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节能系统与技术应用探究

2022-05-20 06:12黄榕汀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2年6期
关键词:低能耗被动式保温层

黄榕汀

(中土集团福州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州 350013)

1 工程案例

某住宅工程由4栋43层住宅建筑和2栋3层商业建筑组成,2层地下室,总建筑面积200247.44 m2。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施工;填充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地下车库、机房为细石混凝土地面,其余为水泥砂浆地面。内墙面中,地下车库、机房、楼梯间为乳胶漆墙面,其余为水泥砂浆墙面。天棚中,地下车库、机房、楼梯间、阳台为乳胶漆天棚,其余为水泥砂浆天棚。外墙为面砖、涂料。地产公司在建设该住宅区时采取被动式建造技术,最终实现建筑物节能85%的设计要求。从建筑方案、节能技术设计到最终的节能建筑运营管理,都进行了明确规定,有关该项目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室内环境舒适性指标见表1。

表1 某项目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室内环境舒适性指标

2 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节能技术

2.1 新风换气系统

2.1.1 新风置换技术

该工程项目采用新风置换机组,利用负压原理将空气中的污染物过滤,以保障室内空气健康、清新,免受雾霾及其他不良天气影响。为促使室内空气达到最佳效果,需要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每层设置1台800~1200 m3/h的变频新风机。将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静压箱传感器与新风机设备相结合,新风系统可以根据建筑物内部环境随时调节送风量,保障室内相对湿度维持在40%~60%。此外,技术人员还需要在通风口设置调节阀,用户可以在后期结合自身需求对其进行调节,做到高效率、低能耗[1]。

为对新风进行提前处理,降低新风系统的运行负荷,需提前在建筑物周边地下铺设HDPE(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高密度聚乙烯)管,管内风速不得高于2.5 m/s。通过预处理后的新风系统能耗能够得到有效降低,并且实现了约5℃的温升与温降,解决了冬季严寒时期的防冻问题[2]。

2.1.2 新风热回收

在新风循环置换过程中,通过在系统中设置全热回收装置,能够利用排风中的低品位能量减少供暖、制冷过程中产生的能耗。相关数据显示,在该项目中,该设置能促使冬季排风全热回收效率达到70%以上,夏季达到80%以上。全热回收装置能够在减少新风系统运行负荷的同时,降低主机运行费用。此外,在机组侧方还设置有控温装置,能够根据需求在10~20℃范围内调节送风温度,最终达到降耗、节能目的。

2.2 太阳能空调系统

将太阳能空调系统作为该建筑项目的冷热源,能够为建筑物制冷、供暖以及热水供应提供保障,降低主动能源能量的输入。根据该系统应用情况来看,其用电量与5匹(制冷量约12.5 kW)空调运行1 a的耗电量相同,有效降低了建筑使用过程中的电量损耗。

在夏季,该系统主要通过光热转换驱动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剂实现制冷,根据其运行情况来看,每次能源消耗量与制冷量相比为1.08~1.1。由此可见,只要依赖自然资源,该设备便能满足建筑物内部空间制冷需求,减少建筑物夏季运行电量消耗。

在冬季,通过在屋面设置横制式热管型集热器为建筑物内部供暖,能够解决传统集热器在应用过程中效率不高的问题,将其瞬时效率提高到0.78以上,低辐射量时也可以在短时间内启动。

但需注意的是,太阳能空调在全国范围内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集热器内部核心构件价格较高,再加上集热器采光面积与建筑物面积间配比受限,导致该技术难以实现全面推广。

2.3 外围护保温隔热系统

2.3.1 外墙保温层

在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中,外墙保温层作为外围护保温隔热系统的重要构成,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建筑物制冷、供暖设备的工作负荷。工作人员在外墙保温层施工过程中,需掌握各种保温材料的数据指标,以便选择经济效益最高的外墙保温材料。常见的保温材料有聚氨酯、酚醛板、挤塑聚苯板、真金板、泡沫玻璃以及发泡水泥板等。在该项目中,考虑到建筑物各部位保温需求不同,在不同部位采用不同材料。此外,保温效果还与保温材料的铺设厚度有关,综合各方因素考虑,不同部位保温层的常用材料特性见表2。

