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2022-05-27 14:56祝燕菲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传承与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

祝燕菲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文化的方方面面,它和文化本身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云南历史悠久,少数民族多达25个,独有民族15个,文化的繁多带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厚积淀。保护文化遗产的工作有着非常大的需求,云南花灯滇剧在新时代的各文化产业新兴发展条件下,如何弘扬其文化发展,是目前云南非物质文化发展的一个方向。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滇剧花灯;传承与创新;文化互融

云南花灯滇剧传承现状简析

2015年11月,一则“菜市场里的滇剧团”火爆了新闻圈,新闻内容可以概括为:“昆明一菜市场内3楼,正在演出一场传统滇剧《李元救蛇》,从演员到琴师,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据了解,该剧团已经在这个菜市场里演出了9年之久,每个演员每天可以获得8至20元的工资,每天会有30来人来到这里看戏,每张6元的戏票很难支撑剧团正常演出。据剧团负责人高芹英介绍,年轻人对传统滇剧没有多大兴趣,滇剧或面临失传。”我们不由得思考,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滇剧花灯等云南传统戏曲将要何去何从。

众所周知,2006年5月20日,花灯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7日,“滇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前景却不容乐观。

事实上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自1956年建校以来,一直坚持戏曲教育教学,历经60年风雨和艰苦奋斗,目前发展成为全国18所高职高专艺术院校中戏曲教育的佼佼者。学院承担着为云南各艺术院团培养戏曲专业演员的重任,承担着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重担,承担着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要务,是云南唯一一所为各文艺院团提供“订单式”人才培养的院校,是全国第一家经教育部批准招收八年制大专的试点院校,是全国唯一一所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滇剧、花灯表演人才的院校。60年风雨历程,为云南省培养了大批戏曲艺术人才,为云南省滇剧、花灯的省、市、地方剧团输送了大批演职人员(省、市、地方剧团80%的演员毕业于我校),为云南戏曲艺术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可惜花灯戏和滇剧都面临着与其他传统戏曲艺术同样的困境,剧场演出日益减少,剧团经费短缺,新剧目编排上演困难,年轻一代的编创演出人员后继乏人。

所以我们力求用摄影镜头的语言,记录下学生的学习生活,从而反映出我校在承担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重担,承担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重担下寻找到的人才培养新道路。作为全国唯一一所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滇剧、花灯表演人才的院校,通过影像的魅力,将传承的道路继续走下去。

花灯滇剧人才培养影像库的艺术构思

中国纪实摄影的研究可从“为什么拍”“拍什么”“怎么拍”三个层面进行。今天我们依然使用纪实摄影,其实是在推崇一种人文关怀精神,是在关怀现实和未来,追求公平正义的精神,也是超越摄影的精神,而人文关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

基于文化抢救与传承

滇剧和花灯作为云南最有代表性的地方戏曲,从产生发展到今天,有过曾经的辉煌,也面临目前的尴尬,究其原因,有历史的原因和现实的原因,有自身内部的原因也有外部的因素影响。我们都知道,滇剧花灯的保护,政策是关键,人才多样化培养是基础,自身的创新是源泉。本項目从表演人才的培养入手,从刚接触滇剧花灯的低年级同学开始,到悉心教授的各位老师,再到有机会登台龙套直至成为最璀璨的主角,希望通过这一条线索,可以一定程度的反映出滇剧花灯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过程中的具体情况。而我们也建立起从抢救“遗产”到见证“变迁”的记录理念。

基于传承方式的记录与描述

经过反复研究,确定以花灯滇剧表演人才培养记录为主题,以一名表演演员的成长历程为组织框架,按培养规律穿插有关内容,使之成为有机的整体。

本项目的内容脉络如下:

第一篇章:初始篇章主要以呈现刚入校的低年级同学为主,他们将进行系统化的基本功训练,这是一个无比漫长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也是同学们对自我的一次磨练。练功的苦,练功的累都是为登台的那一刻作出的最微小却又最重要的努力。

第二篇章:本篇章以在校时期老师的教授为主,学院教育最大的特色就是系统性,以及提供完整的培养方式及目标。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学校的优秀教师,他们对于同学们的基础教育都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师生在校期间的互动,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是其他课程中无法比拟的。

第三篇章:本篇章以舞台幕后为线索,表演类人才培养的最终检验,就是舞台上的光芒时刻。本篇章是上台之前的最后步骤,这个时刻同样是常人所不能看到的部分,希望通过这个章节,体现出同学们此时的复杂心情,或紧张或兴奋抑或是无助。在登台之前,无论是大腕还是小角色,都必须认真,仔细的检查一切,调整好自己的状态。

