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探究

2022-05-24 08:39张嘉雯
山西青年 2022年10期
关键词:消极情绪高校学生个体

张嘉雯

西北政法大学,陕西 西安 710043

追踪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其特点和成因,探讨应对策略和辅助措施,是高校学生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是旨在培养合格人才的高等教育体系架构中不可缺少的价值分支。

一、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关于成年期个体抑郁水平的统计,18至24岁组的心理健康指数低于其他各年龄段,抑郁水平呈现随年龄增大而降低的趋势。成年期各年龄段抑郁量得分统计,见表1。

表1 成年期各年龄段抑郁量统计均值

在个体成长中,18至24岁处于成年期初期,高校学生正是这个年龄组的重要组成群体。报告结果显示,国内成年初期的青年人心理健康问题较为多发,高校学生作为这组统计数据的典型群体,其心理健康现状表现为如下几个特点。

(一)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但一定比例的问题不容忽视

通过对120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9527份,调查对象平均年龄21.2岁,其中大专生3369名,本科生6158名,男女比例大致相当。调查发现,青年学生总体健康状况良好,群体的大部分展示了正常的智力能力、健康情绪、健全意志和完整人格,能在学习、生活中发挥正常的行为能力;社会交往中情绪稳定,愉快情绪多于负面情绪,能克制又能合理宣泄,情绪反应与环境相适应;在学习及社会活动中,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大部分学生在行动自觉、果敢、顽强和自制等方面表现出高意志水平;个体想法、语言与行为表现出协调完整统一。同时大部分学生能够做出相对正确和客观的自我评价,能做到自我接纳,适度的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但是,调查中一定比例的抑郁、焦虑、消极等存在的风险性在统计分析中格外引人注意。调查结果分析显示,71.6%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4.2%有抑郁倾向,其中1.3%存在抑郁高风险倾向,而约32.8%的学生在不同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消极情绪。这些负面心理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抑制行为能力,阻碍学生在学业事业中取得成功,而高抑郁风险更有可能导致危害生命健康的恶性意念和行为事件。

(二)焦虑是青年学生中最普遍、最不容忽视的心理问题

小张明天就要参加学科的结业考试,可现在的她还必须在快餐店里工作到晚上十一点,她有点紧张、不安、甚至难以控制地对客人发脾气,她觉得自己心跳加快、呼吸加快、出汗并且非常虚弱,想马上晕倒。毫无疑问,小张正在经历焦虑。结业考试的失败意味着自己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重修,但快餐店严格的工作时间考核也不给她喘息的机会。

对刚步入成年初期的青年,焦虑是常态。这个阶段的青年人比其他年龄段有明显高的焦虑指数。焦虑会产生不安恐惧等负面情绪,进一步发展为无明确对象的紧张担心、坐立不安、记忆力减退,这些都将不同程度地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焦虑会引发身体的不适,引起植物神经系统紊乱,长期的焦虑甚至可以导致一些不可逆转的慢性疾病,给学生带来终身的不良影响。焦虑严重时可能诱发抑郁,最终可能导致大危害的恶性行为,产生严重的后果。

(三)抑郁倾向的存在比率低,但潜伏着巨大的风险

抑郁倾向在各年龄群体中都有可能发生,大学生抑郁症的发病率风险也存在。存在抑郁倾向的学生长期表现为精神低落、生活空虚、心理承受能力弱、社会适应能力差、对学习对周围的一切都缺乏兴趣、人际关系冷淡、甚至出现不自觉说谎行为、酗酒、脾气暴躁和极度自卑。

抑郁对个体的危害很大。抑郁引发个体心理行为异常,弱化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抑郁症对个体造成的心理和精神压力是巨大的,抑郁症患者会陷入难以自拔的焦虑、烦恼、孤独和恐惧,甚至产生自残、自杀、伤害他人的恶性行为,不时见诸报端的高校学生自杀行为许多都是源于抑郁[1]。

