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南红雕刻的创新发展之路

2022-05-19 07:02李威威
天工 2022年11期
关键词:玉雕雕刻机遇

李威威

玉雕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特色鲜明,历史悠久。玉雕的材质、门类繁多,南红雕刻是其中的一颗耀眼明星。对于很多藏家、业内人士而言,几年前南红市场的火热记忆犹新,这会让人产生一种误解,认为南红是近几年才出现的崭新事物,其实不然,与其他类别的玉雕一样,南红也有非常久远的发展历史。

早在战国时期,华夏先民就已经开始开采、雕刻南红,战国时期的墓葬品中就曾发现南红制作的饰品,精美绝伦,令人称赞。在古代,南红也被称为红玛瑙,其因沉稳红艳的色彩、温润的质地深受大众热爱,许多雕刻精品流传至今。

2015年,南红玉雕开始大量出现,随后迎来一轮市场热潮,南红的价格经历了两次暴涨,成为与翡翠、和田玉齐名的玉石新秀。如今,南红市场日渐趋于理性、常态化,对今后的南红行业来说,如何塑造“南红文化”,提高作品附加值,成为必须考虑的事,这是南红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

因此,产品创新、文化赋能、探索新模式、融入时尚潮流元素等,便成为发展的动力和基石,这也是南红吸引新时代消费者的重要筹码。

一、南红雕刻面临的机遇

曾经市场的火热,很大程度上是消费者对南红制品本身价值的认同,这是由材料本身的稀缺性、珍贵性决定的。从形成条件上看,优质南红矿石的形成条件非常苛刻,产量小,难以开采,可遇不可求。数据统计表明,每1吨南红原石,大约有1公斤可用于雕刻,其中优质南红大约只有10克。

稀有性是南红价值的核心因素,也是南红产业天然的机遇,有价值就会有市场,有市场则机遇无限。如今,随着玉雕艺术的不断发展,单纯拼原料价值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在这种情况下,南红雕刻应当以精细雕刻取胜,打造精致度高的作品,在天然价值的基础上,赋予更多人工价值作为竞争的资本。

近年来,随着南红行业理性的回归,也迎来了绝佳的发展机遇,这要求从业者必须真正静下心来,回归产业和行业本身,厚积薄发,在提升自己技艺水平的基础上,研究开发新品,不断创新工艺,共同打造“南红文化”,以文化属性开拓市场、创造机遇,设计和创作更多受市场青睐的优秀作品。

二、南红市场存在的问题

虽然南红市场不缺乏机遇,但也应该看到如今南红行业依然存在一些显著的问题。作为从业者,每个人都应该有问题意识,针对现有问题进行改革创新,才能实现自己事业的发展。

据笔者观察,当今南红市场存在客观、主观两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客观方面,行业标准不健全,还没有形成成熟的评判体系,制约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南红市场兴起于2013年左右,还处于成长期,市场空间巨大,但是行业门槛整体偏低,在利润的驱使下大量资本注入南红行业,部分从业者素质较低,研发、生产实力落后,导致抢占专利、抄袭等现象屡见不鲜,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主观方面,南红雕刻题材一直偏传统,模式化、固定化问题一直难以根除,成为最大痛点。当今南红雕刻领域,大多数作品缺乏创新,设计感差,性价比低,很多从业者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雕刻的题材相同,手法相似,同质化现象严重。

艺术内涵是雕刻作品的灵魂,也是继承和发展的关键,只有题材新颖、设计巧妙、雕工独特的作品,才能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欢迎。因此,作为从业者,必须勤学苦练,继承传统工艺,赋予作品更高的价值、更深刻的内涵,以此作为进军当代市场的“敲门砖”。

三、南红创新之道

在熟悉市场的基础上,南红从业者应当从理论、实践两个层面出发,传承、发展好这门古老的技艺,在自身发展的同时,推动南红雕刻行业不断进步。

(一)具备创新的理论储备

传承是创新的基础。笔者认为,最关键的是对这门技艺的热爱,要具备一往无前的事业心,只有这样,才能宁心静气,全身心投入创作,传承南红技艺。南红市场充满了机遇、挑战,也充满了诱惑,作为匠人,首先要热爱玉雕,热爱传统文化,这是事业前进的不竭动力,拥有一颗赤诚热爱的心,才能不辞辛苦,冲上生产第一线,以饱满的热情致力于南红文化传承和创新。

作为南红雕刻生产者,应当时时关注市场动态,对接市场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创作,避免盲目与随波逐流,以敏锐的眼光去审视行业、构思设计,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

南红传承最重要的一点是“古今融合”,玉雕是一门非常传统的工艺,要想在当今社会立足,就需要与现代雕塑理念、美学思想不断融合。一是借鉴现代雕塑中的透视、抽象等手法,让作品更加准确生动;二是应参照不同玉种的雕刻方法,形成适应南红的雕刻设计,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忘创新,遵循精雕巧雕、见仁见智、传播正能量的原则,不断为南红雕刻开辟新领域,注入新活力。

对此,雕刻者一方面需要悉心观察、巧妙总结,研习相关文献,总结前人经验,结合实际,归纳出可以应用的技巧,以丰富的知识储备为基础,厚积薄发,将中华传统文化精髓运用到雕刻创作中,带来质的飞跃。另一方面,要做到了解市场、熟悉市场,在交流、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创作出更多有内涵、高质量的作品。

(二)开展丰富的创新实践

实践是进步的动力,玉雕家在不断夯实理论基础、了解市场的前提下,必须勤于实践,通过实际工作摸索总结南红雕刻的创新方法,让自己的作品更具生命力。

首先,在实践中,雕刻家要善于用料,最大限度地挖掘材料本身的价值。南红雕刻贵在一个“巧”字,因为原料往往有瑕疵、裂纹等不足,只有巧妙雕琢才能创作佳品。对于玉雕师来说,棘手的料子是考验自身设计思维、设计能力的重要机遇,而对于市场来说,真正有价值的作品必能化腐朽为神奇,在原材料有限的条件下尽可能开拓价值空间,这是创作的关键,也是南红雕刻与市场的一大契合点。

其次,要立足生活实践,创作更有意境的作品。南红雕刻的题材,以人物、山水、仿古杂件等为主,这些元素都源自真实的生活,唯有热爱生活、观察生活,对事物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才能把握雕刻元素的细节,既能体现出南红本来的美,又能通过设计传达无穷的意韵,使作品形神俱备,栩栩如生,独具风格。

近年来,笔者先后创作了《五子戏佛》、《龙章》、《富居深山》(如图1)等南红雕刻作品,在把握原材料形状、材质的基础上,因形施艺,最大限度地放大原材料的优点,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创作,体现了一定的文化底蕴,实现了最佳艺术表现,得到了行业的认可。

图1 《富居深山》 李威威/作

综上所述,只有在深入了解市场、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发挥设计优势,勤于实践,把握机遇,不断创新,发扬南红文化,才能实现行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玉雕雕刻机遇
传统的玉雕与玉雕的传统
RCEP与房地产机遇
玉雕青松献祖国
你的焦虑,也是你的机遇
再见,机遇号
巨型玉雕长城和中华民族大团结玉雕图谱揭幕开放仪式掠影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On art
雕刻树叶
雕刻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