第四篇章:最后篇章舞台之上,大幕开启。检验的时刻到来,长久以来的努力,师生共同的奋斗,都呈现在这一刻。舞台之上,主角光芒万丈,可残忍的是一台戏,主角只有他们。这也是本项目最终呈现出来的,最璀璨的后面隐藏着最深的悲伤。一名优秀的戏曲表演演员,是否能最终在舞台上演出,对每位表演者来说都是充满了挑战和机遇。

基于文化传播及审视

人类科学研究事业的终极目标是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探寻和归纳各种规律,将研究成果反哺于人类自身,其途径就是研究成果的普及。过去的普及手段主要是书面的公开出版发行,随着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视觉化的成果成为普惠大众的新媒介。其最大的不同体现在直观可视化,本项目通过影集和影片的方式向一种文化语境下的社会介绍另一种文化语境下的社会,进而实现深刻的理解。

花灯滇剧表演人才影像库建设中艺术传达的相关思考

影像语言的运用

本次艺术创作前夕,我们对影像语言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众所周知,影像语言中有浅描和深描的两种情况,通常从方便传播方面考虑,采用浅描语言较多,而对于体现深层次的问题,则采用深描语言。综合考虑本次创作,我们希望这个艺术项目既能有一定的传播也能体现一些内在的问题,所以决定采用深描语言和浅描语言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因为图片的涵义并不是一目了然,所以在影像表达上,既要将文字向图像、语言向通俗化进行转化,达到一种说明的效果,也是对花灯滇剧这两种非遗文化的“浅描”和概念化的图解。而对应的一些为了体现非遗传承问题的研究,则需要镜头的语言优势,更好地表达出一辈一辈的老师,在传承花灯滇剧这个非遗艺术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以及一些无法克服的问题。也就是我们需要以人类学的思维视角、观察方法和呈现方式去驾驭某些影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影像工具对现实情境进行精密记录与细节性呈现,以语境强化对方式对文化事项中所蕴含的多元信息进行描写。最后使得影像的呈现更能为观者所理解或体验。

视觉人类学中观看方式的研究

所谓文化是一些由人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所以在影像拍摄中,其意义是由拍摄者和被拍摄者共同组成的,这包含了两方面的意义:一是,被拍摄对象是为谁而表演,二是拍摄者是为谁而拍摄。这也就是我们常探讨的“看”与“被看”的关系,只有弄清楚这个关系,我们才能对影像文本的知识生产和文化阐释有所洞察。

在本次创作中,由在校的学生组成了拍摄者队伍,他们首先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解决拍摄者和被拍摄对象的关系,拍摄者和被拍摄者之间是不应该有距离的,要尽量的贴近最自然的状态,是真实的再现,渗透文化生活,一是要了解这种文化,抓住文化的基本特征。二是要获得被拍摄对象的信任,与被拍摄对象的交流是一个漫长的互动过程,重要的一点是:对被拍摄对象这个文化持有者要保持尊重,从高高居上的“外来者”的角度来观察是不可行的。

解决了拍摄者和被拍摄者的关系后,我们还需要解决的是被拍摄对象在镜头中是如何通过身体进行表达的,他们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文化,这部分也就是我们深描语言所要刻画的部分,决定了文化信息的深度和广度。

跨文化传播的探索

跨专业对话与合作是一种潮流,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组织、地域或是国家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沟通,需要运用各种组织方式的策略和技巧,已达到相互了解,相互认可的最终效果,这是跨文化传播的目的。

本项目最终呈现形式主要为摄影集、纪录片、影展三种形式,虽是最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但我们也力求融入新的传播理念。探索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传播方式。能够更快速,精准的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组织、地域或是国家之间进行信息交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及保存,是一件有难度的工作,由于没有标准和方法,甚至努力方法是否正确,都无法有一个较直接的成果检验。但是,无论是何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基础的保护还是以保存为主,做到文化遗产的不流失,也是文化发展的一种方向。

参考文献:

[1]何淑嫱、舒翔,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建立与保护初探[J].西南林业大学,2018.

[2]祝昇慧,重归在野之学—非物质文化遗产话语与实践[D].天津大学,2016.

[3]高鑫,云南非物質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个案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

[4]李小钢,滇剧在当代社会中的生存与发展研究[[J].云南艺术学院,2010.

[5]邓启耀,视觉人类学的三个维度[J].学术探索,2013.

[6]宋喜梅,纪录片《归去来兮》中的人类学方法的运用[J].戏剧之家,2017.

[7]肖婕妤,纪实摄影的人文情怀探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

(课题项目:本文系视觉人类学视角下的非遗传承研究—以滇剧花灯人才培养影像库建设为例)

(作者单位: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传承与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
赣州市创建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的现状和对策
试论英语专业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探析电视综艺节目的“传承与创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湘西苗族刺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析
女书文化在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探索