(四)消极情绪较普遍存在,最可能带来对群体的不良影响

相较于焦虑和抑郁,消极情绪对个体身体健康的危害较轻,消极情绪通常也能随着时间和当事人境况的改变而自然排解。正是由于其自然排解的特点,通常不将消极情绪作为心理问题被关注。但人的情绪是会传染的,尤其是在群体集中生活学生的环境中,个体的不良情绪会在群体间蔓延,给整个群体的心理健康带来风险和隐患。高校学生群体,是校园集体活动的主体,消极情绪极易传播,会给这个群体带来广泛的不良影响。消极情绪极具感染性,个体的愤怒、悲观、抱怨等可能感染到集体生活的其他个体,若不及时加以治理,必然造成群体性的影响,使主流价值观、人生观难以弘扬,造成学生教育培养的缺失。例如现在青年学生中流行的“躺平”行为,就是消极情绪被非主流媒体传播,尽管最初仅为个别学生行为,但逐渐感染到更大范围的群体。

二、高校学生心理问题成因

(一)生活环境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大学生活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生活,他们第一次远离父母、远离家庭,主要生活环境转移到学校。进入高校前,有父母照顾,他们更重要的任务是全心投入学习。进入大学,需要学生适应陌生的集体,锻炼生活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这个过程中会遇到挫折,会体会到人情冷暖,相较于家庭的无私关怀,他们会感到失落,有些学生会因害怕而逃避,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逐渐封闭。

对家庭经济相对困难的部分学生,生活压力更是经济压力。父母辛苦劳作,培养自己成为大学生,但大学学习生活消费不低,部分贫困生面对高昂的费用会产生极强的焦虑。不能及时回报家庭,家庭还要继续承担自己的学业开销,在这样的压力下,学生很容易两极分化。一部分学生更加勤奋努力,学业上争分夺秒,业余时间勤工俭学,成长为逆境中奋起的优秀人才。但也有一部分学生沉浸在自尊与自卑的矛盾中,自怨自艾,失去面对艰苦人生的信心。

(二)学业压力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学业是高校学生在校期间要完成的最主要的任务。没有高中阶段学校和家庭的双重督促与要求,也没有类似高考这类明确的任务目标,大学学习更强调专业性、自主性和探索研究。部分学生无法适应学业特点的转变,会有一种失去目标和方向的茫然。

同时,高等教育要求学生完成大量的基础学科和成体系的专业学科学习,若不能尽快投入到高校学习生活中,很快就会掉队。从天之骄子变为平凡,甚至蜕变为高校学渣,巨大的落差必然引发心理失衡。一旦学生选择自暴自弃,学业不能跟上,最终无法获取学位,甚至被学校劝退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是学生培养的失败,对学生个人发展也造成难以挽回的阻碍。

(三)就业问题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推进,高校学生数量规模日趋庞大,符合高校学生预期的就业岗位规模相对学生数量而言上涨幅度有限,高端劳动力就业陷入艰难的局面。劳动就业供大于求使得用人单位对院校、学业成绩、学生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甚至存在隐性的用人歧视现象。家庭和自身期许与实际就业环境形成的巨大落差很容易引发学生对就业的悲观情绪,让学生对前途和未来感到沮丧和迷茫,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形成焦虑,感到挫败,从而引发一系列心理困惑。

(四)个人成长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从个体发展观点来看,高校学生大多处于成年初期,体能和智能都达到个体发展的高点,自我认知逐渐完成。这个阶段的青年人,有极强的自尊意识,但同时也很容易因为挫败而自卑。高校学习中,这些刚刚步入成年期的青年很容易在集体的比较中感到傲慢或焦虑。家庭背景、学业成绩、科研能力、运动能力以及性别魅力等都可能被用来比较,比较中胜出的可能产生不切实际的骄傲;比较中落败的常常会对似乎努力也无法弥补的差距滋生出挫败情绪。在比较中,有些学生会成长,逐渐放弃比较,只为成为更好的自己,而有些学生在比较中沉沦,虚荣或焦虑的情绪无法释怀[2]。

(五)情感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大学是爱情、友情自由发展且单纯美好的时期,好的友谊和异性交往对学生的学业和性格形成都有良好的促进,但爱情和友情的挫折可能对学生造成巨大的打击。尤其是爱情,一旦爱情关系破灭,当事人难免痛苦难过,感觉世界变得黑暗,自己被无情抛弃。遭遇背叛和失恋必然会让当事人意志消沉,迷茫颓废,如不及时治理,很容易产生较为极端的心理问题。

