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血疗法联合针刺治疗气滞血瘀型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2022-05-14 08:17蔡慧倩粟胜勇陈广辉
广西医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舌下气滞气机

蔡慧倩 粟胜勇 陈广辉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 康复科,2 针灸科,南宁市 530023,电子邮箱:1158387038@qq.com)

抑郁症是一种以持续的情绪低落、精力不足、动力缺乏为主要表现的情感性精神障碍[1]。2020年全球抑郁症患病人数达3.5亿,占全球总人口4.6%,成为仅次于冠心病的第二健康杀手[2]。目前西医治疗抑郁症主要应用抗抑郁药、镇静药等,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也会导致恶心、腹泻、震颤等不良反应[3-4]。因此,非药物疗法越来越受到重视。抑郁症属中医“郁病”范畴,气机郁滞是郁病主要成因[5]。临床观察发现,有血瘀征象的郁病患者较多,气滞血瘀是郁病发生发展中重要的病理过程,因此治疗郁病时不仅要调畅脏腑气机,还要活血化瘀。刺血疗法能快速改善患者气滞血瘀的状态,有研究[6]发现,刺血疗法可以改善血液循环、血液黏稠度,降低相关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本研究采用刺血疗法联合针刺治疗气滞血瘀型抑郁症收到较好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9年12月至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63例气滞血瘀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西医诊断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7]中的抑郁症诊断标准:患者有心境低落、兴趣和愉快感丧失、疲劳感等核心症状,或伴有注意力、自我评价降低、自罪观念等非核心症状,病程持续至少2周,且除外任何器质性精神障碍所致。(2)中医诊断符合《中医内科学》[8]中郁病诊断标准及气滞血瘀型诊断标准:情绪忧郁,伴有胸胁胀满、多疑善虑、喜太息、失眠、健忘,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弦。(3)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9]评分21~35分。(4)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重度抑郁症患者或有严重自杀倾向的患者。(2)同时服用其他抗抑郁药物或接受其他干预治疗的患者。(3)合并严重躯体疾病、凝血功能障碍、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患者。(4)不配合治疗、临床资料不全等无法进行疗效评定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3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治疗前患者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10]、HAMD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11]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治疗组:采用刺血疗法联合针刺治疗。(1)针刺治疗:选取患者的百会、印堂及双侧风池、合谷、太冲穴。嘱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穴位处皮肤,定位穴位后常规消毒,采用华佗牌不锈钢毫针(0.25 mm×25 mm),采用常规手法对准穴位进针,进针深度以患者有酸、麻、胀等得气感觉为宜,得气后每隔10 min捻转毫针1次,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 min后出针。隔天1次,连续治疗8周。(2)刺血疗法。①背俞穴刺络放血:选取患者背部的肝俞、膈俞穴,嘱患者俯卧位,充分暴露背部皮肤,常规消毒局部穴位后,使用一次性7号无菌注射针头快速点刺穴位,针刺深度约1 cm,每穴点刺3针,放血量以穴位自然出血停止为宜;点刺穴位后立即采用常规方法拔火罐,并留罐10 min。起罐后清除皮肤上的血液,再次常规消毒针刺处皮肤。②舌下络脉刺络放血。患者取端坐位,头微抬,口张开,舌头向上翘顶腭,充分暴露舌底络脉,术者用一次性7号针头轻轻刺破舌下络脉使血液流出,然后让患者吐出血液,出血量10~20 mL,最后嘱患者用温开水漱口,再用无菌棉球擦干净口腔即可。隔天1次,连续治疗8周。

1.2.2 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舍曲林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2202)50 mg/次,1次/d,早晨饭后服用,共8周。

