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绩与大学成绩相关性分析

2022-05-16 09:57曼,高飞,朱倩,骆
关键词:大学语文学习动机知识点

杨 曼,高 飞,朱 倩,骆 熠

(云南民族大学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早在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1]就提出:“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而高等教育以高中教育为基础,高中教育负责为高等教育源源不断地输送学生,二者具有明显的内在关联性并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2].这种关联性和相互影响,是可以通过同知识领域课程成绩之间的关系来体现的.研究同知识领域课程成绩之间的相关性,对于了解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基础性和延续性现状,发现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基础性和延续性的不足,促进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改革有重要的意义.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进入大学后的学习状况与其录取时的成绩存在普遍不一致的情况.为了摸清情况、探求原因、找到解决方法,以云南民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学生高考成绩和大学成绩作为基础数据,研究高考成绩与相同知识领域大学课程成绩之间的相关性,再辅以问卷调研分析,提出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一些改革建议以供参考.

1 课程成绩相关性计算

以云南民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2019届22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选取了语文、数学、英语3个科目的高考成绩和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大学英语11门大学阶段课程的考试成绩,剔除了24名成绩不全的学生数据,形成204×14的样本空间用于相关性分析.

1.1 确定比较数据序列

用X表示高考成绩,高考各科成绩如式(1)所示:

Xi={xi(1),xi(2),…,xi(j),…,xi(204)}.

(1)

其中j表示学生,i=1时表示高考语文成绩序列,i=2时表示高考数学成绩序列,i=3时表示高考英语成绩序列.

用Y表示大学成绩,大学各科成绩如式(2)所示:

Yik={yik(1),yik(2),…,yik(j),…,yik(204)1.}

(2)

其中j表示学生,i=1,k=1表示大学语文成绩序列;i=2,k=1,2,3,4时表示大学数学类成绩序列,i=3,k=1,2,3,4,5,6时表示大学英语类成绩序列.

1.2 Pearson积矩相关系数

皮尔逊(Pearson)积矩相关系数是二元定距变量相关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用于度量2个变量间相关程度,它是一个介于1和-1之间的值,其中,1表示变量完全正相关,0表示无关,-1表示完全负相关[5].

Pearson积矩相关系数主要用于计算连续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要求变量的总体呈正态分布或者可以近似的看成符合正态分布,并且样本数量大于等于30,Pearson积矩相关系数才具有意义.学生成绩属于连续变量,一般情况下符合正态分布[6],对选取的14门课程成绩分布状态进行了验证,成绩序列符合正态分布,其参数值详见表1.

表1 各科成绩正态分布参数估计值数据结果说明

Pearson积矩相关系数[7]的计算公式如(3)所示:

(3)

其中,各参数定义详见1.1.

1.3 计算结果

用(3)式求出了高考数学成绩与高等数学Ⅰ(一)、高等数学Ⅱ(一)、工程数学(一)、工程数学(二)课程成绩两两之间相关系数的值如表2所示.高考英语成绩与大学英语读写1、大学英语读写2、大学英语视听说1、大学英语视听说2、大学英语3、大学英语4课程成绩两两之间相关系数的值如表3所示.高考语文成绩与大学语文成绩相关系数的值如表4所示.

从表2~表4可以看出,高考成绩与同知识领域的大学课程成绩两两之间的相系数的值都不高,其中高考语文成绩和大学英语读写1之间相关系数的值相对最高,为0.48,其他相关系数值均在0.4以下,特别是高考数学成绩和大学数学类课程成绩两两之间相关系数的值均在0.1以下,可以认为基本无相关性.相关系数值详细分析将在下章进行.

表2 不同类别学生高考数学成绩与大学数学类课程成绩相关系数值列表

表3 不同类别学生高考英语成绩与大学类课程成绩相关系数列表

表4 不同类别学生高考语文成绩与大学语文成绩相关系数列表

2 相关性数据分析

2.1 生源地与成绩相关性分析

从1.3中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到,农村学生的高考数学成绩与大学数学类课程成绩相关系数,高考英语成绩与大学英语类课程成绩相关系数,以及高考语文成绩与大学语文成绩相关系数都在0.3以下.特别是云南学生高考英语成绩与大学英语类课程成绩相关系数更低.

分析原因我们认为:尽管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我国教育资源还存在不均衡现象,农村教育在师资[8]、实验条件、家庭投入[9]、获取知识渠道和文化视域等方面与城市教育有较大的差距.农村学生主要是通过老师传授的方式获取知识,学习方法主要是高强度的记忆,知识积累量较少,知识体系的掌握不牢固,导致他们在以自主学习为主的大学学习中较困难,特别是云南民族大学电信学院的学生有80%来自于农村.

2.2 知识记忆类课程成绩相关性分析

知识记忆类课程:主要是指文科类课程,课程知识点主要采用记忆加理解来掌握,如语文和英文课程.从1.3中的数据分析可以得到,相比较而言高中英语成绩与大学英语类相关课程成绩、高中语文成绩与大学语文成绩相关性较高.

以布鲁姆(Benjamin Bloom)“教学目标分类法(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10]来分析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认为对于高中英语和大学英语的认知阶段在记识和理解层次,英语类课程成绩的高低与学习基础的扎实程度且在相同学习状态下很难在短时间类有质的飞跃.对于高中语文和大学语文的认知阶段在记识、理解、应用阶段,相对于英语来说在更高的认知阶段,所以高中语文和大学语文的相关性相对于英语来说较低.

