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开展初中物理教学策略分析

2022-05-16 20:38刘铖
当代家庭教育 2022年12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方法核心素养

刘铖

摘 要:在新课改这一背景下,以学生核心素养为基础进行初中階段的物理教学活动,被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积极转化自身的教学观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此外教师更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以及创新性思维。教师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时,应重视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对其进行集中化教学,进而保障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相关知识。基于此,本文将主要分析如何以学生核心素养为基础,进行初中物理教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物理;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12-0105-03

Based on the Core Literacy of Students, Carry out the Analysis of Physics Teaching Strategies in Junior High School

LIU Cheng (Nanxingdu Middle School, Kunshan High-tech Zone, Jiangsu Province, China)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more requirements have been put forward to carry out physics teaching activities in junior high school based on the core literacy of students, which requires teachers to actively transform their own teaching concepts, constantly innovate teaching methods, and in addition Teachers should help students to establish a correct scientific attitude and innovative thinking. When teachers actually carry out teaching activities, they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main role of students in classroom learning, and conduct centralized teaching to ensure that every student can master relevant knowledge.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will mainly analyze how to conduct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based on the core literacy of students.

【Keywords】Core literacy;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method

物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并且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可以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站在初中物理学科教学视角进行分析,教师需以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及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采取特定的教学模式指引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朝着更高的方向发展,并且还要特别重视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注重激起每一位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1.初中物理核心素养的涵义和要求

(1)核心素养内涵

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指的是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的适应社会发展或者个人发展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等,具体而言,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如下内涵:

第一,物理观念,学生能够从物理的角度对物质、运动、能量或者相互作用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在脑海中升华物理概念,总结物理规律。通过初中阶段物理知识的学习,树立物质观念、能量观念、运动观念以及相互作用观念,能够运用物理知识对自然现象进行解释,还能运用其解决生活问题,运用上述观念描述自然图景等。

第二,科学思维,物理是对客观事物内在规律、本质属性和相互关系进行描述的学科,也是根据事实或者经验建立理想模型的过程,更是学生推理论证、分析以及科学思维形成的重要载体。科学思维的形成要求学生根据事实,通过推理,得出不同的观点和结论,形成批判思维、质疑精神、创造能力等。科学思维包括质疑、论证、推理、建模等能力。通过初中阶段的物理知识学习,学生应该形成建模意识,可以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定性或者定量分析,通过科学推理,寻找事物之间的规律,总结结论,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形成科学意识,运用科学证据描述问题,对问题进行预测和解释,形成批判性思维,敢于大胆创新。

第三,实验探究能力,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可以提出和物理有关的问题,并且大胆猜想和假设,通过实验过程获取数据信息,根据所给证据得出结论,交流实验结果,并且进行反思。实验探究环节包括问题提出、证据寻找、科学解释、相互交流多个要素。学生通过初中阶段的物理知识学习,应该初步形成探究意识,能够通过物理课堂学习或者生活,发现物理问题,通过猜想和假设,来设计实验方案,获得证据,通过科学的方法收集信息,具备分析和论证的能力,对信息进行妥善处理,并且运用其描述实验过程的变化规律与实验结果。

第四,科学的学习态度,主要指的是学生学习物理学科的正确态度,树立高度的责任感。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学生既要了解科学的本质,也能对物理知识产生好奇心,在求知欲的驱动下,能够和他人进行合作,尊重他人的观点,能够从证据出发,按照既定的逻辑发表自身见解,树立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在参与物理实验探究过程中,能够遵循特定的道德规范,把握科学、环境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形成热爱自然的品质,节约资源的社会责任感。

(2)核心素养要求

首先,初中阶段的物理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应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注重对每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应让学生充分掌握并了解事物的实质和特点,使其熟悉客观规律的内涵,全面发挥每个人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初中阶段的物理核心素养即让学生充分掌握相关物理知识,可以进行独立思考并深入探究其中的物理现象,再通过物理现象掌握实质规律,进而慢慢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其次,相关教师还应适当地对学生进行指引,使其立足于实践,真正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从而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此外,物理核心素养在一定程度上来看,也可以称为科学精神,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应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地进行科学探索。相关教师在开展物理教学活动的时候,应极力促使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一定要引起每一位教师的重视,进而使他们在课堂活动中掌握实事求是的精神,促使其科学精神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最后,初中阶段的物理核心素养不仅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能力的体现。教师应指引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理解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促进其学习能力的提高。

2.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开展物理教学的重要作用

(1)促使学生长期发展

第一,学生可以从容地面对各种考试;第二,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事物的实质,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第三,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丰富每一位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对世界的认知,所以这非常有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

(2)加强学生的科学应用能力

初中阶段的学习和实际生活有着极大的联系,学生在掌握物理知识后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开展教学时,绝不能一味地讲解理论知识,不然会使学生逐渐丧失学习物理的兴趣,严重的甚至还会产生厌学情绪,教师应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这样能在最大程度上增强每一位学生的科学应用能力。

(3)使学生尊重事物发展规律

学生在学习物理学科时,能逐渐意识到各类事物的发展规律,进而自主探究其中的科学发展。物理学科有着非常严谨的推断,这种严谨的精神能够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受益。学生在具备此精神之后,不仅会在学习中游刃有余,还会成长为综合型人才,此外学生还可以更好地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在具体的探究中了解未知领域的物理知识。