1.3 评价指标 (1)观察治疗前后HAMD[9]评分:由经过培训的2名研究人员对患者进行检查、评定。采用24项版本评估患者的抑郁症状,内容包括抑郁心境、罪恶感、自杀、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早醒、工作和兴趣、迟缓、激越、精神性焦虑、身体性焦虑、胃肠道症状、全身症状等24项,采用5级评分法,无(0分)、轻度(1分)、中度(2)、重度(3分)、很重(4分),总分为96分,总分小于8分为无抑郁;总分8~20分为可能有抑郁症;总分21~35分为肯定有抑郁症;总分大于35分为严重抑郁症,评分越高则抑郁程度越重。(2)观察治疗前后SDS量表[11]评分:由经过培训的2名研究人员对患者进行检查、评定。该量表包括10个阳性症状和10个阴性症状,采用4级评分法,阳性症状采用正向评分,依次评为1、2、3、4分;阴性症状采用反向评分为4、3、2、1。把20个项目中的各项分数相加,即得总粗分(总分80分),然后将粗分乘以1.25以后取整数部分,得到标准分(总分100分)。SDS标准分判断抑郁的分界值为53分,其中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以上为重度抑郁。评分越高抑郁程度越重。

1.4 疗效评价标准 治疗8周后,根据HAMD减分率进行疗效评定。减分率=(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临床控制:HAMD减分率≥75%;显效:50%≤HAMD减分率<75%;有效:30%≤HAMD减分率<50%;无效:HAMD减分率<30%。总有效率=(临床控制+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和四分位数表示,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SDS评分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HAMD、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第8周后,两组患者HAMD、S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HAMD、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SDS评分比较(x±s,分)

2.3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13%(25/3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74%(21/31),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z=5.011,P=0.025)。

表3 两组疗效比较[n(%)]

3 讨 论

抑郁症属于中医“郁病”范畴,中医认为郁病的主要成因是情志所伤、气机郁滞。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类证治裁·郁症论治》记载:“七情内起之郁,始伤气,继及血,终成劳。”气滞血瘀是郁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病理过程。

刺血疗法又称为“启脉”“刺络”,是通过对某一穴位针刺放血,达到祛除瘀阻邪气、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等作用,是一种古老的临床治疗技法。有实验研究发现,刺血疗法可以降低抑郁症大鼠血浆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含量,改善大鼠抑郁症状[12];刺血疗法可降低脑梗死患者血液黏稠度,改善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及基底动脉供血状况,保护血管[13];刺血疗法能通过促进超氧化物歧化酶等大脑保护因子表达、拮抗丙二醛等损伤因子表达而起到保护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细胞代谢的作用[14]。

诊查抑郁症患者舌下络脉有重要意义。中医认为,心、肝、脾、肾的经脉联系于舌下,心脉系于舌根,肝脉挟于舌体,舌下络脉是脏腑气血交聚相连的枢纽。点刺舌下络脉放血可祛瘀生新,有助于心藏神、肝疏泄,疏通经络之壅塞,调整脏腑气机,从而改善患者气滞血瘀状态而达到治疗抑郁的作用。 本研究观察刺血疗法联合针刺治疗气滞血瘀型抑郁症的疗效,治疗组患者采用点刺舌下络脉及肝俞、心俞放血联合针刺百会、印堂、风池、合谷、太冲穴,达到调气、活血化瘀的作用。百会穴属督脉,位于巅顶,乃阳气盛极之处,故针刺百会穴可宣通、调节一身之气机,且百会穴通入脑络,是安神开郁之要穴;印堂为经外奇穴,在两眉之间,位于督脉-阳脉之海循行线上,具有调节阳气、调神养神的功能,针刺印堂可宁心安神;风池是足少阳经的经穴,少阳主枢,可枢转一身气机;合谷、太冲为四关穴,两穴相配,一阳一阴、一升一降,调节全身气机升降;诸穴合用具有调节气机升降、行气活血、调气安神之效。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SDS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并且治疗组HAMD、SDS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均P<0.05),说明刺血联合针刺疗法能有效降低抑郁症患者HAMD、SDS量表评分,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治疗效果优于使用抗抑郁药舍曲林。

综上所述,刺血疗法联合针刺治疗抑郁症疗效确切,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舌下气滞气机
自拟脾胃安方治疗脾虚气滞型餐后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气滞胃痛颗粒联合叶酸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加味乌药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
A Meta-analysis of Dachaihu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with the TCM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 and liver-gallbladder dampness-heat
舌下片,舌下用
舌下片,舌下用
便携电子打气机
舌下用药,避免“首过消除”
LNG加气机现场检定方法的解析
浅析LNG加气机工作原理及现场检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