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2022-05-17 15:15张亮
建筑与装饰 2022年9期
关键词:太阳能污水绿色

张亮

合肥神舟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 合肥 230000

引言

针对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在该战略的指导下,开始向各行各业的绿色节能环保方向发展。促进建筑环境和资源节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在建筑行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1 绿色建筑技术必须遵循的原则

1.1 自然原则

自然原则也是建筑原则中的重中之重。避免追求过度刻意的设计感,忽视建筑本身的自然性,减少对外界现有环境的干扰和破坏,尽可能保留原生态矩阵、廊道和斑块的连续性。对施工过程中被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和恢复,对施工过程中受到影响的生态系统进行补偿和救助,通过降低成本和减少工作时间,同时保持自然,体现了绿色建筑的理念。

1.2 节能减排的原则

不仅是中国,世界上许多国家也在为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工作做文章,进而致力于降低高能耗。主要是高能耗对建筑业的影响很大。为了改善高能耗的现状,在选择方案时要尽量选择低能耗的建筑设计方案,高环保也是选择建筑材料过程中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环保性能越高,越生态,污染风险越低,同时,建筑设计全面采用节能减排技术,严格控制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1]。

2 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2.1 节约水资源

避免流水、泼、滴、漏,提高节水效果,加强水资源利用,提高污水管理效率,避免大量污水外溢,回收各种污水,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污水在排放前必须得到有效处理,摩天大楼的建设必须严格按照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原则进行。提高基坑施工中雨水回收效率,在施工现场安装雨水回收系统,用于冲洗小区运输车辆或冲洗居民区厕所,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在高层建筑结构施工的地下施工活动中,搭建雨水回收系统,将回收的雨水用于绿化或路面清洁等,确保水循环系统完备,并在地下安装节水装置。将高层项目的场地和生活空间安装、水流控制加强和水资源管理工作的结果整合到一个绩效评估系统中。基于用水分类管理制度,结合建设和生活各方面的实际需要,按需分配,提供不同类型的水资源,减少污水排放,减少污水排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施工现场污水经沉淀处理等有效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

2.2 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2.2.1 地源热泵。地热热泵系统的能效比高于空气源热泵。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夏热冬冷。夏季热负荷通常远高于冬季热负荷。同时,冬季水源地的水温波动远小于夏季。地埋式热源热泵在冬天效果很好,但考虑到地埋管冬夏季的热平衡,建议使用冷却塔作为辅助设备,因为地埋管的冷负荷是最高的。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热泵的效率,地热源通常使用土壤和冷却塔作为冷却热源。夏季使用地热热泵和冷却塔系统作为冷却热源,提供给地下管道系统的热量传递可以平衡地热场,防止热量积聚,冬季使用地热热泵。作为维护系统的热源,它提供必要的热量作为夏季传递的热量,并且冷却塔可以实时启动,使用方便。

2.2.2 太阳能。有两种常见的太阳能利用方式:被动式和主动式。常见的被动式太阳能系统是太阳能屋顶和太阳能烟囱。在太阳能烟囱中,壁挂式太阳能烟囱被广泛使用,在夏季为房屋提供良好的通风。夏季的原理是室内空气从蓄热墙下部进入太阳能烟囱通道,被蓄热墙加热,逐渐上升,最后通过上部开口排到室外。但是,操作条件完全相反。室外的冷空气进入太阳能烟囱通道后,被集热器壁加热,空气温度升高,通过集热器壁的顶部进气口进入室内。主动式,例如集成太阳能系统安装在许多带有玻璃幕墙和遮阳板的建筑物的屋顶上。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可以利用太阳能电池板最大限度地收集太阳能,然后根据建筑的需要将太阳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源,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充分利用它。使用清洁能源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例如,太阳能发电系统可用于建筑物的室内外照明,有效降低建筑物对常规能源的需求。

2.3 绿色照明技术

一般来说,建设项目占地面积大,电能消耗巨大,绿色建设项目中使用节能灯,不仅能满足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对色彩和亮度的要求,而且消耗能源。首先,通过积极使用节能性能好的灯具和电线,准确计算电路的设计安装是否合理,有效控制建设工程中的用电设备,在用电安全的情况下,优先切断及时断电,确保配电网正常运行,需要确保建筑照明满足最低照明要求。多年来,太阳能光纤照明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白天可将太阳光充分转化为电能,夜间储存电能提供照明能源。这种灯具寿命长,光线柔和,节能效果显著,可以满足各类人群的照明需求,同时大大降低耗电量。目前很多电影院、地下室、广场、大型商场等都需要长时间的夜间照明,而大型商场一般需要全天照明,所以耗电量较高。如果太阳能光纤照明技术能够有效地应用于这些建筑中,可以大大降低电力消耗,减少光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环保节能。

2.4 节省土地

在节约用地方面,应合理安排总布置,保证布置的简洁性,并根据施工进度的规划要求,合理安排材料到达时间,促进材料周转速度,根据堆建工程各阶段建设的实际要求,编制合理布局方案,从多方面进行科学规划,确立合理的战略发展目标,包括施工道路、加工场地、物资储存场地等。深基坑、筏板基础施工时,应优化施工方案,减少占地面积。在设计临时设施时,可结合实际施工要求,分多阶段采用可旋转活动板房施工方案,尽可能避免资源浪费和过度占地。在施工道路的施工过程中,铁板铺装可以在办公室、客厅使用道路铺装等可逆材料,提高旋转砖铺装的有效利用,减少土地资源。