3.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开展物理教学的方法

(1)明确单元目标,设计单元教学目标

教师应明确,在课堂教学中若想真正落实教学目标,就应以教学目标为基础,精心筛选并组织教学内容,再制订单元教学计划。在合理有效的计划引导下进行教学,这样学生就会逐渐形成知识理论框架。初中生在刚接触物理学科时,难免存在困难,无法准确理解课程的内在关系,这就需要教师应合理计划教学顺序及层次,从而进行指引,循序渐进地进行物理教学。

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浮力》这一章节的时候,可先认真探究课标要求,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对教学内容及方法进行系统的设计,然后了解学生学习浮力的概念和学习现状,找出学生在学习此节内容出现困难的原因,最后再设计合理有效的单元教学计划,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更加高效。不置可否,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及设计具体的教学计划,使整个教学过程有理有据,有效进行。同时也是对教师能力的检验,也才会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进度,从而有序完成教学设计中的每一个关键步骤。

(2)借助微课,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认知

在现代教学模式中,以往的教学观念及方法已无法满足学生在学习上的需求,在核心素养北京下,教师应着重创新自身的教学方法,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应用。从近些年的发展来看,我国的信息技术已获得很大的发展空间,更为教育提供了很大的平台,促使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在此背景下,微课的应用成为教师开展教学的有力工具。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有着很多实验内容,但是课堂时间毕竟有限,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的机会和时间并不是很充裕,微课的出现能对实验进行详细的记录,用视频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反复观看和研究,从一定程度上来看达成了深度学习的目标。微课的内容常常很精简,记录的都是物理学习中的重难点和实验步骤,教师制作微课视频后,学生可以在课下进行自主学习,不但丰富了课堂实践,补充了课堂内容,还成为学生复习的重要参考,进而真正打造了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更响应了核心素养中的深度学习。

例如,教师在学生学习《浮力大小与排开的液体体积关系》的时候,需要先对实验对象进行测量和记录,再把它的一部分放在液体中,改变其进入液体中的体积,记录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以此得出相应的结论。这一实验在初中阶段的物理实验中虽然是比较简单的一个,设备简易,流程不烦琐,但是受到客观条件和时间带来的局限,使得学生的实验实践也很有限,实验很容易出现误差,并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而微课的出现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给予学生反复观察的机会,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从而更加自由地进行深度学习,提高了每一位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印象,充分保障了学生在进行实验时不留疑问,掌握所学内容,这样学生就不会对物理知识产生困惑,逐渐形成正确的物理学习方法。

(3)及时进行教学总结,帮助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教师要知道,教学总结往往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改善教学活动的主要核心。教师可以通过课后总结环节,得到更加深刻的教学体会及反馈,今后的教学就能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在整个过程中,因为初中生的差异性很大,对知识的认知水平大相径庭,学习进度和理解也不在一个层面上。这就要求教师需起到关键作用,了解每个人的实际学习状况,以此进行针对性的总结,这样就会在最大程度上加强教学效率。整体来说,教师应根据具体教学成效和学生的特征进行思考,归纳出课堂教学的不足和改善方式,并在之后的教学中吸取经验、创新教学,从而达成提高教学水平的目标。

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二力平衡》这一章节的时候,依据二力平衡的特征是指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同时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反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来的特征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于同一直线上。其中的区别在于作用物体的数量。学生要是不注意的话,就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引,对同一物体进行思考,深入探究其中的物理知识,进而在反复思考中得到加强,以此提高学习效率。

(4)科学进行评价指引,帮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

在核心素养这一背景下,教师首先要指引学生了解良好的学习方法,建立科学的学习态度及学习精神,从整体来说,在物理学习活动中学生需具备科学的研究态度,勇于发现问题并进行深入探讨,这样就会形成正确的思维品质。教师的评价和指引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注重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作出公平的评价。使其能够逐渐意识到自身的知识漏洞并及时改正,可以针对性地进行后续探究,这就需要在整个过程中指引学生不断反思和归纳在生活中发现的物理知识,正确看待生活和学习之间的关系。所以教师应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聯系生活实际,不断加深每个人的印象,并且还要让他们学习科学家的思维和态度,如此一来,学生就能够在反复的学习中,感受到物理学科的实质,掌握其精髓。

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牛顿第一定律》这一章节的时候,就可按照生活实际,指引学生对篮球运动进行分析,再根据牛顿等科学家的观点进行探究,自主归纳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在摸索中丰富自身的思维,形成推理能力,深入理解此节内容,从而形成科学的学习观念和态度。

4.结语

总的来说,随着近些年新课改的快速推进,使得在现阶段教学中对核心素养导向有了更高的重视,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学科知识教学,还应积极采取多样的教学模式,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更好地让学生把知识和生活结合在一起,进而在最大程度上增强每一位学生的实践及创新能力,此外为其之后的物理学习做好铺垫,更好地对全方位素质人才进行培养。

参考文献

[1]黄培明.立足核心素养  优化物理实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分析[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8(05).

[2]李小建.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物理教学策略分析[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23).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教学方法核心素养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