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坝渗漏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探讨

2022-05-13 03:43朱思军陈小丹
广东水利水电 2022年5期
关键词:坝基渗流坝体

朱思军,李 川,陈小丹,关 钊,马 勇

(1.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广州 510635;2.广东省岩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州 510635;3.广东省山洪灾害突发事件应急技术研究中心,广州 510635)

1 工程概况

某水库位于珠三角地区,以蓄水调咸功能为主,为大(2)型水库,正常蓄水位为49.4 m。水库由大坝和溢洪道组成。大坝为土石分区坝,采用上昂式排水体和水平褥垫排水相结合的排渗方式,最大坝高为54.5 m,坝顶长435 m,宽8 m,坝基采用帷幕灌浆止水,坝体和左右坝肩设有位移、渗压计等监测设施,坝脚设有量水堰。大坝典型断面如图1所示。

图1 大坝典型断面示意

2018年,水库水位蓄至45 m以上后,大坝背水坡右侧局部出现渗水点,大坝量水堰监测结果显示渗漏量偏大(渗水区域示意见图2,量水堰监测结果示意见图3)。从图3可以看出,库水位较低时,大坝渗流量随库水位的升降而升降,变化趋势是正常的,但当库水位上升到45 m及以上的高水位后,库水位变化较小,但大坝渗流量出现突增,若库水位上升至正常蓄水位49.4 m时渗流量将更大,渗水点渗出的水量更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须采用各种探测方法查明渗漏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工程措施进行处理。

图2 大坝渗水区域示意

图3 2018年库水位—渗流量—降雨量关系示意

2 渗漏探测方法

由于大坝渗漏原因复杂,渗漏通道隐秘,单一探测手段难以得到满意的结果。国内外学者对探测方法的适用条件作了大量工作[1],为了探寻渗漏原因,主要采取地质勘察、测压管水位监测及地球物理勘探3种类型的探测手段,各种方法相互印证,以期得到渗漏的真正原因。

2.1 地质勘察

大坝沿坝轴线布置钻孔6个,背水坡布置钻孔16个,共布置钻孔22个。钻孔平面布置见图4所示。

图4 大坝钻孔布置示意

钻探过程中,每隔2~3 m做1次标准贯入试验。对坝体典型区域和坝基、坝肩取土样、岩样和水样,分别进行室内土工试验、抗压强度试验和水质分析。每隔5 m做1次压水或注水试验。

标准贯入试验统计结果见表1。从表1可知,大坝40 m以上防渗区的实测平均标贯击数比40 m以下防渗区的要小,说明坝体下部填土压实度比上部要好,这可能是高水位时渗漏量突增的原因之一。防渗区的实测平均标贯击数比非防渗区的实测平均标贯击数大,符合实际,原因是防渗区的填土压实度要求比非防渗区要高。

表1 坝体标准贯入试验统计结果

坝体注水试验统计结果见表2。从表2可知,大坝40 m以上防渗区的实测渗透系数比40 m以下防渗区的实测渗透系数大,说明坝体下部填土压实度比上部要好,高水位时水从坝体上部更易渗漏,导致渗漏量突增。防渗区的实测渗透系数比非防渗区的实测渗透系数小,符合实际。

表2 坝体注水试验统计结果

2.2 测压管水位监测

为了监测大坝各区域的水位,此次利用全部地质钻孔布置了较多测压管,共布置4个剖面,每一剖面在不同高程布设3~5个测压管,测压管滤管开口段分别位于坝体防渗土料区(I区)、非防渗土料区(II区)及坝基区,平面布置见图5所示,各剖面测压管水位与库水位关系曲线见图6~图9。

图5 大坝测压管布置示意

图6 0+150剖面测压管水位与库水位关系曲线示意

图7 0+250剖面测压管水位与库水位关系曲线示意

图8 0+330剖面测压管水位与库水位关系曲线示意

图9 0+380剖面测压管水位与库水位关系曲线示意

由图6~图9可知,坝基和坝体各测压管测值随库水位的增高而增高,趋势正常,说明从坝基和坝体渗漏的可能性较小。

2.3 地球物理勘探

目前在大坝渗漏检测中比较成熟的物探方法共有8种,分别是直流电阻率法、自然电场法[2]、高密度电阻率法[3]、探地雷达法[4]、拟流场法、弹性波法、温度场法、同位素示踪法,另外还有激发极化微分测深法、井间地震CT技术、面波技术、超声波测井和孔内电视等手段的应用[5]。此次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的物探方法有高密度电阻率法、激发极化法等。

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师的主导思维依然比较严重,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不注重兴趣的引导和激发,不注重启发和思考,不注重和生活实践的结合等教学模式,严重限制了数学这门学科的教学意义和价值,学生无法从数学学习中感受到充分的乐趣,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高。在这种教学思想和教学习惯的指导下,小学生通过几年的数学学习,除了会做题,会运算之外,对数学的感悟非常淡薄,只知道数学是考试科目,对为什么要学习数学,学习数学有什么用没有一个起码的认知,这是教师必须要重视的问题。