2.5 固体废弃物控制

建筑工程中经常会遇到粉尘和废弃物。这时就需要采取措施防止目标扬尘。施工现场使用的水泥、石灰、细砂等材料在运输和浇筑过程中容易产生扬尘,造成建筑材料的浪费和环境污染。施工期间必须及时清洗喷头。如果建筑工地有锅炉,必须使用节能材料来完全控制排放。施工车辆和各种机械产生的废弃物排放必须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如使用清洁能源燃料、安装废气净化装置等。施工期间应定期对现场车辆和各种机械进行检查和保养,确保正常运行。

2.6 土地资源的环保利用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土地资源相对紧张。采用绿色施工技术开展建筑工程工作,也可以有效保护土地资源。一般情况下,这是为了有效防止施工过程中水土流失或土壤养分流失。对此,如果相关企业在实际施工中发现没有土壤,可以用碎石覆盖或在地上种上肥沃的草,以保护土地资源。由于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地表径流,施工企业必须科学规划和部署排水系统,确保绿色施工,同时保护土地资源。

2.7 严格控制工地的扬灰污染

我国大规模空气污染的原因之一,是随处可见的建筑工地。如今,建设项目扬尘治理问题迫在眉睫,对我国的空气质量和环境造成重大负面影响。基于此,我国的大部分建筑公司都在积极引进环保建筑技术,并投入大量精力管理建筑工地的粉尘。首先,施工单位应在施工现场周围安装多台扬尘监测显示装置,使施工人员能够实时、全面、及时、全面地了解整个工程产生的扬尘情况。其次,在收集到实际扬尘信息后,要进行充分的计算分析,根据扬尘情况的不同,将整个施工场地划分为不同的施工区域,有针对性地对施工过程进行对齐和调整。从根本上提高了施工现场产生扬尘的可能性。最后,施工单位可以通过在施工现场购买吸尘器等大型集尘设备,并在施工现场周围安装洒水喷头,尽可能控制扬尘情况,避免施工对空气的影响[2]。

2.8 控制水污染

针对设计和施工现场可能出现的工业污水的各种水质状况,我们采取各种直接应对的预防和排水措施,如安装污水化粪池、隔油池、沉淀池等。环境水质综合监测要及时出具专业、权威的污水水质检测报告,对排放的工业污水质量进行检测,确保总排放污水量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

2.9 噪声控制技术

噪声是造成建设项目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一定程度上也对环境造成影响。因此,在进行施工活动时,可以采用绿色施工技术来控制噪声,减少噪声引起的不利因素。首先,可以根据施工需要科学调整施工时间,避免夜间施工带来的噪声影响。其次,在进行噪声较大的工程时,应采取防护隔离措施,增加施工区域的隔音效果。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各施工区域的噪声监测,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3 建筑工程绿色建造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3.1 优化绿色施工技术

环保事业要想走得更远,首先要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其次,进一步推动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形成良好的体系;最后,是进一步加强对绿色建筑技术的监管。然而,这些活动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国家的支持,包括国家对绿色建筑技术的财税政策的支持。这也意味着必须按照国家政策的指导方针改进绿色建筑技术体系,以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此外,绿色建筑技术的产业链也非常重要。提升行业标准,不断优化相关技术,该技术包括BIM、海绵城市等,形成完整的绿色建筑技术产业链体系,进一步推动绿色建筑技术产业链体系,同时,这条产业链必须严格管理产业链,才能保证我们的产品质量。此外,住宅房地产单位和开发商也必须参与环境保护。外国投资也是可能的。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进一步发展我国的环保建筑技术,为人类创造更好的环境[3]。

3.2 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

使用绿色建筑技术最重要的方面之一是建筑材料的选择。这些材料必须是无毒、无放射性和无污染的。应选择可再生资源作为建筑材料。因为这些资源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增加资源利用。然而,由于绿色建筑技术不是堆叠技术,而是一种有效融合这些绿色建筑技术的技术,因此在我国需要这些技术的融合。这意味着我国需要进一步完善现行的绿色建筑技术体系和相关制度,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实现营造和谐生态环境的目标。

4 结束语

进入21世纪,全球资源问题更加严重。因此,绿色建筑得到进一步发展。由于绿色建筑的性质,它已成为世界上最好的选择。绿色建筑不仅可以节省更多资源,还可以保护环境。因此,现在看来有必要进一步推广绿色建筑技术,进一步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境,减少污染,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缓解资源稀缺问题。如果看一下我国目前的国情和社会发展速度,不难看出,绿色建筑和绿色建筑技术是未来建筑业发展的大趋势,技术尤其重要。考虑到绿色建筑发展的现状,以人为本的理念,近年来,绿色建筑的应用逐步提高,建筑的建造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从基本含义上看,绿色节能建筑技术的本质在于节能方法贯穿施工全过程,详细研究总体规划建设,彻底消除潜在的生态环境。我国建筑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贯彻,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太阳能污水绿色
绿色低碳
生活污水去哪儿了
瞿晓铧:让太阳能走进千家万户
太阳能维修等
污水的自述
污水罐坍塌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污水零直排,宁波已经动起来
自制一个太阳能热水器
身边的太阳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