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学段统编教材的创造性复述文本言语形态研究

2022-05-19 14:22李国萍
文理导航 2022年18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

李国萍

【摘  要】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提出了“创造性复述”的阅读要求,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同时,综合培养自身的语文思维、文化情感。研究创造性复述文本的言语形态,重新掌握创造性复述文本的表达方法,将成为学生创造性复述学习的全新方式,进而逐步提升整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改变学生的语文学习方法。本文针对统编教材小学语文第三学段的有关教学展开论述,探讨创造性复述文本言语形态的创新技巧。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造性复述;言语形态

创造性复述是借助复述帮助学生掌握文本内容、培养语文情感的一种教学手段。研究其言语形态,在重新认识创造性复述的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复述活动的有效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文本复述活动。就统编教材小学语文第三学段的有关教学来看,创造性复述表现出了语言结构、表达方式相似的基本特点,创造性复述的整体难度正在提升。针对言语形态开展研究工作,研究创造性复述的落实方法,将进一步提升创造性复述的教学价值。

一、改变言语形态,借助体态复述

言语形态包含黏着语、综合语等多元形式,其表述方式极为复杂,研究言语形态,能让语文教学活动回归本质,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在统编教材小学語文第三学段的有关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语言技能与语言思维正在伴随着教学活动的推进而同步提升,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言语形态的表现特点,教师一般会开展复述活动:要求学生在解读语文知识的同时,对言语的表达特点形成一个清晰的认识。但仅有语言构成的复述机制很难调动学生的复述积极性,学生对复述方法、言语形态的认识也不够深刻,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复述技巧,才能加深他们对文本、语言的认识。教师可尝试借助动作帮助学生复述,改变言语形态,利用动作来表现情感、观点,加深他们对文本的认识。以统编版五年级上册教材《将相和》的教学为例,教师可借助动作、神态等体态来重新调整复述的方法。在复述故事的过程中,学生站在廉颇、蔺相如的角度分别开展复述活动:蔺相如面对廉颇的逼迫一再退让,所以蔺相如要以一个“低眉顺眼”的姿态出现,在复述蔺相如的行为、语言时,学生要根据蔺相如面对秦王、面对廉颇的不同表现调整情绪,“怒目而视”“低眉顺眼”;对于廉颇,文章中的他近乎以一个“恶人”的形象出现,在设计动作时,要加大动作幅度,将挥手、拍胸、冷哼等动作和神态加入复述中,展现廉颇的自信与步步紧逼,塑造一个强势的角色。针对故事的发展,教师要鼓励学生进入对应的情境,对角色的动作、情绪进行解读,从而利用自己的体态语言完成对文本的复述任务。在创造性复述文本的同时研究言语形态,要通过“感官”为学生提供新的学习体验,除了帮助学生说、听之外,更可以尝试借助看、动、做来完成言语表达任务,提高言语表达的质量。

二、丰富言语内容,提高复述质量

在创造性复述中改变言语形态,最终的尝试还是要从言语的表达、应用入手,如果只是要求学生按部就班地复述文本,他们对故事、文本的认识并不深刻,语言素质与文化意识也难以得到培养。在创造性复述理念下开展文本言语研究工作,要从言语的应用、开发等角度进行考虑,除了课文中的内容,还要考虑加入新元素,提高学生应用言语的能力。在以往的言语形态研究中,教师虽然进行了创造性复述指导,但复述的内容局限于课文,言语表达质量无法提升。在开展创造性复述活动的过程中,除了应用语言知识,教师还要积极尝试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改变学生的语言交流模式。教师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观点,将更多的言语知识带入教学活动。

教学统编版教材五年级下册《刷子李》时,在复述的过程中,除要求学生复述故事,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灵感加入新的内容,如对徒弟心理活动的描写,可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加入一个虚构的故事:面对雇主那偌大的屋子与宽厚的墙,“刷子李”在十几分钟内便完成了粉刷任务,墙壁光洁,白浆匀称,通过引入这样虚构的故事,展现“刷子李”的高超技艺,烘托徒弟对“刷子李”的敬佩、信服之情。加入虚构内容的故事复述,并不代表学生可以随意篡改故事,还是要掌握好复述的尺度。在引导学生进行复述的过程中,也可对“刷子李”的内心活动进行剖析:他是一个“有脾气”的匠人,这样的匠人,裤子上的白洞是不是也是故意留下的,为了逗逗这个小徒弟?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用情感去复述故事,丰富言语形态。教师要学会利用新方法调动学生参与复述活动的积极性,借此提高复述质量。

三、调整言语角度,实现创新复述

研究创造性复述中的言语形态,必须对复述的价值有一个新的认识:这不仅是帮助学生掌握故事情节的一种手段,在不同的角度对言语文本进行分析,还能使学生快速解读作品中的文化思想、文化内涵,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在创造性复述的指导中,教师要以“多角度”为标准,在解读文本的同时,展现学生对文本、故事的不同认识,提升教学质量。