表2 不同部位保温层常用材料特性

为避免各类型保温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板块缝隙出现热桥现象,在铺设过程中采取双层板错开1/2板缝粘贴方式,将板块阴阳角错茬处理。

完成上述工作后,将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粘挂于建筑结构外侧,避免各保温材料板块间出现热桥、冷桥现象,以减少裂缝现象的产生。

2.3.2 高效节能窗

门窗是影响建筑物节能效果的主要部件。要减少门窗玻璃损失的热能,需通过改变玻璃生产的原材料或提高玻璃生产工艺,通过改变其物理性能的方式达到高效节能目的。

在该工程中,通过应用白玻、热反射玻璃与Low-E玻璃可知,Low-E玻璃传热系数与遮阳系数较低。这一现象说明,Low-E玻璃在保证透光率的同时节能效果也较好。这是因为Low-E玻璃能够将太阳光过滤为冷光源,起到隔热作用,在冬季,因其传热系数低,能够减少热量向外扩散,达到保温目的。

2.4 自然采光系统

2.4.1 光导管采光系统

根据光导管采光系统的应用情况来看,通过室外采光装置能够有效利用太阳光,而经导光装置强化后,能够利用漫射器将其散射于室内。根据应用情况,该系统采用率、透光率都能达到90%以上,有关导光管内部反光率能达到99.8%。无论是晴朗天气还是阴雨天气,都能保障导入室内的光线十分充足。在项目中,目前该系统应用于2栋3层建筑中,因系统本身构造较为复杂,成本较高,不适宜应用于高层住宅中。

2.4.2 采光井

为提高地下室利用率,该项目采光窗外设置有采光井。采光井侧墙全部使用钢筋混凝土板墙搭建,窗台下方的底板、墙体全部进行防水处理,并且在窗井外部地面做了1.2 m散水,散水、墙体间应用密封材料进行处理,防水的同时杜绝热桥现象。

本项目总共设置38扇天井窗口,窗户类型为可开合式三玻两腔窗,窗体外框采用塑钢材料,腔体中有1层中空、1层真空,中空中使用氩气填充,使其在保障采光率的同时又有隔热保温功能。天井窗口可以与地下光导管采光系统相互配合,为地下空间提供照明。在白天,由于该窗口的设置地下空间无须主动供电辅助照明,达到了绿色节能效果,有效改善了地下室光环境。

3 应用效果

由表3可知,在该建筑物运行过程中,一次性能源需求较低,低于GB 50189—201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的能效指标要求。在保障建筑物室内温度为25℃的情况下,二氧化碳排放量也不高。与传统住宅、商业楼相比,从外围护结构来看,保温隔热性较高,从新风系统的应用来看,实现了高效热回收,满足建筑物采暖、制冷需求的同时,降低了对主动能源的输入依赖。此外,通过合理运用自然光,满足室内采光的同时,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室内温度及湿度,提高建筑物的使用舒适性,达到了应用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节能系统的预期目标。

表3 项目能效指标与碳排放情况

4 结语

综上所述,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作为建筑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趋势,是发展生态文明社会的必然需求。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能够合理调整建筑用能结构,进而提升建筑能效,对于满足人们愈来愈高的生活品质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某工程项目为例,探讨了被动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的具体应用,根据其应用结果来看,该技术确实能够降低建筑工程运行能耗,有助于维持建筑物室内温度与湿度在适宜范围。

猜你喜欢
低能耗被动式保温层
低能耗建筑和绿色,节能建材会再上层楼
被动式音乐疗法改善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基于被动式节能抵御灾难的建筑设计——以SDC 2015年参赛作品SU +RE HOUSE为例
低能耗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分析
建筑物外墙保温层施工质量控制技术探析
装配式超低能耗建筑外维护设计研究
被动式节能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保温层结构间隙对保温效果的影响分析
消费者在装修时切勿破坏保温层
嵌入式单片机系统低能耗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