病的参考指标。呼出气一氧化氮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与气道炎症有关,其均能用于监测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效果,两项指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综上所述,过敏性咳嗽合并过敏性鼻炎患儿多存在多种过敏原阳性,多种过敏原阳性的患儿血清总IgE水平明显升高,总IgE水平、阳性过敏原种类、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之间具有一定关系,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一氧化氮外周血粒细胞
131I治疗Graves甲亢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疗效分析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应用吸入一氧化氮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运动凭什么能让血管变年轻
外周血G6PD活性检测对于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癌患者的诊断预后价值
运动能让血管变年轻
罕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伴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嗜碱性粒细胞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什么是外周血管超声检查
什么是外周血管超声检查
蒙西医结合治疗对宫颈癌术后中性粒细胞及CD4+/CD8+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