以统编版教材六年级下册《少年闰土》的教学为例,如果只从“复述原文”的角度展开复述活动,则学生对相关文本的认识可能并不深刻。教师可尝试借助“第一人称复述”的方式开展教学,要求学生站在“我”与“闰土”的角度分别叙述故事:在“我”的眼里,闰土是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好朋友,他所在的世界,是“我”不曾见过的,在复述的过程中,要体现“我”对闰土生活的向往。而对“闰土”的复述,则要对“我”的少爷身份、地位进行评价:他的生活是优越的,但所见识到的并不像我一样,因为生活上的差别,我们成了朋友。叙述这样的故事,实际上是在不同的角度“回忆童年”,激发学生对美好情感、经历的怀念之情。在复述训练中,为展现言语形态的多元化特点,还可以将《故乡》带入课堂,引导学生感受作品情感、言语形态的变化:从抒情表达转化为现实描写,文章中的悲情因素在不断增加,文本的价值也发生了变化——从回忆录变为反映现实故事的文章。为了体现创造性复述中的不同言语形态,教师要帮助学生切换复述的角度,从不同的出发点入手,解读并分析故事,重新认识故事的价值,剖析言语的多形态特点,更好地发挥创造性复述的作用。

四、改变复述对象,学生独立发挥

在针对统编版教材开展创造性复述的过程中,学生能否提高复述质量、全面解读文本,这一系列问题都会受到学生素质的综合影响。在复述的过程中,一些学生没有掌握复述的技巧,言语形态十分单一:其通过阅读课文、沿袭他人观点等方式来完成复述任务,复述效率低,育人价值无法体现出来,对于“复述”的功能,学生并没有形成清晰的认识。围绕言语形态的研究要求,教师必须帮助学生选择多元化的复述方法,积累复述经验。在教学中,可尝试通过教师领头的方式开展复述指导活动:在教学环节,教师对有关文本进行复述,学生结合教师的思路、方法重新整理复述的技巧。

教学统编版教材六年级下册《匆匆》这样的散文时,学生无法叙述文章中的故事,在复述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语言结构混乱、对语言理解不到位等问题。教师可帮助学生梳理复述思路,锻炼学生的复述技巧,以“我向思维”调整复述的方法,通过具象化的描写,在复述过程中加入一个个观点:我与时光流逝,外面的景色不曾变化,依旧是花红柳绿,但有一些东西消失了;在过去的八千多个日子里,我没有得到什么难忘的记忆,但在我的身边,在镜子里面,我的容颜正在快速老去。用生活中触手可及的细节来重新复述文本故事,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参考故事、阅读故事的载体,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构建复述文本、表达文本的教学新模式。围绕“复述”与言语形态研究的有关要求,教师要在帮助学生创造故事的同时分享语文文章的复述技巧:复述的基本原则是保留文章的情感与表达特点,深度解读文章。但在复述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语言理解能力,从多个角度解读、分析文本,提高复述文本的整体效率,加深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在创造性的復述活动中,语言的形态结构是多变的,教师在帮助学生复述的同时,也要积极解读语言形态的本质,完成复述任务。

五、整理表格框架,实现细致复述

阅读语文文本期间,需要做好内容梳理,可整理出表格,形成复述框架,其中包含很多语文要素,这样的框架结构是比较清晰的,复述课文的形式也比较直接。表格梳理的优势是包含细节,且具备较为明显的层次感。也可运用树形结构图,树形结构对文本的分解是比较直观的,也具有归类作用,能让学生迅速得到提示。制作文本表格时,深度解析文本的内容,整合并处理文本中的语文要素,实现有效的复述操作,对接性也很强,借助表格学生能顺利完成复述。复述操作以表格的形式完成,能体现出比较鲜明的框架特征,表格也是学生复述的一个重要辅助。学生通过制作表格,能实现对文章中人物、对话及相应描述的细致处理。

比如,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什么比猎豹的速度还快》时,教师可先安排学生朗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需建立表格,也可以是网状的结构图,记录文章中的一些关键词,这能为学生复述文章内容提供有效的指导。在学生制作的表格中,列出的关键点有名称和速度,文章中提到的名称有人、鸵鸟、猎豹、游隼、声音、喷气式飞机、火箭、流星体和光,这些主体的速度逐渐变快。列表格是一种有效的创造性复述方式,也是一种结构非常清晰的文本言语形态。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用列数字、作比较的方式来复述文本语言,这些说明方法也有各自的独特用处。当学生需要介绍一个自己比较熟悉的事物时,就可以采用列数字和作比较的方式来说明。在比较的过程中,应按照科学的顺序进行,在《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这篇文章中,作者比较的顺序就是从慢到快。先说的是陆地上奔跑速度最快的是猎豹,之后说的是喷气式飞机的速度比游隼更快,接着说的是流星体的速度快于火箭,最后提出了宇宙中速度最快的是光。

综合来看,在小学第三学段,学生的语言素质、语文理解能力确实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教学任务的深化已成为必然。故此,在落实创造性复述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复述方法、复述技巧进行创新:在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参与复述活动的同时,对学生的语文技能进行训练,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法重新展现故事,在丰富言语形态的同时,加深学生对文本素材的理解。

【参考文献】

[1]何洁玫.梳·补·变·联——统编教材小学语文第三学段创造性复述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导学,

2021(1):47-48.

[2]胡茜茜,杨海萌.论统编教材创造性复述教学策略[J].现代职业教育,2020(22):206-207.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三期重点课题“统编版小学语文第三学段言语教学的专题建构与实践研究”(2019JK13-ZB68)的科研成果)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
基于微格教研的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渗透德育探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