2.3 逻辑推理类课程成绩相关性分析

逻辑推理类课程:主要指理科类课程,比起知识记忆类课程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较少,课程知识点主要靠逻辑理解和做题来掌握,如数学、物理等课程.从1.3中的数据分析可以得到,高中数学成绩与大学数学相关课程成绩的相关系数的值较低.

分析原因认为:按照布鲁姆的认知领域的目标,中学数学的认知阶段主要以记识和理解为主,而大学数学类课程提升到了应用和分析阶段[11-12],由于高中数学和大学数学认知阶段的差别,导致其相关性较低.

2.4 性别与成绩相关性分析

从1.3中的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女生高考英语成绩与大学英语相关类课程成绩的相关性,高考语文成绩与大学语文成绩的相关性相对于男生较高.分析原因认为大多数女生学习成绩比较稳定,在语言表达和短时记忆方面优于男生[13].按照常理男生在数学类课程应该有较大的优势,但结果却不然,具体的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3 成因分析与对策建议

3.1 成因调查分析

分析认为造成高考成绩与大学成绩之间无相关性的主要原因在于这2个阶段中的学习动机、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3个维度的差异性,为此,编制了调查问卷,对云南民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全体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回 1 056 份有效问卷,获得以下结果.

1) 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差异性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可以看出,在高中阶段,67.83%的同学学习动机来源于考取理想的大学,11.35%的同学学习动机来源于对知识的兴趣,仅8.99%的同学没有什么特别的动力;在大学阶段,44.18%的同学学习动机来源于回报父母,学习动机来源于对知识的兴趣的上升为30.18%,没有什么特别的学习动机的同学上升为19.49%.可见大学阶段“被动”学习成为了主流,这个现象需要引起学校和教师的高度重视.

图1 高中阶段与大学阶段学习动机比较

2) 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的差异性调查结果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50%以上的同学都认为大学课程内容更强调记忆性、逻辑性、知识点更多、知识点难度更大、实用性更强.大学数学课程内容趣味性不如高中数学,主要是因为大学数学课程知识多难、学时数较少,课程压力大造成的.相对于中学来说,大学语文和大学英语不以应试为目标,更偏重于学生对于文学作品思想内核的审美、体验及文学素养的培养,教师在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法选择上有更大的自由空间,更容易为学生所喜爱.

3)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差异性调查结果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大学数学类课程相对于高中数学课程讲授概念多、例题多、课后练习多,但是课堂练习少、课堂互动少,这与大学数学课程任务重、时间紧有关,任课老师很难在一个知识点上反复进行课堂练习和课堂互动.而大学英语类课程和语文课程没有考试范围的压力和限制,老师的教学内容选择更广泛,教学方法更多样,课堂互动也会更多.

3.2 对策建议

本文通过对学生高考成绩与同知识领域大学成绩相关性的研究发现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普遍很低,农村学生上述课程成绩之间的相关性更低,这一现象反映了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课程教学内容、教师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法之间存在较大的“跳跃”性,另外,内地与边疆、城市与农村教育基础的差异性也对学生进入大学后的学习状况产直接影响.针对这些情况,文中提出对策建议如下:

图2 高中与大学课程内容比较

图3 高中与大学教学方法比较

3.2.1 重视教师主体地位,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城乡师资均衡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教育公平性和均衡性问题,2020年11月2日,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上提出了继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要求,要求中提出:围绕服务国家战略需要,聚焦人民群众所急所需盼,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加快缩小区域、城乡差距.教师是教育的主题,解决城乡师资均衡是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首要问题,但要在短时间内实现师资均衡是很艰难的,可以在促进师资均衡的同时,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开展网络“同步课堂”“互联网+优课”等同步直播教学活动,帮助乡村学生享有优质师资,同时帮助乡村教师提高专业化水平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3.2.2 遵循认知规律,推进双向改革

加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双向改革,促使我国教育事业至下而上基础性建设,至上而下延续性发展.学生的学习过程由“信息传递”和“吸收内化”2个阶段组成[14],教学内容与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认知过程和规律,从知识结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多方面强化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衔接性问题.

1) 知识结构 高中课程和大学课程的知识结构差异较大,问卷调查结果中也表明了大部分同学觉得大学课程内容比高中课程内容知识点更多、更难,需要记忆的知识点更多,逻辑推理也更强,但有些科目趣味性却减弱了.可以考虑在大学阶段开设大学先修课程对高中阶段知识梳理,对高中知识体系深化并重构,便于引导学生适应大学学习.适当增加大学课程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方法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同学觉得大学老师讲授概念多,讲授的例题多,有的科目课堂练习少或课堂互动较少,有的科目课后习题多,但可能课后习题讲解不够.这是由于大学的课程内容知识点多且难引起的,建议教学方法除讲授式教学方法之外,多引入翻转课堂、基于问题教学方法等其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在高中阶段引导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知识体系构建.大学低年级加强课堂互动、课堂练习,增加习题课来巩固基础知识.

3) 大学教师 大学基础课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走访、参加培训、网络学习等方式,熟悉高中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悉高中课程内容,与大学课程对比.有利于减少教学脱节现象,在高中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引入大学课程知识点,让学生更适应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学习动机知识点
第十二页 知识点 静候“18”
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外因素及其作用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第九页 知识点 QSZ92式半自动手枪
2019年成人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一)
2019年成人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二)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Analysis on the motivation of students in English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