1)高密度电阻率法

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结果见图10所示,从图10可知,L12~L14的3条测线在同一位置附近(0+330~0+380里程,大坝右坝肩处)均有异常点,其连线怀疑为小规模明显渗漏区域。

图10 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结果示意

2)激发极化法

激发极化法探测结果见图11所示,从图11可知,各测线均出现封闭的低阻异常,且低阻异常体的形态及位置在各测线上具有延续性,同时低阻体的位置接近右坝肩,其主要发育区域为0+330~0+380里程段。推测右岸坝肩有渗漏通道的可能性较大。

图11 激发极化法探测结果示意

3 渗漏原因分析

从地质勘察、测压管水位监测、地球物理勘探和弥散试验等方法探测结果可总结如下:

1)根据地质勘察情况,坝址区无溶洞,且无构造破碎带,基本排除地下水从较远处通过溶洞或构造破碎带向坝后渗漏的可能。

2)根据注水试验和标准贯入试验结果,坝体上部相比于坝体下部的渗透性要大,导致高水位时坝体更容易渗漏,这一结果可解释水库水位在库水位上升到45 m及以上的高水位后,库水位变化较小,但大坝渗流量出现突增的现象。

3)根据测压管监测结果,坝基渗流趋势正常,坝基渗漏的可能性较小。

4)根据高密度电阻率法和激发极化法探测结果,右岸坝肩有渗漏通道的可能性较大,水从裂隙发育的坝肩绕渗或从坝体与坝肩交接处渗透。

4 渗漏处理措施比选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水库渗漏处理措施做了大量研究[6-11],针对水库大坝渗漏常用的处理方法有塑性混凝土墙方案、旋喷桩方案、灌浆方案等,下面对这些方案分别进行可行性分析。

4.1 塑性混凝土墙方案

塑性混凝土墙方案具有可靠性好,施工方便,施工工艺成熟,截渗能力强等优点。但塑性混凝土墙施工对坝体扰动较大,且投资大,故该方案适用于局部关键部位的截渗。

4.2 旋喷桩方案

旋喷桩方案具有施工工艺成熟,质量可以保证等优点。但旋喷桩工期长,投资较大,常用作基坑止水帷幕。

4.3 灌浆方案

灌浆方案具有施工快,施工工艺成熟,投资较省等优点。但灌浆质量难以保证。

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该工程最终采用了灌浆方案,具体如下:右坝肩为最可能的渗漏区域,采用灌注纯水泥浆液进行帷幕灌浆,灌浆孔沿坝轴线布设,延伸至右坝肩30 m处,孔距2 m,从坝顶灌至不透水层(q≤5L u)以下3 m;另外,坝体上部压实度较差,采用成本较低的可控复合膏浆高压脉动灌浆[12],灌浆孔沿坝轴线布设,孔距2 m,从坝顶灌至坝基面,确保万无一失。

灌浆施工于2020年5月完工,完工后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观测,2020年量水堰渗流量监测结果见图12。

图12 2020年库水位—渗流量-降雨量关系示意

由图12可知,2020年下半年大坝渗流量对比上半年大幅减小,已处于正常水平。2020年11月库水位达到正常蓄水位49.4 m,经巡查发现大坝背水坡右侧原渗水点处干燥,无水渗出。由此可见,经过灌浆处理后,大坝渗漏问题已彻底解决。

5 结语

1)对大坝进行地质勘察,通过分析坝体不同部位的标贯击数和渗透系数,分析出坝体下部填土压实度比上部要好,高水位时水从坝体上部更易渗漏,导致渗漏量突增。

2)安装测压管对大坝各区域进行水位监测,通过分析库水位与测压管水位变化关系,分析出坝体和坝基水位随库水位变化趋势正常,说明从坝基和坝体渗漏的可能性较小。

3)对大坝进行地球物理勘探,通过分析探测数据,分析出右岸坝肩有渗漏通道的可能性较大。

4)根据方案比选,最终采用灌浆方案进行处理,处理后大坝渗流量大幅减小,且高水位时原渗水点未出现渗水现象,说明处理措施有效,探测结果可信,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坝基渗流坝体
坝下深部煤层开采坝体移动变形规律的数值模拟
探究水库大坝坝体防渗加固设计及施工要点
深基坑桩锚支护渗流数值分析与监测研究
土石坝坝体失稳破坏降水阈值的确定方法
渭北长3裂缝性致密储层渗流特征及产能研究
基于QUAKE/W均质土坝地震响应静力学分析计算
长河坝左岸地下厂房渗流场研究及防渗优化
考虑各向异性渗流的重力坝深层抗滑稳定分析
阿克肖水库古河槽坝基处理及超深防渗墙施工
老挝南亚2水电站右岸坝基设计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