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项目加固改造设计遇到问题及解决

2022-05-17 15:15熊文凯徐慧珠
建筑与装饰 2022年9期
关键词:设计规范抗剪计算结果

熊文凯 徐慧珠

1. 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安徽 合肥 230000;

2. 安庆市城乡规划设计院 安徽 安庆 246000

1 工程概况

安徽省某市临泉交通园区工程-客运站工程位于霞光大道与建设南路交口,建筑面积11480.2m2,主体3层,功能为客运站,设防烈度为6度,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抗震等级为三级,抗震构造措施为三级,基本风压为0.45KN/m2,基本雪压为0.55KN/m2,2012年竣工投入使用,后来车站搬迁,当地政府决定将该楼功能改为行政服务中心和城市指挥中心,即在内部中庭加建部分功能区,增设5部电梯且功能改变使得布局及荷载发生变化,造成梁、板、柱、基础等混凝土构件截面及配筋不满足规范要求,针对不足的进行加固处理,依据增加荷载重新计算,经计算对柱不满足要求的采用增大截面及包钢加固;对梁配筋及截面不满足要求的采用粘钢加固、粘贴碳纤维布加固及增加截面;对现浇板配筋不满足要求采用碳纤维布及增加钢梁加固,基础采用增大截面加固。

在改造加固计算过程中发现几个问题及需要注意的地方,通过本文介绍给大家,希望对以后加固设计能起到帮助。

2 加固设计遇到的问题及解决

2.1 次梁加固

次梁没加固前抗剪是满足要求的,但由于梁底配筋不足,用碳纤维或钢板加固后,而出现抗剪显示不足。

2.1.1 遇到的问题:连续梁JKL2-51见下图1,加固之间计算梁底配筋不足,梁箍筋计算是16.17~23.88mm2,实配28.27mm2,可以满足要求的,见表1,但梁面配筋不足需要进行抗弯加固,采用粘钢方式加固,用PKPM的V5.2.1版本加固计算后的计算结果见表2,可以看出抗剪需要4.8mm2的钢板,加固之前抗剪计算是满足要求的,为何加固之后反而抗剪不够了呢?

表1 加固之前结算结果

图1 JKL2-51布置图

2.1.2 分析问题及结论:根据《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斜截面抗剪加固计算第9.3.3条V≤Vb0+Vb,sp[2];Vb0为

加固之前梁的抗剪承载力,Vb,sp为加固钢板提供的抗剪承载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斜截面抗剪计算第6.3.4条V≤Vcs+Vp[3],可以看出Vb0=Vcs+Vp,未加固之前抗剪承载力满足要求,即V

2.2 梁截面加高的抗剪加固的计算结果钢筋如何配置

2.2.1 遇到的问题:楼面功能办公改为厨房操作间,荷载有较大增加,导致梁抗弯及抗剪均不足,考虑层高不足,梁截面增高尺寸不能太大,以免影响净高,故采用向下增大截面100高,经计算分析计算结果如下表3:

表3 截面加高加固后计算结果

抗剪需要新增钢筋面筋41.85mm2,新增箍筋应该配置在什么位置,有人说应配置在新增截面中见图2,这样做对不对?

图2 新增钢筋布置1

2.2.2 分析问题及结论:我们来分析一下,根据《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斜截面抗剪加固计算第5.3.2条知:计算砼部分抗剪贡献Vc=0.7ft0bh01+0.7*0.7ftb(ho-h01)[3],如果设计剪力小于砼部分贡献,按照构造箍筋输出配箍值,否则计算箍筋面积为[3]:Asv=(V-Vc)s/(h0fyv),从公式可以看出Asv配筋范围并不是新增混凝土范围,什么情况下钢筋配置在新增混凝土范围,V=Vc+fyvAsv0h01/s+fyvAsv1(h0-h01)/s,h01为原截面高度,只有按这公式计算,计算出的新增钢筋Asv1才配置在新增混凝土范围内,然而规范没有该公式,规范是按Asv=(V-Vc)s/(h0fyv)计算箍筋的,可以看出,Asv=70.12mm2并不是新增箍筋面积,而是全截面的箍筋面积,即见图3,原截面配置箍筋为直径6间距200,新增混凝土范围配置6@200时,全截面还要增加41.85mm2的面积,这就是说该方法加固梁截面抗剪仍是不满足要求的,只有新增钢筋面积为0时,才能使用仅梁截面加高的加固方法。所以,将新增钢筋面积41.85mm2配置在新增混凝土图范围内是错误的,实际配筋只达到计算需要的41%,距离需要的配筋量差距很大,严重影响结构安全,这是值得设计人注意的。

图3 新增钢筋布置2

2.3 弧梁的抗扭加固

2.3.1 遇到的问题及分析。局部办公位置增设两部电梯,在屋面机房处的梁取JKL3-13a例,位置见下图4,可以看出来荷载很大,经计算需要加固,加固计算书见下表4

图4 KL3-13a布置图

表4 增大截面加固计算结果

可以看出来根据加固计算结果仅纵筋需要加固,箍筋不需要加固,但通过查询梁截面计算配筋结果如下:剪扭配筋(25) T=39.09 V=-491.90 Astt=231.84 Astv=74.01 Ast1=9.35非加密区箍筋面积(1.5H处) Asvm=74.01 剪压比 (25)V=-491.9 JYB = 0.09 ≤ 0.25[1]可以看出剪扭配筋面积需要74.01mm2,抗扭单肢箍面积为9.35mm2,而实际配箍面积为67.02mm2,小与74.01mm2,剪扭计算结果是不满足要求的,也就是说软件的加固计算结果仅仅是计算抗剪是否满足要求,并没有考虑抗扭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通过查阅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全文,并没有提供抗扭加固方法及算法,故而软件也没法计算,如果设计时,仅看加固计算结果,就会使结构处于危险状态。

2.3.2 遇到的问题的解决:在加固规范没有给出加固方法之前,需要进行抗扭加固的工程怎么办呢?后来我想到,虽然加固规范没给出算法,但是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给的有算法,于是本工程采用增设一道梁,形成双梁来承受较大荷载,降低剪扭计算要求,同时新增加的梁也能满足规范要求[4],见下图5。

图5 KL3-13a详图

3 结束语

在加固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梁没加固前抗剪是满足要求的,加固后抗剪也应是满足要求的,不需额外加固,仅按构造设置U型箍即可;第二,梁增大截面法,仅增加高度时配筋位置容易弄错;第三,规范没有提供抗扭加固做法及算法,软件也没法提供加固计算结果,所以如遇到梁的抗扭不足时,首先应考虑改变受力布置,减小扭矩,其次增设新的抗扭梁,确保原结构梁抗扭满足要求。当然,加固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地方还有很多,不再赘述。

猜你喜欢
设计规范抗剪计算结果
造纸黑泥烧结页岩砖砌体抗剪强度试验研究
节段拼装梁抗剪承载力计算研究
中国与印尼抗震设计规范对比分析
礼乐之道中的传统器物设计规范
粘性土不同剪切方法所求指标对比
趣味选路
扇面等式
超压测试方法对炸药TNT当量计算结果的影响
基于HCSR的热点应力插值方法研究
原状土的抗剪强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