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看一号文件精神

2022-05-27 04:42张路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22年5期

张路

摘 要: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开宗明义指出,从容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必须着眼于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稳定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最为重要的,是以“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的大历史观为出发点,从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看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从世界经济复苏脆弱看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从气候变化挑战突出看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关键词:百年变局;世纪疫情;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百年变局遇上世纪疫情,使当今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个国家都面临严峻且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逆全球化、贸易战、极端气候变化、俄乌战争等乱象频出。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冲击和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率先控制疫情,如期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如何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如何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何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局势面前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给出了思路与方向。

一、从百年变局看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今年“三农”工作的总基调是稳中求进,明确把“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作为今年“三农”工作的基本底线。如何理解这个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一直在寻求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之路,这条道路探索的基本依据就是我国基本国情、基本矛盾以及国际背景等历史境遇。今年“三农”工作的总体构想和安排也是依据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农业农村工作基本规律来制定的。2018年,中央提出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这是近年来中央制定一号文件精神的现实依据之一,要理解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首先必须把文件放到百年变局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中来把握。

我们可以从四个“新”来深刻把握这个百年变局。一是新格局。世界格局已经从“东方从属于西方”向东西方平衡转变并逐渐出现东升西降的革命性变化,世界的多极化、全球化、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集中反映为制度模式竞争加剧、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二是新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打破了西方模式一统天下的局面,中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和平发展道路,带领十几亿人口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正是这种不断转化为“物质力量”的“精神力量”,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中国奇迹。三是新工业革命。其实,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前半段中国实际上也没有参与,但所幸在计算机革命的网络化阶段抓住了机遇。在未来的“5G+物联网”阶段,中国还有领先的势头,这也是现在美国打压中国的一个原因。四是新全球化。这将导致人类的相互依存性不断增强。全球化给予我们诸多便利,但也带来许多问题,比如说,在全球化时代,超级资本的規范和制约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另外,随着人群的密度增加,疾病传播的速度将更快、影响更大。随之,逆全球化浪潮席卷而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倡导全人类共同应对世纪难题、世纪灾难。总之,伴随全球化进程,全球问题正不断增加,这些全球问题也成为世界大变局的重要推动力。

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我们将在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国际环境中推动高质量发展。把握今年的一号文件精神不仅要诉诸我国国情,更要诉诸百年变局这个时代大背景。百年变局带来的不仅仅是不确定性,更多的是不测,而“三农”问题是中国社会稳定的基石。因此,防止因百年变局导致“三农”问题的不确定,确保“三农”问题的稳定性和确定性就是贯穿今年“三农”工作的主线。

二、从世纪疫情看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理解把握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另外一个重要视角就是世纪疫情,新冠病毒不断变异,传播速度更快,防控难度更大。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稳住农业基本盘”“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这对于保持经济环境平稳健康、社会环境安定有序、基本民生保障具有特殊的意义。

首先,世纪疫情对低收入人群尤其是农村低收入人群的影响是巨大的,而对高收入家庭财富影响比较小。同时,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升了金融资产的价格,这就进一步推高了高收入家庭的财富水平,这种特征将会进一步加剧社会贫富差距。故而面对世纪疫情,中央一号文件要求确保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提出“针对发现的因灾因病因疫等苗头性问题,及时落实社会救助、医疗保障等帮扶措施”。同时,将各项政策与资金逐渐向农业农村倾斜,进一步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其次,世纪疫情导致世界间的联系基本断裂,国际粮食价格出现大幅度上涨,部分国家限制甚至禁止粮食出口。由此可见,粮食生产、粮食安全就成了决定一个国家能否稳定的重要元素之一。就目前情况看,虽然粮食价供应的变化对我国的影响并不明显,但是从未来发展来看,它所引发的国际农产品市场的不确定性必然导致国内粮食价格波动。与此同时,非洲、拉美等国的粮食生产安全问题还不明朗,以及疫情过后经济能否快速恢复、国与国之间的联系能否畅通还取决于各个国家的防疫政策、社会制度、文化等多方面。因此,我国还必须加强国内的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与供应,以增强应对各种不测的能力。

最后,世纪疫情导致世纪经济复苏脆弱,那么下一个经济快速复苏的经济增长点在哪里呢?从历史发展来看,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高考扩招、21世纪初期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房地产发展和城镇化、汽车行业、新农村建设等成为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增长点。2012年之后,以上增长点都面临着生态困境、市场困境以及外部困境等问题,脱贫攻坚与“一带一路”倡议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直到2021年,脱贫攻坚完成,“一带一路”倡议的成效在国际环境、世纪疫情的影响下并不稳定。那么,下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就在于科技创新与乡村振兴。因此,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从容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必须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

三、从气候变化挑战看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目前,世界上许多地方的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正越来越频繁和强烈,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受到相关危害的影响。近年来,洪水、干旱以及极端高温天气都威胁着我国农业的发展,这些灾害的损失最终都将降临在农民头上。从过往17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气象工作的要求来看,中央不断强调要加强气象工作对农业的服务功能。但是,调查发现,我国农业气候规划是20世纪80年代做的,现在已经过去40年了,有可能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极端气候了,更无法适应未来变化莫测的环境。所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还要“加大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和投入力度”“推进黄河流域农业深度节水控水”“推进农村光伏、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建设”。

首先,要树立科学的生态观。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对经济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生动阐释。在农村,必须从保护生态环境出发,坚决维护好农村的良好生态环境,坚持农业、农村、农民可持续发展。其次,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生态农村。生态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方向,发展生态农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城市居民对高质量、环保型食品的需求,提高农产品的价格,进而增加农民的收入。最后,要加大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和投入力度,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压实责任、勇于担当,始终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

总之,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的大背景下,我们要贯彻落实好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不与粮争地、不浪费粮食,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参考文献:

[1]以更大力度推动乡村振兴——解读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J].乡村振兴,2022.

[2]李海涛.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判断与世界回响[J].社会科学家,2021.

[3]王毅.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下的中国外交:为国家担当 对世界尽责[J].国际问题研究,2021.

[4]陆忠伟.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新冠疫情叠加影响的若干看法[J].外语学刊,2021.

[5]高文灵,周勋波.特殊时期对我国三农问题的影响及对策建议[J].农业灾害研究,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