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男性行为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自我检测现状及影响 因素

2022-05-26 03:41何小庆鲁雁秋陈耀凯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重庆地区性伴侣性行为

李 瑶, 何小庆, 鲁雁秋, 万 妍, 张 露, 陈耀凯

由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检测的隐私性,主动去医疗卫生机构咨询并检测的人数仍不多,尤其是针对一些隐匿的特殊群体,如男男性行为者。研究显示,重庆地区约33%的男男性行为者从未接受过HIV检测[1],此群体在HIV感染者中的占比仍呈逐年上升趋势[2]。因此,扩大检测人群范围作为控制男男性行为者HIV传播的第一步显得尤为重要。

HIV自我检测是世界卫生组织于2016年提出的一种新型HIV检测策略。相比传统的医疗检测,HIV自我检测具有无创性、检测快速、检测场所方便、保护隐私等明显优势,尤其适用于男男性行为者这一隐匿群体[3]。HIV自我检测的推广可提高男男性行为者群体对HIV感染的认识并有效防止二次传播[4]。Zhang等[1]于2010年对重庆地区男男性行为者的HIV检测情况进行了考察;但无HIV自检情况的研究报道。本文通过了解重庆地区男男性行为者HIV自检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男男性行为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监测及防控工作提供新思路。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重庆地区年龄为18~65岁的男男性行为者,且满足以下3点:①HIV检测为阴性;②近1年有同性性行为;③愿意参加自检相关问卷调查并签署知情同意。本研究获得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伦理委员会审批,批件号为2018-004-03-KY。

1.2 研究方法

2018年6月—2019年6月,采用互联网发布广告、酒吧宣传、高校宣讲、“滚雪球”和同伴推动等方式进行受试者招募。专业工作人员在其知情同意后,通过面对面交流和问卷填写的方式收集其人口学特征、性行为特征和自检相关情况。筛选时抽血以检测HIV抗体、HIV核酸病毒载量等。受试者筛选采用: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IV抗体;②实时荧光PCR法检测HIV核酸病毒载量。当筛选对象同时满足HIV抗体阴性和HIV核酸病毒载量<20拷贝/mL,定义其HIV检测结果为阴性。本研究采用万孚(Wvondfo)HIV抗体-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联合检测试剂(胶体金法)作为HIV自检试纸。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定量资料如安全套使用率等,按事先确定的阈值分层后进行数量统计或赋值;定性资料如性别等,根据描述分类后进行数量统计或赋值。将可能影响受试者自检使用(Y)的影响因素(X)纳入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同时将单因素分析结果P<0.2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从而确定影响重庆地区男男性行为者自检使用的主要因素。以双侧α=0.05为检验显著性水平。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自检相关情况

共招募201名重庆地区HIV阴性男男性行为者为研究对象,其中94.0%(189/201)知道或听过自检知识,63.2%(132人次/209人次)主要通过网络了解自检知识,84.8%(117/138)非常愿意在暴露前预防时使用自检产品,67.3%(111/165)自行购买自检产品,79.6%(160/201)最近1年进行过自检,但仅20.4%(41/201)最近1年进行过6次及以上自检。见表1。

表1 (续)Table 1(continued)

表1 重庆地区男男性行为者人群自检相关特征Table 1 Details of HIV self-testing among the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in Chongqing

2.2 人口学和行为特征

近1年共160名男男性行为者进行过自检。其中报告了年龄的受试者中,年龄主要分布在18~35岁(87.5%,133/152);报告了教育程度的受试者中,89.6%(138/154)文化程度为大专/本科及以上;80.0%(128/160)通过软件寻找性伴侣。报告了性行为相关情况的受试者中,近半数(45.6%,52/114)的性伴侣类型为非固定,超过半数(50.7%,69/136)对性伴侣的HIV感染情况未知,绝大部分受试者(90.8%, 139/153)安全套的使用率≥50%。见表2。

表2 (续)Table 2(continued)

表2 近1年进行过自检的男男性行为者特征Table 2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who used HIV self-testing in the past 12 months

2.3 使用自检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最近1年进行过自检”为因变量,以文化程度、职业、收入、性角色、寻找性伴侣途径、安全套使用率、近3个月有药物滥用、有酒后性行为、自我感知的HIV感染风险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近3个月有药物滥用为进行自检的影响因素。见表3。