三、高校学生心理问题应对策略探究

随着高校心理健康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对学生的心理干预和心理辅导机制越来越完善,但同样存在目标不明确,资源保障力量有限等诸多问题,因此,探讨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策略依然是高校学生心理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以下就应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策略提出几点建议。

(一)以心理学研究理论为基础,引导学生克服焦虑

焦虑是对个体影响最普遍的心理问题,心理学认为焦虑是个体对有挑战性、有威胁性外因的反应。焦虑的产生有广泛的来源,时间冲突、有难度的挑战、打破了个体原有的规律,甚至将要面对不熟悉的环境等,都可能使个体产生焦虑。每个人都会经历焦虑,焦虑会引发身体和心理的双重不适。

心理学研究总结了应对焦虑的方法,包括问题聚焦、情感聚焦、药物治疗、社会帮助以及防御性应对等,无论应用什么方法,克服焦虑的关键在于“控制”,控制局面解决问题,控制情绪发现出路等,主动积极地面对引发焦虑的外因,保持内在的冷静,从而寻求消除焦虑的策略。心理学研究给出了一些消除焦虑的具体建议[3]。

1.控制产生焦虑的情绪;

2.将“威胁”看作“挑战”,改变“威胁”情形的定义,使产生焦虑的情形从心理上减少威胁性;

3.获取社会支持。在家庭、朋友甚至电话热线的帮助下,几乎所有困难都会减轻。对在校学生,鼓励通过寻求教师和学校心理辅导机构的帮助;

4.应用身心放松的技巧。用冥想、体育锻炼、思维转移等技巧来舒缓焦虑;

5.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增强个体自身应对焦虑的能力,大学生应坚持锻炼、饮食规律、保持足够的睡眠,避免烟酒及药物成瘾等。

如果这些方法都不起作用,请一定告诉自己,没有压力和焦虑的生活是枯燥无趣的,压力焦虑都是生活的一部分,每一次克服焦虑都是一次自我成长。

(二)利用心理学教育助力学生心理建设

高校心理学教育是学生行为、心理治疗的十分有效的手段。高校心理教育的核心在于学生认知教育。心理课程学习能够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认识他人,突破个人的小世界,养成自觉调节自我心理的能力,形成积极、豁达的人生观。学生通过心理学学习,可以加深对自我的认知,以自我认知为基础,就能对自我的心理问题作出调节,并有效控制自己的行为。经过心理学教育的积极引导,帮助学生改变内外环境等因素来实现自我心理调节,引导个体和他人的积极行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帮助大学生克服成长过程中的消极影响。

(三)加强心理辅导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学生心理教育辅导和干预体系

心理教育辅导和干预需要具有专业能力的指导教师,目前高校心理辅导教师相对缺乏,甚至有些学校就是普通管理岗位教师转岗成为心理辅导教师。因此高校有必要加强心理辅导教师队伍建设。心理辅导教师队伍可以由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构成,专职教师有心理学方面的学习和实践经历,能够胜任专业性较强的心理指导和心理干预;兼职教师可以通过对现有指导教师进行培训获取资格,能够对学生进行日常的心理调节、疏导,甚至可以是班级辅导员来兼任。通过教师队伍建设,让心理辅导教师能够真正深入到大学生日常管理中。尤其是班级辅导员,他们作为与学生来往较频繁、沟通较便捷、接触较密集的教师,能够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生活、情感状况,当学生产生心理困惑时,他们可以第一时间对学生进行心理问题排查和疏导,及时发现一些心理问题的征兆,将一些心理问题的恶化遏制在萌芽之中,也能帮助学生尽快走出心理阴影。

四、结束语

对刚步入成年期的大学生,大学阶段将成为他们一生发展的重要基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和发展的有力保障。对多数高校而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仍然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不断研究探索。

猜你喜欢
消极情绪高校学生个体
如何教孩子正确应对消极情绪
行为免疫系统对个体就医行为倾向的影响*
运动APP助推高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成效研究
静心
测试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提高东北高校学生冬季运动兴趣的路径研究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