将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中P<0.2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文化程度和近3个月有药物滥用是使用自检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相比文化程度为大专以下的人群,大专/本科及以上人群更有可能使用自检[调整比值比(aOR)=4.357,95%置信区间(CI)1.010~18.804]。另外,近3个月有药物滥用者较从未使用药物者更倾向于使用自检(aOR=6.322,95%CI1.579~25.304)。见表3。

表3 影响重庆地区男男性行为者自检的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able 3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es of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HIV self-testing among the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in Chongqing

3 讨论

中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报告的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前3季度新发现的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中,同性传播均>20%[5-7]。因此,对男男性行为者的HIV感染防控仍不容忽视。HIV检测是AIDS防控的重要措施之一,可协助高危人群及时了解自身感染状况,提高行为人的风险意识,减少高危性行为发生,从而降低HIV感染风险。同时,HIV自我检测因操作简便、检测场所方便、保护隐私等特点,适合推广应用于男男性行为者这一隐匿人群[8]。

本研究中,重庆地区最近1年进行过HIV自检的受试者比例占受访者的79.6%,该数据高于Ren等[9]报道的北京市男男性行为者HIV自检率(39.7%,2 383/5 996),Pham等[10]报道的缅甸年轻男男性行为者HIV自检率(50.1%,293/585),以及加拿大蒙特利尔地区男男性行为者HIV自检率(52.5%,230/438)[11]。本研究中重庆地区的男男性行为者对HIV自检有较高接受度,可能与他们较高的HIV自检知识知晓率有关(94.0%)。此外本研究显示,重庆地区近1年进行过自检的受试者主要为非学生及非无业待业者(70.8%)。而毛翔[12]的研究显示,与非学生相比,学生使用试纸检测过HIV的比例更高。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可能与不同地区HIV自检宣传侧重人群不同有关。

我们对使用HIV自检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和近3个月有药物滥用为HIV自检的影响因素,并且受教育程度为大专/本科及以上、近3个月有药物滥用的男男性行为者更倾向于使用HIV自检试纸进行检测。任仙龙[13]针对北京市男男性行为者的研究显示,使用过新型毒品或助性剂(即药物滥用)者更倾向于使用HIV自我检测(OR=1.52),这与本研究结果相同;此外该研究显示,HIV自我检测还与年龄、独自居住、多位肛交性伴侣、曾经去检测点咨询HIV检测、未来愿意使用HIV自我检测等因素相关。与本研究结果相同,另一项针对云南大学生AIDS自我检测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显示,受教育程度较高者更倾向于使用HIV自检,同时知晓HIV自检方式、有非同性性行为、面对免费自检试剂以及对抗病毒治疗越了解的调查对象,其自检意愿更高[14]。针对全国多中心的研究显示,暴露前预防参与者中HIV自检使用不仅受文化程度和药物滥用的影响,还与年龄、心理认同性别有关[15]。另一项在全国范围内通过网络调查采集的信息也显示,自检试纸的使用受文化程度影响,还受女性性伴侣数量、男男性工作者(Money Boy)性伴侣数量等因素影响[3]。综合上述针对不同地区的研究结果发现,受教育程度和药物滥用为HIV自检相关的普遍影响因素。

HIV防控单位应基于现有卫生服务系统提供综合性HIV自我检测,并针对男男性行为者提供特定的HIV自我检测信息和教育计划,以提高男男性行为者(尤其是低学历者)HIV自检的使用率和使用效能。此外,药物滥用人群较隐蔽,且易发生“群交”行为并感染其他性病[16],HIV自我检测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HIV在该类高危人群中的二次传播。

本研究通过互联网问卷形式进行调查,该形式主要被更适应网络的中低龄男男性行为者所接受,且调查过程中未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因此可能存在报告偏倚。本研究仅针对重庆地区男男性行为者,且问卷内容涉及隐私,因此信息收集不完整,导致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

猜你喜欢
重庆地区性伴侣性行为
“性”有更广泛的内涵!心理学家分析3种形式
1971-2018年重庆地区高温的气候特征
昆明市不同性角色MSM的性行为特征分析
乡土文化教学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
性伴侣多 前列腺癌风险高
重庆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剖析和对策研究
英国1/3女性有性伴侣却无恋爱关系
人类性行为要受到约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